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 | 作者 | 黃重言,餘定邦 |
| 定價 | 92.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260456 | 齣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編選自l42種中國古籍,內容十分豐富。其內容包括,中國人記述的各個曆史時期中泰使節往來、經貿和文化交流的情況。反映曆代中國人對泰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宗教文化的認識。除正文外,編者還對史料作瞭必要的注釋和考證,又附上主要地名索引和參考書目。全書內容豐富,既有曆代私傢記述,也有官方文書和檔案。相關記述,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參與的人物的記載較為清楚,且有連續性,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為《東方文化集成》之一。 |
| 作者簡介 | |
| 目 錄 **章 唐代以前中國古籍有關泰國的記述 ………………………1 一、《漢書》………………………………………………………1 二、《水經注》……………………………………………………2 三、《梁書》………………………………………………………2 四、《陳書》………………………………………………………4 五、《隋書》………………………………………………………5 六、《舊唐書》……………………………………………………7 七、《新唐書》……………………………………………………8 八、《通典》 ……………………………………………………10 九、《嶺錶錄異》 ………………………………………………13 十、《藝文類聚》 ………………………………………………13 十一、《大唐西域記》 …………………………………………13 十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 ………………………………14 十三、《南海寄歸內法傳》 ……………………………………14 第二章 宋代中國古籍有關泰國的記述 …………………………16 一、《宋史》 ……………………………………………………16 二、《宋會要輯稿》 ……………………………………………17 三、《太平禦覽》 ………………………………………………19 四、《玉海》 ……………………………………………………20 五、《冊府元龜》 ………………………………………………20 六、《嶺外代答》 ………………………………………………21 七、《諸蕃誌》 …………………………………………………22 八、《雲麓漫鈔》 ………………………………………………23 九、《文昌雜錄》 ………………………………………………23 ----------------------- Page 2----------------------- 2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 十、《桂海虞衡誌》 ……………………………………………23 十一、《攻媿集》 ………………………………………………24 第三章 元代中國古籍有關暹羅的記述 …………………………25 一、《元史》 ……………………………………………………25 二、《新元史》 …………………………………………………28 三、《元風雅》 …………………………………………………29 四、《真臘風土記》 ……………………………………………29 五、《島夷誌略》 ………………………………………………30 六、《異域誌》 …………………………………………………33 七、《大德南海誌》 ……………………………………………34 第四章 元代以前中國古籍有關八百媳婦的記述 ………………35 一、《蠻書》 ……………………………………………………35 二、《元史》 ……………………………………………………35 三、《新元史》 …………………………………………………41 四、《招捕總錄》 ………………………………………………42 第五章 明代中國古籍有關暹羅的記述 …………………………44 一、《明史》 ……………………………………………………44 二、《明實錄》 …………………………………………………59 三、《國榷》 ……………………………………………………98 四、《明會典》…………………………………………………100 五、《明會要》…………………………………………………102 六、《續文獻通考》……………………………………………103 七、《瀛涯勝覽》………………………………………………104 八、《星槎勝覽》………………………………………………106 九、《菽園雜記》………………………………………………106 十、《皇明記略》………………………………………………107 十一、《西洋朝貢典錄》………………………………………108 十二、《海語》…………………………………………………109 十三、《籌海圖編》……………………………………………112 十四、《皇明四夷考》…………………………………………113 ----------------------- Page 3----------------------- 目 錄 3 十五、《鹹賓錄》………………………………………………114 十六、《東西洋考》……………………………………………117 十七、《皇明象胥錄》…………………………………………123 十八、《殊域周谘錄》…………………………………………126 十九、《名山藏》………………………………………………131 二十、《萬曆野獲編》…………………………………………132 二十一、《四夷廣記》…………………………………………133 二十二、《圖書編》……………………………………………137 二十三、《寰宇通誌》…………………………………………139 二十四、《皇輿考》……………………………………………140 二十五、《裔乘》………………………………………………140 二十六、《三纔圖會》…………………………………………141 二十七、《嶺海輿圖》…………………………………………142 二十八、《荒徼通考》…………………………………………142 二十九、《廣誌繹》……………………………………………142 三十、《廣輿記》………………………………………………143 三十一、《四夷館考》…………………………………………143 三十二、《增定館則》…………………………………………147 三十三、《鴻猷錄》……………………………………………151 三十四、《本草綱目》…………………………………………151 三十五、《野記》………………………………………………152 三十六、《五雜俎》……………………………………………152 三十七、《罪惟錄》……………………………………………153 三十八、《天下郡國利病書》…………………………………154 第六章 明清中國古籍有關八百媳婦的記述 ……………………155 一、《明史》……………………………………………………155 二、《明實錄》…………………………………………………158 三、《國榷》……………………………………………………173 四、《明會典》…………………………………………………174 五、《大明一統誌》……………………………………………175 六、《雲南誌(正德)》…………………………………………175 七、《雲南通誌(萬曆)》………………………………………176 ----------------------- Page 4----------------------- 4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 八、《滇誌》……………………………………………………176 九、《殊域周谘錄》……………………………………………176 十、《鹹賓錄》…………………………………………………177 十一、《四夷館考》……………………………………………178 十二、《增定館則》……………………………………………178 十三、《寰宇通誌》……………………………………………180 十四、《全邊略紀》……………………………………………180 十五、《蠻司閤誌》……………………………………………180 十六、《馭交記》………………………………………………181 十七、《越嶠書》………………………………………………181 十八、《讀史方輿紀要》………………………………………183 十九、《滇考》…………………………………………………184 二十、《滇係》…………………………………………………185 二十一、《荒徼通考》…………………………………………186 第七章 清代中國古籍有關暹羅的記述 …………………………187 一、《清史稿》…………………………………………………187 二、《清實錄》…………………………………………………204 三、《明清史料》………………………………………………262 四、《清朝通典》………………………………………………314 五、《續通誌》…………………………………………………315 六、《續文獻通考》……………………………………………315 七、《清朝文獻通考》…………………………………………316 八、《清朝續文獻通考》………………………………………321 九、《清會典》…………………………………………………326 十、《大清會典事例》…………………………………………329 十一、《嘉慶重修一統誌》……………………………………345 十二、《皇清職貢圖》…………………………………………346 十三、《史料旬刊》……………………………………………347 十四、《清代外交史料》………………………………………352 十五、《清季外交史料》………………………………………363 十六、《清宣統朝外交史料》…………………………………365 十七、《續修南海縣誌》………………………………………366 ----------------------- Page 5----------------------- 目 錄 5 十八、《廣東新語》……………………………………………366 十九、《粵海關誌》……………………………………………369 二十、《粵道貢國說》…………………………………………386 二十一、《海國聞見錄》………………………………………387 二十二、《海 錄》……………………………………………389 二十三、《聖武記》……………………………………………392 二十四、《海國圖誌》…………………………………………395 二十五、《瀛環誌略》…………………………………………398 二十六、《澳門紀略》…………………………………………399 二十七、《癸巳類稿》…………………………………………400 二十八、《八紘譯史》…………………………………………400 二十九、《廣陽雜記》…………………………………………400 三十、《海上紀略》……………………………………………401 三十一、《粵東市舶論》………………………………………401 三十二、《國朝柔遠記》………………………………………402 三十三、《隨使法國記》………………………………………402 三十四、《倫敦與巴黎日記》…………………………………403 三十五、《南行記》……………………………………………403 三十六、《弢園文錄外編》……………………………………404 三十七、《鄭觀應集》…………………………………………404 三十八、《岑襄勤公奏稿》……………………………………419 三十九、《齣使英法俄國日記》………………………………420 四十、《張文襄公全集》………………………………………421 四十一、《三洲日記》…………………………………………421 四十二、《中外述遊》…………………………………………423 四十三、《齣使美日秘日記》…………………………………424 四十四、《齣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428 四十五、《滇緬劃界圖說》……………………………………435 四十六、《李鴻章曆聘歐美記》………………………………436 四十七、《歐洲十一國遊記二種》……………………………436 四十八、《考察政治日記》……………………………………436 四十九、《暹羅考》……………………………………………437 五十、《暹羅考略》……………………………………………437 ----------------------- Page 6----------------------- 6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 五十一、《暹羅政要》…………………………………………438 五十二、《暹羅近事末議》……………………………………440 五十三、《海國公餘輯錄》……………………………………440 五十四、《海國公餘雜著》……………………………………441 五十五、《五洲屬國紀略》……………………………………442 五十六、《五洲括地歌》………………………………………444 五十七、《五大洲百一十國秘笈》……………………………444 五十八、《中外大事匯記》……………………………………445 五十九、《雲南通誌》…………………………………………448 附錄一 地名索引 …………………………………………………449 附錄二 引用書目 …………………………………………………467 |
| 目錄 | |
| 餘定邦,曾任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所長。現任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多個有關東南亞學術研究機構的顧問及成員。他先後齣版瞭《東南亞近代史》、《近代中國與東南亞關係史》《緬甸》《中緬關係史》《中泰關係史》等專著,在外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 |
| 編輯推薦 | |
| 《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內容豐富,既有曆代私傢記述,也有官方文書和檔案。相關記述,對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參與的人物的記載較為清楚,且有連續性,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中國古籍中有關泰國資料匯編》為《東方文化集成》之一。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是它在細節層麵的豐富性,以及它所摺射齣的古代中國社會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深度。我原以為古代對某些特定區域的記載會非常稀疏和概念化,但在這本匯編中,我發現瞭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具體描述,無論是關於航海路綫的記載,還是對當地風俗習慣的側麵描摹,都顯示齣古代文人觀察事物的敏銳度。這些文字雖然古舊,但其蘊含的信息密度極高,每一次重讀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細節。對於我們這些長期浸淫於特定時段文獻的學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參照係”,讓我們能夠跳齣自己固有的研究圈子,用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古代文獻的整體麵貌。閱讀它,就像是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文獻田野調查”,那些塵封的記載重新煥發瞭生命力,讓我對“史料”的理解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
評分作為一位長期關注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的研究者,我對這類匯編類工具書的實用價值看得非常重。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簡單的資料匯集,它更像是一張詳盡的“文化接觸點地圖”。我驚喜地發現,其中收錄瞭一些我此前從未接觸過的小冊子或地方誌中的零星片段,這些片段在整體研究中往往是決定性的關鍵信息。它的裝幀雖然古雅,但裝訂質量極其可靠,可以承受高頻率的翻閱和查閱,這對於工具書而言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其在版式設計上對可讀性的重視,即使是密集的引文,也通過閤理的行距和字號控製,保證瞭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具有極高學術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開創性工作,它為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提供瞭一個堅實、可靠且極具啓發性的起點,無疑是近年學術齣版中的一件精品佳作。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視野之廣闊,實在令人嘆服,它似乎跨越瞭多個朝代和不同的文獻體裁,將那些原本散落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中的零星信息,係統地梳理並匯集一堂。我之前在研究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中外交流史時,常常為資料分散、難以串聯而苦惱,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平颱,它提供瞭一種“主題式”的檢索便利。閱讀過程中,我被其中一些細節深深吸引,比如某個地方誌中對遙遠異域物産的記載,那種樸素而又充滿好奇的筆觸,簡直是活生生的曆史現場感。編纂者在進行文本比對和校勘時,顯然是下瞭大功夫的,許多地方的引文都能看到其嚴謹的考據痕跡,這對於學術研究的可靠性至關重要。這種將不同領域、不同體裁的史料進行有機整閤的能力,體現瞭編纂團隊深厚的文獻學功底。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得以從中國古代的視角重新審視“他者”的世界,這種反思性的閱讀體驗,非常寶貴。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那古樸典雅的封麵,配上恰到好處的留白,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入瞭曆史的長河之中。初翻閱時,那種紙張特有的微微的油墨香氣,配閤著清晰精良的排版,讓人忍不住想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特彆是那些引用的古籍插圖和拓本的復製件,清晰度和還原度都極高,足以看齣編纂者在文物資料搜集和整理上的巨大心力。我個人尤其欣賞其中對一些生僻字詞的注釋,做得詳盡而到位,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研究者來說,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宋代文學領域的文獻,但僅從這本匯編的整體學術規範和裝幀工藝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珍品。它不僅僅是一堆資料的堆砌,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展的古代文獻藝術展。那厚實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對知識的敬畏感。這絕對是那種會在書架上占據一個重要位置,時不時就會被我拿齣來翻閱摩挲的作品。
評分從內容組織和邏輯結構上來說,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顯得非常成熟和有條理,完全不是那種雜亂無章的資料集閤。它似乎是按照某種清晰的曆史脈絡或者文獻類型進行瞭係統性的分門彆類,使得讀者在查閱特定信息時,能夠快速定位,避免瞭在龐大的原始文本中迷失方嚮。我特彆留意瞭它在處理一些模糊不清的記載時的態度,編者沒有簡單地采信或否定,而是采取瞭並列呈現,輔以必要的旁注,這展現瞭一種非常審慎的學術立場。這種“存異”的編輯手法,恰恰是高水平工具書的標誌。此外,本書的索引係統做得非常精細,對於人名、地名、物名的索引都做瞭詳盡的處理,這對於後續的深入研究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可以說,這本書本身已經構成瞭一個極佳的二次研究的基礎平颱,它節省瞭研究者大量爬梳原始文獻的時間,直接將我們帶入瞭深度分析的階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