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之四
定价:25.00元
作者:(美)洛恩加德 ,(澳)徐家树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800079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936年,随着《生活》杂志的创刊,新闻摄影作为美国人叙述故事的一种革新方式,开始以迅猛之姿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是那些创造图片故事和图像文体的先锋们不容置疑的声音。系列访谈从新闻摄影之父——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开始,他们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胜利,这些因素创造了令人瞠目的摄影传奇,并使《生活》杂志成为美国人的家庭相册。“《生活》杂志对我来说意味着美国国旗,”艾森斯塔特回忆说,“我们感到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我们教育了世界。” 
    艾森斯塔特和同事们,像卡尔·迈登斯,和其他44个接受访谈的《生活》杂志摄影师事实上在实践新闻摄影,但又使之成为了一门艺术。
    在长达100多个小时的录音谈话中,他们吐露了自己的抱负、焦虑以及对约翰·洛恩加德——《生活》杂志的当代专栏作家的祝贺。这些关于摄影师的冒险和不幸——从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至7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和刻画了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我们所拥有的共性之一,”洛恩加德说,“就是我们都热衷于拍摄周边的世界,尤其是人,而且我们每人都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干得好。”这些摄影师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难忘的历史剪影。
    本书为你讲述霍华德·索丘雷克、格雷·维莱特、约翰·洛恩加德、比尔·雷、比尔·埃普里奇、亨利·格罗斯金斯基、科·伦特米斯特、弗农· 梅里特、约翰·奥尔森、约翰·希勒、迈克尔·蒙尼、哈雷·本森等杰出摄影师的故事。
目录
霍华德·索丘雷克(Howard Sochurek):以拍摄政治事件闻名。曾作为军方派出的一名摄影师在日本东京报道麦克阿瑟将军与天皇裕仁的会见。1959年,他在莫斯科拍摄的那张的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成为历史的一页书签,曾被中国高中历史教材所用。
汉克·沃克(Hank Walker):曾因在听证会上拒不交出拍完的胶卷而被媒体报道,在公众中引起争议,但他不以为然,他认为胶卷一旦拍完,个人便不再拥有,而属于《生活》杂志。他的代表作是1960年在洛杉矶的民主党大会上所拍的《肯尼迪兄弟》。照片深刻有力地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尖锐冲突,显示了他们的复杂内心。
格雷·维莱特(Grey Villet):以追求照片真实、从不运用灯光而闻名,得有“朦胧摄影”的称号。他常用大特写的方法拍摄人物脸部来表现人物内心。曾多次赴巴西拍摄菲德尔·卡斯特罗,其中,也是激动人心的是“古巴胜利”的故事,照片表现了人们经历长期苦难后,获得自由的狂喜。
约翰·洛恩加德(John Loengard):作品以奇妙、特别著称,他曾说:“奇迹永远与摄影相联系。”他拍摄美国喜剧演员比尔·科斯比抽烟的那幅照片,特别选用了加利福尼亚独特的白墙作背景、营造出一种剪影效果,使照片极具表现力。
比尔·雷(Bill Ray):善于拍摄名人故事。他拍摄的照片总能抓住人物的自身特点。1968年,他作为少数几名新闻记者之一被邀请参加杰奎琳·肯尼迪与亚里士多德·奥纳希斯的婚礼,所拍摄的照片作为封面被《生活》刊出。
比尔·埃普里奇(Bill Eppridge):作品真实、自然,能传达出他对人们的爱,他拍摄的纽约吸毒者的故事客观地显示了吸毒者的精神及生存状态,有力地警醒世人,后来该故事被拍成电影《针头公园的惩罚》。
亨利·格罗斯金斯基(Herlry Groskirlsky):照片所含信息丰富,表现形式考究。拍摄前,他总做好周密的准备。如拍摄那张的1970年日全蚀照片,为表现出太阳被月亮挡住的过程,他事先作了拍摄计划,还计算出了日蚀在天空运动的时间,并画出草图。
科·伦特米斯特(Co Rentmeester):经历坎坷,因报道越战而感染上疾病,并负伤导致大拇指不能转动,必须用手腕转动对焦,但后来其拍摄了大量的野生动物故事,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后期还从事体育摄影。他拍摄的照片有极强的冲击力及感染力。1970年,他拍摄的“老兵医院故事”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关注,使该医院迫于压力投入1200万美元进行各方面的改善。
弗农·梅里特(Vernon Merritt):从小热爱摄影,不顾家人反对走上摄影道路,1970年他所拍摄的小猪照片一时风靡全美。
约翰·奥尔森(John Olson):以报道越战而闻名。1968年他报道了越战中艰苦的岘港战争,刊出后在美国引起哄动,但也由此成为美国军事法庭审讯焉对象。那幅《海军陆战队辙退》的照片,给人极强的冲击力,曾被几百次地发表刊用。
约翰·希勒(John Shearer):以报道美国人权运动而闻名,善于捕捉人物瞬间情感变化。那幅在报道美国人权运动中为监狱长官拉塞尔·奥斯瓦特拍摄的照片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淋尽致,可谓一幅传世佳作。
迈克尔·蒙尼(Michael Mauney):善于观察,喜欢寻找人们的反应。突出的作品是一幅展现一对年轻人表情的照片,虽然简单却极具内涵,而且很优雅,被《生活》杂志用双页刊出。
哈雷·本森(Harry Benson):一位杰出的摄影师,他的作品直接而富有创造性。他总是把拍摄当成一场战争,这使他总能进入他想去拍摄的地方,拍到他想要的瞬间。同时,由于他的与众不同,他总被大人物赏识,获得专访及报道机会。1964年,他为甲壳虫乐队拍摄的那张照片是至今为止所有拍摄该乐队的照片中好的一幅。
作者介绍
(美)约翰·洛恩加德,1961年加入《生活》杂志。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生活》杂志有影响的摄影师。1978年为《生活》杂志作为月刊复刊时起了很大作用。他在《生活》杂志任图片编辑直至1987年,现居纽约。他自己的图片书籍包括:Pictures under DiscUSSlOn,Celebcating th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之四,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厚重感和专业感。我一直对《生活》杂志那种将时代印记与人文关怀融于一体的摄影风格情有独钟,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与表达。想象一下,能够深入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视觉记忆的摄影师们,他们的创作理念、拍摄背后的故事、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艰难时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吸引力。我特别好奇,在“之四”这个序号背后,它又会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重量级的人物?是否会有一些我熟悉但从未深入了解过的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在杂志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本书则揭示了他们创作的灵魂?我期待它能带来那些不仅仅是关于光影、构图的技巧,更多的是关于如何用镜头捕捉时代精神,如何通过影像传递情感,以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摄影师们如何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场与视觉艺术大师的深度对话,一次对摄影史重要篇章的重温与解读。
评分关于“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之四”,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影像魅力的画面。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生活》杂志及其摄影师们心怀敬意的人,我深信这本书将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启发之旅。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曾经在杂志上惊艳我的作品,并且能够深入了解它们诞生的背景、摄影师的创作思路以及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地罗列访谈内容,而是能通过深入的交流,展现出摄影师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的书,让我们不仅学会欣赏摄影作品的美,更能理解摄影师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我期待它能提供给我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杂志在摄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那些为之贡献的摄影师们非凡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之四,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系列经典的影像故事。我一直认为,《生活》杂志的摄影师们是那个时代最敏锐的观察者和最富有才华的讲述者。他们用镜头定格历史,用画面传达情感,让无数读者得以窥见世界的真实面貌。因此,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之四”中,能够再次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摄影师们不为人知的创作经历,分享他们如何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用独特的视角和技术,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决定性瞬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我更看重的是他们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他们如何平衡艺术追求与商业需求的矛盾。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部关于如何用影像讲好故事的教科书,一本关于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真理的指南。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经典的摄影场景之中,与摄影师们一同感受那一刻的激动与思考。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影像有着特殊情感的人,美国《生活》杂志在我心中占据着一个难以撼动的地位。它不只是一本杂志,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视觉的百科全书。而《摄影师访谈录》系列,尤其是这本“之四”,对我而言,无疑是深入这个宝藏的一次绝佳机会。我猜想,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力量,不仅仅是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将带领我们走进那些按下快门的人的内心世界。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在战火纷飞中捕捉瞬间的记者,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纪实摄影师,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敏锐的?他们是如何与被拍摄对象建立信任,从而拍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画面?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疑问一一解答,那它将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坚持和艺术创造力的史诗。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如同亲身经历那段历史一般的震撼和启发,让我对那些伟大的影像背后的付出和智慧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仅仅看到“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之四”这个标题,就已经让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对《生活》杂志那些充满故事感的黑白照片和生动的彩色影像记忆犹新,它们不仅仅是画面,更是承载着时代信息和人文关怀的信物。想象一下,能够直接聆听那些用镜头捕捉历史瞬息的摄影大师们的内心独白,他们的创作哲学,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以及他们是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体验。我猜想,这本书会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去理解那些伟大的摄影作品背后,摄影师们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独到见解。它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照片展示,更应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一次对艺术创造力源泉的探寻。我期待它能够激发我更多的灵感,让我更加理解摄影作为一种语言的力量,以及它在记录和塑造我们认知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