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家讲坛-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
定价:28.00元
作者:张晓杰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07523416
字数:194000
页码:2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国学新经典,启迪当下生活!
百家讲坛,豪华阵容,于丹、孙立群、阎崇年、钱逊、冯天瑜、方尔加倾情巨献,解读*贴近生活的国学智慧!
现代人求教于东方智慧。当然不是要放弃现代文明,回归农耕时代:去过“小国寡民”、“刀耕火种”生活;或像厌弃现代文明的托尔斯泰那样。脱离喧嚣的城市。到俄罗斯农村公社去用木犁耕田,而是在“退却与重回”中获得原创性动力,赢得解救“现代文明病”的“精神处方”,求得天人之际的和谐原则与平稳发展的中道精神。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
姚淦铭:智慧与人生成确
方尔加:借人之力,柔顺进取——《道德经》要义
王利锁:感悟人生——庄予的人生智慧和诗性表达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咱
刘后滨: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
刘后滨:以柔克刚,冲破藩篱——唐高宗的执政智慧
阁崇年:明亡清兴的历史启示
冯天瑜: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古老的国学与当下生活的关系。国学不仅仅是固有学术,还包含着现代精神。国学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体系,而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以突破自我的日日新的生命体。国学并不邈远,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正如于丹教授所言,国学一旦为我们的生命体验所激活,那温暖的气息便流荡在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晓杰,男,出生于河南濮阳。毕业后从事培训行业,2004年在河南、湖北等省份成功策划并实施了“海尔成功经验”大型公开课系列活动,培训了上百家企事业单位;2005年在河南省范围内先后5次策划并实施“新领导力”的企事业单位高端培训课程,与此同时参加“北京大学河南企业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分量十足,透着一股沉稳的书卷气。尤其是那个烫金的书名和作者名字,在灯光下折射出低调而又不失品味的光泽。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选择上明显是下了功夫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没有那种传统古籍的晦涩感,字距和行距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疲劳。装订方式也很扎实,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书脊会开裂。而且,这本书的尺寸拿在手上非常舒服,无论是放在书架上作为装饰,还是随身携带在包里,都显得恰到好处,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可以说,光是从物理层面来看,它就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无疑为后续的精神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对内容充满了敬意与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提供的“反思空间”上。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更倾向于引导读者去提问。每读完一个小节,我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讨论点,迫使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去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虽然有时会带来轻微的“不适感”,但正是这种被挑战的感觉,才带来了真正的成长。它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我们自身在现代社会中迷失的那一部分本真与定力。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深度对话,而非单向的信息灌输,是一本需要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成功地在保持原著的典雅韵味和适应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很多国学著作的译注本,要么过于艰涩,让人望而却步;要么为了追求通俗而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他能用极为洗练、精准的现代汉语,去诠释那些历史悠久的智慧精髓。读起来朗朗上口,却没有丝毫的浮躁感,仿佛能听到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耳边娓娓道来,语气里充满了洞察世事的淡然与慈悲。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那些类比贴近生活,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了,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受过系统国学教育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才算初步领略了这本书的魅力,它给我的震撼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其逻辑结构的严密性。作者在构建论述体系时,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建筑师,层层递进,从最基础的哲学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社会现象分析,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生硬的跳跃感。读到一些关于“变”与“不变”的讨论时,我甚至需要停下来,结合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反复咀嚼,才能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洞察。特别是它对传统思想中那些看似矛盾的观点进行梳理和整合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远非市面上那些碎片化的解读所能比拟。这并非简单地堆砌古代典籍的只言片语,而是真正提炼出了能够指导现代人思维方式的“骨架”,让人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思考维度都被拓宽了不少,看待问题的视角也变得更加宏大和全面起来。
评分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并非是高悬于空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对“当下生活”的关怀与指引。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章节,它们并没有停留在“修身养性”的口号上,而是非常具体地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和疏离。作者提出的应对策略,既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又紧密结合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让人感觉这些几千年前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操价值。比如,它对“中庸之道”的重新诠释,不再是和稀泥的代名词,而是被赋予了一种在复杂信息洪流中保持内心定力和平衡艺术的现代意义,这对我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冲突与选择,提供了立竿见影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