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语言学导论(英文版)
定价:29.00元
作者:(美)斯坦伯格,(美)西瑞尼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62829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学习、思想、大脑、和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心理语言学的各个层面。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和翔实的例子考察了母语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学习,以及语言与心理和大脑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
本书着重于心理语言学与语言学习相关的理论和问题探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性,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一本的汇集心理语言学领域*研究成果的概要性著作。
目录
《西方语言学视野》总序
《心理语言学导论》导读
原书目录
前言
表格列表
插图列表
出版者的致谢
部分 语言的习得
章 儿童是如何习得语言的
1.言语产出的发展
2.言语理解的发展
3.语言产出,言语理解和思维的关系
4.保姆式语言与对儿童的话语
5.模仿,规则学习和纠错
6.抽象词汇的学习
7.语言学习中的记忆与逻辑
第二章 聋儿与语言:手势语、口语和书面语
1.手势语:一种没有言语的真正语言
2.听力正常人的手势是符号但不能形成一种语言
3.基于语言的手势语
4.像美国手势语(ASL)那样的独立手势语(ISLs)
5.口语法和完全交际法
6.手势语和口语法的争论
7.美国手势语(ASL)的公众认知和聋人自尊心的增长
8.Setinberg 以全面交流为目标的书面语方法
9.一个关于书面语教学的项目
第三章 阅读原则与教学
1.书写系统和言语
2.整词法和语音/解码法的争论
3.一种通用的四阶段阅读法
4.学龄通儿童早期阅读的优势
第四章 野生与被隔离儿童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
1.Victor:法国Aveyron地区的野生男孩
2.Genie:在隔离的环境中成长
3.Isabelle:和无语母亲一起遭囚禁的孩子
4.Chelsea:从32岁才开始学习语言
5.Helen keller:重新学习的盲聋女孩
6.Oxana和Edik:由狗抚养长成的孩子
7.是否真的存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第五章 动物和语言学习
1.教猩猩学习英语口语
2.教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学习手势语
3.教黑猩猩学习人工语言
4.教海豚学习语言
5.教一只非洲灰鹦鹉学习英语口语
6.教一条叫Rico的狗理解英语口语单词
7.结论
8.更多相关信息的网址
第二部分 第二语言的学习
第六章 第二语言学习中儿童与成人的对比
1.一个普遍的认识:儿童学习语言更有优势
2.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
3.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环境
4.存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么?
第七章 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第八章 双语,智力,迁移和学习策略
第三部分 语言,心理与大脑
第九章 语言,思维与文化
第十章 语言知识的来源:智力,天生的语言概念,还是行为?
作者介绍
Danny D. Steinberg现在是日本骏河台大学的荣誉教授,曾行铂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和日本立教大学任教。他编著过许多语义学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的著作,包括:Semantic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ader in Philosophy,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等。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之后,我立刻被它所传递出的“学术严谨”气息所打动。从书籍的装帧设计到印刷质量,都透露着一种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封面上的标题字样清晰、醒目,没有任何模糊或错位的情况,这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或者容易破损的材质,而是厚实而富有韧性,即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会轻易损坏。我特别欣赏书中所采用的字体,大小适中,清晰易读,配合着合理的行间距,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此外,书中偶尔出现的插图或图表,也印刷得十分精美,线条流畅,色彩鲜明,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概念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外观和物理质感上,都给我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简约大气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学术气息。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富有质感,翻阅时不会有那种廉价感,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阅读和参考的书籍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我尤其喜欢它那略带磨砂感的封面,即使长时间放置在书架上,也不会轻易留下指纹,保持了书籍的整洁美观。而且,“满28包邮”这个信息,在购买的时候确实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小惊喜,让我觉得物超所值,也鼓励我进一步去探索书籍的内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它展现出的工艺和包装,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如此用心打磨的图书,其内容也一定不会让我失望。我非常看重书籍的物理形态,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阅读体验的延伸,而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显然是下了功夫的,为我的阅读之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光滑的、容易反光的纸张,而是略带哑光质感,触感非常细腻。在光线下翻阅,不会有刺眼的反光,这对长时间阅读来说,极大地减轻了眼部疲劳。而且,这种纸张的厚度也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轻飘,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增加书籍的整体重量,非常适合携带和在各种环境下阅读。书本的装订也非常牢固,打开书页时,没有出现那种容易散架的感觉,每一页都能够平铺,这对于记笔记或者需要在阅读时做标记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我非常看重书籍的阅读体验,而这本书从纸张的选择到装订的工艺,都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实际需求,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舒适的阅读环境,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我尝试着翻阅了几页,尤其是关于一些基础理论的介绍部分,它的阐述方式非常独特。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例子,或者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引入和解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核心理论时,会穿插一些小故事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实验设计,这让原本可能有些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我这个初学者所接受。从我目前翻阅的几页来看,这本书在内容呈现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方面,无疑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真的是非常精细,无论是字体大小、行间距,还是段落划分,都显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十分舒适,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花了点时间来浏览目录和章节标题,发现其结构逻辑非常清晰,层层递进,仿佛在为读者铺设一条通往知识深处的清晰路径。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理论的探讨,再到前沿研究的介绍,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出现的图表和插图,它们不仅美观,而且在关键的地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效地解释了抽象的概念,让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对于我这种需要借助视觉信息来加深理解的学习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内容呈现的视觉化和逻辑性上,都做得非常出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