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郁祖权

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郁祖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数学
  • 古算
  • 中国数学史
  • 趣味数学
  • 益智
  • 科普
  • 教育
  • 文化
  • 修訂版
  • 郁祖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35804
商品编码:29913118174
丛书名: 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具体描述


本店POD版图书均在书名下有明显红字标注,POD图书属于按需定制,您下单购买后我们才开始印刷,故不可取消订单。 我们一般会在您下单后的7-10个工作日内完成发货,请谨慎下单!商品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定价和装帧可能会与原书不同,请以实物为准!详情请咨询客服 购买电子版图书请与客服直接联系,或者到科学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购买


《中国古算解趣》以通俗艺术的形式介绍韩信点兵、苏武牧羊、李白沽酒等40余个中国古算名题;以题说法,讲解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一些数学方法,如更相减损法、出入相补法、大衍求一术等;以法传知,叙述这些算法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并对相关的中算典籍、数学家的生平及其贡献做了简要介绍。


媒体评论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目录


丛书修订版前言
版总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01 苏武牧羊 1
老苏武月下思故乡
02粒米求程 4
一个考题的背景
03排鱼求数 8
我国古代的计量制度
04三藏取经 11
数的传说
05洛书释数 15
杨辉和他的纵横图
06 竿索求长 20
筹算和珠算
07撞十补除 23
撞十数流传百年
08方田求积 28
九章算术
09凫雁相逢 32
刘徽——中国代知名数学家
10 书生分卷 36
胡术五、黄對寻访程大位故居珠算一代宗师 程大位
12五渠灌水 44
更相减损术
13三女归宁 48
小公倍数
14 环山相会 51
从“三女归宁”到“环山相会”
五星同会
15 三兵巡营 57
求周期
16船缸均载 62
娃娃题难倒研究生
17圆田求积 68
刘徽割圆
18系羊问索 73
珠算宝典——算法统宗
19推车问里 77
连分数
祖冲之妙算惊四方
20僧分馒头 84
“生金蛋的母鸡”——今有术
21 客去忘衣 92
牛吃草问题
22 互易推本 98
苏东坡百鸟之谜
23 103 吴敬与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24 三等赔偿 106
衰分述简介
25 浮屠增级 111
郭启庶和他的数学教学优因工程
26李白沽酒 114
李太白酒里有文章
27群羊逐草 120
一次假设法
28 隔墙分银 125
算法——盈不足术
29 蒲莞同高 130
二次假设法
30双鼠穿垣 136
盈不足术的应用与探究
31雉兔同笼 144
我国古代的方程理论
32物不知数 150
小韩信神机人莫测算
33 古算摘奇154
二谈“数不知数”
34韩信点兵 158
孙子定理
35 三偷盗米 164
“大衍求一术”浅说
36太平莲灯 174
俞润汝解韩信点兵
37百鸡问题 180
陈景润解“百鸡问题”
38 鼠 185
更相减损法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39 三翁垂钓 192
五猴分桃
马克思解不定方程
40移子相间 197
历史悠久的移子游戏
41 戏放风筝202
刘徽、赵爽证勾股定理
42葭生中央 207
殴几里得证勾股定理
43 212 张丘建算经
44 三斜求积 215
吴文俊证秦九韶三斜求积公式
45 解密星期几220
46 徐光启遗憾三百年229
47临台测水 232
趣谈杨辉三角
48遥度圆城 238
王守义和数书九章新释
参考文献243
附录 244


在线试读

文摘


  01苏武牧羊
  当年苏武去北边不知去了几多年
  分明记得天边月二百三十五番圆
  答曰:一十九年
  选自《算法统宗》
  苏武是西汉的使者,在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并多方威胁诱降,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后被流放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生活非常艰苦,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只记得天上月亮整整圆了235次,问苏武流放了多少年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35÷12=197
  本题不能答为十九年零七个月因为根据中国农历十九年应有七个闰月,所以苏武在北海流放了十九年,直到匈奴与汉朝和好才遣送回国
   古往今来老苏武月下思故乡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动员他叛国留匈,给以高官厚禄,他断然拒绝,被流放北海,度日如年他白天拿着使节放羊,晚上抱 着使节数月亮,年岁日久,使节上的红穗都掉光了,成为一根光棍子汉武帝虽然多次与匈奴交涉,要求放回苏武,匈奴都说"苏武死了"武帝死后,昭帝登基,他在 一次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的脚爪上挂了一条很长的红绸带子,上面有苏武写给汉武帝的信,表明他想回国的愿望几经交涉,终于放他回来40岁的中年人出使匈 奴,归来时已白发苍苍,发出感慨"分明记得天边月,二百三十五番圆"
  这本来是十九年零七个月,为什么是"十九年呢"
  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千百年来汇集了几十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的智慧和心血
  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日数为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日数为一月通常认为一年是360天,一月是30天,这样一年共有360÷30=12个月其实这是很不的数据
   我国对历法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根据长期观测的数据,定一年为36514天,一月为 29499940天依据这个结果颁布了统一的历法,叫颛顼历(颛顼,zhuānxū是传说中古代部族的,号高阳氏实际上颛顼历在周朝末年已经制定,秦 朝统一施行)这样一年应有
  3651429499940=34333527759=121022727759=12719(1-1)
  个月这个结果告诉我们,苏武在匈奴235个月恰好是19年
  读读练练练习题1.某月内有三个星期天的日期都是偶数这个月的15号是()
  A.星期一B.星期三C.星期五D.星期六
  约简下列分数:
  2.(1)1022727759;(2)16917726244593632611
  答案:(1)719;(2)144391
  提示:参看"更相减损法"
  02粒米求程
  庐山山高八十里山峰顶上一粒米
  黍米一转只三分几转转到山脚底
  答曰:四百八十万转
  选自《算法统宗》
  本题是说庐山从山顶到山脚有一条80里长的道路,山顶上有一粒黍米,滚动一周,行程3分,问沿着这条路滚到山脚底,共转了多少周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明代的题,取明朝的度量制度,1步=5尺,1里=360步
  解因为,1里=360步,1步=5尺=500分
  80×360×500÷3=4800000(转)
  所以,黍米转了480万转
   民间趣事一个考题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高考于1977年恢复,深受人们的欢迎,二十年来,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但同时要求改革这"一考定终身" 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998年开始实行保送生制度,高校对保送生进行综合测试,在这年的测试卷里,我见到了一个求"月亮自转周期"的题目,很有意思原题 是:
  若近似认为月球绕地公转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正圆,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2-1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天(下图是相继两次满月时,月地日相对位置的示意图)求月球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T(因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故T恰是月球自转周期)
  (1998年高校保送生综合测试题)
  这个题目很好,但不算太难
  图2-1
  解当地球从E1转到E2时,用了29.5天,月球沿着它的轨道从个圆的M1转了一圈到第二个圆的M2的位置,一共转了360°+θ,因此,转1°需要
  29.5360+θ(天)(1)
  转一周(360°)所需的天数就是周期T
  T=29.5×360360+θ(天)(2)
  这里只要把θ算出来代入就行了
  ∵∠M1E2M2=∠M1SM2
  θ=29.5365×360°(3)
  所以
  T=29.5×360360+29.5365×360=29.5×365365+29.5≈27.3(天)
  过去,我们都认为从个朔(初一)到第二个朔,叫农历的一个月(朔望月,望指十五),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测定它的周期是29499940天,一年定36514天,制定了统一的历法,叫颛顼历
   见了这个考题以后,我又看了陈久金杨怡著的《中国古代天文与历法》,才知道朔望月与恒星月是有区别的朔和望是由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决定的,与恒星背景 无关月亮绕地球一圈并回到同一恒星位置的周期,叫做恒星月图中地球从E1走到E2时,月亮从M1走到后一个M1,此时E2M1(后一 个)∥E1M1,E2M1(后一个)和E1M1指向恒星背景中的同一位置,两个M1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月当月亮从后一个M1走到M2时,发生第二 个满月,这就是两个望月之间的间隔,是一个朔望月,所以恒星月要比朔望月短
  这里,两个θ角相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上面的图中,就月亮来说,一个朔望月(29.5天)它绕地球一圈还多一个θ角,它的数值就是
  朔望月恒星月×360°=360°+θ(4)
  (4)式中的θ就是由公式(3)确定,从图中容易看出
  θ=∠E1SE2=E1E2弧长圆S周长×360°=朔望月回归年×360°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公式
  360°恒星月×朔望月-360°回归年×朔望月=360°(5)
  从图中我们看出,月亮绕地球,一个朔望月转了360°+θ,而太阳在这个月里也走了θ=∠E1SE2,360°是这个月中月亮多走的度数因此,月亮所转的度数是
  360°+θ朔望月=360°朔望月+θ朔望月
  即:月亮每天所走的度数=太阳每天所走的度数+月亮每天比太阳多走的度数
  ……



内容介绍

内容提要


  《中国古算解趣》以通俗艺术的形式介绍韩信点兵、苏武牧羊、李白沽酒等40余个中国古算名题;以题说法,讲解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一些数学方法,如更相减损法、出入相补法、大衍求一术等;以法传知,叙述这些算法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并对相关的中算典籍、数学家的生平及其贡献做了简要介绍。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张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1936年生于河南汝南。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年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曾任中 国科学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主任,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广州大学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国数 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
张景中教授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获得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 等奖等多项奖项。他在教学研究工作之余热心科普事业。曾被评为建国以来贡献突出的科普作家。著有多种科普作品,其中《教育数学丛书》获1995年中国 图书奖;《数学家的眼光》等书(一套3册)获2003年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科普创作一等奖。他还从事智能教育软件的研究,并提出智能教育平台的概念和结构设计,所主持开发的软件《Z+Z智能教育平台》获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
郁祖权 中学数学特级教师
1937 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曾任屯溪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副校长,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安徽省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有《新编平面几何证题 法》、《珠算撞十数新编》、《高中数学变式思维》等。发表论文有《中国补除的理论和实践》、《程大位与明代徽商》、《黄金分割与正五边形》等40多篇。
黄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安书画社名誉理事长。
字耘非、云非,1918年生,安徽省黄山市休宁人。幼承家学,4岁学书画,8岁习魏碑、篆隶,20岁潜心于魏书行书之研究,并掺以篆隶结构,刻意创新,形成独特之风格。曾在日本举办过个人画展。


好的,以下是一份不包含“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郁祖权”相关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 --- 《星际迷航:下一代 官方小说选集》 探索未知的智慧,直面宇宙的挑战 这本精心编撰的选集,汇集了多部广受赞誉的《星际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TNG)官方授权小说中的杰出篇章。我们深入探索了让这部经典科幻剧集经久不衰的核心主题:人性的光辉、对未知文明的探索、伦理困境的抉择,以及联邦星际舰队在浩瀚银河系中肩负的使命。 本书并非简单的情节复述,而是对TNG宇宙深层哲思的拓展与深化。通过数位顶尖科幻作家的笔触,读者将跟随让-卢克·皮卡德舰长、威廉·赖克中校、戴塔、沃夫、比弗利·克拉夏医生等船员,踏上一段段充满智力博弈与情感张力的旅程。 第一部分:文明的边界与接触 本部分聚焦于联邦星际舰队在首次接触协议(First Contact Protocols)中所面临的复杂挑战。 《沉默的信标》: 一艘失踪已久的早期联邦探索舰在危险的“幽灵星云”深处被重新发现。船上所有船员都处于休眠状态,但他们的航行日志记录了一场与一个高度发达但极度孤立的文明的接触。这个文明对外界的干预有着近乎偏执的排斥,而数据(Data)的逻辑分析与格罗弗(Groves)文化人类学的直觉,成为了打破僵局的关键。小说细腻地描绘了跨文化交流中的微妙误解,以及当“最优解”与“道德底线”发生冲突时,皮卡德舰长必须做出的艰难权衡。 《熵的遗产》: 进取号(Enterprise-D)接收到一个来自遥远星系的求救信号,信号源自一个正在经历技术奇点崩溃的文明。这个种族已经实现了意识上传,但其集体意识正因内部逻辑悖论而瓦解。本章深入探讨了生命的定义、数字永生及其潜在的致命缺陷。特洛伊(Troi)的心灵感应能力首次遭遇了纯粹的数字混乱,迫使她必须依靠前所未有的心理策略来稳定局势,而乔迪·泰(Geordi La Forge)则必须在不完全理解其技术的情况下,设计一个能“修补灵魂”的接口。 第二部分:历史的阴影与时间悖论 TNG的魅力之一在于它对时间、历史和命运的探索。本选集中的几篇作品,将船员们置于时间线的边缘,直面过去与未来的幽灵。 《卡达西的回响》: 当进取号受邀参与一个针对古老卡达西(Cardassian)战争罪行的调查时,他们发现证据指向的并非一个单独的军官,而是一个涉及数个世代的系统性掩盖。本故事探讨了集体记忆的创伤、正义的追溯,以及星际舰队在处理其盟友或前敌对势力历史遗留问题时的外交困境。小说中,沃夫的背景与他的克林贡荣誉观,被置于一个需要超越种族偏见的伦理熔炉中进行检验。 《平行视界:镜像宇宙的低语》: 借由一次异常的曲速引擎故障,进取号短暂地与“邪恶的”镜像宇宙(Mirror Universe)发生了微弱的信号耦合。虽然接触被迅速切断,但船员们开始经历闪回——那些本该是他们的邪恶版本的记忆碎片。这不仅是对角色性格的极端反转测试,更引发了关于“选择塑造自我”的哲学辩论。数据试图量化“邪恶”的构成,而皮卡德则必须在面对自己暴虐的可能性时,重新确认他所信仰的联邦价值观。 第三部分:船员的个人史诗 本书的后半部分则深入挖掘了核心船员们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成长。 《科学家的孤独》: 探讨了数据在追求真正人性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细微挫折。在一次对一个完全由类人机器人组成的殖民地的访问中,数据被视为一个异类——一个“不完美”的仿生人。他必须面对来自“同类”的审视,以及自己对情感的模拟与本真的界限。本章充满了对“何以为人”这一主题的深刻反思,穿插了其与图拉博士(Dr. Soong)的早期互动回忆片段。 《克拉夏的代价》: 一名在偏远空间站工作的医生,因为拒绝服从联邦星际舰队在瘟疫爆发初期的隔离命令,被指控危害了整个星区的安全。比弗利·克拉夏医生必须在她的医学誓言(救死扶伤)与她的军人职责(维护秩序与安全)之间做出选择。小说通过对这场医疗危机不同层面的描绘,展现了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公共卫生危机依然能揭示出制度与人性的脆弱性。 阅读体验与装帧特色: 本书采用高质量纸张印刷,配有经典概念艺术插图,力求重现TNG时代严谨而充满希望的太空歌剧氛围。每篇小说都经过细致的校对,确保与官方连续性的完美契合。 这不是一个关于战争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探索的故事;不是关于征服,而是关于理解。欢迎加入进取号,继续你们的探索——去往那些尚未被命名的星区,去触碰那些尚未被理解的真理。 —— 谨献给所有相信未来的人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封面色彩鲜明,带着一股子古典又活泼的气息,封底的介绍也简洁明了,点出了本书的特色。翻开内页,字迹清晰,版面布局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最让我喜欢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精美的插图和图表,这些视觉元素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例如,在讲解几何问题时,配以清晰的图形;在介绍一些复杂的问题时,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解题思路,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不仅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愉悦,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的内容。我曾经有过阅读某些数学书籍的经历,因为缺乏直观的辅助,很容易感到疲惫和困惑,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让学习数学变成了一件轻松而享受的事情。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付出了很多心思,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

对我而言,一本好的数学书,不仅仅在于它能教授多少公式和定理,更在于它能否点燃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些“解趣”的部分,不仅仅是给出答案,更是深入浅出地解析解题过程中的思考逻辑和巧妙之处。它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解,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怎么”解。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拆解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学习数学,更是在锻炼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大脑变得更灵活、更敏锐。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它教会了我一种学习和思考数学的全新方式,这种收获是长远的。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的趣味性真的可以被发掘和展现出来!我一直以为数学就是计算、证明,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把中国古代那些精妙绝伦的数学问题,用一种非常易懂、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那些关于测量、行程、赋税的问题,用今天的眼光看,虽然形式不同,但核心的数学思想却是相通的。作者郁祖权先生的讲解,一点也不生硬,反而像是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古代数学家,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真是令人惊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们能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这本书让我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它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解决生活难题的有力工具,更是可以带来无穷乐趣的智力游戏。我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数学更广阔、更迷人的前景,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数学奥秘的渴望。

评分

哇,拿到这本《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真是太惊喜了!我一直对数学挺感兴趣的,但总觉得很多数学书都太枯燥了,要么就是一些高深的概念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趣”,书名就带着一股子玩味劲儿,翻开目录,看到了“中国古算”,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别想知道,古代中国人是怎么玩数学的?那些流传下来的古算,到底有多“好玩”?这不仅仅是关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数学探索之旅。我特别期待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巧妙的解题思路,一些别出心裁的数学谜题,甚至是一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我想,这本书一定能让我重新认识数学,发现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原来数学也可以如此生动活泼,充满智慧的火花,而不是死板的公式和运算。这种期待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阅读,去感受中国古老数学的魅力。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知识,特别是像数学这样看起来有点“硬核”的学科,如果能与历史和文化相结合,往往会事半功倍。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好玩的数学 修订版 中国古算解趣》就如同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古代数学的独特风貌。我之前对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所知甚少,这本书通过介绍那些耳熟能详又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数学问题”,让我看到了祖先在数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纯粹的数学难题,很多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天文历法、工程技术紧密相连,充满了实用性和趣味性。我非常喜欢这种将数学置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讲述方式,它不仅让我学到了数学知识,也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让我觉得非常有收获,也更加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