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
定价:38.00元
作者:孙立军,徐嘉彬绘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8-01
ISBN:97875019376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动画片的创作与速写有着密切的联系,影视动画速写又受动画专业特点的影响,有着与一般速写的不同。我们是想通过对动画片的研究和对速写技巧的掌握,使学习动画片创作的学生能直接地进入专业中,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对象的能力。只有科学系统地去训练提高,才能同专业接轨。
影视动画速写同一般速写从技法上说是相通的,从专业角度来强调动态的观察方法,在训练中力求实效。对速写画面效果,我们不刻意去追求,而着重在人物的运动中捕捉其动态瞬间,在相对静止和空间运动的物象形体姿态及其运动规律中研究物象的生长和存在的形式。
速写从形式上看,简便易学,但仅靠一般训练是不够的,它需要有系统的训练理论和指导思想,才能事半功倍,不走弯路。
速写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训练提高动画工作者的一种手段,从绘画语言上讲,多采用以线为主和少量的调子来表现。动画工作者因其专业特点,采用速写来训练,是极其有效的办法,这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和努力地训练,才能使这项技能为动画工作服务。
本书分别从人体解剖知识、运动规律及动作姿态和观察分析等三个部分来论述速写的训练理论和方法,力求通俗易懂,循序渐进。
目录
部分 人体解剖知识
章 人体解剖
节 人体比例
第二节 人体骨骼构造解剖图
第三节 人体肌肉构造解剖图
第四节 人体外形骨骼显露部分的体表标志点
第二部分 人体运动规律及动作姿态
第二章 人体运动规律
节 走的连续姿态
第二节 跑的连续姿态
第三部分 观察分析与绘制
第三章 观察分析
节 整体观察
第二节 用几何形概括形体
第三节 提炼动态线
第四节 运动骨架及三轴线
第五节 重心分析
第四章 绘制方法
节 草图2线勾轮廓
第二节 推画法
第三节 组装画法
第五章 速写的痕迹
节 点、线的运用
第二节 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第六章 衣纹的处理
节 尊重物象的写实方法
第二节 概括提炼的方法
第七章 相对静止中的姿态绘制
节 站立时的各种姿态
第二节 坐卧时的各种姿态
第三节 其它动作姿态
第八章 运动中的姿态绘制与整理
节 运动姿态的观察分析与绘制
第二节 连续姿态的绘制与整理
第九章 默画训练
第四部分 图例
图例
小结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动画从业者,我对于技术类书籍一直保持着挑剔的态度。很多所谓的“速写技法”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陈旧,要么内容深度不够,真正能触及到核心的少之又少。然而,《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仅仅是教授“画什么”,更侧重于“怎么去思考”和“怎么去观察”。 书中的讲解逻辑非常清晰,从宏观的整体动态捕捉,到微观的细节刻画,层层递进。它没有回避影视动画速写中那些被很多人忽视的关键点,比如如何通过速写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张力,如何在一张简单的速写中就奠定角色的性格基调。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速写风格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它会对比分析科幻片、奇幻片、喜剧片等不同题材下,速写风格的侧重点和表现方式的差异,这对于我拓展创作思路和提升作品的针对性非常有帮助。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画”的层面,还涉及到了“思考”的层面。它鼓励读者主动去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动态,去体会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并将这些观察和体会融入到速写创作中。这是一种非常强调“内化”的教学方式,与单纯的模仿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速写在影视动画创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并为我提供了系统性的提升方法。
评分我是一个纯粹的科幻电影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那些宏大的场景和炫酷的特效深深着迷。虽然我并没有绘画基础,但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捕捉那些令我震撼的瞬间。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到《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动画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案例展示,却意外地贴合了我这个“门外汉”的需求。 书中的一些章节,例如关于机械设定和环境氛围的速写技巧,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用非常专业的术语来解释,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例,展示了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块面来构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机械装置,或者如何通过速写来营造一种神秘、紧张的氛围。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指导,用随手抓到的纸笔,去模仿那些外星飞船和未来城市的设计。虽然画得远不如书中那么精美,但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我正在一步步地接近我脑海中的画面。 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不仅仅是“画画”,更是一种“观察”和“构思”的工具。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捕捉一个场景的整体感觉,如何去提炼出最关键的视觉元素。比如,在描绘一场太空激战时,我不再仅仅关注飞船的外形,而是开始思考如何通过飞船的轨迹、爆炸的火光来表现速度与力量。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深入、更有趣的方式去体验我热爱的科幻世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幕后默默耕耘的行业新人,我深知基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影视动画这个对细节要求极高的领域。《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这本书,恰恰为我弥补了我在速写能力上的短板。它从最根本的“形体”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掌握动态速写的核心要领,让我这个曾经认为速写只是“随手涂鸦”的人,发现了其中的大学问。 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它对于“运动规律”的深入剖析。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怎么画”,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解和案例,分析了人物在各种复杂运动状态下的重心变化、关节运动轨迹以及身体的协调性。这种基于物理学和运动学原理的讲解,让我对人物的动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不再仅仅是模仿线条,而是能够理解线条背后的运动逻辑,从而能够更自如地创作出流畅、自然的动画角色。 再者,书中关于“面部表情与情感表达”的速写技巧,也让我获益匪浅。它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情绪下,面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是如何影响整体表情的,并通过大量的速写实例,指导我们如何用最少的笔触捕捉到角色的内心世界。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提升,让我能够更好地为角色赋予生命和情感。这本书让我明白,速写不仅仅是造型的练习,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故事的预演,它是我在影视动画道路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说实话,我入手《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市面上关于绘画的书籍琳琅满目,真正能做到实用、深度兼备的却屈指可数。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它不像其他一些速写教程那样,仅仅停留在教授“点、线、面”的技巧,而是深入到动画创作的实际需求,讲解了速写在故事板、角色设计、场景设定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和方法。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动感”的诠释。它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扭动,而是从运动的轨迹、节奏、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等多个维度来解读“动感”,并将其体现在速写之中。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比如一段简单的奔跑动作,书中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心转移来展示如何用速写来捕捉其精髓,甚至还会分析人物在奔跑时的情绪状态如何影响其肢体语言。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豁然开朗。 此外,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情绪速写”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我来说,尤为珍贵。它教会我如何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如何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来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不仅仅教我如何画,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去“看”,如何去“思考”,如何将速写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创作表达工具。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一直对影视动画领域充满好奇,却又苦于无从下手的新手,我寻觅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它。《影视动画速写技法(中国动画漫画系列教材)》这本书,从书名上就透露出一种专业与亲切并存的气息,让我对它充满期待。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它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影视动画速写这个看似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拆解。 书中从最基础的人物动态速写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捕捉人物的瞬间姿态,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疏密来表现运动的节奏感和力量感。我尤其喜欢它对于“骨骼与肌肉”的讲解,虽然不是医学 Anatomy 的深度,但却能清晰地让我明白,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在屏幕上看起来会如此流畅和有生命力。每一页都配有大量的范例,这些范例不仅质量极高,而且类型多样,从夸张的漫画风格到写实的影视镜头,都涵盖在内。更重要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罗列这些范例,而是针对每一个范例都做了细致的分析,比如某个动作的重心转移是如何体现的,某个表情是如何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来传达的。这让我感觉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他会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