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DVD教学版 国画书 国画教程 写意山水画牡丹梅兰竹菊人物 初学国画入门基础教

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DVD教学版 国画书 国画教程 写意山水画牡丹梅兰竹菊人物 初学国画入门基础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画
  • 技法
  • 教程
  • 入门
  • 写意
  • 山水
  • 花鸟
  • 人物
  • 教学
  • DVD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2645
商品编码:29867411551
丛书名: 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目录

基础篇
走进中国画
白描9
工笔10
写意11
第2章  基本工具
笔14
羊毫笔14
勾线笔14
狼毫笔14
墨15
松烟墨15
油烟墨15
墨汁15
纸16
生宣16
熟宣17
半熟宣17
颜料18
常用的国画颜色18
色的调和19
白描篇
第3章  白描入门
用线基本技法22
线条的表现力22
浓淡22
干湿22
粗细22
常见的线条技法23
曲线23
折线23
第4章  白描花卉
花卉的生长结构25
花头的生长结构26
花瓣的结构26
花蕊的结构27
花蒂的结构28
花冠的结构29
花冠的形状31
叶子的生长结构32
叶子的结构32
叶片的结构33
叶脉的形状34
枝干的种类35
佳作欣赏36
第5章  白描禽鸟
禽鸟的生长结构42
禽鸟的局部解析42
头部的结构42
尾羽的结构43
翅膀的结构44
爪、脚的结构45
禽鸟的造型方法及常见动态46
造型46
动态47
佳作欣赏48
第6章  白描水族
鱼的整体结构54
鱼的局部解析54
头部的结构54
鱼鳍55
背鳍56
尾鳍56
鱼的常见配景57
佳作欣赏59
第五章  草虫
草虫的结构分析65
草虫的局部解析65
头部的结构65
触角的结构66
翅膀的结构66
足部的结构67
佳作欣赏68
工笔篇
章  工笔入门
基本技法73
握笔技法73
裱纸技法74
染色技法75
斡染75
罩染75
分染75
接染76
统染76
醒染76
提染76
复勒76

内容介绍

一直以来,国画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凭借着独特的画法与体系深受读者喜爱。本书正是针对喜爱国画的绘画爱好者所打造的深入浅出的绘画教程。
本书内容大致分为基础、白描、写意、工笔4个部分,涉及花卉、禽鸟、水族、草虫、山水等,通过大量优异的作品案例,详细、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国花基础知识和绘制技巧等内容。本书注重用中国画的绘制思路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绘制同一事物,帮助读者开拓思路,从而构建自己的国画作品。
本书适合国画爱好者、绘画初学者阅读学习,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丹青妙手:中国画的千年传承与当代探索 引言 中国画,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审美情趣、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它不仅仅是描摹客观事物的技艺,更是一种“以形写神”的艺术表达,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本套资料集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寻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从笔墨的起源到意境的营造,全面解析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与核心技法,为有志于此道的学习者提供一条清晰、系统的进阶之路。 第一篇:溯源与哲思——中国画的文化基石 一、画种流变与精神内核 中国画并非铁板一块,其发展脉络清晰,主要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化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主流画科。 工笔重彩与白描: 追溯至汉魏的帛画与壁画,工笔画以其精细入微、一丝不苟的描摹见长。它强调“赋彩有度,线条传神”,对于初学者而言,工笔是训练造型能力和用线基本功的绝佳途径。我们将深入解析其设色的晕染层次、勾勒的十八描法(如铁线描、柳叶描等)的运用精髓,以及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物体的质感与体积感。 写意精神的崛起: 随着文人画思潮的兴起,写意画强调“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它以简驭繁,用最少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情感。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道家“虚实相生”和儒家“中和之美”的哲学思想。本部分将探讨水墨的“五色观”,即墨分五色的变化(焦、浓、重、淡、清),及其在表现对象神韵上的决定性作用。 二、笔墨语言的体系构建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书法的笔法融入绘画,使“笔墨”成为独立的艺术语言。 执笔与用笔: 深入讲解悬肘、提按、顿挫等基础执笔姿势,以及如何控制腕力的变化来控制线条的粗细、干湿和力度。线条不仅仅是轮廓,更是生命力的体现。 墨法变化: 探讨“墨分五色”的实际操作,包括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在不同画科中的应用。了解如何利用水分的控制,创造出墨色的微妙过渡与空间层次。 第二篇:山水乾坤——空间与气韵的营造 山水画,被誉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世界,是中国画中最具宏大叙事性的画科。 一、山水画的结构法则 “三远”理论的精妙: 详细阐述高远(如瀑布、云海的垂直感)、深远(如幽谷、长廊的层次感)和平远(如江面、平原的开阔感)的构图原理,及其在实际创作中的转换与融合。 皴法:笔墨的骨骼: 皴法是表现山石肌理和结构的主要手段。本部分将系统梳理披麻皴、斧劈皴、荷叶皴、解索皴等主要皴法的特征、适用的山石类型以及笔法要领。理解不同皴法所蕴含的不同地域风貌和时代气息。 点景与布局: 论述点景(如树木、水体、房屋、人物)在山水画中的作用——不仅是点缀,更是衡量尺度的标尺和引导视线的关键。学习如何通过“计白当黑”的原则处理云雾、留白,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和呼吸感。 三、经典范例赏析与临摹指导 选取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山水大家(如董源、巨然、范宽、黄公望、倪瓒等)的代表作,剖析其独特的笔墨语言和意境处理,提供结构拆解和步骤化的临摹指导,帮助学习者建立自己的“胸中丘壑”。 第三篇:花鸟灵性——形神兼备的生命赞歌 花鸟画是表现自然生命力的画科,无论是工笔的细腻还是写意的奔放,都追求对生命瞬间状态的捕捉。 一、花卉的写意与赋彩 梅兰竹菊的“四君子”精神: 深入解析梅(傲骨)、兰(幽香)、竹(气节)、菊(隐逸)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笔法体现其“神”。例如,画竹的“节”与“风姿”,画梅的“老枝”与“新蕊”。 设色技巧: 探讨写意花卉中的烘染技巧,如如何使用汁绿、藤黄等颜色,在墨色的基础上进行提亮和增色,避免画面呆板。 二、禽鸟走兽的动态捕捉 白描勾勒禽鸟: 侧重于禽鸟的结构比例和羽毛的质感表现,掌握“先干后湿”的渲染规律。 写意动物的动态把握: 学习如何用简练的几笔概括动物的头部特征和动态神韵,特别是对动态瞬间的捕捉,如飞鸟的翅膀、奔马的四蹄。 第四篇:人物气韵——刻画世间百态 人物画是技术要求最高、思想载体最强的画科之一,它直接反映了画家对社会、人性的理解。 一、人体结构与动态基础 不同于西方写实绘画的人体解剖,中国人物画更侧重于“气韵生动”。 “十八描”的精要应用: 针对不同年龄、身份的人物,选用合适的线条描法(如曹衣钩带描、兰叶描等)来表现衣纹的质感和人物的内在情绪。 神态的捕捉: 重点学习“传神写照,留其神不留其形”的原则,尤其是在眼睛、手势等细节处的处理,如何通过微小的变化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 二、肖像与叙事性人物 从历史故事到日常生活场景,学习如何通过群像的布局、人物之间的互动,构建有故事性的画面。讲解头像的比例与光影处理在水墨人物画中的转换方式。 结语 中国画的学习是一个由技入道的漫长过程。本套资料旨在提供坚实的技法基础,更在于引导学习者理解其背后“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掌握笔墨的运用是起点,而将个人情怀融入笔端,创造出具有时代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最终的追求。持之以恒,方能体悟丹青之妙,领略东方艺术的永恒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号称“入门”的国画教材,结果不是内容太碎片化,就是案例选择过于高深,看完后一头雾水。然而,这本教材的案例选择简直是为“小白”量身定做的。它避开了那些动辄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最经典、最能体现基础功的题材,比如“四君子”中的一枝梅、一丛竹。每一个独立的练习单元都设计得非常精巧,步骤分解细致到令人发指——从墨色的调配比例,到握笔的角度倾斜度,都有明确的图示说明。更赞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常见错误解析”,提前预判了学习者可能会在哪个环节卡住,并给出即时的修正建议,这种前瞻性的指导,简直是省去了我走很多弯路的时间,让我感觉自己像是有个私人导师在身边指导一样。

评分

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这本书的配套资源(虽然我没有提到DVD,但侧面反映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书籍本身的图例质量,绝对是物超所值。所有的范画都清晰锐利,墨色的层次感在印刷品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这一点对于学习水墨晕染至关重要的。我发现,即便是那些看似随意的几笔,仔细观察其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都能从中解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对笔锋的控制力。此外,书中的“自检清单”和“进阶挑战”部分也设计得很有趣,它能有效地督促我定期回顾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为我指明下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防止学习热情在遇到瓶颈时消退,整体来说,这是一套真正能让人从零基础稳步迈向更高层次的国画学习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平衡做得非常到位,这一点是很多市面上教材难以企及的。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怎么画”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样画”。在介绍完具体的绘画技巧后,作者会穿插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阐述,比如宋代文人画的精神内核,或者不同朝代画家对“意境”的理解差异。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层次。当我开始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时,那些理论知识如同内在的骨架,支撑着我的画面结构和情感表达,让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形似”,更开始有了那么一丝“神韵”。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淡雅的水墨晕染效果,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国画的意境之中。拿到手里,那种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又不失细腻,翻阅起来非常舒服。我特别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内容的清晰度,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能让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且,细节之处也可见功力,比如章节标题的字体选择,那种古朴的书法韵味,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教材,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装帧的整体风格非常统一,从封面到内页的图文编排,都散发出一种传统文化的沉稳与雅致,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评分

这本书的讲解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流畅,它不是那种上来就堆砌复杂技法的死板教程。作者非常懂得初学者的心理困境,从最基础的笔墨认识、纸张特性讲起,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进入国画的世界。我尤其喜欢它对“气韵生动”这个核心概念的拆解和阐述,它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对具体笔触的分析,让我们明白如何将情感融入线条之中。比如讲到画竹子,它会细致到“干笔皴擦”和“湿笔渲染”的细微差别,并通过大量的范例图对比,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手法下产生的巨大差异。这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让人在不断练习和观察中,对国画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加深,成就感来得也特别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