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梅洛迪·伯贝尔 译者:茅为蕙
茅为蕙,旅美钢琴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茅为蕙钢琴艺术中心创始人。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父是小提琴家,母是钢琴老师。
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每年参加拍摄一部电影,先后有《从奴隶到将军》《等到满山红叶时》《巴山夜雨》《绝代名姬》等,并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女配角奖。
她3岁时学拉小提琴,后来改学钢琴。1983年,茅为蕙从100多位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孩子里脱颖而出,成为10位幸运者之一。16岁的茅为蕙赴美留学。茅为蕙在不断获得比赛大奖的同时,每年在欧美及亚洲地区举办近60场音乐会,和众多世界的乐团合作。梅洛迪·伯贝尔,当代美国活跃于钢琴音乐教育领域的音乐人。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音乐教育系毕业时获得荣誉奖,之后叉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获音乐表演硕士学位。她不但拥有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也是一位拥有二十余年公共学校音乐授课经历的教师。她擅于通过独具特色的创作,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对于真正热爱音乐、渴望深入理解键盘艺术的朋友来说,《梅洛迪钢琴独奏曲集(2)》提供了一种扎根于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习路径。它所选的独奏曲目,虽然是入门级别,但它们绝不是简单粗暴的“儿歌”或“改编曲”。这些曲目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音乐结构和审美价值,它们是未来学习更复杂曲目时必不可少的“基石”。我特别欣赏它在音乐表现力上的训练,它不满足于“弹对音符”,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弹奏出美感”。比如,在一些和弦连接处,教材会用非常细致的文字或符号提示音量的层次变化,以及触键的细腻程度,这些往往是很多基础教材忽略掉的“高级细节”。这使得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就能逐渐建立起对钢琴音色控制的敏感度。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定价,它投资的是学习者未来几年的音乐素养和演奏习惯,是一套值得反复研读和珍藏的经典教材。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梅洛迪钢琴独奏曲集(2)》的耐用度和便携性也值得称赞。装帧设计很结实,即便是高频率翻阅和使用,书页也没有出现松散或者容易撕裂的情况,这对于经常需要背着琴谱去上课的初学者来说太重要了。而且,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它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反光纸,所以长时间在灯下练习也不会觉得刺眼。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某些技巧难点提供了不同难度的处理方案。例如,面对一个跨度较大的和弦或琶音,教材会先给出基础版本,然后再提供一个略微提升的版本,这让不同进度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避免了“一刀切”的教学困境。这种分层教学的理念,让我在指导身边朋友时也感到得心应手,因为我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从教材中找到最合适的练习点,而不是被迫要求他们一步到位。
评分这本《原版引进钢琴教材 梅洛迪钢琴独奏曲集(2)入门钢琴教程曲谱书籍》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尤其对于初学钢琴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宝藏级别!我记得我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太枯燥,要么就是练习曲的编排逻辑不太清晰,弹下来总觉得抓不到重点。但梅洛迪这套书完全不一样,它在保持了基础技能训练的扎实性的同时,把趣味性融入得非常好。比如,书里对音阶和琶音的练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枯燥的指法,而是配上了一些非常富有音乐感的旋律片段,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基本功练扎实了。而且,教材的排版设计也特别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谱面清晰,即便是光线不太好的环境下练习,眼睛也不会容易疲劳。我特别喜欢它对节奏型变化的引导,从简单的二拍子过渡到更复杂的切分音,都有循序渐进的示范,让人感觉每一步的进步都是脚踏实地,充满了成就感。对于那些希望打下坚实古典音乐基础的入门者来说,这套教材提供的视角是既传统又充满活力的,它没有过度依赖电子化辅助,而是回归到了音乐学习的本质——专注和倾听。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起这本《梅洛迪钢琴独奏曲集(2)》时,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感”,这可不是随便印一堆五线谱就能达到的效果。它的难度设置非常巧妙,第二册的内容明显比第一册有了质的飞跃,但这种提升又是极其平滑和自然的。我注意到编者在选曲时非常注重音乐性和技巧性的平衡。很多入门教材为了追求“好听”,选的曲目往往在技术难度上停滞不前,导致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后就面临曲目荒。但这本教材精选的曲目,每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色彩和需要攻克的技巧难点,无论是对位练习、和声色彩的把握,还是踏板的运用,都有非常明确的示范和引导。我个人对其中几首小品特别有感触,它们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弹奏起来对情感表达的要求很高,这对于培养初学者的音乐感和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这套书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要求严格又充满耐心的老师,时刻在你耳边提醒你,弹琴不只是机械地按键,更是用心去“说”故事。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与各种钢琴教材打交道的爱好者,我不得不说,这套“梅洛迪”系列在引进和改编的尺度上把握得非常到位。它既保留了原版教材那种严谨的德奥系教学风格,又在细节上进行了符合当代学习者习惯的优化。比如,对于一些复杂的指法标记,它不仅给出了标准指法,还在旁注中解释了为何要采用这种指法,这对于提升学习者的理论认知非常有帮助。我记得我以前弹奏某个和弦转位时总是很别扭,但通过对照这本教材的提示,我才理解到原来是起指高度和落指角度出了问题。此外,教材中对曲目背景知识的少量补充也令人赞赏,虽然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罗列,但恰到好处的介绍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进入作曲家的意境。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只是一个练习手册,更像是一本“钢琴学习的思维导图”,教会你如何系统地、有逻辑地去面对和解决钢琴演奏中的挑战,而不是死记硬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