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I版 (2013年4月1日)
平装: 23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8
条形码: 9787539642338
商品尺寸: 30.2 x 23.4 x 2 cm
商品重量: 680 g
品牌: 安徽文艺出版社
目录
总序
新婚别 二胡叙事曲
祝福二胡协奏曲
杨贵妃 琵琶协奏曲
文成公主 柳琴(筝、中阮)协奏曲
附录:协奏民族管弦咏唱时代新声——朱晓谷协奏曲评析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新婚别》、《祝福》、《杨贵妃》、《文成公主》四部作品,这些作品已经过许多演奏家的演奏,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了加工、整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老实讲,我对这种集成了“教材”和“协奏曲精选”的复合型出版物一直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容易两头不讨好:教材不够系统,精选集又不够深入。然而,这本《正版民族乐器教材》却意外地找到了一个非常精妙的平衡点。它的系统性体现在对民族乐器历史源流的简要介绍以及不同乐派风格的初步区分上,这为学习者构建了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而协奏曲部分则像是这个框架下的最佳实践案例。比如,它没有收录那些已经被演奏了无数遍、几乎成为“老生常谈”的曲目,而是精选了一些近年创作的、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在和声结构上更加大胆,对传统乐器的表现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特别欣赏编者对作品的“导读”,里面简明扼要地分析了作品的结构、核心主题的民族元素来源,以及在协奏关系中,独奏乐器与乐队是如何进行对话和抗衡的。这种导读,极大地帮助我们这些非科班背景的人快速进入作曲家的思维领域,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指法走。我感觉,通过学习这些现代作品,我的思维也变得更加开放,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不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看到了它在当代语境下的无限可能。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很多乐谱书用久了,尤其是在练琴房那种湿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书页边缘很容易卷曲、发黄,甚至出现字迹模糊的情况。但这本《民族器乐教程》的纸张厚实且具有一定的韧性,封面设计虽然朴素,却透着一股沉稳的气质,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短期使用的练习册,而是一部可以传承下去的音乐文献。我尤其看重的是教材中对演奏技巧的图文解析部分。很多复杂的演奏技巧,比如琵琶的扫弦组合、古筝的摇指力度控制,仅仅依靠文字描述是苍白无力的。这本书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配上了非常精准且细节到位的分解动作图,有些甚至是彩色的示意图,这对于自学者来说,无疑是解决了最大的痛点——“我不知道我的手型是不是对的”。我尝试着按照图示调整了持弓的角度,立刻感觉到对弓毛与琴弦的接触点控制更加稳定了,发出的声音也更加纯净、连贯。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弹”的书,更是一本“教你怎么思考音乐”的书。它引导你理解每个音符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色彩,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指法。这种深度挖掘,使得练习过程不再枯燥,每一次的重复都变成了一次与音乐本体的深入对话,对于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帮助极大。
评分这套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它对“民族特色”的把握恰到好处,没有落入俗套的民族风情化堆砌。我之前买过一本号称“集大成”的教材,里面充斥着大量过于直白、甚至有些矫揉造作的“地方色彩”,听起来像是为了迎合某种刻板印象而创作的。但这本《民族器乐教程》则不然,它强调的是“骨子里的东西”。举例来说,在讲到某几种地方戏曲板式在器乐中的转化时,它没有直接模仿戏腔,而是巧妙地提炼了其节奏型和情绪张力,将其融入到更具现代感的旋律线条中。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化用”。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传统旋律打交道的演奏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往往是如何在保持本色、不失“根”的前提下,实现风格的创新和表达的拓宽。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思路非常具有启发性,它让你明白,真正的民族音乐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在的逻辑和情感表达,而非表面的装饰。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民族乐器的音色去讲述一个更具普适性、更能触动人心的故事,这才是民族器乐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关键。
评分购买和使用这套教材的体验,从物流到售后,都非常顺畅,但真正让我决定推荐给所有同行和学生的,还是它在细节上体现出的对演奏者“痛点”的关怀。比如,很多协奏曲的排练总谱,由于篇幅过大,往往难以在琴凳上平稳放置,这本书在设计时似乎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它采用了一种可以略微摊平的精装方式,虽然牺牲了一点点便携性,但在实际练习中带来的便利是无可替代的。此外,书中附带的音频资源(虽然我没有在实体书页中看到直接的二维码或链接,但这通常是这类正版出版物的标准配置),音频的录制水准极高,采用了高保真录音技术,清晰地分离了独奏声部与伴奏声部,这对于听辨和自我校正至关重要。我特意听了其中一段乐队的合奏部分,管弦乐的配器与民族乐器的音色融合得非常自然,没有出现“谁盖过谁”的尴尬场面。这说明编者不仅是器乐专家,对乐队配器法也有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学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任何希望在民族器乐领域深耕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物超所值。
评分这本乐谱集,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市面上关于民族器乐的教材和教程汗牛充栋,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凤毛麟角。我主要学习的是二胡,对协奏曲的要求自然是比较高,既要能体现出传统韵味,又得有现代的编排思路。我翻开这本《民族器乐协奏曲精选集》的第一部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的五线谱与简谱对照,这一点对非专业科班出身,但又想深入学习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设计上,留白恰到好处,使得长时间阅读时眼睛的疲劳感减轻了不少。更让我惊喜的是,几首选入的曲目,它们的难度跨度处理得非常自然,从入门级的独奏练习曲,过渡到需要多声部配合的室内乐片段,再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协奏曲选段,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阶梯,引导学习者循序渐进。我特别留意了其中一首以江南丝竹为基础改编的片段,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传统演奏技法中的“滑音”和“揉弦”,但又用现代和声进行烘托,使得老曲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张力和美感。我对乐曲的选取标准非常挑剔,好的教材不应只是罗列名曲,更重要的是这些曲目是否具有教学价值,是否能真正帮助演奏者突破瓶颈。从目前来看,这本教材在选材的平衡性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一味追求高难度的炫技,而是更注重基本功的打磨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点非常难得,绝对是值得长期陪伴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