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木吉他培训三月通
:26元
作者:李成福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35489531
字数:264000
页码:1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kg
吉他“学前班”
一、认识吉他/1
二、如何选购吉他/2
三、相关配件/3
四、调弦的方法/4
五、认识乐谱/6
六、演奏姿势/8
周入门“三步曲”
“步”单音旋律练习曲/11
练习1《小星星》/11
练习2《小蜜蜂》/12
练习3《欢乐颂》/13
“第二步”神秘的 “魔法” 低音/14
练习4《欢乐颂》/14
“第三步”和弦音的魅力/15
练习5《欢乐颂》/15
乐理“集中营”(1)
一、认识简谱上的音符/16
二、简谱与六线谱音符对照表/18
第二周弹唱入门“一指通”
一、唱歌时弹什么?/19
弹唱范例:听妈妈的话/20
二、弹唱练习/23
好久不见/24
一封家书/26
城里的月光/28
吉他“练功房”1 /30
第三周通往和弦的阶梯
一、保留指练习/31
二、弹唱练习/34
吉他“练功房”2 /35
虫儿飞/36
一次就好/38
你是我想要的丫头/40
第四周“攻破” 完整和弦
乐理“集中营”(2)
C大调与a小调/42
完整和弦弹唱练习/45
童话/48
红尘客栈/52
那些花儿/54
吉他“练功房”3 /57
一、扫弦技巧练习/58
乐理“十二平均律集中营”(3)/61
二、如何使用变调夹/61
三、扫弦弹唱练习/62
童年/62
突然的自我/64
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66
李白/68
再见青春/70
第六周“奇妙” 的吉他技巧(1)
一、击弦技巧/72
二、勾弦技巧/73
三、综合应用弹唱练习/74
滴答/74
因为爱情/76
在雨中/78
本书是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虽然都是基础课程,但详细、连续、实用的课程内容会为吉他培训班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比如第二周有几首弹唱练习,为学生选择其中一首来完成就可以了,对于时间充足、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练习下来,或者课堂教一首,其余留作业让学生自己完成,回课时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本书也适合学生自学,但要按照顺序学习,不要看到后面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就直接跳过去,这样学不好,既然选择自学,就要有的自我约束力才行。
李成福,吉林人,1990年开始自学木吉他、电吉他和键盘,先后在吉林、江苏、福建、北京等地的各种演出中担任吉他手或键盘手。近几年加盟北京风华艺校及风华图书公司,在刘传老师的领导下参与教学活动并编写了各种音乐教材。得到了吉他爱好者的肯定和喜爱。代表作有《指弹吉他自学教程》《轻松自学尤克里里》等。
练吉他过程中“贵”的就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时间就像投资理财中的资本,合理分配、准确投入才会有好的回报。每个人拥有的练琴时间都不同,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就会导致练琴效果不佳,甚至放弃。下面给大家一些好的练琴建议,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
1.练琴也是“体力活”
其实练琴也需要好的身、心状态,疲劳时很难把琴练好,所以把你状态好的休息时间拿出来练琴,会;
2.别小看散碎的时间
对于工作忙碌的人来说,拿出大段的时间练琴几乎不可能,所以要把散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也会有效果的;
3.练琴要“短跑”
不要拿过谱来从头弹到尾,这样练琴效率很低,要分段、分句来练习,片段的大量重复才会使你的手指产生“记忆”;
4.练琴要“”
有的学生不把老师、教材的话当回事,自己想咋练就咋练。就像一个病人不按照医嘱吃药一样,结果可想而知;
5.不要停下来
这是重要的一点,别给自己任何停下来的理由,总是停下来,慢慢就可能放弃吉他了。
另外,重要的是:要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练琴计划及目标。比如:短期计划和目标,长期计划和目标,某个阶段的计划和目标等。有了计划和目标,你会更和动力。
这本书的“视频配套资源”简直是神来之笔,这已经超出了传统“书本教程”的范畴了。我特别欣赏它在视频中的讲解方式,讲解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腔调”,反而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邻家学长在手把手教你。尤其是在讲解拨弦技巧时,他不仅展示了正确的拨弦角度,还特地录制了“错误示范”,然后慢动作回放,指出错误点在哪里,比如“看,你的拇指是不是用力太猛了,导致声音发闷?”这种带着互动和纠错的讲解,比单纯看图谱有效率百倍。另外,书中提到的很多“疑难杂症的快速解决法”,比如手指按弦打品、声音闷音等,在视频里都有专门的1分钟快速诊断与修复环节。这让我在练习遇到瓶颈时,不再需要去论坛里大海捞针似地搜索答案,而是可以直接翻到对应的视频章节寻求即时帮助,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封面那复古的牛皮纸质感,配上那种手绘风的吉他线条,瞬间就把我带回了那个想要拿起乐器一试身手的冲动期。拿到手里,那种厚实而沉甸甸的分量感,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米白色的哑光处理,即便是长时间对着练习,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排版上更是下了功夫,大片的留白让每一个和弦图和指法示意都显得格外清晰,不像有些教程,恨不得把A4纸塞满信息,让人眼花缭乱。更别提它在乐理部分的插图了,那些小小的,形象化的比喻,比如把音阶比作爬楼梯,把时值比作走路的步幅,对于我这种纯理论小白来说,简直是救星。我尤其喜欢它在教材结构上的小心思,每一课的开头都会有一个“今日目标”的小卡片,帮你明确本次学习的重点,这比那些平铺直叙的目录更有引导性,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总能保持一种目标明确的兴奋感。总而言之,从视觉到触觉的体验,这本书都做到了极致,让学习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方面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那就是这本书对于“乐器保养与调试”的重视程度。我以前总觉得,一本教程能把指法和和弦讲清楚就够了,谁管吉他本身呢?结果这本书在开篇就用了好几页的篇幅,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如何识别琴弦的松紧度,不同气候对琴体的湿气影响,以及如何自己进行基础的换弦和调音。它甚至给出了一个“初学者常见故障自查表”,比如“如果出现持续的嗡嗡声,可能是哪个品位的琴弦松了”,并附上了相应的解决步骤。这体现了作者对吉他学习者全方位的关怀,他们明白,一把状态不佳的吉他,再好的教程也救不了学习的热情。这种“工具准备就绪”的细致指导,让我第一次真正把吉他当作一个需要呵护的“伙伴”来看待,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教学道具。这种工具层面的知识普及,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整个乐器学习的投入感和专业度。
评分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实战应用”方面的独到之处,这恰恰是很多教程的盲区。很多教程教完和弦与节奏,就戛然而止,留下读者一脸懵地看着满屏的歌曲谱子不知道如何下手。但这本书的“桥梁章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在我学会了F大横按的前一章,它没有急着让我去挑战《卡农》或者其他变调的歌曲,而是设计了一个“横按预备动作练习集”。这个练习集里,它用最简单的两个和弦,反复练习横按与开放和弦之间的快速切换,而且还给出了“10秒内成功切换5次的标准”。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在引入扫弦模式时,不是直接给出“下上下上”的通用节奏型,而是先讲解“手腕放松”和“扫弦力度控制”的理论,并配有专门的“手腕活动度测试”。这种理论先行、动作精炼的教学思路,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因为它解决了“知道该怎么做”和“能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
评分我学琴的经历非常坎坷,之前买过好几本所谓的“零基础入门”教材,要么是上来就给你一堆看不懂的五线谱和复杂的扫弦节奏,把我打击得体无完肤;要么就是内容过于简单,两三页就教完了基础手型,剩下的全是流行歌曲的简化版谱子,根本没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直到我翻到这本,发现它的难度递进设计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温和劝降者”。它不是一下子把所有东西砸在你面前,而是采取一种“搭积木”式的教学方法。第一周,它只教你最基础的几个开放和弦,但会用极其细致的篇幅去讲解按弦的力度和指甲与品丝的最佳接触点,甚至配上了微距放大的指尖特写图。等到你完全适应了按压的酸痛感后,它才会引入节奏练习,而且最初的节奏练习是慢到近乎龟速的节拍器设定,并配有专门的“节奏感建立”小章节,而不是简单地写个“4/4拍”。这种由点到面,由慢到快的渐进式节奏,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扎实感,而不是像其他书一样,刚学会C和G,就开始弹《小星星》了,根本没时间去体会和弦转换的顺畅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