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韩昌黎文集校注(全二册)
定价:98.00元
作者:(唐)韩愈,马其昶 校注,马茂元 整理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3256809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由韩愈著,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以其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对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本书所涉及的资料有些是未刊的传抄本和手稿,马氏对各种说法折中去取,文字上亦删繁节芜,关于文学欣赏方面,书中有各家评语,多反映了桐城派的文学眼光。本书底本择取万历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旧本诗文并有,本书去诗存文,并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外文三篇,集传一卷。韩愈之文章,向为古文绝唱,而马其昶和马茂元又皆为桐城派正宗,故本书搜罗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索引系统做得非常出色,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对于做研究的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套好的工具书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书后的检索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篇目罗列,它将人名、地名、典故进行了分类汇总,而且关联性标注得非常清晰。我尝试检索了几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发现相关的文献都能被迅速定位,并且能追溯到不同的文本版本中的表述差异。这为我后续撰写一些研究性文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它的装订质量似乎也是为了长期使用而设计的,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松散。这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群体的深刻理解——他们知道,这套书会被反复研读,而非仅仅被束之高阁。总而言之,这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实用性与学术价值兼备。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套书时,我还有点担心它会不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枯燥乏味。毕竟,古代文集的特点就是篇幅冗长,内容驳杂。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校注者在保持学术高度的同时,巧妙地控制了行文的节奏。他们在关键转折处会加入一些精炼的导读性文字,既不破坏原文的完整性,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处理方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此类文献的读者,也能比较顺畅地进入状态。我特别喜欢它在辨析不同版本差异时所采取的清晰标记方法,一目了然,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混淆。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专注于文本本身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而不是纠结于版本上的细枝末节。整体感觉是,它既满足了专业研究的需求,也兼顾了普通爱好者的阅读体验,平衡得非常好。
评分这次的阅读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套书所承载的文化重量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文人的墨迹,更是那个时代社会思潮的一个缩影。我发现,通过细读这些文章,我对于传统士大夫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内心挣扎和道德坚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书中对一些诗文创作背景的还原,比如对当时宦海沉浮的描述,让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瞬间鲜活了起来,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和历史的沧桑感。我甚至会花很长时间去揣摩某一个词语的选择,想象作者当时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落笔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碎片化阅读时代里非常难得的。它迫使我放慢速度,去品味文字中蕴含的深意和作者的拳拳之心。每一页都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评分我对这次的阅读体验感到由衷的敬佩,特别是对于校注者在文字考据方面展现出的近乎苛求的严谨态度。我尝试对比了几处原文与校注,发现很多以前读来模棱两可的句子,在新的注释下豁然开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一些关键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的梳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细致。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古代文献,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缺失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氛围的理解。这套书的校注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仿佛为读者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能够更贴近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语境。我特别留意了其中涉及到地方志和家族谱系的那几部分,里面的引用和佐证工作量之大,简直令人咋舌,这绝对是下了数年乃至数十年苦功的成果。可以说,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准确性。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的古朴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出版社在选材和印刷上的用心。尤其是纸张的选择,摸起来非常舒服,字迹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对于像我这种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书籍的物理质感往往是阅读体验的第一步,而这套书无疑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留白得当,疏密有致,让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依然能找到清晰的脉络。我特地翻阅了其中的一些注解部分,发现校注者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不仅对生僻字词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连典故的出处也追溯得清清楚楚,这对于理解古文的深层意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房间的文化气息都提升了不少。每次翻开它,都会被那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厚重感所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