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李敖精编:山海经 易经 尚书 晏子春秋
定价:66.00元
作者:李敖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28045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囊括!
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
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内容提要
目录
山海经
导读
山经柬释卷一
南山经
易经
导读
系辞
序卦
阴阳书
导读
叙禄命
叙葬书
寄园寄所寄
导读
灭烛寄
鬼
怪
尚书
导读
盘庚中
盘庚下
洪范
康诰
大诰
召诰
无逸
管子
导读
君臣上
君臣下
水地
四时
内业
晏子春秋
导读
集释卷
内篇谏上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黹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将伐宋瞢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固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集释卷第八
外篇第八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
仲尼见景公景公日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
庄公图莒国人扰绐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慎子
导读
威德篇
因循篇
民杂篇
知忠篇
君人篇
君臣篇
佚文
……
申子
商君书
韩非子
贾长沙集
政论
申鉴
作者介绍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这套精选集中的《易经》部分抱持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保留的态度。毕竟,《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内涵的博大精深,不是轻易能被“精编”二字所概括的。但这次的编排方式,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它似乎摒弃了那种传统上堆砌大量繁复注释的模式,转而采取了一种更具启发性的解读路径。我个人更偏爱这种由浅入深,先抓核心思想再细究爻辞的编排逻辑。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关于卜筮和哲理思辨的篇章时,原作者的梳理脉络清晰得令人赞叹,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引导者,在你迷茫于层层叠叠的象数之间时,及时伸出手帮你理清思路。这对于我这种对易学理论有兴趣,但又害怕一头扎进故纸堆里找不到北的“半吊子”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没有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聪明地指出了关键的思考方向,这比那种面面俱到的解读更有效率,也更适合现代快节奏下的学习需求。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精选集带来的整体感觉,是一种精心策划下的“文化对话”。它不是简单地将四部风格迥异、年代跨度巨大的古代经典塞进一个书壳里,而是通过一种高明的编辑策略,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文化考察框架。从《山海经》的神话想象到《尚书》的政治伦理,再到《易经》的宇宙模型,最后落脚于《晏子春秋》的现实政治术,读者仿佛经历了一场从混沌到秩序,从精神到实践的完整思想旅程。这种编排的巧思,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经典,在彼此的参照下,焕发出新的光彩。对于想要系统性、有侧重地了解中国古代核心思想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选本无疑提供了一个比直接面对浩如烟海的原典更为高效且愉悦的路径,它的价值在于“精炼”而非“完备”,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学术与文化平衡术的体现。
评分这本《山海经 易经 尚书 晏子春秋》的选本,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那种古朴中带着一丝现代审美的结合,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古籍的简单翻印,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划的文化呈现。我本是《山海经》的爱好者,对其中那些光怪陆离的异兽和神祇充满了好奇,但市面上的版本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插图粗糙,很难找到一个既能保证原意的准确性,又能提供良好阅读体验的版本。这本书在图文排版上的用心程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一些关键段落的注释和辅助解读,似乎非常注重如何帮助现代读者跨越时空的鸿沟去理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概念,这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经典,或者希望进行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都是极大的便利。我特别欣赏它在保持古籍原貌与提升可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没有因为追求“普及”而牺牲掉原典应有的庄重感,这一点在众多的古代典籍整理本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实体感和初步的阅读导向性,都让我对接下来对内容的探索充满了期待。
评分至于《尚书》的选篇,是我这次阅读体验中,最能感受到“精编”二字的价值所在的部分。众所周知,《尚书》的语言是极其古奥的,即便是专业的古汉语学习者也时常需要反复查阅。然而,这个版本在处理《尧典》《皋陶谟》这类开篇立意的篇章时,所采取的策略是果断而精准的——即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语气和语感,但又巧妙地通过现代标点和分段,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挫败感。它没有试图去“简化”内容,而是专注于“优化呈现”。这使得我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古代帝王训诫、邦国治理的宏大叙事和严肃基调。那些关于德行、刑罚、祭祀的论述,在经过这样的精心排布后,其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穿透力,并未因现代化的阅读界面而有所减损,反而因为更容易进入文本,而显得更加鲜明有力。这是一种对经典的尊重,也是一种对读者的体恤。
评分而当我翻阅到《晏子春秋》的部分时,感受则完全不同。如果说《山海经》是想象力的盛宴,《易经》是智慧的迷宫,那么《晏子春秋》展现的,则是一种久违的、充满烟火气的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这本书的编排者在选取篇目时,显然对晏婴这位人物的定位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挑选的段落,不仅仅是记录了春秋时期的一些外交事件或朝堂辩论,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事件,展现了晏子那种“智而不傲,辩而不咄咄逼人”的风格。阅读这些篇章时,我仿佛能看到那位身材不高的齐国使者,如何在强权面前不动声色地保全国家尊严。这种精妙的叙事选择,使得这部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史料汇编,变得如同精彩的剧本一般引人入胜。特别是对一些细节的还原和场景的描摹,让人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处世哲学,这比单纯背诵“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寓言,要深刻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