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声律启蒙 笠翁对韵 家藏文库
定价:33.00元
作者: 车万育 李渔,谢永芳 注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87433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读物的推广是增进大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陶冶其情操的重要途径。随着近些年传统文化的回归,相关经典读物一直颇受读者欢迎,对其解析、鉴赏和注评的著作也颇多。相对于《论语》《孟子》等儒释道经典古籍的出版而言,童蒙类读物的出版较少,且出版形式大多泥于“童蒙”二字而多以儿童为对象,以诵读为主要阅读方式。大众在挑选读物时也多泥于其为开蒙之书而不能细学其中精髓。殊不知,作为古代“开蒙”而用的《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书在编写时将天文地理、花木鸟兽和成语典故融会贯通,虽为儿童所用,却处处用心斟酌,文字表象为教习儿童知识,为其诗文学习、联对创作打好基础,其实质则隐含养成儿童洒扫应对之礼、传达儒家主流价值观的意味。对于现代人而言,此类高度概括性的童蒙类读物为我们提供了巨人的肩膀,在精炼的语句下处处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积累的诗文典事。谢永芳老师注评的此书,将车万育和李渔在编写《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时借鉴的诗文和典事一一还原,可谓重现了原书著作者的思考过程。如果说车万育和李渔是将五千年文化浓缩进了这两本书籍,那么谢永芳老师用多方考证的注释和追根溯源的评析便是将浓缩的精华一一打开在读者面前,详解其背景,还原字词原貌。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此书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评析部分将每一重要典故发生的背景及影响详细参列,为读者细细讲来。
内容提要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是我国童蒙类古籍的代表之作,两书为使儿童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和记忆,处处用心斟酌,将历史典故、天文地理、花木鸟兽和成语典故融会贯通在工整的对仗中。可作为儿童国学启蒙读物,更是成人学习古典文化的敲门砖。作者在注释和评析上用功极深,将隐含在字句中的典故一一道来。
目录
作者介绍
谢永芳,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硕导。主要从事词学研究。国家“985规划”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子项目主要参与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重大项目《全清词》主要编纂者。近五年来,在上海古籍等出版社出版《广东近世词坛研究》等7部学术著作;在《文艺研究》、《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60篇。
文摘
序言
手上这本《说文解字导读本》真的是一本让人“相见恨晚”的古籍入门读物。我一直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很感兴趣,但苦于《说文解字》原典的艰涩难懂,常常望而却步。而这本导读本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没有直接堆砌繁复的古音和古义,而是采用了大量的图示和现代语言的对比分析,将篆书的形、义、音三者之间的关系讲解得清晰透彻。书中对六书的讲解尤其到位,让我明白了汉字并非简单的“画”出来的符号,而是蕴含着古人观察世界和思维逻辑的精妙体系。读完前几章,再去看日常使用的楷书,感觉仿佛给它们“重新上色”了一样,每一个笔画的转折都似乎有了历史的重量。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注释部分往往用不同的字体区分开来,避免了与正文内容的混淆。它不仅普及了文字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读者对汉字文化深层次的敬畏感和探索欲。
评分我近期收藏的这套《中国古典小说精品选读》,在选篇上展现了编辑者极高的文学鉴赏力。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四大名著上,而是精心挑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精品异闻、《三言二拍》中的世情百态以及一些被低估的清代传奇小说。每一篇小说的篇幅都控制得恰到好处,既能让人领略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又不会因为篇幅过长而产生阅读疲劳。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每篇小说后面都有详尽的“背景与赏析”,这些赏析文字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概括,而是着重分析了小说在叙事技巧、语言特色以及社会意义上的价值,比如对《金瓶梅》中市井口语的运用分析,就让我对白话小说的成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套书的装帧是仿古线装的风格,配有精美的木刻插画,每次翻开都像在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阅读体验。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多样性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普及与研究兼顾的佳作。
评分我最近在啃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系列中的《先秦诸子篇》,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古代思想世界的一扇窗。不同于一些学院派的论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仿佛是在听一位知识渊博的长者娓娓道来,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如“仁”、“义”、“道”、“法”等,通过鲜活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对话串联起来。作者对于孔子思想的阐释,抓住了其核心的“中庸”之道,既不过分拔高,也没有陷入刻板的批判,保持了一种极为平衡的视角。读到老庄的篇章时,文字的韵律感也随之变得飘逸起来,让人不禁想要放下手中的世俗烦恼,去思考“无为”的真正含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复杂的思想脉络梳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对哲学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更让我称赞的是,它对各家学说之间的辩论和继承关系交代得极为清晰,让你清晰地看到中国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演变的,强烈推荐给所有想了解我们文化根基的人士。
评分我最近读完的这本《宋词三百首笺注》,简直是词的盛宴,让人心神俱醉。它的笺注部分做得非常出色,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字词解释,而是深入到词牌的格律、用典的典故以及词人创作时的心境,讲解得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比如解析柳永的慢词时,能感受到词人描绘市井生活和离别愁绪的那种“凡俗却又高妙”的境界,这是很多简单版本望尘莫及的。全书的装帧走的是素雅的文人路线,米黄色的纸张,让那些描绘秋风落叶、春日迟迟的词句显得更加富有历史的沧桑感。我尤其喜欢它收录了一些比较少见的婉约派词人的作品,拓宽了我对宋词审美的边界。每读到苏轼的豪放词,总觉得胸襟为之一开,那种“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魄,即使隔着千年,依然能穿透纸面,直击人心。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宋词格律和意境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教材,值得反复品味,细细研读。
评分这本《唐诗三百首》的选本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装帧设计典雅古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我尤其欣赏它在选篇上的独到之处,不仅收录了耳熟能详的李白、杜甫的佳作,还巧妙地穿插了一些中晚唐诗人的杰出作品,让读者在领略盛唐气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时代诗歌韵味的变迁。诗歌的排版清晰明了,注释详尽而又不失精炼,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能够很快地把握诗歌的背景和内涵。我常常在夜晚,沏上一壶清茶,伴着柔和的灯光,沉浸在这文字构建的意境之中,仿佛能与千年以前的诗人对饮畅谈。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时而为边塞诗的豪迈激昂而热血沸腾,时而又为婉约词的细腻柔情而黯然神伤。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极高,纸张没有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像是一座通往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钥匙,值得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爱书人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