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

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摄影家协会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年鉴
  • 中国摄影
  • 艺术
  • 文化
  • 纪实
  • 历史
  • 视觉
  • 图像
  • 2006-2007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2360990
商品编码:2982995699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0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

定价:380.00元

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8023609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1.56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收录奉年度中国摄影界发生的大事记的资料性工具书,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将是一本历史文献。编辑《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是继1981年、1983年和1987年曾出版的三本年鉴的延续,其宗旨、内容和形式都有重大调整和突破。
  该书本着客观和尽可能详细地收录摄影事件的愿望,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立场和“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来编写,并以此为基本坐标;以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事件”为经线,按时间顺序,展现各摄影领域的重大事件;以“获奖及展览作品、专业媒体推荐作品、摄影评论家推荐作品、本年度受市场欢迎的作品和年鉴来稿作品”为纬线标识出摄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以“理论文章摘要”刻录年度摄影文化批评的思想轨迹;以多样化的“附录”及“年鉴编辑部推荐”等内容,描摹年度摄影文化全息图像,供大家参考。

目录


2006中国摄影综述
部分:2006中国摄影大事记
第二部分:2006中国摄影重大事件
 中国摄影家协会隆重庆祝五十华诞
 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大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聚焦长征路”大型摄影展览进大会堂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六届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侯贺良等五人当选中国摄协理事
 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在京召开 王瑶等十人当选中国文联全委
 邵华等被聘请为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 李前光等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
 中同摄影家协会召开六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增选李前光为副主席朱运宽等为理事
 全国摄影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华赛”金奖作品被取消获奖资格
 北京华辰2006秋拍专场
 关于风景摄影的论争——2006·中国风光摄影高端论坛
 2006北京影像专家见面会:一次另类的震荡
 DC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集体维权
 “视觉联盟”的现实与梦想
 西藏雪域之旅后的反思
第三部分:2006中国摄影重要活动和影展
 中国摄影博物馆网站开通
 中外摄影家镜揭新疆面纱
 第28届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代表大会(FIAP)成都举办
 《“彼岸·看见”——台湾摄影二十家1928-2006》展览在京展出
 宋庄美术馆开馆首展现实主义摄影作品
 上海国际摄影周推动中国摄影文化建设
 “多元·和谐”——2006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原点,观察与被观察”——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民族风情人文景观” 2006第三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
 “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青海,世界的三江源”——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汽车改变人们生活”——2006中国重庆国际影像艺术节
 “保护世界遗产,构建和谐家园” 2006中国·承德国际摄影大展
 “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和“首届世界大学生摄影艺术展”在山东举行
 2006中国·同里高校影像火展
第四部分:2006中国摄影作品
第五部分:2006理论文章摘要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拍照片 (姜纬)
 困兽出笼 从凌飞和莫毅的摄影谈开去(鲍昆)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摄影(顾铮)
 西风东渐与洋为中用 外来文化对中国摄影的历史影响(王瑞)
 影像空间的现实皱褶一 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有感(陈卫星)
 视觉教养的内容和意义(周邓艳)
 谈中围摄影教育现状(宿志刚)
 原点:观察与被观察(杨小彦)
 21世纪新锐新闻摄影——我·见(李楠)
 非虚拟影像传播的未来 六个猜想(盛希贵)
 浅议起步的中国影像拍卖市场(曾璜)
 数字时代视觉表征的变化——对“我们:数字相机记录的影像生活”作品的内容分析(任悦)
 风光摄影的历史与出路(林路)
 数字摄影健康发展的有关问题(刘宽新)
 中国纪实摄影的脉络与走向(胡武功)
 面对现实,怎么“艺术”(刘树勇)
 力与痛: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吕新雨)
 部分高校摄影专业在校生论文选题
第六部分:附录:
 中国摄影家协会机构介绍
 中国摄影家协会章程
 中国摄影家协会历届主席团名单
 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摄影艺术节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入会细则(摘要)
 各省、市、自治区摄影家协会及行业摄影协会通讯录外摄影产业
 2006外摄影产业综述
 2006数字单反新品介绍
 2006单反相机新镜头纵览
 2006便携式数字相机纵览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产品介绍
 摄影器材经销商
 摄影传媒一览表
 外图片代理机构
 2006图片市场行情
 2006中国高校摄影专业设置、招生、录取一览表
 《中国摄影年鉴》编辑部调查推荐
 2006中国有影响的摄影图书介绍
 摄影人读书调查
 中国摄影出版社部分图书书目
 2006策展实例
 2006策展人目录
 2006值得记忆的
 2006有影响的DV介绍
 当代摄影师拍摄题材热点调查
 2006图片网站好销售的图片
 艺术品的保存介绍
 收藏级摄影作品应该具备的要素
第七部分:广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部时代的光影剪影,一个摄影的十年回溯 《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并非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图册,它是一部凝固了时代变迁的影像史诗,一份对中国摄影十年耕耘的庄重检阅,更是一扇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与文化精神的独特窗口。它以其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勾勒出2006年至2007年间,中国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的社会百态、人文关怀、自然风光以及艺术探索的轨迹。 时代的脉搏,社会的缩影 2006年至2007年,是中国社会经历着深刻变革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腾飞,城乡差距的拉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民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都成为了摄影师们镜头下浓墨重彩的描绘对象。年鉴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在高速发展中努力奋斗的身影,他们是时代洪流中的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坚持与迷茫,都通过摄影师的精准捕捉,定格成具有冲击力的画面。 或许是某个劳动者在日出前奔赴岗位的身影,画面中泛着清晨特有的微光,映衬着城市苏醒的轮廓;或许是热闹非凡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贩的叫卖声似乎也穿透了纸张,传递着生活的气息;又或者是某个拆迁工地旁,残留的旧屋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无声地诉说着变迁与阵痛。这些照片并非只是单纯的记录,它们往往蕴含着摄影师对社会现象的深度思考,对普通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并通过影像的力量,引发观者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共鸣与反思。 人文的温度,情感的连接 摄影最核心的魅力之一,便是其触及人心的力量。《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中的人物肖像作品,无疑是展现这一特质的绝佳载体。这些肖像,可能来自遥远的乡村,可能是城市中的陌生人,也可能是熟悉的亲友,但无一例外,它们都以其真挚的情感,拉近了摄影师与被摄者,以及观者与画面人物之间的距离。 你可以看到一位老者,饱经风霜的面庞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中却闪烁着智慧与宁静的光芒;你可以看到一位孩童,纯真的笑脸如同绽放的鲜花,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生命力;你也可以看到一对恋人,在某个瞬间,目光交汇,传递着无需言语的深情。这些人物肖像,不仅仅是对个体外貌的呈现,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短暂而深刻的沟通与信任的见证。它们让我们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感受生命中最柔软、最动人的情感。 自然的呼吸,诗意的留白 除了对社会和人文的关注,自然风光也是中国摄影师们永恒的创作主题。《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中,壮丽的山河,辽阔的草原,神秘的雨林,或是宁静的湖泊,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法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大地的鬼斧神工,更传递出摄影师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或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乌云压顶,雷电划破天际,展现出自然磅礴的力量;又或许是清晨薄雾笼罩的山林,光影斑驳,宛如仙境,营造出诗意的宁静;亦或是日落时分,夕阳染红天际,将大地染成金黄,流露出温暖而壮美的气息。这些自然风光摄影,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更是摄影师情感的投射,他们通过镜头,将自然的壮美、细腻与宁静融入其中,让观者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艺术的探索,审美的拓展 当代摄影,早已不再局限于写实的记录。《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同样收录了大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在视觉语言上不断探索的作品。这些作品,可能运用了抽象的构图,跳脱了具象的束缚;可能采用了特殊的后期处理,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也可能以概念化的方式,引发观者对摄影本质的思考。 你可以看到一些挑战传统审美的作品,它们可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构了现实,让你在困惑中产生新的理解;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充满实验精神的作品,它们模糊了摄影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界限,拓展了摄影的边界。这些作品,代表着中国摄影在艺术层面上的前沿探索,它们鼓励观者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欣赏摄影,去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观念与创意,从而拓展我们对视觉艺术的认知。 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段摄影的记忆 《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时光织锦,将那个特定时期的中国影像,以一种精炼而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的集合,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中国摄影师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思考、观察与表达。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摄影师的匠心独运,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面貌与精神。 翻阅这部年鉴,你将有机会走进那些被镜头捕捉到的瞬间,感受中国社会在这十年间发生的剧烈变化,体会普通人的生活轨迹,领略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宁静,并瞥见中国摄影在艺术探索上的勃勃生机。它是一次对过去的回溯,更是一次对影像力量的致敬,它邀请每一位热爱摄影、关注时代的人们,一同来感受这份属于中国摄影的集体记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坚信,优秀的摄影作品能够超越语言的界限,直接触动人心。《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摄影展览,只不过它被收纳在书本之中。我非常期待在其中发现那些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惊喜”。我猜测,2006-2007年是中国摄影界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时期,在这本年鉴中,我希望能看到各种主题的摄影作品,无论是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还是艺术创作,都能够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捕捉到时代特征的作品,因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依据。例如,可能有一些作品会记录下当时中国经济腾飞的场景,也可能有一些作品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我希望这本年鉴能够不仅仅是一本作品的汇集,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摄影的发展趋势和艺术风格。我渴望通过阅读它,能够感受到中国摄影的蓬勃生命力,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评分

拿到《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识和信息的堆积。我一直对摄影技术的发展很感兴趣,所以对于年鉴里可能会出现的关于摄影技术革新、器材演进的探讨内容充满期待。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深入了解,但我预感,在2006-2007年这个数码摄影逐渐普及,胶片摄影仍在坚守的过渡时期,一定会涌现出许多在技术层面具有突破性或者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某些摄影师可能已经在探索新的后期处理技术,或是利用数码摄影的优势捕捉一些以往难以实现的画面。另外,我个人也偏爱那些能够展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希望在年鉴中能找到一些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思潮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像。或许里面会有关于城市化进程的记录,或者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对比。我希望这本年鉴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集,还能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比如摄影师的创作理念,作品背后的故事,甚至是一些摄影评论,这样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

评分

作为一名对摄影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总是会寻找那些能够拓宽我视野,激发我创作灵感的书籍,《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无疑是我的目标之一。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它的名称就充满了吸引力。我期待在其中看到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摄影作品,能够见证中国摄影师们在2006-2007年这段时间里的探索与成就。我尤其关注那些在艺术性上有着独到之处的作品,比如那些构图巧妙、色彩运用独特、或是能够引发观者深刻思考的作品。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表达。我希望通过这本年鉴,能够学习到摄影师们是如何运用光影、线条、色彩等元素来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的。同时,我也对那些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或是反映当下社会热点的作品充满期待。也许里面会有展现传统节日习俗的照片,或是对环境保护、城市发展等议题的关注。我希望这本年鉴能够成为我学习摄影、提升审美的重要参考。

评分

我一直都很关注中国摄影的发展,所以当看到《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的时候,毫不犹豫就入手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仅从它厚重的体量和精美的装帧,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份年鉴的用心。我尤其期待里面收录的那些代表了当年最高水平的摄影作品。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像,更是摄影师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窗口。我希望通过这本年鉴,能够一窥2006-2007年间中国大地发生了哪些值得记录的事件,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那些被镜头捕捉到的,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摄影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即时性和记录性,而年鉴的价值则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回顾性。我猜测,里面一定会有不少反映社会变迁、时代风貌的作品,也可能包含一些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人文纪实,或是展现自然风光的绝美景致。我尤其好奇,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摄影师们是如何在众多的信息洪流中,筛选出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瞬间,并将其凝固成永恒的画面。希望这本年鉴能够给我带来一场视觉的盛宴,也能够启发我更多关于摄影的思考。

评分

每次拿起一本厚重的摄影集,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仪式感,仿佛即将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中国摄影年鉴2006-2007》给我带来的正是这种感觉。我一直以来都对纪实摄影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它最能触及生活的本质,最能反映时代的脉搏。我非常期待在年鉴中看到那些深入基层、捕捉真实瞬间的纪实作品。比如,那些记录普通人日常生活、劳动场景,或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照片,往往能给我带来最深刻的触动。2006-2007年,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变革,我猜想,年鉴中一定会收录大量反映这些变化的影像。可能是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也可能是乡村生活的变迁,又或者是人们观念的转变。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温度和气息。除此之外,我也很欣赏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能够展现出摄影师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的热爱。我非常希望这本年鉴能成为我理解那个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