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9787550624658

楚辞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978755062465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健华,金舒年译注 著
图书标签:
  • 楚辞
  • 屈原
  • 诗歌
  • 古代文学
  • 文史经典
  • 珍藏版
  • 选译
  • 中国古典文学
  • 先秦文学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枫林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4658
商品编码:30018358480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楚辞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珍藏版

定价:29.00元

作者:徐健华,金舒年译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06246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楚辞选译(珍藏版)》 内容梗概 本书精选屈原、宋玉等楚辞名家名篇,涵盖《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重要篇章,并配以详尽的白话翻译、深入的注释和精辟的赏析,力求为读者展现楚辞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 篇章解读 《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全诗一百八十句,约八百七十个字,情感奔放,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将屈原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与忧愤悲慨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屈原以“吾将上官兮,而求之。其道无穷极兮, whatsoever 远!”的豪迈,展现了他追求真理、不畏艰险的坚定信念。他以香草美人自喻,将自己的高洁品德与世俗的污浊作对比,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篇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更是成为千古传颂的励志名言。 《九歌》: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南方祭祀歌舞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一篇,描绘了诗人对神灵的虔诚祈祷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其中,《东皇太一》表达了对至高神灵的敬仰;《云中君》与《湘君》《湘夫人》则借人神相恋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落;《山鬼》则展现了神秘而凄美的山林之恋;《国殇》则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壮士,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诗歌充满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将楚地的风俗人情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 《天问》: 《天问》是屈原对宇宙、自然、社会、历史进行哲学探索的鸿篇巨制。全诗三百七十余句,内容包罗万象,从天文地理到神话传说,从历史演变到人生哲理,无不涉猎。屈原以一连串发人深省的问题,叩问青天,探究万物本源,展现了他对宇宙奥秘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篇中“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无常,日月安属?”等疑问,至今仍引人深思。 《九章》: 《九章》是屈原后期政治失意、内心苦闷的抒发。其中,《涉江》表现了诗人政治理想受挫后的痛苦与无奈;《哀郢》则写出了郢都失陷时的悲痛与绝望;《思美人》表达了对君主不明事理、疏远贤才的深深忧虑;《怀沙》则是屈原以死殉道的绝唱,充满了壮烈的悲愤。这些诗篇展现了屈原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他孤傲不屈的人格魅力。 艺术特色 《楚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浪漫主义的源头: 楚辞以其奔放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奇特的神话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屈原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情,将个人的爱国情怀与民众的疾苦紧密相连,赋予了诗歌宏大的社会意义。 浓郁的楚地色彩: 楚辞广泛吸收了楚地民歌的音乐性和表现手法,语言多用楚方言,词汇丰富,生动形象,形成了独特的楚辞风格。如“謇吾知子兮,路居其侧”句中的“謇”,便是典型的楚方言词汇,意为“我”。 神话与现实的交融: 楚辞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将现实的情感与想象中的神灵世界相结合,创造出许多令人惊叹的意象。如《九歌》中诸神形象的描绘,既有神话的庄严,又不乏人的情感,虚实结合,妙趣横生。 “赋”体的发展: 楚辞的“赋”体,即铺陈叙事,描写细致,为后世赋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屈原在《离骚》等篇中,以“问”“答”“记”“叙”相结合的方式,将个人经历、情感变化、政治抱负等娓娓道来,形成了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的“赋”的雏形。 词藻的华美与句式的灵活: 楚辞的语言华丽而富有音乐性,多用重章叠句、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节奏跌宕起伏,声情并茂。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句,通过对衣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如神仙般高洁的形象。句式也相对自由,长短句结合,更显情感的奔放。 思想价值 《楚辞》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 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 屈原以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他的爱国精神,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人格独立的象征: 面对政治黑暗和个人遭受排挤,屈原展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他宁愿“宁溘死以流芳兮,图生存而蒙诟”(《离骚》),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知和理想,这种坚守原则、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天问》等篇章中,屈原对宇宙、人生发出的种种疑问,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深沉思考。这种探究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早期萌芽。 民族精神的展现: 楚辞所展现的浪漫主义精神、独立人格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基因,对后世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赏意义 阅读《楚辞选译》,能够帮助读者: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 楚辞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理解后世文学演变不可或缺的一环。 体会浪漫主义的魅力: 楚辞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为读者带来强烈的艺术震撼。 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 通过阅读屈原的作品,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和高尚品格。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详细的翻译、注释和赏析,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技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阅读和传承《楚辞》,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书特点 权威译本: 汇集多位名家译本,力求精准传达原文意蕴。 详尽注释: 对生僻字词、典故、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解释,扫除阅读障碍。 精辟赏析: 深入剖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珍藏品质: 精选上乘纸张,采用精美装帧,适合收藏与阅读。 结语 《楚辞选译(珍藏版)》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代精神世界的大门。它以其磅礴的气势、瑰丽的想象、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展现了一个伟大灵魂的不屈身影。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光芒,更能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近期拜读了《汉赋精选与赏析》,这本书对于研究赋体文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里程碑式的存在。汉赋的铺陈叙事和辞藻堆砌,常常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赏析”部分功不可没。它没有简单地进行逐字逐句的直译,而是着重分析了赋的“铺陈扬厉”的特点,探讨了辞藻的韵律美和结构上的工整性。例如,对司马相如《子虚赋》的解读,作者详尽地分析了其中描绘的狩猎场景和宫殿形制,并将其与当时帝王的政治理想联系起来,使得这些华丽的辞藻不再是空洞的堆砌,而是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意涵。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特色,将原文、注释、赏析分栏呈现,阅读起来对比清晰,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想领略汉代文学巅峰之作又不愿被晦涩的文言文绊倒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完美且权威的入口。

评分

我最近沉迷于《唐诗三百首精讲》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盛唐气象的全新认识。这本书的选篇非常经典,涵盖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作,但最让我惊艳的是它对诗歌意象的深度剖析。比如解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表面描绘的宁静,而是深入挖掘了禅宗思想在其中的体现,那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感,被阐释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洒脱,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对诗歌的热爱和激情,读起来就像是与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品茗论诗。每次读完一首诗,都会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那千年前的画面就在眼前重现。它不仅是诗歌的注解,更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灵魂的大门。

评分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史记选读与注释》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藏。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注释上的严谨和细致。司马迁的文字凝练,但其中蕴含的古代官职、礼仪、地名变迁等信息量巨大,这本书的脚注简直是救星。它详尽地考证了每一个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典故,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知识断层而感到困惑。比如,在读到“项羽本纪”时,书中对楚汉相争时期的军事策略和地理环境的分析,非常到位,让整个历史画面立体了起来,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的叙述。作者的观点也十分客观公正,既没有过度美化某些英雄人物,也没有简单地进行道德审判,而是忠实地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先秦至汉初历史的理解深度,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思考角度,是案头常备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宋词三百首鉴赏》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它对词牌的介绍和背景的梳理,简直是初学者的福音。我以前对宋词总是有点敬而远之,觉得那些婉约的、含蓄的意境太难捕捉,但这本书的译文非常流畅自然,把古人的情思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比如解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作者不仅细致解读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磅礴,还结合了当时的政治背景,让我真切感受到词人胸中的豪迈与不平。而且,书中对不同词派的区分也做得很好,读完能清晰分辨出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差异,这对于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宋词认知框架非常有帮助。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和排版布局都透着一股典雅的书卷气,拿在手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慢慢体会到了宋词中蕴含的生命力和哲思,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我最近在阅读《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成功地在宏大的历史脉络和具体的思想流派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不同于一些专注于介绍某一学派的专著,它以时间为轴线,清晰地勾勒出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动态过程。作者对“道”和“仁”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比较阐述,尤其精彩,他用非常精炼的语言点出了孔子和老子在看待宇宙本源与个体行为规范上的根本差异,这种对比性的讲解极大地加深了我的理解。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清晰的逻辑推导,作者似乎总能在我即将迷失于繁复的概念时,用一个简洁的比喻或一个恰当的例子将我拉回主线。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想建立一个完整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读者,它没有陷入艰深的术语泥潭,而是直击思想的核心,让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完成了对中国思想史的俯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