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吹奏准备
(一)竖笛介绍
(二)竖笛吹奏姿势
(三)竖笛吹奏嘴形与手指按孔部位
二、乐理知识
(一)高音谱号、五线谱、音名与唱名
(二)认识音符
(三)音符的长短(时值)关系
(四)打拍与数拍
(五)小节线与终止线
(六)五线谱上的音符与休止符
(七)音的强弱
三、吹奏练习之一
(一)C(d0)音
(二)体验节拍
四、吹奏练习之二
(一)D(re)音
(二)火车
五、吹奏练习之三
(一)A(la)音
(二)二重奏
六、吹奏练习之四
(一)B(si)音
(二)练习曲1
(三)练习曲2
(四)练习曲3
附录 巴洛克式(英式)高音竖笛指法图
内容介绍
《少儿音乐快乐启蒙丛书:学竖笛(1)》共分6册,编写思路与内容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根据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生理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将竖笛演奏技巧与乐理知识有机结合,图文并茂。选曲适合儿童特点,轻松活泼,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竖笛演奏的同时开阔艺术视野。
作者介绍
唐振宇,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竹笛专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协竹笛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音协竖笛学会副秘书长、广州民盟艺术团副秘书长和器乐部长、广州市越秀区管乐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综合艺术教育协会理事。现任广州署前路小学直笛(竖笛)、现代民族交响乐团、管乐团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广东省“强师工程”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授课专家。曾在湖南省首届“灵声杯”竹笛独奏大赛中荣获专业组金奖,曾参加中小学教师竖笛比赛荣获1名。荣获“广州市中小学器乐教学先进个人”。2006年辅导的署前路小学竖笛乐队在中小学生竖笛比赛中荣获1名。执教的“快乐的音符”(课例)在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参与申报的课题“运用图形谱培养小学生竖笛即兴演奏能力的研究”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项目。论文《创新式的竖笛教学模式研究》曾获论文比赛一等奖。2015年在《新课程导学》《成才之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l5年发明的“一种长笛”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用心了。封面色彩明亮,插图线条活泼可爱,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挺厚实,不像那种摸一会就容易起毛边的劣质纸张,感觉耐用性会比较好,毕竟小孩子看书难免磕磕碰碰的。内页的印刷清晰度很高,黑白线条的乐谱和彩色的插图都过渡自然,即便是初次接触乐谱的家长也能轻松辨认。特别是那些针对初学者的图示,比如如何正确握持竖笛、手指的放置位置,都用非常直观的卡通形象标注了出来,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翻开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绝对是一套为儿童精心打造的入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把成人教材缩减或简化。它成功地将枯燥的乐理知识和生动的视觉体验结合起来,让“学音乐”这件事看起来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不是一项严肃的功课。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孩子接触音乐但又担心他们很快失去兴趣的家长来说,光是这份精美的外表和用心的排版,就已经让人觉得物超所值了。这本书的整体设计语言非常统一和流畅,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早期音乐兴趣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家长,我更关注的是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的结合度,以及它是否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教你吹响一个音”的层面,而是巧妙地植入了“音乐欣赏”和“文化背景”的元素。比如,在学习某个特定音阶时,教材里可能会配上与之相关的、适合儿童听的古典名曲片段介绍,简单地告诉孩子这首曲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一下子就把枯燥的练习和高雅的艺术体验联系了起来。这种“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引导,让孩子体会到音乐不仅仅是手指的机械运动,更是情感的表达。此外,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与竖笛历史相关的小知识,虽然文字不多,但足以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这种全方位的熏陶,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一种充满探索乐趣的文化之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乐器,更开始对音乐本身产生了敬畏和热爱,这才是启蒙教育最宝贵的目标。
评分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循序渐进。我最欣赏它处理基础知识的态度,不是一下子堆砌大量的音符和节奏型,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学习的面纱。它从最简单的口型和气息练习开始,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发出第一个“干净”的声音,这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来说太友好了。紧接着,进入到指法和音阶的学习部分,作者显然深谙儿童的认知规律,将复杂的指位图用非常易懂的标记法展示出来,并且立刻配合上只有两三个音符组成的、旋律极其简单的练习曲。这些练习曲的难度跨度控制得非常精妙,你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是在“练习”,而是在“演奏”一首真正的曲子。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穿插一些复习和巩固的环节,但这些复习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换了一种新的音乐情境或节奏型来再次运用已学的知识点,这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记忆的深度。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比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坚实的音乐基础框架。
评分我特别要提一下这本书在节奏感培养上的独到之处。很多启蒙教材在节奏上处理得过于简单,往往只是给出最基础的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导致孩子吹出来的音乐听起来平板而呆板。然而,这本书在引入节奏时,采用了非常形象化的比喻,比如用“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形容切分音的律动感,用“稳稳的脚步”来比喻全音符的稳定。更棒的是,它提供了大量的拍手和踏脚配合练习。在乐谱的旁边,清晰地标注了对应的肢体动作提示,要求孩子在吹奏的同时进行节奏配合。这种多感官的参与方式,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听觉辨识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当孩子能准确地将手指的动作、气息的控制和身体的律动完美统一时,他们演奏出来的音乐立刻就有了活力和生命力,节奏感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这种强调“全身心投入音乐”的教学理念,是这本书区别于市面上大部分只注重音准和指法的教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真的非常贴合当代少年儿童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这一点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感受尤为深刻。它没有使用那种老派教材中过于书面化或生硬的指示性语言,而是采用了鼓励性、引导性和趣味性的叙述风格。比如,当孩子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它会用“没关系,我们的小耳朵再听一听,让手指找到魔法的位置”这样温柔又充满想象力的话语来鼓励,而不是直接指责“这里吹错了”。对于那些需要家长辅助学习的家长而言,书中穿插的“家长小贴士”部分更是雪中送炭。这些小贴士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纠正指法的技术指导,更多的是关于如何保持孩子学习动力的心理辅导,比如“如何在一周内安排两次有效的练习”或者“如何庆祝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这些实用的、充满人情味的建议,让这本教材从一个单纯的乐谱集,升华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庭音乐教育解决方案。它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吹笛子,更是教会家长如何陪伴孩子进行一次有质量的音乐启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