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史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定价:21.00元
作者:杨世文 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38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居然把宋徽宗宋钦宗都掠走了,这个朝代必有过人之处……
内容提要
《金史》由元脱脱主持编修,主要记述金朝历史。本书选译《金史》本纪2篇、志序2篇、列传14篇,每篇前有提要,文中有简注,文后有翻译,尽可能反映金史全貌。
目录
前言
太祖本纪
世宗本纪
食货志序
百官志序
完颜希尹传
完颜宗翰传
完颜宗望传
完颜宗弼传
宇文虚中传
完颜承晖传
杨伯雄传
陈规传
赵秉文传
强伸传
移剌蒲阿传
完颜陈和尚传
王若虚传
元好问传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作者介绍
杨世文,四川大学古籍所教授,古典文献专家。
文摘
序言
购买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已经收藏了好几套关于金代历史的中文研究专著,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就是第一手史料的“现场感”。这本《金史选译》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原本深藏在浩瀚文言文中的“原声”提炼了出来,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尤其欣赏它对几位重要君主,如海陵王完颜亮改革举措的记载的选取。那些关于迁都、变法、乃至他个人性格侧面的描述,都非常生动,充满了戏剧张力。译者在处理这些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时,保持了高度的客观性,译文忠实地呈现了原文的记载,没有过多地加入现代的价值评判,这对于我们进行独立思考至关重要。它提供的是素材,而不是结论。当我把选译本中的某一段落与我正在阅读的宋人笔记进行交叉比对时,那种历史的细节被相互印证的快感,是其他二手研究无法给予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古代典章制度变迁情有独钟的读者,尤其关注不同政权在吸收和改造前人制度时的具体操作。《金史选译》在这一块的处理非常到位。它有意识地挑选了关于金代官制、科举制度乃至漕运体系建立的原始记载。这些内容往往是原版史书中最为晦涩难懂的部分,但在这本选译本中,译者通过精妙的语句转换,把那些复杂的官僚架构和运作流程,描绘得清晰明了,犹如一张精密的机械图纸被细细展开。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技术性词汇的注释处理,没有简单地进行生硬的对应,而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做出了合理的历史语境解释。这使得即便是对宋代官制有一定了解的读者,也能迅速理解金代在继承和创新中展现出的地方特色。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冷硬的”制度史,转化成了可以被普通读者轻松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体系,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研究古代国家治理模式的视野。
评分这本《金史选译》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热衷于宋金史研究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我一直对这段波谲云诡的历史深感兴趣,尤其是女真族如何从一个东北的小部落,一步步崛起,最终建立起横跨中原的庞大帝国,其中的政治角力、军事策略以及文化融合,都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以往阅读原版《金史》,那种文言文的障碍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即便是对照着白话译本,也总觉得少了些原汁原味的味道。然而,这本选译本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可读性。译者显然是下了大工夫的,他们在确保史料准确性的前提下,用现代汉语流畅地再现了历史场景。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比如完颜阿骨打的早期征战、靖康之耻后的朝廷变迁等部分的精选和细致阐释。阅读过程中,仿佛能看到铁骑踏过中原大地的画面,听到朝堂上文臣武将的激烈争辩。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翻译,更像是一扇通往那个铁血时代的精致窗户,让人能清晰地窥见北方的风云变幻,对于构建完整的金代历史图景,提供了极为坚实的文本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对历史书籍的“选译”一直抱有谨慎的态度,生怕好的内容被删减,留下的只是些皮毛。但翻开这本《金史选译》后,我的疑虑大为消散。它选取的篇章结构非常巧妙,似乎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精心设计的,既照顾了对金代开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也兼顾了对后期典章制度、社会风貌有探究欲望的学者。我特别留意了关于金代法律和礼仪制度的部分,那是了解一个少数民族如何治理广阔的农耕社会的核心。译文的质量高得惊人,它没有一味追求字面的对等,而是深入理解了原文的语境和内在含义,进行了一种“意译的升华”。比如,一些涉及到女真族传统习俗的词汇,译者没有简单地套用现代词汇,而是辅以了精炼的注释,这极大地帮助我们理解金代文化的多重性。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译者深厚的金史功底和对史料负责任的态度。它不是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学术普及佳作,每一页都闪烁着历史研究的光芒。
评分我常在想,要真正理解“五胡乱华”后的中国南北格局,不读金史是远远不够的。这本选译本,在叙事节奏上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史书那种枯燥的流水账感觉。译者似乎很懂得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他们将一些过于冗长、重复的诏令或奏折进行了精炼,只留下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关键决策的段落。这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能够抓住重点,迅速进入历史的“主线剧情”。我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初稿的印象,感受最深的是对金代前期军事部署和后勤保障体系的描绘。那份详实,让人对金军的战斗力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远非教科书上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而且,译文的用词考究,既有古典的庄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清晰度,读起来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耳聆听史官记录的错觉。对于非专业历史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极佳的入门或进阶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