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尔雅全面升级:1. 锁线装订, 更牢靠,更适合收藏。
2. 配有更多高清精美古色古香的图片。
十年磨一剑!
注音全本 字大如钱
配图精美 图文并茂
开本宏大 版式疏朗
注释精准 校对无讹
书名:尔雅
丛书主编:邓启铜
定价:34.00元
条码:9787564121129
开本:16
印张:20.5
字数:450千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卷上
释诂
释言第二
释训第三
释亲第四
卷中
释宫第五
释器第六
释乐第七
释天第八
释地第九
释丘第十
释山第十一
释水第十二
卷下
释草第十三
释木第十四
释虫第十五
释鱼第十六
释鸟第十七
释兽第十八
释畜第十九
《尔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早的一部词典,是儒家《十三经》中专门关于文字知识的一部经典,是我们了解有关字词古义,读懂各种经典的关键。
“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
《尔雅》一说为周公所作,二说为孔子门人所记,三说为秦汉学者所纂集。
《尔雅》一书以沟通古今、齐壹殊言为宗旨,解释词语和百科词语,按事类分篇,全书分为释言、释训、释亲等十九篇;按义类分组,共计1443组。内容涉及到人际关系、古代建筑、服饰器物、音乐、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植物、动物等多个方面。“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
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尔雅》重视语言规范化,提倡向标准语靠拢;运用了同训、互训、反训等多种训释方法;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古代人文和自然知识,是古代文化知识的渊薮;率先成功地运用了“类聚法”,是雅学派词典的鼻祖,是百科全书的先驱。鸿儒雅士历来都把《尔雅》看作是通经治学得门户、类求百家的要津。
邓启铜,1991年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古文献整理及古汉语、文字研究工作,经其点校、注释的经典品种多达百余种。其点校、注释的传统经典曾被电视台报道,其中的《论语》还登上了《南方都市报》2004年、2005年书总榜。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1版)》、2013年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2版)》,销售均名列前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质量的编校作品获得了广大国学爱好者的认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学校指定为国学阅读图书,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东南大学版国学经典是在2004年云南大学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曾隆重!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亲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战国策
3、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我习惯在睡前阅读一些能静心安神的东西,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与其他一些只罗列原文、缺乏上下文联系的“断章取义”版本不同,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仿佛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阅读旅程。它没有急于让你一口气吞下所有“硬菜”,而是循序渐进,让你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逐渐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深度解析,那种不偏不倚、尊重历史原意的阐述,让我感受到了编者极高的学术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读完一章,那种内心充盈的感觉是看快餐小说无法比拟的。它让我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角落,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和价值取向。
评分我最近淘到了一本非常棒的国学入门读物,简直是宝藏!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大字注音的设计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眯着眼才能看清小字的“老花眼”来说,简直是救星。以前看一些古籍,总觉得字太小,阅读体验大打折扣,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读起来非常顺畅舒服。而且,它收录的内容广度和深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晦涩难懂”,而是真正做到了将经典变得“可亲近”。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上的用心,那些恰到好处的白话解释,如同一个耐心的老师在耳边轻声细语,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要义。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它不仅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便捷之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了解国学但又害怕被晦涩文字劝退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能让你爱上阅读经典。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化爱好者,我收藏了不少关于儒家经典的零散资料,但它们往往东一本西一本,互相之间缺乏系统性。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整合性和系统性。它提供的框架是如此的扎实和完善,让你在阅读某一部经典时,能清晰地意识到它与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关联。这种“全景式”的视角,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国学整体面貌的认知高度。我不再是零散地记住一些名句,而是开始理解这些思想是如何相互支撑、共同构筑起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石的。这种系统化的学习体验,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仿佛搭建起了一座知识的坚固堡垒,比起那些碎片化的阅读材料,它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大字注音版”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总觉得为了追求易读性,内容可能会被过度简化或“注水”。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在保持内容原汁原味的同时,配图的点睛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深刻理解文本内涵的视觉辅助,它们帮助我构建了许多抽象概念的具象化理解。比如,在描述古代礼仪或场景时,一张精美的图胜过千言万语的枯燥描述。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和趣味性,让原本严肃的经典阅读过程,变成了一场愉快的文化漫游。它成功地搭建了古代文化与现代读者之间的桥梁,让那些遥远的智慧触手可及,这对于文化传承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现代且高效的尝试。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设计。毕竟是国学经典,如果装帧粗糙,会让人感觉失了分寸。这本书的纸张手感温润,油墨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疲劳。内页的留白处理得当,使得即便是大字注音,也丝毫没有显得拥挤。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恰恰体现了对所载内容本身的尊重。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厚重而典雅的感觉,非常适合作为家中的常备书或赠送给重视文化修养的朋友。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具有艺术品位和文化价值的物品,每一次翻开,都是对传统美学的享受,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标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