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一经出版便迅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首。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没有浮夸的修辞,没有繁复的文体,简简单单的对话形式,却在5年间以百万余册的畅销量级,撼动了所有人自以为稳固的世界观。根据高铭同名著作《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改编的网络剧正在乐视视频独家热播中。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国内*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孩子,你是我创建的角色,生死皆有我定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的内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乐于成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一员,所以会对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的人心存疑虑,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可是,定义一个人是天才还是疯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呢?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高铭
70年代,生于北京
前言
旧版前言
1. 角色问题
2. 梦的真实性
3. 四维虫子
4. 三只小猪――前篇:不存在的哥哥
5. 三只小猪――后篇:多重人格
6. 进化惯性
7. 飞禽走兽
8. 生命的尽头
9. 转世
10. 苹果的味道
11. 颅骨穿孔――前篇:异能追寻者
12. 颅骨穿孔――后篇:如影随形
13. 生化奴隶
14. 永远,永远
15. 真正的世界
16. 孤独的守望者
17. 雨默默的
18. 生命之章
19. 最后的撒旦
20. 女人的星球
篇外篇: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
21. 时间的尽头――前篇:橘子空间
22. 时间的尽头――后篇:瞬间就是永恒
23. 在墙的另一边
24. 死亡周刊
25. 灵魂的尾巴
26. 永生
27. 镜中
28. 表面现象
29. 超级进化论
30. 迷失的旅行者――前篇:精神传输
31. 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32. 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33. 永不停息的心脏
34. 禁果
35. 朝生暮死
36. 预见未来
37. 双子
38. 行尸走肉
39. 角度问题
40. 人间五十年
第二个篇外篇:精神病科医生
41. 伪装的文明
42. 控制问题
43. 大风
44. 双面人
45. 满足的条件
46. 萨满
47. 偷取时间
48. 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
49. 还原一个世界――中篇:暗示
50. 还原一个世界――后篇:未知的文明
51. 盗尸者
52. 棋子
53. 谁是谁
54. 灵魂深处
55. 伴随着月亮
56. 刹那
57. 果冻世界――前篇:物质的尽头
58. 果冻世界――后篇:幕布
新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一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最近入手了高铭的这套书,主要是被“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名字吸引了。总觉得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有一种莫名的张力,像是要揭示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一直对那些“精神世界”比较丰富的人群感到好奇,不是那种猎奇的心理,而是想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可能有什么不同。 “催眠师手记”这个系列,更是激发了我对心理学和潜意识的兴趣。我常常在想,人的记忆到底有多可靠?我们的潜意识里又隐藏着多少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高铭作为催眠师,他是否能够深入到这些领域,并把这些复杂而抽象的东西,通过文字变得生动有趣,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感受到? 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讲述一些“不寻常”的故事,更能从中提炼出一些关于人性、关于生命、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洞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跳脱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一些更宏大、更深刻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最有趣的知识,往往就隐藏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那些“天才”和“疯子”,或许就是那些离真相最近的人,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被我们所理解。我希望通过这套书,能够有机会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从而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购买这本书,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些“颠覆性”的思考。我不太喜欢那种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叙述方式。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挑战我固有观念,让我开始质疑自己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的作品。这套书,听名字就充满了这种可能性。
评分最近终于收到了这套高铭的代表作品集,心心念念了好久,尤其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标题,简直就戳中了我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思维方式与众不同、行为举止“非主流”的人们充满了探究欲,总觉得他们身上可能隐藏着我们普通人难以察觉的智慧火花,或者某种更加纯粹的生命哲学。 “催眠师手记”系列,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能够穿越意识迷宫、触及灵魂深处的神奇职业。不知道高铭笔下的催眠师,会带我经历怎样的心灵旅程?是关于被遗忘的过去,还是被压抑的欲望?我希望书中能够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案例,以及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让我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人类心理的奥秘。 这套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我们每天生活在熟悉的现实中,但总有一些关于宇宙、关于意识、关于生命起源的谜团,像暗夜里的星辰,虽然遥远,却又格外引人遐想。我期待这套书能为我揭开一些神秘的面纱,让我有机会去接触那些可能颠覆我既有认知的事物,去聆听那些来自不同维度、不同生命形态的“呢喃”。 我尤其偏爱那些能够激发深度思考的作品。读完之后,不是立刻就能找到明确的答案,而是会留下许多引人回味的疑问,促使我进一步去探究和反思。我期望这套书能做到这一点,它不仅仅是提供故事,更是引发读者对生命、对自我、对现实的本质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许,在“天才”与“疯子”的界限模糊之处,能找到一些令人着迷的哲学启示。 选择这套书,也是因为它可能提供一种“抽离”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各自的生活框架之中,被各种规则和经验所束缚。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外来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打破这些僵化的思维模式,看到更广阔、更深刻的图景。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那个“外力”,它用它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那些可能被主流社会所忽视,却同样真实存在的世界。
评分这套高铭的作品集,我关注了很久,总算下定决心入手。尤其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名字,简直就是我好奇心的“最佳催化剂”。我一直对那些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甚至被社会视为“异类”的人群抱有极大的兴趣,总觉得他们的世界里,或许隐藏着我们常人难以察觉的深刻洞见,或者是一种更为纯粹、更为原始的生命形态。 “催眠师手记”系列,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位能够穿梭于意识迷宫、触及灵魂深处的神秘人物。我很好奇,高铭笔下的催眠师会如何描绘那些奇特的案例?是关于被遗忘的记忆,还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我希望他能够将那些复杂而抽象的心理现象,用引人入胜的文字讲述出来,让我们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探索人心的魅力。 对我而言,这套书更像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险。我们身处熟悉的世界,但总有一些关于宇宙、关于意识、关于生命本质的疑问,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然遥远,却又充满了诱惑。我期待这套书能够为我揭开一些神秘的面纱,让我有机会去接触那些可能颠覆我原有认知的领域,去聆听那些来自不同维度、不同生命轨迹的声音。 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它们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出更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促使读者去审视自己,去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我期望这套书能够具备这样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提供精彩的故事,更是成为一次思想的“洗礼”,引导我思考“天才”与“疯子”之间模糊的界限,去探寻现实的本质,去理解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性。 选择这套书,也是因为它可能提供一种“跳出框架”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身处生活所构建的各种框架之中,无论是社会规则还是个人经历,都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一种“破局者”,帮助我打破这些思维的壁垒,看到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世界。它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展现了那些可能被主流忽视,却同样真实而动人的存在。
评分这套《高铭代表作品集》,我观望了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入手。主要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神秘又引人遐想的魔力。我一直对那些游走在“正常”边缘的人物和他们独特的视角感到着迷,总觉得他们身上可能承载着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真理,或者是一种更原始、更纯粹的生命体验。 “催眠师手记”系列,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设想着,一位能够洞悉人心最隐秘角落的催眠师,会讲述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会如何解开被遗忘的记忆,或是疗愈那些被时间侵蚀的创伤?我希望通过高铭的笔触,能够体验到那种深入潜意识的奇妙旅程,去感受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波涛暗涌。 购买这套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未知的探索欲。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固然精彩,却也总有那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触碰。那些关于宇宙的奥秘、意识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我期待这套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接触那些可能颠覆我原有认知的事物,聆听那些来自不同维度、不同生命形态的“低语”。 我非常欣赏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它们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去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具备这样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能成为一次思想的启迪,促使我去思考“天才”与“疯子”之间的界限,去探寻现实的真实含义,去理解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性。 选择这套书,还因为它似乎提供了一种“跳出常规”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框架所限制,无论是社会规则还是个人经历,都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思维。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一种“催化剂”,帮助我打破这些思维的壁垒,看到更广阔、更深刻的天地。它用一种非比寻常的方式,展现了那些可能被主流忽视,却同样真实而动人的存在。
评分这套书,我犹豫了很久才入手。主要是因为“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名字,总让人觉得有点悬乎,不知道里面到底讲了些什么。但高铭这个名字,在某些圈子里却有着不小的名气,据说他挖掘了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视角和故事。我一直对那些“不一样”的人和事抱有好奇心,尤其是那些被社会边缘化、被贴上标签的群体,总觉得他们身上可能隐藏着更深刻的哲学思考,或者更纯粹的生命体验。 “催眠师手记”系列,光听名字就充满了神秘感。我想象中的催眠师,应该是那种能够洞察人心深处,能够抚慰灵魂创伤的神秘人物。不知道高铭笔下的催眠师,是怎样的形象?他会讲述哪些奇特的案例?是关于记忆的重塑,还是潜意识的探索?我特别希望看到他如何用文字构建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何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游走,让读者也沉浸其中,体验那种超乎寻常的心理冒险。 这套书的购买,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探索未知”的渴望。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虽然精彩纷呈,但总有那么一些角落,是我们的目光难以触及的。那些关于宇宙、关于意识、关于生命本质的疑问,常常会在深夜盘旋在脑海中。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接触那些可能颠覆我现有认知的事物,去聆听那些来自不同维度、不同生命形态的声音。 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读完之后,不是立刻就能得出结论,而是会留下很多疑问,促使我去进一步探究。我希望这套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不只是讲故事,更是抛出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审视自己固有的观念。那些关于“天才”与“疯子”的界限,关于现实的定义,关于人类意识的边界,都可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令人着迷的答案,或者至少,是更多更深层次的线索。 选择这套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似乎能够提供一种“跳出框架”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被生活在固有的框架里,被社会的规则、个人的经历所塑造。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外力,来帮助我们打破这些束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那个“外力”,它用独特的方式,展现了那些不被主流所接纳,却同样真实存在的世界。读完之后,可能会对“正常”与“异常”有了更宽广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