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孔子家语,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27.00元
作者:王国轩, 王秀梅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011035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王国轩、王秀梅所译《孔子家语》分十卷,四十四篇。它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资料汇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的必备书,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其书内容广泛,有关于孔子世系、从政、周游、入周考察、问礼、与国君问对,以及关于礼乐制度、历史自然的论述,有七十二弟子事迹等,不仅展现出孔子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博物学家的精神风貌,也映衬出先秦儒家的整体形象。
内容提要
王国轩、王秀梅所译《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部著作汇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此外,还有经过整理的孔子的家世、生平、事迹以及孔子弟子的材料。与包括《论语》在内的众多文献相比,《家语》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被称为“ 孔子研究书”。
目录
《孔子家语(精装)》
家语序
相鲁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古籍修复技艺入门》对我这样一个热衷于“动手”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古籍修复是个神秘莫测、需要极高天赋的领域,但这本书的编排思路极其清晰,完全是按照一个零基础学徒的成长路径来设计的。它没有直接展示高难度的抢救性修复,而是从最基础的“认识纸张的种类与特性”讲起,比如桑皮纸、皮纸、竹纸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湿度下的反应。随后,它详细图解了“嵌纸”“补洞”等基础技法,每一个步骤的工具准备、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都配有清晰的线描图,即便没有老师在旁指导,也能大致掌握要领。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质朴、实在,充满了对前辈工匠的敬意,没有丝毫的故作高深。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一些基础的保护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一种对待“时间遗物”的耐心和敬畏心。它让我明白,保护这些文献,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种对历史的郑重承诺。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思维定势”这个问题感到非常困惑。于是,我找来了这本《人类文明的多元图景》。这本书的视角极为宏大,它没有聚焦于某一两个具体的文化冲突事件,而是从人类早期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差异入手,构建了一整套理解文化差异的理论框架。它讨论了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时间观对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以及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在决策逻辑上的根本区别。这本书最厉害的一点是,它在阐述这些复杂的哲学概念时,大量引用了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使得理论基础非常扎实。行文风格极为理性、克制,数据和逻辑支撑充分,没有丝毫煽情或武断的成分,这对于我这种追求逻辑自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沟通,不是因为语言不通,而是因为我们根本活在不同的“世界模型”里。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边界被极大地拓宽了,看问题也变得更加立体和辩证。
评分我最近在琢磨如何将传统智慧融入到当下的企业管理中,无意间翻到了这本《古代哲思与现代领导力》。说实话,起初我对这类“古为今用”的书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总觉得生搬硬套难免显得矫情。但这本选集处理得相当高明,它没有刻意去拔高古代圣贤,而是着重于对“效率”“组织构建”和“人才激励”等现代管理学概念的古籍溯源。书中将一些零散的古代思想片段,巧妙地串联成了符合现代企业组织架构的逻辑链条。比如,它将《孟子》中的“以人为本”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关怀”进行对照分析,论证了关注个体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是生产力核心的观点。更精彩的是,它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将古代的理想状态与现代跨国公司面临的困境进行对比,使得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这本书的论证逻辑非常严密,观点鲜明,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在领导岗位上寻求更深层次文化支撑的管理者来说,提供了超越西方管理学模型的另一种思考维度。读完它,我不再把管理看作是一套冰冷的操作流程,而是一门关乎人心的艺术。
评分这本《论语精粹》实在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我向来对古代经典抱着一种敬畏又略带疏离的态度,总觉得那些文字离我们太远,晦涩难懂。然而,这本选本的处理方式却让人耳目一新。它不像某些版本那样堆砌原文,让人望而生畏,而是精心地提炼出了最核心的篇章和语录。最让我赞赏的是它的“意译”部分,那翻译的水平简直可以说是信、达、雅的完美结合。它没有用那种僵硬的、逐字的翻译腔,而是真正抓住了孔子思想的精髓,用现代人完全能够理解的语言和生活场景来阐释,仿佛老先生就坐在我对面,循循善诱。尤其在“君子与小人”的辨析上,翻译者加入的背景注释非常到位,让我明白在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结构中,这些概念有着怎样的分量和现实意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仁”“义”“礼”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名词解释,而是真正内化成了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无论是快速翻阅寻找某个金句,还是静下心来深入研读,体验都极佳。对于想入门儒家思想,又怕被浩瀚古籍劝退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张最友好的通行证。
评分对于我这种对书法和古代艺术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中国古代文人风骨画册》简直是一场视觉和精神的双重盛宴。这本书收录的画作和诗词作品,时间跨度极大,从魏晋风骨一直延伸到晚清遗风,每一页的展示都极其考究。装帧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采用的是进口的哑光纸张,油墨的层次感处理得非常出色,即便是水墨的淡墨晕染,也清晰可见其笔触的微妙变化。但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文人精神”的解读。它不只是简单地展示画作,而是通过对画作背后文人的生平、心境以及时代背景的细腻描绘,让人领悟到“笔墨当随时代”和“胸中有丘壑”的真正含义。特别是对几位“落魄”文人的介绍,那种在困顿中依然坚守艺术操守的气节,隔着几百年的时光,依然能深深地打动人心。这本书的文字叙述部分也颇具文学性,行文流畅,情感充沛,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的学术感。它教会我,真正的艺术,是生命体验的外化,而不是技巧的炫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