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舞曲进行曲及晚期作品(原版引进)》介绍了:想要演奏李斯特钢琴作品的音乐家们应该忘却所有的平凡。李斯特的生活和他的艺术姿态是如此的丰富、慷慨和宏伟,以至于没有音乐家可以回避它们的影响。从里斯本到圣彼得堡,从格拉斯哥到君士坦丁堡,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钢琴的技巧使欧洲当时的所有人都为之着迷。他的抒情诗意和戏剧性的表现与他的钢琴演奏技巧相辅相成,而这些能力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得以继承。《新版李斯特》帮助你创造一种艺术价值,让你对李斯特的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李斯特钢琴全集:舞曲、进行曲及晚期作品(原版引进)》是由佐尔坦·伽托尼和伊斯特凡·塞兰尼共同编写,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巨牛图书专营店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我非常看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本《李斯特钢琴全集》中的“舞曲”部分,为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去感受十九世纪欧洲社交音乐的魅力。这些舞曲,比如圆舞曲和玛祖卡,不仅仅是练习技巧的载体,更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我发现,这本书的曲目选择上,既有李斯特标志性的华丽装饰音,也有相对抒情和内省的篇章,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因为他们能从这些作品中听到“音乐”本身,而不是枯燥的“练习”。而且,在处理那些快速的琶音和炫技段落时,这本谱子在保持李斯特原貌的基础上,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指法做了调整,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建立肌肉记忆,而不是在错误的指法上浪费时间。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李斯特的教材汗牛充栋,但很多都侧重于炫技性极强的练习曲或奏鸣曲。而这本《钢琴教程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平衡了“学院派”的严谨和“演奏家”的浪漫。我对晚期作品部分非常感兴趣,这些作品往往是李斯特晚年心境的写照,情感细腻而深刻。我注意到,在处理一些需要踏板运用极富层次感的段落时,谱面上的踏板记号标注得非常精细,不像有些版本只有简单的“Ped.”和“”,而是细化到了每一次换气和音色的渐变。这对于追求音色美感的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多次翻阅和压平在琴架上都没有出现散页或折痕问题,这显示了出版社对专业音乐书籍的尊重。
评分我是一名业余钢琴爱好者,一直苦于找不到一套既能满足我对李斯特作品热情,又不会因为难度过高而让我气馁的教材。这本《舞曲进行曲及晚期作品曲谱》恰好填补了我的空白。它的排版设计非常清晰,五线谱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光线不好的环境下练习,也不会感到吃力。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技巧难点的处理建议,虽然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说明,但巧妙的指位标记和分句处理,往往能让你“豁然开朗”。举个例子,书中收录的几首进行曲,那种雄壮的气势如果节奏把控不好,听起来就会松散,但这本书在小节线上对重音和呼吸的处理非常到位,我按照指示练习后,感觉演奏的颗粒感和整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了。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自学或在有限课时内突破瓶颈的人来说,这样的“潜规则”指导,比复杂的理论讲解更有用。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深入研究李斯特晚期作品中那种近乎德彪西式的和声语言和结构松散但意境深远的风格。坦白讲,市面上专门针对晚期作品的汇编相对较少,很多教材更偏爱那些早期的、更具光芒四射的“名曲”。这本曲谱的价值就在于它敢于将那些被略微“边缘化”的作品提炼出来,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研究那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哲思的夜曲和冥想曲上。乐谱在这些部分的处理上非常克制,没有过度地添加不必要的演奏提示,给予了演奏者足够的自由去阐释音乐。它要求演奏者更多地运用听觉和内心的感受去驾驭音乐,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机械的指法。对于希望从“弹奏”跨越到“表达”的进阶学习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空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这本书的选曲实在太棒了,尤其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舞曲和进行曲,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李斯特作品的钢琴学习者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我记得我刚拿到手的时候,立刻就被那些充满活力和气势的乐章所吸引。比如《匈牙利狂想曲》的某些选段,谱面上看起来复杂,但仔细研究后发现,编排者在指法提示和节奏处理上做了非常精心的标注,让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段落变得可操作性强了很多。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并没有一味追求难度,而是兼顾了不同水平学习者的需求。那些晚期作品的收录,更是体现了编纂者的专业深度,这些作品往往更内敛、更具思想性,对于提高演奏的层次感非常有帮助。翻阅这本乐谱时,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质感也让人感到愉悦,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谱本的练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加分的细节。它不只是一本练习册,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音乐之旅地图,指引着我们去探索李斯特那波澜壮阔的音乐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