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墨子墨家智慧一本通
:29.80元
作者:江澜艺 注译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83049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墨子,战国初期鲁阳人,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家学说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反对不义之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礼俗上的奢靡之风,注重实用性,和儒家学说相对立。墨家学说在先秦影响非常大,和儒家思想并称当时的显学。
江澜芝编写的《墨子墨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辑录了《墨子》的精彩篇章,全书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译文、眉批几部分,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经典再现了《墨子》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精华,对于读者了解墨家学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墨子墨家智慧一本通(插图注释眉批版)》通过点题、阅读提示、原文、注释、翻译和眉批六大部分,以及精美的手绘插图,对《墨子》进行深入解读,为读者展示了先秦思想家墨子的思想精华。
目录
篇 亲士
零零壹/体恤贤人的重要性
零零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零零叁/君子具有的高尚人格
零零肆/亲近重用正直贤明的人
零零伍/体谅别人的难之处
零零陆/瑕不掩瑜
零零柒/不要炫耀自己
第二篇 修身
零零壹/根本的才是重要的
零零贰/严于律己
零零叁/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
零零肆/君子的要求
第三篇 所染
零零壹/染丝的道理
零零贰/君主要重视身边人对你的影响
零零叁/要选择贤德的臣子
零零肆/要严格选择朋友
第四篇 法仪
零零壹/制度约束的重要性
零零贰/效法的准则
零零叁/奉行天的法则
零零肆/善有善报
第五篇 七患
零零壹/七种祸患
零零贰/粮食的重要作用
零零叁/发展与节俭的重要作用
零零肆/君主要圣德贤明
第六篇 辞过
零零壹/节俭的好处
零零贰/不要过于注重服饰
零零叁/在饮食上应该节俭
零零肆/制造交通工具一定要简朴
零零伍/避免男女失调
零零陆/要在五方面节俭
第七篇 三辩
零零壹/要懂得休息
零零贰/不要玩物丧志
零零叁/圣王无乐
第八篇 尚贤上
零零壹/事与愿违
零零贰/国家不治
零零叁/如何增加圣德贤明的人
零零肆/任用人才的标准
零零伍/如何选拔人才
零零陆/要尊重人才
第九篇 尚贤中
零零壹/任用贤德的人
零零贰/贤人的贡献
零零叁/治理国家的三个原则
零零肆/善待贤人
零零伍/不要以貌取才应任人唯贤
零零陆/崇尚圣德贤明
零零柒/要善于发现贤人
零零捌/要遵从天的意志
零零玖/天意不可违
零壹零/圣人的德行
零壹壹/尚贤为治国之本
第十篇 尚贤下
零零壹/治理国家要扬善惩恶
零零贰/治理国家要任用贤德的人
零零叁/选择人才不以出身为标准
零零肆/崇尚圣德贤明的重要作用
零零伍/不要用人唯亲
零零陆/崇尚贤德可以取得的利益
第十一篇 尚同上
零零壹/不要把个人的意愿作为行事的标准
零零贰/设立官职的原则
零零叁/以乡的方式治理国家
零零肆/要向天看齐
零零伍/五刑的制定
第十二篇 尚同中
零零壹/不要复古
零零贰/设立国家机构的原则
零零叁/天子的奖赏标准
零零肆/乡里乡长的作用
零零伍/崇尚国君的言行
零零陆/崇尚天子的言行
零零柒/崇尚天道
零零捌/人是治理国家的主观因素
零零玖/设置官职的目的
零壹零/以权谋私的后果
零壹壹/得到别人帮助的好处
零壹贰/成功的途径
零壹叁/重视尚同
第十三篇 尚同下
零零壹/要体察民情
零零贰/设立官职的原因
零零叁/处理政事要遵从统一的是非标准
零零肆/如何治理家庭
零零伍/治理国家要尚同
零零陆/天子要尚同天下
零零柒/尚同的广泛作用
零零捌/尚同是古代就有的
零零玖/尚同与尚贤
零壹零/尚同与爱民
零壹壹/尚同为从政的根本
第十四篇 兼爱上
零零壹/处理事情要了解根源
零零贰/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爱
零零叁/人人胄盒行兼爱
第十五篇 兼爱中
零零壹/成就大事的原则
零零贰/天下种种祸害的根源
零零叁/解决天下纷争的具体办法
零零肆/兼爱是很容易实行的事情
零零伍/实行兼爱的可胄盒性
零零陆/古代的兼爱
零零柒/对君子的号召
第十六篇 兼爱下
零零壹/大窨产生的原因
零零贰/大利产生的原因
零零叁/认可赞同兼爱
零零肆/兼爱的普遍性
零零伍/兼爱符合人心
零零陆/文王的兼爱
零零柒/禹的兼爱
零零捌/汤的兼爱
零零玖/例举周诗
零壹零/兼爱应该先爱别人
零壹壹/兼爱是否流行取决于君主
零壹贰/成就国家大事的大道理是兼爱
第十七篇 非攻上
零零壹/不仁的程度
零零贰/对君子的批评
第十八篇 非攻中
零零壹/墨子说
零零贰/战争带来的灾难
零零叁/攻打别的国家的坏处
零零肆/战争只能使少数人获利
零零伍/国家兴衰存亡的矣键
零零陆/不贪图战争之利
第十九篇 非攻下
零零壹/建功立名的方法
零零贰/兼拜的坏处
零零叁/战争带来的灾难
零零肆/正义的征战
零零伍/正义的战争
零零陆/武王伐纣
零零柒/战争兼拜不是好的办法
零零捌/以德招徕诸侯
零零玖/非攻的必要性
第二十篇 节用上
零零壹/做事不要浪费财力
零零贰/人口成倍增长的原因
零零叁/要学习前代圣人的做法
第二十一篇 节用中
零零壹/能够统率诸侯的原因
零零贰/制作用器的法则
零零叁/饮食要节俭
零零肆/制作衣服的时候要节俭
零零伍/船的便利
零零陆/圣王节葬的原则和要求
零零柒/制作宫室的原则
第二十二篇 节葬下
零零壹/孝子要尽力为父母做事
零零贰/仁吝的做法
零零叁/矣于厚葬的两种不同的主张
零零肆/王公贵族厚葬的品
零零伍/厚葬只可能让国家越来越贫穷
零零陆/厚葬会减少国家的人口
零零柒/厚葬久丧将导致治国混乱
零零捌/厚葬会导致对外作战的失利
零零玖/厚葬的害处
零壹零/圣德贤明的人的埋葬方法
零壹壹/圣明的君主不主张厚葬
零壹贰/厚葬不是圣王之道
零壹叁/风俗决定葬礼的薄厚
零壹肆/量子的主张
零壹伍/墨子的呼吁
第二十三篇 天志上
零零壹/天下的士君子
零零贰/多为百姓做事
零零叁/天为政于天子
零零肆/天意
零零伍/天的兼爱
零零陆/圣王与暴君
零零柒/是非的标准
第二十四篇 天志中
零零壹/义出自于天
零零贰/天是高贵明智的
零零叁/天意是仁义的本原
零零肆/要顺从天意
零零伍/善仁的人
零零陆/要回报天的善意
零零柒/天是深厚地爱着人民的
零零捌/顺天意得实惠
零零玖/违反天意受到惩罚
零壹零/义的法则
第二十五篇 天志下
零零壹/知小而不知道大
零零贰/高贵明智的是天
零零叁/上天的普遍的爱
零零肆/天赏罚除暴的原因
零零伍/圣人与盗贼
零零陆/君主要重视仁义
零零柒/小过与大过
零零捌/颠倒黑白
零零玖/要考察天志
第二十六篇 明鬼下
零零壹/天下大乱的原因
零零贰/明察鬼神的有无
零零叁/验证鬼神的有无
零零肆/鬼神是否存在
零零伍/肯定鬼神的存在
零零陆/不能怀疑鬼神的存在
零零柒/鬼神确实存在
零零捌/证明鬼神的有无
零零玖/鬼神无处不在
零壹零/周国相信鬼神的存在
零壹壹/古代社会对鬼神的重视
零壹贰/圣王是重视鬼神的
零壹叁/证明鬼神的存在
零壹肆/《商书》也记载着鬼神之事
零壹伍/《夏书》也记载着鬼神之事
零壹陆/总结
零壹柒/安定天下的办法
零壹捌/无法逃避的惩罚
零壹玖/鬼神的赏罚术可避免
零贰零/祭祀的好处
零贰壹/实现圣王之道
第二十七篇 非乐上
零零壶/仁义的人的做法
零零贰/乐的原则
零零叁/音乐不是重要的
零零肆/作乐的坏处
零零伍/为乐非也
零零陆/乐会影响国计民生
零零柒/乐舞招致
零零捌/要禁止作乐
第二十八篇 非命上
零零壹/要明辨命定论奋的观点
零零贰/立论的准则
零零叁/不要认命
零零肆/有命论的错误
零零伍/义人使天下大治
零零陆/相信命运的不良后果
零零柒/相信命运的害处
零零捌/士君子的做法
第二十九篇 非命中
零零壹/检验言论的准则
零零贰/成功在于自己的努力
零零叁/反对相信命运
第三十篇 非命下
零零壹/验证言论的准则
零零贰/不是命运使然
零零叁/圣王反对命运
零零肆/努力才菔解决问题
零零伍/非命的必要
第三十一篇 非儒下
零零壹/丧礼中的矛盾与错误
零零贰/婚礼有悖于情理
零零叁/宣扬有命
零零肆/谋生的特殊职业
零零伍/复古之非
零零陆/因循思想
零零柒/不讲仁义
零零捌/君子不要像钟
零零玖/孔子的不仁义
零壹零/孔子的恶行
零壹壹/相反的言行
零壹贰/孔子的不良影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古代技术史比较感兴趣的人,所以这本书中关于墨家“奇技淫巧”的探讨部分,对我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书中详细描绘了墨家工匠集团的组织形式和技术传承,那种对机械原理近乎迷恋的专注,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古代的科技纪录片。作者对墨家机关术的描述,不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精巧,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科学思想和实验精神,这一点是很多同类书籍避而不谈的。我尤其喜欢它用现代工程学的术语来解析墨家的一些结构设计,这种跨时空的对话感非常强烈。书中收录的一些手稿复原图和结构示意图,印刷质量极高,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实干家”的墨家群像,而不是仅仅将墨子塑造成一个空谈理论的哲学家。看完这部分,我甚至开始对手工制作产生了一种新的敬畏感。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与我读过的其他严肃哲学著作相比,简直是清流一股。它大量使用了口语化的表达和生动的比喻,使得原本深奥的逻辑推理变得像和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在交谈。比如,在讲解墨家认识论中的“三表法”时,作者没有采用僵硬的定义堆砌,而是设计了一段小小的场景对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如何通过“先见”、“本之”、“验之”来判断是非。这种教学方式极其有效,让人在不经意间就记住了核心概念。此外,书中的“延伸阅读”推荐列表也十分有价值,它没有推荐那些大众熟知的经典,反而指向了一些晦涩但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和出土文献报告,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研究方向。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能让普通读者感到轻松愉快,又能满足专业人士进行深入探究的难得的读物,它在“通俗”与“深刻”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
评分读完最后一章,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的“温度”。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在当代社会常常被解读为一种理想化的、不切实际的口号,但在《墨子墨家智慧一本通》中,作者通过对墨家社会救助、灾荒赈济等历史实践的细致梳理,展现了这种“爱”是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的。书中对墨家游士“趋车鲁往”的义举的描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厚重感,让人热泪盈眶。它不是在贩卖一种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在展示一种基于同理心和责任感的“工作伦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体现了这种温暖感,纸张选择上偏向于柔和的米黄色,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很舒适。这种对读者体验的细致考量,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兼济天下”的真正含义,远比我想象的要具体、要脚踏实地得多。
评分这部《墨子墨家智慧一本通》的封皮设计得很有意思,那种古朴的木刻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先秦的氛围中。我本来对古代哲学不太感冒,总觉得枯燥,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处理得相当现代和精致,读起来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沉闷感。书里对墨家思想的梳理非常系统,从兼爱非攻到尚贤尽力,每一点都配有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现代生活中的案例,这一点做得特别到位。比如讲到“节用”的时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墨子的论断,而是会结合当代消费主义的弊端来分析,让人读完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也被过度消费裹挟了。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学界对墨家“天志”和“鬼神”观点的不同解读,这使得整本书的深度一下子就提上来了,绝非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特别是作者对墨家与儒家、道家思想的对比分析,逻辑清晰,论据扎实,让初学者也能快速把握墨家在百家争鸣中的独特地位。光是看这个“通”字,就知道它试图涵盖的广度,而实际阅读体验也确实让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通往那个逻辑严密、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墨家世界的门户。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好奇,听说墨家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新的解读价值。拿到手后,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墨家“非攻”思想的现代化阐释。这本书没有停留在古代战争的描述上,而是用大量篇幅探讨了国际冲突的根源和非暴力解决途径,引用了许多近现代的社会运动案例作为佐证。这种将古代智慧与当代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的方式,让书中的内容充满了现实的张力和批判性。比如,书中对“尚同”的解读,强调的不是简单的服从,而是一种基于公共利益的集体理性构建,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注释去思考,因为作者在引述原文时,往往会做一些细微的、但极具启发性的文本校勘和阐释。这些细节处理得非常考究,能看出作者在文本功底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是随便引用几段话凑数的。整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读完一个章节,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同时又埋下了更多需要探究的疑问的种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