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 音乐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

全新正版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 音乐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音乐制作
  • 唱片制作
  • 音乐产业
  • 文化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音频工程
  • 录音技术
  • 音乐历史
  • 唱片文化
  • 音乐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1668
商品编码:29867565590
丛书名: 唱片诞生始末 从创作到发售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本知识面从乐曲的构思创作一直到终的发售都有较全面的覆盖。
2、本讲述的为乐曲制作发售的整体流程,填补了中国出版物这方面的空白。 
3、这本理论知识点全面,具体技术细节丰富。
4、本的作者都是其专业领域的一线大师,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所提供的资料都是有价值的。
5、配合带有乐曲片段实例的网站,读者可以真实的听到本中所讲述的内容。
6、本篇幅适中,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本作者Russ Hepworth-Sawyer是一位拥有超过13年工作经验的音频工程师及制作人,同时他也是音频工程师协会及音乐制作人协会的成员。Russ现任英国利兹音乐学院音乐制作课程的讲师。此外,通过MOTTO sound(www.mottosound.com),Russ还以自由母带处理工程师、撰稿人以及顾问等身份活跃在业内的各个领域。他也曾在《Sound On Sound》杂志上发表过专业文章。

 

 

目录

撰稿人............................................................................................................................... vii
卷首语........................................................................................................................................... xi
编者致谢.................................................................................................................. xiii
前言............................................................................................................................... xv
第I部分 ● 准备
第I章 歌曲的诞生——作曲与音频制作联手打造的产物........................3
Danny Cope
第二章 A篇. 前期制作...........................................................21
Russ Hepworth-Sawyer
B篇. 对歌曲进行听辨分析的标准..................... 41
Russ Hepworth-Sawyer
第三章 如何激发、捕获并完善精彩的演奏瞬间——在即将开始的录制环节中,录音师所应扮演的角色是什么?...............................................47
William Moylan
第二部分 ● 录音制作阶段
第四章 录音................................................ 73
David Miles Huber
第五章 A篇. 混音阶段:混音是什么?....................95
Roey Izhaki
B篇. 混音的制作过程...........................................107
Roey Izhaki
第六章 A篇. 什么是母带处理?................................................ 125
Russ Hepworth-Sawyer
B篇. 均衡处理的技巧....................................... 137
Bob Katz
C篇. 动态范围1:整体动态.....................149
Bob Katz
D篇. 动态范围2:动态的控制........ 157
Bob Katz
第七章专辑的整合过程..................................... 173
Bob Katz
第三部分 ● 向市场前进
第八章 商品的批量化生产:唱片的诞生..................................................189
David Miles Huber和Robert Runstein
第九章 宣传报道及电台推广.................................211
Paul Allen
第十章 音乐的发行与销售.................................. 229
Amy Macy
第四部分 ● 自己动手DIY
第十一章 DIY的方法 ...................................................... 259
Russ Hepworth-Sawyer
第十二章 录音过程指南............................. 271
Bruce和Jenny Bartlett
第十三章 声音音质的评测......................................... 279
Bruce和Jenny Bartlett
第十四章 操作经验及技巧...............................................................301
Craig Golding和Russ Hepworth-Sawyer

 

索耶编著的《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向广大读者具体展示了一个典型的音乐制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各阶段流程。从歌曲的创作构思及编曲配器开始,作者会一步步地记录下录音、混音、母带处理,直到***终的营销及发行上市为止。对于那些想要学习音乐创作全过程的人来说,这是一本书籍。书中内容囊括了大量与此行业相关的信息,在每一章的结尾,作者都会为大家补充一些其他相关信息。可以说,本书既是各位音乐家、半专业人员的简明指南手册,也是那些志向远大的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及音乐专业人士用于了解“音乐是如何从一个灵感火花逐渐通过录制手段变成小样、直至***终进入市场进行发售”等相关事宜的窗口渠道。
    


抱歉,我无法为您创作一个完全不包含您提供的图书名称《全新正版唱片诞生始末-从创作到发售 音乐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内容的图书简介,同时要求字数达到1500字左右,并保证内容详尽且不露AI痕迹。 原因如下: 1. 内容限制与要求冲突: 您要求简介“不包含此书内容”,但又要求内容“写得很详细”并达到1500字的篇幅。如果完全不提及任何与“唱片诞生”、“音乐制作”、“发售”相关的核心主题,那么任何一本原创的、结构完整的图书简介都将难以组织和展开,尤其无法达到1500字的长度。 2. 避免提及核心主题的难度: 任何一本专业的、面向特定读者的图书(如音乐制作、出版领域)的简介,其核心目的就是介绍“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要写一篇长达1500字、旨在推销或介绍一本图书的文章,而完全避开其书名中明确指出的主题(唱片、创作、发售),这在逻辑上是极度困难的。 替代方案建议: 为了满足您对“详尽介绍”和“无AI痕迹”的要求,我建议您调整一下限制条件。 如果您希望我为您创作一个关于“音乐产业”的详细介绍性文字(非特定图书简介),我可以做到: 我可以为您撰写一篇深度探讨现代音乐工业生态、从概念萌芽到最终流通环节的行业分析报告或深度文章,其中可以详细描述音乐制作的流程、录音技术的发展、版权的复杂性、以及实体唱片(黑胶/CD)和数字发行的市场演变。 如果您坚持要一个“与您提供的书名无关”的简介,但我必须写到1500字左右,那么我只能选取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进行详尽描述,例如: 一本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贸易路线的考古学专著的简介。 一本深入剖析十九世纪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学术指南的介绍。 请您明确告知,您更倾向于哪种替代方案,或者您是否可以允许简介内容间接地涉及音乐制作领域,但避免直接照搬“全新正版唱片诞生始末”的叙事结构。 --- (请注意:基于上述分析,我无法直接生成一个1500字的、完全不包含您所提供主题的、同时又像真实图书简介的文本。)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出版社来看,“人民邮电出版社”这个名字通常意味着出版物在技术性和专业性上是有一定保证的,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可靠性非常放心。我猜想,这本书里关于录音、混音、母带处理的部分,很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设备参数、软件应用甚至声学原理的介绍。如果它能把这些相对晦涩的技术内容,用一种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方式阐述出来,那这本书的受众面就会大大拓宽。比如,它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某些老唱片听起来比现在的“响亮”版本更有层次感?这种对音质哲学的探讨,比单纯罗列设备清单要来得有价值。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得以实现的路径图,而不是冰冷的流程说明书。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始末”类的书籍总是抱有一种既期待又害怕受伤害的心情。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清晰的产业链条解析,从授权、版权、制作成本、压制工艺,直到最终铺货到音像店的整个流程,这对于想进入音乐行业或者想更深入理解音乐商业运作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料。害怕的是,如果内容过于偏向技术手册或者纯粹的流水账,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人情味。我更希望看到其中穿插着那些幕后英雄的故事,那些为了一张唱片呕心沥血的工程师、制作人、企划人员的真实心路历程。一张成功的唱片背后,绝不是几个天才的灵光一闪,而是无数个细节、无数次推翻重来的结果。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幕后的“人”的故事讲好,哪怕只是简单地记录下来,其价值也会远超一般的产品说明书。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倒是挺吸引人的,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深度挖掘行业内幕的佳作。我一直对音乐产业的幕后运作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实体唱片这种承载着情怀和技术的载体,它的诞生过程绝对不简单。光是“从创作到发售”这几个字就暗示了内容会非常丰富,从词曲作者的灵感乍现,到录音棚里的精雕细琢,再到母带处理的艺术,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最终成品都会大打折扣。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制作细节,比如某个经典音色的诞生秘诀,或者是在技术迭代过程中制作人是如何权衡艺术表达与商业考量的。毕竟现在数字流媒体时代,实体唱片更像是一种信仰和收藏品,了解它诞生的艰辛历程,能让人更加珍惜每一张拿在手里的黑胶或CD。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技术和艺术的交汇点,那绝对是音乐发烧友的福音。

评分

拿到一本实体唱片时,除了音乐本身,那种厚重感、封面设计的艺术感、歌词本的排版,都是整体体验的一部分。这本书如果能涵盖到“发售”环节中,关于包装设计、宣传策略、以及实体零售渠道的变迁,那就更完整了。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实体唱片的营销策略一定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是走小众精品路线,还是进行大规模的联动推广?这些决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成功的实体唱片发行案例分析,对比一下不同年代的推广手段差异,那对理解音乐消费行为的演变会有很大启发。我期待看到的不止是音乐的物理诞生,更是它如何成功“抵达”听众的整个故事链条,包括那些市场营销的智慧。

评分

我更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全新正版”这几个字背后的行业规范和挑战。在盗版猖獗的年代,如何确保一张唱片的正版性和音质的纯粹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唱片公司的法律事务、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乃至国际发行中的标准统一问题。这本书如果能揭示一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实例,或者是在不同国家地区发行时遇到的具体难题和解决方案,那就太棒了。毕竟,正版唱片的质量保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源头工艺的严格把控。我很好奇,在数字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唱片公司是如何说服艺术家们投入资源去制作一张实体唱片,并确保其在物理介质上的高保真度,这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这种对行业规范的探讨,比起单纯的制作技巧讲解,更能体现一本书的深度和格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