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精編:淮南子 論衡 柳宗元集 9787552804621

李敖精編:淮南子 論衡 柳宗元集 978755280462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敖 著
圖書標籤:
  • 先秦哲學
  • 漢代哲學
  • 唐代文學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古典文獻
  • 李敖
  • 淮南子
  • 論衡
  • 柳宗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楓林苑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52804621
商品編碼:30048636608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淮南子 論衡 柳宗元集

定價:66.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80462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瞭解中國文化精華,從閱讀這套書開始!200部國學經典名著,30捲囊括!李敖耗時多年親自點評批注!人生必讀經典,書架必藏良品!“李敖主編國學精要”係列叢書由自稱“五十年來,五百年內中國白話文寫得好”的國學大師李敖主編,全書共30捲,遴選瞭中國曆史上流傳下來的200部古籍經典名著,從先秦至晚清,哲學、宗教、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幾乎囊括瞭國學的精華。有瞭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韆年精華盡收眼底;你可以縱橫左右,把多樣遺産羅列手邊;你可以從古典中尋新義,從舊籍裏找時潮;從深入淺齣的文字裏,瞭解古代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

內容提要


目錄


淮南子

導讀 / 002

原道訓 / 003

天文訓 / 025

精神訓 / 029

泛論訓 / 039

要略 / 059

太玄

導讀 / 066

玄摛 / 067

玄瑩 / 073

玄圖 / 074

法言

學行 / 078

修身 / 083

問道 / 086

問神 / 092

君子 / 094

新論

導讀 / 098

形神 / 099

論衡

導讀 / 108

逢遇 / 109

命義 / 119

率性 / 129

本性 / 140

物勢 / 150

問孔 / 158

非韓 / 191

談天 / 209

治期 / 219

自然 / 228

齊世 / 242

論死 / 254

實知 / 269

自紀 / 286

潛夫論

導讀 / 300

贊學 / 301

浮侈 / 308

本訓 / 316

愛日 / 319

昌言

導讀 / 326

闕題 / 327

理亂 / 331

損益 / 336

柳宗元集

導讀 / 346

緒言 / 347

斷刑論下 / 352

辯列子 / 355

辯文子 / 358

論語辯二篇 / 360

辯鬼榖子 / 363

辯晏子春鞦 / 365

辯亢倉子 / 368

辯鶡冠子 / 370

天說 / 372

鶻說 / 375

捕蛇者說 / 378

羆說 / 381

宋清傳 / 383

種樹郭橐駝傳 / 386

童區寄傳 / 389

梓人傳 / 392

蝂傳 / 397

三戒 / 399

臨江之麋 / 399

黔之驢 / 401

永某氏之鼠 / 402

柳宗直西漢文類序 / 404

送薛存義之任序 / 408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 / 410

送僧浩初序 / 414

愚溪詩序 / 417

愚溪對 / 420

潭州東池戴氏堂記 / 425

桂州訾傢洲亭記 / 428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 / 431

永州新堂記 / 434

永州萬石亭記 / 437

零陵三亭記 / 440

零陵郡復乳穴記 / 443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 445

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 / 448

永州龍興寺西軒記 / 450

遊黃溪記 / 452

始得西山宴遊記 / 455

鈷潭記 / 458

鈷潭西小丘記 / 460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 462

袁傢渴記 / 464

石渠記 / 466

石澗記 / 469

小石城山記 / 471

序飲 / 473

序棋 / 475

柳州東亭記 / 477

柳州山水近治可遊者記 / 479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 482

河東先生集序 / 487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思想的薪火,智慧的河流 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思想的火種,在時代的洪流中熊熊燃燒,照亮後人前行的道路。它們以文字為載體,跨越時空,與我們對話,激蕩起智慧的漣漪。本次精編,我們遴選三部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試圖呈現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智慧光芒,引領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抵達思想的深邃殿堂。 一、《淮南子》:奇詭的宇宙觀與博大的哲學體係 《淮南子》,這部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編撰的鴻篇巨製,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一部奇書。它以一種汪洋恣肆、博大精深的姿態,融閤瞭道傢、儒傢、墨傢、法傢、陰陽傢等諸子百傢的思想精華,構建瞭一個龐大而精密的宇宙觀和人生論。 《淮南子》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充滿想象力的宇宙生成論。它描繪瞭一個混沌初開、陰陽二氣化生萬物的宏大圖景。“天地未形,馮馮渾渾,圜在虛無之中,長短、方圓、厚薄、明暗,莫知其端。”這種對宇宙起源的探索,極富哲學思辨色彩。書中對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如日月星辰的軌跡、季節的更替、生命的孕育與衰亡,都進行瞭細緻的觀察和生動的描繪,展現瞭古人對自然現象的深刻洞察。 在哲學層麵,《淮南子》繼承瞭道傢的“道”的核心概念,並將其推嚮瞭更高的哲學境界。它強調“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和規律,是無形無象卻又無處不在的力量。“道,零散而不可知,而萬物皆由之道生。”這種對“道”的闡釋,既有抽象的哲學思辨,又與具體的社會實踐緊密結閤。它論述瞭“道”在治國、修身、人際交往等方麵的指導意義,體現瞭道傢“無為而治”的思想,但又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主張順應自然,因勢利導,達到“天下一傢”、“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 《淮南子》還展現瞭對人事、社會、政治的深刻見解。它強調“法”的重要性,認為“法”是維護社會秩序、實現公正的重要手段。書中對帝王之道的論述,既有對統治者應具備的智慧和德行的要求,也有對權謀策略的探討,體現瞭法傢思想的影響。同時,《淮南子》也提倡“仁政”,強調統治者應以民為本,關注民生疾苦,纔能獲得長久的統治。 《淮南子》的語言風格,既有道傢清靜自然的韻味,又有諸子百傢辯駁論證的嚴謹。它善於運用比喻、寓言、神話等多種錶現手法,將抽象的哲學理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例如,書中關於“誇父逐日”、“後羿射日”等神話故事的引用,不僅豐富瞭文章的內容,也為哲學論述增添瞭文學色彩。 總而言之,《淮南子》是一部包羅萬象、思想深邃的經典。它如同一麵多棱鏡,摺射齣先秦至漢初思想文化的斑斕色彩,為我們理解中國古代哲學、宇宙觀、政治觀提供瞭寶貴的鑰匙。 二、《論衡》:駁雜的論證與獨特的懷疑精神 王充的《論衡》,是東漢時期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哲學著作。麵對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迷信、讖緯之說以及對鬼神、命運的盲目崇拜,《論衡》以其犀利而獨到的懷疑精神,對這些觀點進行瞭係統的批判和深刻的剖析,展現瞭鮮明的唯物主義和理性主義傾嚮。 《論衡》的核心在於其對“鬼神”和“命運”的否定。在那個時代,人們普遍相信鬼魂的存在,相信命運的不可抗移。王充則通過大量的論證和事實,力圖揭示這些觀念的虛妄性。他認為,鬼神是人們想象的産物,並非客觀存在;命運也是一種宿命論的觀點,否定瞭人的主觀能動性。他以“問鬼”、“論死”、“虛論”等篇章,逐一駁斥瞭關於鬼魂附體、死者復仇、鬼神禍福等種種迷信說法,並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解釋生死、災禍等現象。 王充的論證方法,雖然有時顯得駁雜,但其邏輯嚴密,證據翔實。他善於運用對比、歸納、演繹等多種推理方式,層層深入,步步為營,將自己的觀點清晰地呈現給讀者。例如,在論證“鬼神無形”時,他會列舉大量實際案例,說明那些所謂的“鬼神顯靈”事件,往往是由於人們的臆測、誤會或人為的欺騙造成的。 《論衡》所體現的懷疑精神,在中國思想史上是極其寶貴的。它挑戰瞭當時的主流思想,敢於質疑權威,堅持用理性去審視世界。這種批判精神,為後世思想的發展開闢瞭道路,也為科學精神的萌芽奠定瞭基礎。王充的這種“務實求真”的態度,不迷信權威,不拘泥於傳統,而是以事實為依據,以邏輯為準繩,這種科學的治學態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此外,《論衡》也涉及瞭對社會現象、曆史人物、文學藝術等方麵的評論。雖然其核心在於哲學批判,但其廣泛的視野和深刻的見解,使其成為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著作。他對於文學作品的評論,強調其社會功能和現實意義,體現瞭中國古代文論中“文以載道”的思想。 《論衡》的語言風格,直白而有力,不事雕琢,卻充滿說服力。王充的文風,與其思想的犀利性相得益彰,直接切入主題,不迴避矛盾,勇於錶達自己的觀點。這種樸實無華的語言,反而增加瞭其論證的說服力。 《論衡》如同一把銳利的解剖刀,剖開瞭當時社會籠罩的迷信外衣,展現瞭理性之光。它是一部挑戰時代、振聾發聵的傑作,其深刻的懷疑精神和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柳宗元集》:山水之樂與憂國之情 唐代文學大傢柳宗元,不僅是“唐宋八大傢”之一,更是中國古代山水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山水情懷、深邃的哲學思考和強烈的憂國憂民情懷,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 柳宗元的山水文章,如《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袁溪傳》等,是其文學成就的代錶。在這些作品中,他不再僅僅是對景物的客觀描繪,而是將自己的情感、思想、境遇融入其中,賦予山水以生命和靈魂。他筆下的山水,不再是靜態的畫麵,而是充滿動感、意境深遠的藝術世界。 《始得西山宴遊記》中,西山之景的描寫,是其內心抑鬱情懷的抒發。“心凝形釋,與萬化冥閤。”西山之景的險峻、幽深、奇絕,與他被貶謫的失意心境形成瞭一種奇妙的對照。通過對西山景色的描繪,他不僅錶達瞭自己擺脫俗務、迴歸自然的心願,更展現瞭他在逆境中尋求精神解脫的勇氣和智慧。 《鈷鉧潭記》中,他對鈷鉧潭的描繪,更是彆具匠心。潭水的清澈、石頭的奇麗、植被的蔥蘢,構成瞭一個寜靜而充滿生機的世界。“此地似有遠客,悠然自得。”他筆下的山水,是他心靈棲息的港灣,是他對抗人生苦難的精神支柱。 然而,柳宗元的文章絕不僅僅是描繪山水之樂,更蘊含著深沉的憂國之情。他身處政治動蕩的年代,曆經宦海沉浮,對時弊有著深刻的體察。即使在貶謫之地,他也未曾忘記自己作為讀書人的責任。他的文章,常常在描寫自然之美時,暗含對政治腐敗、民生疾苦的感慨。 例如,在《捕蛇者說》中,他對捕蛇者在險惡環境中忍辱負重生活的描寫,實際上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隱喻,也飽含瞭對底層人民的同情。他對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關注,也體現瞭他對民生的關懷。 柳宗元的文章,文字精練,意境深遠,風格雄健而又清麗。他善於運用典故,語言典雅,但又不失自然流暢。他的敘事,條理清晰,過渡自然,將復雜的思想和情感,通過生動的描寫娓娓道來。 《柳宗元集》不僅展現瞭柳宗元作為文學傢的纔華,更呈現瞭他作為一位有良知的士大夫,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己的操守,並以文字為武器,錶達自己對國傢、對人民的關懷。他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滌蕩著人們的心靈,也激勵著人們在艱難時刻,保持內心的堅守和對理想的追求。 結語 《淮南子》的博大精深,《論衡》的理性批判,以及《柳宗元集》的山水之情與傢國情懷,這三部作品,雖然時代不同,風格迥異,但都閃耀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為我們理解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哲學精神和文學藝術,提供瞭珍貴的窗口。本次精編,旨在為讀者呈現這些思想的薪火,點燃智慧的火種,引領大傢在閱讀中,感受思想的流動,體驗智慧的升華。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李敖精編》選本,光是名字就透著一股子一股子老派文人的傲氣和對經典的自信。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淮南子”的部分。哎呀,那文字的古奧和思維的跳躍,真叫人叫絕。它不像後世的史書那樣循規蹈矩,而是充滿瞭哲思的火花和奇特的想象。讀它的時候,我總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漢初那種百傢爭鳴的氛圍裏,每一個概念的提齣,都像是對既有世界觀的一次溫柔的、但卻是顛覆性的挑戰。特彆是關於“道”的闡釋,不同於老莊的虛無飄渺,淮南子似乎更注重如何在人事和自然之間找到一個實用的平衡點,那種對治國方略的隱晦錶達,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體會齣其中蘊含的政治智慧。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處理得也相當不錯,雖然是精選,但注釋和原文的比例拿捏得當,沒有讓現代讀者在浩瀚的古籍麵前望而卻步,而是提供瞭一個相對友好的入口,去探索古代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它不是那種速食的讀物,更像是一壺需要慢慢溫熱的好茶,初嘗可能有點澀,但迴味無窮。我特彆欣賞選編者在取捨上的功力,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邊角料,而是緊緊抓住瞭那些能代錶時代精神和哲學深度的篇章。

評分

我對這套“精編”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非常滿意,紙張手感厚實,不易反光,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不會太纍,這對於閱讀厚重的古代典籍來說至關重要。而且字體選擇得當,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閱讀的清晰度。從實用角度來看,這比抱著幾本厚重的原版書要方便得多,無論是放在書包裏通勤時看,還是放在床頭隨時翻閱,都非常閤適。坦率地說,很多人麵對《淮南子》這樣的古籍,常常因為閱讀載體的沉重和注釋的繁復而卻步,但這本精編本成功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卻又沒有犧牲內容的深度。它就像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嚮導,帶著你穿梭在三個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觀之中,既能領略到學術的深邃,也能感受到文學的優美。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文化投資,它讓三位重量級人物的作品,以一種易於親近且充滿敬意的方式,迴到瞭現代讀者的案頭。

評分

柳宗元的文章,特彆是他的山水遊記和政論,總能給我一種清冷而又堅韌的感覺。這部分選篇無疑是全書中最具文學性和情感張力的。他的山水描寫,絕不是簡單的寫景,而是將他個人的失意、對時局的憤懣,巧妙地融入到那些奇峰怪石之中。《永州八記》的意境之深遠,是其他文人難以企及的。比如描寫到月亮和影子,那種“萬物靜觀皆自得”的禪意,又帶著被貶謫的孤寂,讀來讓人心頭一緊。而且,柳宗元的散文,那種駢散結閤的句式,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極強,顯示齣唐代散文革新的成熟和力量。我記得讀到他批評時弊的文章時,那種正直和不屈,仿佛能穿越韆年依然灼痛人心。這套精編本選得很有品味,既保留瞭其詩歌般的意境美,也沒放過他作為唐宋八大傢之一的議論之纔。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一位思想傢、一位文學傢、一位政治鬥士的形象,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麵前。

評分

從整體上看,這本匯集瞭三位風格迥異的巨匠的作品,其編排本身就構成瞭一種獨特的對話。我發現,從淮南子的宏大形上之思,到論衡的務實批判精神,再到柳宗元的個體情感與山水寄托,三者之間形成瞭一個有趣的知識譜係。它不是簡單地把三本書放在一起,而是通過某種看不見的綫索,將先秦的思辨精神、漢代的學術風骨和唐代的文學高峰串聯起來。對於一個想對中國古代思想史和文學史有一個快速但高質量的整體印象的讀者來說,這比單獨閱讀任何一本原著都要高效得多。選編者的功力在於,他沒有讓不同時代的語言風格互相衝撞,反而讓它們各自閃耀齣獨特的光芒。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圖譜的切片,讓你在一個相對緊湊的閱讀體驗中,領略到不同曆史時期知識分子所關注的核心問題——無論是治國、辨僞,還是抒情。

評分

轉嚮“論衡”這部分,閱讀體驗立馬來瞭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如果說《淮南子》是描繪天空的奇景,那麼《論衡》就是拿一把尺子,在地上丈量那些流言蜚語和迷信的“真實性”。王充的筆鋒,簡直是帶著一股子硬邦邦的樸素唯物主義精神,直插那些玄乎其玄的鬼神之說。他的文字風格極其直白,甚至帶著點兒近乎刻薄的犀利,完全沒有士大夫那種故作高深的腔調。我特彆喜歡他拆解“天人感應”的那幾段,邏輯清晰,論據紮實,簡直就是兩韆年前的“科學闢謠指南”。這種精神在那個時代是多麼難能可貴啊!讀他的文字,感覺不是在讀一本哲學著作,更像是在聽一位學識淵博、脾氣有點倔的老先生,跟你掰開瞭揉碎瞭講道理,他不會因為你地位高就敷衍你,也不會因為你觀點流行就盲目附和。精編本對《論衡》的取捨也很講究,著重選取瞭那些批判性最強、最能體現王充“實事求是”思想精髓的章節,讓讀者能最快地領略到這位漢代“掃盲鬥士”的魅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