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读书人典藏书系:诗经全编
定价:39.80元
作者:迟双明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06045210
字数:
页码: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该书是我国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书中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多样化的文字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相关产品推荐请点击进入:
href=#>《素书全编》
href=#>《弟子规全编》
href=#>《山海经全编》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多样化的文字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渗透在他们的作品当中。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对《诗经》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更深的了解,还可以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品位,汲取古老文明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力量。
目录
作者介绍
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做个会说话会办事会赚钱的女人》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沉迷于这套《唐诗三百首精选译注》之中,简直是被它的“精选”和“译注”二字彻底征服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没有贪多求全,而是挑选了最能代表唐代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代表作,保证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欣赏的深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译注”部分,很多翻译并不仅仅是直译,而是加入了对意境的“再创造”。比如王维的边塞诗,译者用现代的语汇,却完美地保留了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感和空灵感。这本书的用词考究,语言流畅,读起来完全没有翻译腔,反而像是一首首被重新谱写的现代小诗,将古人的情感精准地传递到了我这个生活在现代的读者心中。它不仅是工具书,更是一本引领我们走进唐代诗人精神世界的“钥匙”。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对着一首诗反复品读,看着译注中对炼字、对仗的妙处解析,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自己单纯猜测要来得更为痛快和彻底。
评分我对这本《中国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精讲》的喜爱,完全源于它所构建的那个奇幻而又充满烟火气的故事世界。我一直觉得,神话和民间故事是民族集体潜意识的投射,而这本书的讲述方式,既尊重了原始文本的神秘性,又用一种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叙事方式进行了“精讲”。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活泼流畅,像是长辈在炉火旁给我们讲那些关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古老传说。书中对一些关键意象,比如“龙”、“凤凰”、“不死药”的文化符号意义,做了深入浅出的梳理,这对于理解中国传统艺术和宗教思维非常有帮助。更棒的是,它没有把这些故事仅仅当作故事来写,而是穿插了大量的文化溯源和地域差异的分析。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走过了一条从黄河流域到巴蜀之地,又穿梭到东海之滨的漫长旅程,对中华文化源头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是一本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提升文化素养的佳作。
评分这本《宋词三百首笺注》真是一部令人心旷神怡的佳作。初翻开时,那细腻的排版和典雅的书页质感就让人爱不释手。我尤其欣赏编者对每一首词的细致考证与深入解读。不同于市面上一些仅做简单注释的版本,这里的笺注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解释,更是对词牌格律、时代背景、作者心境的层层剥茧。比如读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本以为自己已经领会了那份豪迈与苍凉,但经由这本笺注的点拨,我才真正体会到“大江东去”背后的历史沉思与个人情怀的交融。作者的笔触非常温和,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人对美的共鸣,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像是在与一位饱读诗书的前辈对饮,听他娓娓道来千年前的风月与悲欢。尤其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典故的引用,都有翔实的出处,让人读得踏实,信服力极强。这种深度与广度兼备的解读,无疑能让即便是初涉宋词的读者也能快速入门,而对于老读者来说,更是能从中挖掘出新的光芒。
评分这套《历代散文大家精粹》简直是我案头的“定海神针”。不同于一些只收录八股文或政论的选本,它精选的都是真正体现汉语文字生命力的篇章。从先秦诸子的雄辩捭阖,到魏晋风度的洒脱飘逸,再到唐宋八大家的精工细琢,再到明清的俚俗精炼,时间跨度之大,选材之精,令人叹服。我尤其欣赏这本书的注释方式——它采用的是“对比注释法”。对于一篇古奥的策论,它会用现代白话文给出核心论点,同时保留原文的关键句式,让读者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不失对古文语感和韵味的体验。每次翻阅,都能感觉到文字力量的流变。读韩愈的铺陈排比,气势磅礴;读柳宗元的清冷孤寂,如临深渊。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不同的时代,文字是如何被赋予不同的“重量”和“温度”的。
评分不得不提这本《中国古代小说名篇赏析与研究》。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小说是绕不开的一环,而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既宏观又微观的审视角度。它的结构非常巧妙,先是概述了某篇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深入到人物塑造、叙事技巧、思想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我特别喜欢它对人物“侧面描写”的分析,比如对《聊斋志异》中某个狐仙形象的解读,作者没有简单地标签化,而是从其“人性”与“妖性”的挣扎中,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复杂隐喻。这种批判性的眼光和细致入微的文本挖掘,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对于我们这些想深入了解传统叙事传统的读者来说,它就像是一本高级的“导览图”,指引我们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社会肌理和文化密码,远非一般的通俗读物可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