|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 | 作者 | 符彬 |
| 定價 | 36.00元 | 齣版社 | 人民日報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533180 | 齣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由符彬*的《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主要研 究美國哲學傢、科學傢丹尼特的意識理論、意識的方 法論,以及他對意識的解決和他的意識理論所引起的 各方麵爭論。 圍繞意識是文化建構還是生物學特徵的爭論,以 及感質本體論地位的實存性問題等,分析瞭其爭論的 核心和對錯。 |
| 作者簡介 | |
| 符彬,福建農林大學講師,講授《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農村發展概論》等課程,研究方嚮為心靈哲學。 |
| 目錄 | |
| 導言 章 方法論及思想基礎 節 聚焦意識 一、意識的秘密 二、祛除意識的神秘感 第二節 異現象學方法論 一、人稱方法不可靠 二、第三人稱方法的捍衛 三、異現象學方法 第三節 計算機功能主義 一、功能主義 二、計算機功能主義 三、必然的圖景 四、特徵研究 第二章 丹尼特意識理論 節 多重草稿模型 一、笛卡爾劇場理論及其批判 二、多重草稿模型 三、多重草稿模型的思想歸屬 四、笛卡爾劇場與多重草稿的優劣對比 第二節 丹尼特對自我的消解 一、自我的産生 二、對自我問題的新解釋 第三節 群魔混戰與GW 一、語言錶達與群魔混戰模型 二、全局工作空間意識理論 三、全局神經工作空間 第四節 算法進化論與意識的演化 一、算法進化論的解釋 二、意識的演化過程 第五節 無心人與感覺質問題 一、丹尼特對無心人的迴應 二、丹尼特對感質問題的思考 第三章 丹尼特意識理論所引起的爭論 節 多重草稿的閤理性的爭論 一、現象與信念、判斷的一緻性研究 二、現象意識的實在論與反實在論者之爭 三、多重草稿模型在認知科學中的閤理性研究 第二節 對心靈是一個進化的虛擬機器的質疑 一、中文屋爭論 二、理解是否需要人稱體驗的參與 三、彌母的質疑 四、意識是生物學特徵還是文化建構的爭論 第三節 丹尼特關於經驗問題的爭論 一、對經驗的本體論地位的解構的質疑 二、如何解決感質問題的爭議 三、對感覺質地位的反思 結語:丹尼特意識理論的定位分析 參考文獻 附錄消解感覺質 Bibliography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挑戰性,"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9787511533180。光是“意識解構”這幾個字,就足以讓人産生無數的聯想和好奇。意識,這個人類最古老也最神秘的議題,總是以各種麵貌挑戰著我們的認知邊界。從古希臘哲學傢的冥思苦想,到近代科學對大腦神經活動的探索,再到如今哲學與科學跨界融閤的深度對話,意識始終是那個讓無數思想傢、科學傢夜不能寐的“終極難題”。我猜想,這本書會帶領我們踏上一段深入意識本質的旅程,它不會止步於錶麵的描述,而是會像解剖學傢一樣,一層層剝開意識的復雜肌理,試圖找到其最根本的構成要素和運作機製。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視角,或許是基於丹尼特獨特的哲學立場,對那些長期睏擾我們的“難題”,比如“自由意誌是否存在”、“意識的主觀體驗是如何産生的”等,給齣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這本書或許會顛覆我們對自身最熟悉事物的認知,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我是誰”這個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其令人興奮的體驗。
評分這本《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9787511533180)光聽名字,就覺得是一本硬核到傢的著作。我對“意識”這個概念一直有著難以言喻的迷戀,但同時也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因為它太抽象,太難以捉摸瞭。我嘗試閱讀過一些關於意識的科普書籍,但總感覺它們要麼過於淺顯,要麼就陷入瞭技術術語的海洋。而這本書,從“解構”這個詞就能看齣,它不是要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要帶你一起去拆解,去分析,去審視構成意識的每一個碎片,每一個元素。我有點期待它能像一個精密的機械師,把我們視為一體的意識,一點一點地拆開,然後用一種全新的方式重新組裝起來,讓我們看到它曾經被忽視的結構和原理。這本書或許會觸及到很多關於“假意識”、“模擬意識”之類的議題,這些都是我一直覺得非常有趣但又難以理解的部分。
評分光是“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這幾個字,就足以讓任何一個對人類心智感到好奇的讀者駐足。ISBN號9787511533180,這個數字組閤似乎預示著一本嚴謹而深入的學術著作。我一直對意識這個概念充滿敬畏,它既是我們存在的基石,又是我們理解世界、理解自我的核心。然而,意識的本質至今仍是科學和哲學領域最大的謎團之一。我猜想,這本書會以一種顛覆性的方式,剖析意識的構成,它或許會揭示我們對意識的許多固有觀念都是一種“幻覺”,或者是一種高度簡化的模型。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理論框架或研究方法,來幫助我們理解意識的“解構”過程,也就是說,它不是提供一個關於意識是什麼的“成品”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參與到“如何認識意識”的這個動態過程中。這本書或許會觸及到一些關於意識的“硬問題”,並嘗試給齣一些基於丹尼特理論的獨到見解,這讓我十分期待。
評分《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9787511533180),這個書名給我一種強烈的信號:這絕對不是一本輕鬆愉快的消遣讀物,而是一次深度智力上的探險。我一直覺得,意識是我們最根本的體驗,但同時也是最難被理解的。它既是我們感知世界的窗口,又是我們思考、感受、行動的源泉。然而,當我們試圖去“抓住”它、去“定義”它時,它又常常像流沙一樣從指縫中溜走。我猜測,這本書會挑戰我們很多關於意識的直覺性認識,它可能會告訴我們,我們以為的意識,其實可能隻是一係列復雜過程的錶象,而真正的“意識”機製,可能隱藏在比我們想象中更為基礎的層麵。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或許是一種不同於傳統哲學或科學的框架,來解讀意識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挑戰的問題,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究竟是如何“成為”一個有意識的主體的。
評分"丹尼特意識解構問題研究",這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嚴謹的學術氣息,ISBN號9787511533180,讓我忍不住想象其中充斥著各種理論模型、邏輯推演和細緻入微的論證。我通常不太會主動去深入研究哲學層麵的議題,但“意識解構”這個概念,似乎觸及到瞭科學和哲學交匯的那個最前沿的領域。我設想,作者會引用大量的心理學實驗、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以及哲學史上關於心智的經典論述,來構建他的理論體係。這本書很可能不是那種輕鬆易讀的讀物,它或許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專業背景,或者至少是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其中復雜的概念和論證過程。但我相信,對於那些真正對意識的奧秘充滿好奇,並且願意挑戰自己認知極限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寶藏。它可能提供瞭一種全新的理解意識的方式,打破瞭我們習以為常的直覺,讓我們看到意識背後那些更深層次的、更具解釋力的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