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图书为美国FJH出版社辅助钢琴教学的经典系列教程。它创新性地将钢琴识谱、视奏、节奏训练和与四手联弹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每册安排20节课,每课分为5个学习单元(5天完成)和一个综合性的单元(两天完成),系统合理,循序渐进,具有可操作性。本教程可以自学完成,既符合考级师生的备考需要,也能满足钢琴初学者欲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视奏技能的要求。本书为《钢琴视奏与节奏训练教程(第1册原版引进)》,由海伦·玛莱斯、凯文·奥尔森所著。
凯文·奥尔森(Kevin Olson)是一位活跃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他在位于伊利诺伊州靠近芝加哥的艾姆赫斯特学院(Elmhurst College)音乐系任教,教授古典音乐、爵士钢琴、音乐理论和电子音乐。他在美国路易斯大学(National-Louis University)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在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获得作曲和音乐理论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在艾姆赫斯特学院执教之前,他在加利福尼亚的洪堡州立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担任客座教授。 凯文出生于犹他州,5岁就开始作曲。12岁时,他的音乐作品《一次美国火车旅行》(An American Trainride)获得了于1983年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Albuquerque)召开的美**长教师联合会(National PTA Convention)的*高奖项。从那时起,他开始成为美国钢琴教学法协会的一名专职作曲家,并为美国钢琴四重奏乐队、芝加哥清唱乐队、迈得逊爵士音乐节,以及其他全国性的钢琴教师协会创作乐曲。 凯文拥有一个大型钢琴工作室,他教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弹奏钢琴。他的教学需求给了FJH音乐出版公司不少启发,他也于1994年成为FJH音乐出版公司的作者,出版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图书和独奏曲集。 海伦·玛莱斯(Helen Marlais)博士在世界各地举办了大量的音乐会,足迹遍布北美洲、西欧、东欧、中东和亚洲。她在世界各国的巡游不仅包括各种规模的演出,还包括在立陶宛、爱沙尼亚、意大利、法国、匈牙利、土耳其、俄罗斯和中国的**音乐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她曾经和匹兹堡乐团(Pittsburgh)、明尼苏达交响乐团(Minnesota)、大瀑布城交响乐团(Grand Rapids)、得梅因乐团(Des Moines)、锡达拉皮兹乐团(Cedar Rapids)以及北京**交响乐团等世界各地的乐团合作过,并在施特劳斯(Stargrass)、卡斯帕罗(Gasparo)、琴塔罗(Centaur)等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她与阿瑟·坎贝尔(Arthur Campbell,她的丈夫,单簧管演奏家)经常在一起演出,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互联网都播放过他们的演出录像。她每年都出席全美钢琴专业大会的研讨会,并担任州立教学研讨会的主持人。她被北美、欧洲和亚洲各国的知名音乐学校和音乐学院邀请为客座教师和演奏家。玛莱斯博士目前是FJH音乐出版公司键盘类图书的主编。她的论文发表在《键盘之友》(KeyboardCompanion)、《美国音乐教师》(The Ametican Music Teacher)和《键盘乐》(Clavier)等杂志上。 玛莱斯博士在大峡谷大学(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担任钢琴副教授,该校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大瀑布市。她教授钢琴教学法、钢琴合奏以及室内钢琴。她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获得钢琴演奏专业和钢琴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Mellon LJniver-sity)获得钢琴演奏专业的硕士学位。她还在纽约州立大学位于纽约波茨坦镇(Potsdam)的凯恩音乐学校(Crane School of Music)、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和古斯塔夫奥德罗普学院(Gustavus Adolphus college)担任专职钢琴教学工作。 玛莱斯博士的个人网址:www.helenmarlais.com.
**单元 新概念:4/4拍拍号;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从向导音中央C开始的旋律;二度旋律音程
第二单元 新概念:3/4鼍拍拍号
第三单元 新概念:从向导音G(高音谱表)开始的旋律;从向导音F(低音谱表)开始的旋律
第四单元 新概念:附点二分音符;力度标记:f(强)、p(弱)
第五单元 新概念:三度旋律音程;连奏(legato)
第六单元 新概念:第五指的运用;c大调和G大调的调号
第七单元 新概念:F大调调号
第八单元 新概念:全音符
第九单元 新概念:从向导音C、G、F上方或下方二度音上开始的旋律
第十单元 新概念:力度标记:mf(中强)、mp(中弱)
**至十单元 视奏与节奏阶段复习
**至十单元 视奏补充练习
第十一单元 新概念:2/4拍拍号
第十二单元 新概念:五度和声音程;断奏(staccato);D大调调号
第十三单元 新概念:三度和声音程;向导音:高音谱表的C和低音谱表的C
第十四单元 新概念:二度和声音程
第十五单元 新概念:四度和声音程;四分休止符
第十六单元 新概念:从下列向导音上方三度或下方三度音上开始的旋律:中央C、低音谱表的F、高音谱表的G、高音谱表的C和低音谱表的C;二分休止符
第十七单元 新概念:力度标记:(渐强)、(渐弱);A大调调号
第十八单元 新概念:从向导音上方或下方四度音上开始的旋律
第十九单元 新概念:五度旋律音程
第二十单元 复习所有的概念
第十一至二十单元 视奏与节奏阶段复习
第十一至二十单元 视奏补充练习
我是一位对音乐理论有一定基础,但实战能力稍显不足的学习者,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发现它的难度设置非常人性化,既不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也不会让有基础的人觉得内容太空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弹奏”的指导,还包含了如何“思考”音乐的视角。例如,在某些曲例的分析中,作者不仅仅是标注了指法或力度记号,还会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音乐符号背后的情感逻辑和结构意图。这种将技术训练与音乐理解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对钢琴演奏的认知边界。我开始明白,视奏不仅仅是看谱快,更是对音乐语言的快速解码能力。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才是真正持久的学习动力。
评分说实话,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训练”二字的深刻理解和系统化实践。很多教材只是简单地罗列技巧和曲目,但这本书明显不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你建立扎实的基本功框架。从最基础的音符识别到复杂的节奏型态分解,每一步的递进都非常自然且符合人脑的学习曲线。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节奏感培养的那几个单元,它们的设计精妙之处在于,不只是告诉你“该怎么弹”,而是通过巧妙的练习方法,让你“体会到”节奏的内在律动。这对于提升演奏的精准度和音乐表现力至关重要。我试着按照其中建议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小段落的练习,立刻就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清晰度和稳定性,感觉自己的手指和大脑之间的连接效率都提高了。这套训练体系的严密性,绝对是值得称道之处。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引进为国内的钢琴教学界带来了新的气象。它的训练模式和西方主流音乐学院的教学理念非常贴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秀范本。我特别喜欢它对“抗干扰能力”的训练模块设计,这在实际的音乐会或考级情境中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在熟悉的练习环境中表现完美,但一到临场就会手忙脚乱,这本书通过模拟不同干扰因素下的视奏练习,有效地锻炼了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信息处理速度。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个人的进步,更在于它能成为我们这些从业者更新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工具。它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科学的训练框架,非常值得推广。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逻辑体现了一种对学习者耐心的尊重。它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去铺垫和巩固基础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提供一个非常简单、容易上手的例子,让学习者先建立起直观感受,然后再逐步叠加复杂的元素。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挫败感。在许多练习段落的结尾,作者还会设置一些自我检测的小目标或反思提示,引导读者主动回顾和总结所学,形成一个闭环的学习过程。这种注重内省和自我校正的设计,远比死记硬背的练习要有效得多。读完一章,总有一种“踏实”的感觉,知道自己不是在盲目地练习,而是在有方向、有目的地构建自己的音乐技能大厦。
评分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清晰,排版也相当讲究。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就感觉自己手里捧着的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而不是那种廉价的教学资料。尤其是那些图文混排的细节处理,无论是乐谱的视觉效果还是辅助说明的插图,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和严谨的态度。我个人非常看重教材的物理体验,毕竟是需要长期翻阅和使用的工具书,手感好、耐用性强,才能让人更有动力去坚持练习。而且,作为原版引进的图书,它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准是毋庸置疑的,这让我对内容的质量充满了信心。初次接触,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就能感受到编者在整个体系构建上的用心良苦,不是那种零散堆砌知识点的随意之作,而是有一条清晰的学习主线贯穿始终,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提升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愉悦感和专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