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前言
键盘与简谱对照表
中国乐曲
1.康定情歌
2.军民大生产
3.嘎达梅林
4.绒花(影片《小花》插曲)
5.牧羊曲(影片《少林寺》插曲)
6.大红枣儿送人(舞剧《白毛女》选曲)
7.夜来香(影片《春江遗恨》插曲)
8.快乐的女战士(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9.一剪梅(电视剧《一剪梅》主题曲)
10.红星照我去战斗(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
11.人说山西好风光(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12.绿岛小夜曲
13.泉水叮咚响(影片《泉水叮咚》插曲)
14.烛光里的妈妈
15.潜海姑娘(纪录片《潜海姑娘》插曲)
16.唱支山歌给党听(影片《雷锋》插曲)
17.黄水谣(《黄河大合唱》选曲)
18.好大一棵树
19.茉莉花
20.扎红头绳(舞剧《白毛女》选曲)
21.军民团结一家(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
22.翻身农奴把歌唱(影片《西藏》插曲)
23.请跟我来(影片《搭错车》插曲)
24.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25.野百合也有春天(影片《野雀高飞》插曲)
26.我爱你,塞北的雪
27.情深谊长(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
28.难忘今宵
29.再见吧,妈妈
30.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影片《甜蜜的事业》插曲)
31.赞 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
外国乐曲
32.小星星
33.春之歌
34.柔情蜜意
35.渴望春天
36.德聂泊尔
37.死了都要爱
38.圣诞老人来了
39.北国之春
40.卖花姑娘(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插曲)
41.故乡的骄傲(朝鲜影片《南江村的妇女》插曲)
42.风中之烛
43.四季歌
44.费加罗的咏叹调(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曲)
45.多来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插曲)
46.不要责备我吧,妈妈
47.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
48.海滨之歌
49.小小女孩
50.啊!朋友再见(南斯拉夫影片《桥》插曲)
51.秘密庭院
52.囚徒合唱(歌剧《纳布科》选曲)
53.斗牛士之歌(歌剧《卡门》选曲)
54.爱的协奏曲
55.圆舞曲(轻歌剧《风流寡妇》选曲)
56.昨日
内容推荐
《经典名歌名曲?钢琴简谱版》在曲目的选择上,以“熟悉”和“好听”为标准,都改编自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中外名歌、名曲,尤其注重选取那些曾经深深打动过许多成年人,给他们带来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的经典作品,也因为他们对旋律的熟悉,使识谱和弹奏变得容易。其次,在编配上,注重了浅显易弹的特点。曲目前面所附的“键盘与简谱对照表”,旨在让能够哼唱旋律的识简谱的使用者,对照键盘图就能轻易地弹奏出旋律。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编者对旋律也作了适当改编;伴奏和声则主要采用主、属和下属和弦。
我是一个业余学习钢琴多年的琴童家长,说实话,市面上的教材太多了,很多都名不副其实,要么就是内容陈旧,要么就是对初学者的引导不够人性化。但当我接触到这套教材的第三册时,那种“终于找到对味儿的”的感觉油然而生。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对“经典”的定义和处理方式。它收录的曲目并非那种高不可攀的炫技作品,而是那些旋律优美、流传度广、真正能陶冶情操的作品。这意味着我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快地产生弹奏的欲望和成就感,而不是被枯燥的练习磨灭了兴趣。更重要的是,这套教材在“简谱版”这个定位上做到了极致的平衡。它既保留了简谱的直观易懂,又在和声的标注和节奏的分解上做了细致的处理,这让孩子在理解音乐结构的同时,也能悄无声息地向五线谱的阅读习惯靠拢,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过渡策略,完全不像某些教材那样生硬地堆砌难度。
评分作为一名对乐理有一定基础的钢琴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系统性和深度挖掘能力。很多简谱教材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旋律,缺乏对原曲精髓的还原和深度解析。然而,这套教材在处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时,展现出一种近乎“匠人精神”的严谨态度。我特别注意到在某些耳熟能详的段落,它对于踏板的标注和力度记号的处理,明显比我过去使用的其他版本要丰富和细致得多。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弹响”,更是在引导你思考“应该如何表达情感”。这对于提升演奏的层次感至关重要。我甚至发现,一些我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的曲目,通过对照这本教材的编排,竟然挖掘出了以往忽略的细微之处。这套书显然不是为纯粹的入门者准备的,它更像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将演奏水平提升到“有音乐性”层次的进阶学习者量身定制的。
评分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复古又带着一丝典雅的气息,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一直觉得学钢琴,尤其是接触经典曲目时,视觉上的体验也很重要,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内页的纸张质感摸上去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印刷的清晰度和墨水的均匀度也无可挑剔,长时间对着谱子看也不会觉得眼睛很累。排版布局上,编者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他们没有采用那种将五线谱和简谱挤在一起的设计,而是很巧妙地给予了简谱足够的空间,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偏爱简谱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高难度部分的标记和指法提示也做得非常精准,不会含糊不清,这点在练习一些技巧性强的乐段时尤其体现了它的专业性。每次翻开它,都感觉像是在打开一个精心准备的音乐宝库,而不是简单的一本练习册。如果说有什么小小的期望,也许是希望在曲目的选择上能再增加一些不同风格的过渡性练习曲目,但就目前呈现的经典名曲的呈现方式而言,已经是非常高水准的制作了。
评分从教育工具的角度来审视这套教材,它在设计思路上的前瞻性值得称赞。我发现它在编排上,似乎很有意识地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风格的“经典”进行了穿插和对比。比如,它不会让连续十首都是某一类风格的歌曲,而是巧妙地在浪漫主义的抒情段落后,插入一首节奏感更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这种编排不仅丰富了读者的音乐视野,也极大地锻炼了演奏者在不同风格间快速切换的能力,这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教材过于追求难度线性增加,而忽略了广度。这本教材则不然,它在保持难度阶梯式上升的同时,注重了对“音乐文化”的渗透。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钢琴练习册,更像是一本浓缩的西方通俗音乐史的片段速览,为学习者打开了更广阔的音乐世界的大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评分我购买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想找一些适合自己放松练习的曲子,毕竟工作压力大,弹琴是最好的解压方式。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对于“实用性”的考量。CD的附赠对我来说简直太贴心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弹奏的听起来总觉得少了点味道,但有高质量的示范音轨作为参照,我能更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速度、风格和整体的情绪走向。我试听了其中几首曲子,伴奏的清晰度和层次感都非常棒,不是那种敷衍的电子合成音,而是听得出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录制的。这对于我这种“自学型”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省去了找伴奏或请老师指导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每次练完曲子,关上琴盖,再听一遍CD里的范奏,那种对比和学习的满足感,是其他单纯的乐谱书无法给予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