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音域 定弦与转调
右手基本奏法
03 手型与四点练习
04 抹托 小撮
05 八度与大撮练习
06 琶音
07 摇指 扫摇
08 大小关节的托劈
09 点弹
10 泛音
左手基本奏法
11 揉弦
12 上、下滑音
之所以被称为古筝,这恐怕于它具有古老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阴筝、云筝、素筝等。
编辑推荐祁瑶,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7岁学琴,12岁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三份录取通知书。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学习。95年毕业后,又考入该院作曲指挥系作曲专业,是目前同时取得作曲本科文凭的古筝演奏家,现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
她89年获“ART”杯中国乐器比赛古筝组第二名,95年获“东方”杯古筝演奏比赛青年组第二名等多项大奖,还因其学生屡屡在古筝比赛中折桂而获“教师奖”。
我是一位工作了十多年的上班族,时间非常零碎,完全没办法抽出固定的时间去琴行上课。所以“自学”是我的唯一选择,而自学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反馈和纠正。祁瑶老师的这套体系,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的讲解风格极其沉稳大气,一点也不浮躁。她总是在强调“慢练比快练重要一万倍”,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些想速成却容易犯错的人来说,是醍醐灌顶。她不像有些老师喜欢炫技,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让你“不走弯路”上。比如,在讲解《虞山流水》这种著名曲目中某一小段的快速琶音时,她没有直接让你弹快,而是拆解成不同的“节奏型”进行反复练习,并详细解释了为什么要把重音放在第三个音上。这种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归整体的分解教学法,让我感觉不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搭建知识框架”。最棒的是,她讲解的节奏感把握,完全是演奏家级别的细腻度,听着她的示范,我能感受到那种音乐的呼吸感,这远非一般教程能给予的。
评分这套教程的DVD画面质量实在让人眼前一亮,色彩饱满,对初学者来说,能清晰地看到祁瑶老师每一个指法细节,这比单纯看图谱要直观太多了。我前段时间自己摸索过一些网络上的免费教学视频,但总感觉焦点不稳,要么是手部特写看不清按弦的位置,要么是远景又看不清持拨的姿势。但这张光盘的制作水平显然是专业的录影棚级别,光线布置得恰到好处,重点突出。比如在讲解“勾、托、抹、托”这几个基础轮指动作时,祁老师的手部特写镜头切换得非常流畅,慢动作回放功能简直是救星。我刚开始练习轮指时总是粘连,但跟着视频里那慢到几乎能数清每一次手指抬起落下的速度反复观看和模仿,感觉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终于有了一点点概念。而且,它不像那种流水账式的教学,总是在关键难点处有所强调,比如揉弦时手腕的放松,屏幕上还会配上文字提示,非常贴心。这种高质量的视觉引导,极大地缩短了我建立正确肌肉记忆的时间。对于真心想打好基础的初学者而言,视觉材料的专业程度直接决定了入门的起点高度,从这一点上看,这张光盘的投入绝对是物超所值的。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试过另一套号称“零基础十分钟入门”的古筝教程,结果弹出来像锯木头,声音僵硬无比。真正开始使用这套由祁瑶老师主讲的教程后,我才明白“入门”的真正含义。它在最初的几课中,花了大篇幅来谈“坐姿”和“持拨”的细节,甚至连左手虎口的放松度都有详细要求。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枯燥的,但我坚持下来后,发现正确的姿势不仅能让音色更饱满,也极大地减轻了我手腕的压力,长时间练习下来也不容易酸痛。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乐感”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教程中穿插了一些不同地域古筝流派的风格介绍,比如对“川派”的刚劲和“潮州派”的细腻的简单对比,虽然只是点到为止,却让我对古筝这门乐器有了更广阔的认知。这套教程不仅是教你“怎么弹”,更是在教你“如何去理解音乐”,这种文化层面的导入,是很多技术导向的教材所欠缺的深度。
评分光盘中配套的练习曲目选择,显示了编者深厚的功底和对学习者心理的精准把握。它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过渡到《彩云追月》的简化版(而非直接上难度),再到一些民族小调的片段,难度提升曲线设计得非常平滑。这种“阶梯式”的进步,极大地保护了初学者的积极性。我个人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情绪表达”的章节,虽然是入门教程,但祁老师已经开始教我们要用“心”去弹奏。她举例说,同样是C大调的音阶,用“欢快”和“沉思”两种不同的心境去弹奏,听感是完全不同的。她现场示范了这两种心境下的音色细微差别,这对我这种只知道机械练习的“技术党”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套教程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古筝不只是指法的组合,它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载体。这种对艺术性的早期培养,是让一个学习者从“会弹”走向“会演奏”的关键一步,非常值得赞赏。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教材时,首先被它的排版和纸张质量吸引住了。现在很多教程为了节省成本,纸张又薄又容易反光,看久了眼睛会非常累。但这本教材的纸张是那种哑光的铜版纸,手感厚实,印刷的五线谱和简谱对照清晰锐利,墨水浓淡适中,即便是长时间对着谱子练习,眼睛的疲劳感也减轻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它在基础乐理的讲解部分做得非常到位,没有那种生硬的“告诉你A就是A”的感觉,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音高、音程这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它在介绍“泛音”这个概念时,配上了一张非常形象的图示,而不是枯燥的公式,让我很快就理解了泛音在筝弦上的物理位置和发音原理。教材的编排逻辑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练习曲,而是将基础指法练习、和弦练习、到简单的曲目片段,循序渐进地穿插起来,让你在学新技巧的同时,能立即用中学到的东西去“演奏”点什么,这种即时成就感对于维持学习热情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