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基础教程》共分十三章,具体详细讲解了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并精选了大量的练习曲和乐曲,供广大读者及二胡爱好者对照练习,完成二胡初级段落的学习。同时,本基础教程还专门用一章的内容对二胡考级六级以下的主要曲目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乐曲,使更多的爱好者能顺利地通过二胡考级。还可以为各类院校的音乐教师们提供教学参考。
赵寒阳,著*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深造。1979年在该院举办的音乐比赛中获两项一等奖,并被选派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出访英国、爱尔兰、伊拉克等国家举办音乐会。以后曾多次出访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演出。1982年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二胡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二胡基础练习三百首》、《少年儿童二胡教程》、《儿童学二胡电视教程》、《二胡演奏抒情歌曲100首》、《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等三个系列共18部。论文有:《二胡演奏艺术的三要素》、《二胡演奏中的线性形象思维》、《少儿二胡教学法探》、《音乐表演的政防战术》等七十余篇;作品有:《乡音》、《赶集路上》、《植树苗》等十余首;并演奏录制有大量唱片及磁带,如:高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二胡独奏曲《秦腔主题随想曲》、《二泉映月》、《葡萄熟了》等几十首。1994年还出版了两张个人二胡专辑CD唱片:《中国传统乐名家名曲系列——月夜》和《汉宫秋月》。1991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了我国1部民族器乐电视教学片《儿童学二胡》,并在片中担任主讲,播放后得到音乐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荣获优*电视教学片评选二等奖。近年来,拍摄出版了《儿童学二胡》、《全国二胡考级辅导》等各种教学录像带,为二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艺术传略被选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世界名人录》、《跨世纪人才丛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等典
从一个已经学过一段时间乐器的角度来看,这套VCD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矫正”而非“启蒙”。赵寒阳老师的演奏风格非常扎实,他的音准和对二胡音色的控制力,即便是通过VCD的媒介播放,也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厚重感。我特别留意了光盘中关于换把位时手指触弦的细节处理,他强调的“手指轻巧但发力要准”的口诀,让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在某些高把位上过度施压的问题。VCD的清晰度在当时来说是顶级的,能清楚捕捉到琴弦的震动和指尖与指板的接触瞬间。然而,对于一个资深乐手而言,这种入门级的教程在曲目深度上显然是不够的,它更像是一份“标准操作指南”,而非“艺术探索之旅”。它为你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但后续的风格化处理和情感表达,还需要依靠听取更多大师的录音和长期的自我摸索。它成功地搭建了框架,但内部的装修和家具(即高阶技巧和表现力)需要你自己去添置。
评分这套教材的初衷,我想应该是面向完全没有接触过二胡的“小白”们设计的,从VCD的播放效果来看,赵寒阳老师的讲解确实非常耐心和细致。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基础手型,尤其是右手持弓和左手按弦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进行了近距离的特写和慢动作回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光盘时,我就立刻跟着尝试了空弦的运弓,那种声音的纯净度,虽然一开始肯定有“咯吱咯吱”的杂音,但通过光盘上对弓的压力、速度和位置的讲解,我能明显感觉到进步。视频中对基础音阶的示范非常清晰,配合着老师口头强调的“要点”,让人很容易在视觉和听觉上建立起正确的肌肉记忆。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那就是它确实更侧重于“看”和“听”的直观学习,对于乐理知识的补充相对较少,但考虑到这是入门教程,这个侧重点无疑是抓住了核心痛点——如何正确地“上手”。对于想自己在家摸索入门的朋友,这套视觉辅助工具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坦率地说,对于一个完全没有音乐基础,连五线谱或简谱都不认识的成年人来说,这套光盘的自学门槛依然不低,它对读者的“主动学习能力”要求很高。虽然视频演示很详尽,但二胡的学习终究是肢体协调性要求极高的活动,视频里你看到老师的手指位置,和你自己的手去模仿,往往存在巨大的感知偏差。光盘的优势在于,它能让你在练习中随时按下暂停键,反复观看某个运弓的起落点,这是实体书本无法提供的动态反馈。不过,我感觉它在“如何调音”这个问题上,介绍得不够充分,似乎默认学习者已经拥有了调音器或懂得如何校准音高。如果能增加一个关于如何使用电子调音器来对准空弦的标准步骤,并解释每个音孔对应的音名,那么它作为一套纯粹的入门工具的完整性会大大提高,而不是只专注于“如何拉响”和“如何按准”。
评分这套教材的包装和宣传点,特别是强调了“正版”和“赵寒阳主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和可靠。播放体验方面,VCD格式虽然现在看来略显过时,但在早期的自学环境中,这种固定格式的视频是极其稳定的学习资源,不用担心网络卡顿或文件损坏。我最欣赏的是,赵老师在讲解一些难点(比如如何避免拉奏“破音”)时,会反复强调一个核心的物理原理,而不是仅仅告诉你“要这样拉”。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培养了学习者主动思考演奏机制的习惯。例如,关于“揉弦”的练习,光盘会先展示一个错误的示范,然后给出正确的慢速示范,并解释手腕和手指的配合角度,这种对比学习法对于初学者辨识自身错误非常有效。它提供的是一套严谨的、可重复的练习流程,让学习者能按部就班地建立起对乐器的信心。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冲着“经典儿童歌曲365首”这个名字买的,结果发现这个“365首”的清单可能需要读者自行去寻找配套的乐谱,因为光盘本身似乎并没有把这365首歌曲的曲谱同步展示或深入讲解,这多少有点令人气馁。教程本身侧重于赵老师独创的一套基础练习方法,对于如何运用基础技巧去演奏简单的旋律,讲解得很到位,比如换把位的平稳过渡和揉弦的初步概念,都有视频演示。但当我们真正想找一首熟悉的儿歌来验证学习成果时,光盘内容给出的示范曲目似乎是更偏向于传统或民族风格的练习曲,与“儿童歌曲”的主题关联性并不强,或者说,需要听者具备一定的二胡听力基础,才能从那些练习曲的旋律中自行联想到可能适用的儿童歌曲的调性。所以,如果你的主要目标是快速学会拉奏《小星星》或者《找朋友》,你需要自己去寻找这些歌曲的简易二胡谱,并尝试套用光盘中学到的运弓和按弦技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