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
定價:45.00元
作者:美)賽西·高夫 、 梅麗莎·切瓦特桑 ,陽光
齣版社:北京日報齣版社(原同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477280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暢銷書《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孩子》(挑戰篇)
“我們之所以被孩子擋在門外,是因為我們太小看孩子,以為年長是足以應對孩子的利器。在當今這個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與孩子站在同一軌道,並保持相同速率,這也是為人父母極大的挑戰。”
※找到錶達彼此的語言
龍應颱: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錶達卻沒有語言。
楊瀾:成年人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讓這一代中國孩子疲於奔命、迷失方嚮。錶麵上,是因為大傢的手頭有錢瞭、選擇增多瞭、視野全球化瞭;深層裏,是對待人生、看待世界的價值觀或是評價體係在劇烈轉變中,尚未完成。許多曆史遺留的、集體無意識的沉澱,反過頭來糾纏我們,讓我們進退失據、左右為難。
威廉?西爾斯:我們慢慢認識到,孩子不應該控製父母,父母也不應該控製孩子。然後,父母的確必須控製局麵,沒有任何限製的傢庭生活會是災難。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孩子》曾獲: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4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中國好書榜?生活類TOP100(2014)
?豆瓣讀書2014年度好書(教育類)內容提要
不可否認,和上一代相比,我們所處的育兒環境更加復雜。
在我們還沒來得及學會怎麼處理垃圾信息的騷擾,就驚恐地發現孩子的手機裏已經有瞭我們不想看到的畫麵。
我們極力想教導孩子我們堅信的為人之道,卻沮喪地發現:孩子的世界我們無法涉入,更不要說教導瞭。
……
美國傢庭教育專傢賽西高夫和梅麗莎切瓦特桑認為:我們之所以被孩子擋在門外,是因為我們太小看孩子,以為年長是足以應對孩子的利器。在當今這個充滿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時代,如何與孩子站在同一軌道,並保持相同速率,這也是為人父母極大的挑戰。
在《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中,兩位作者給齣瞭解決之道:我們不會永遠跟得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但我們可以不斷優化自己,永遠具備認識和錶達彼此的意願和能力。
本書從八個層麵講述瞭影響孩子內心的力量——同情心、寬恕、感恩、正直、責任心、耐心、自信、禮儀,讓我們帶著更多的自由為人父母。
目錄
前言
部分 挑戰——現代傢長的睏境
章 匿名時代:現實感的缺失
第2章 警惕的世界:安全感的缺失
第3章 權利感的問題:金錢造就的世界
第4章 尊重的缺失:底綫必須存在
第5章 情緒的海洋:苦苦掙紮的孩子
第二部分 傳統價值觀——影響孩子內心的力量
第6章 同情心:讓孩子發自內心地錶達情感
第7章 寬恕:如何迴應冒犯與傷害
第8章 感恩:讓孩子擁有更多自主權
第9章 正直:學會以愛的方式迴應彆人
0章 責任心:教會孩子做正確的事情
1章 耐心:如何迴應成長中的苛責與衝動
2章 自信:如何迴應孩子的自我懷疑
3章 禮儀:培養孩子對他人的感知能力
第三部分 優化內在,成就親子關係
4章 你可以給孩子的好禮物
5章 擁有一個孩子之外的世界
6章 學習擁有愛的生活
作者介紹
賽西高夫,教育學博士,心理輔導師、執業谘詢師,“明日之星”青少年谘詢部主任。曾多次受電颱邀請在節目中擔任嘉賓,是各類親子活動以及教師培訓項目中廣受歡迎的主講人。 梅麗莎切瓦特桑,教育學博士,“明日之星”創始人及執行主任,教授過研究生課程,曾在多所社區和學校做專題講座,並受邀在多傢美國及加拿大電視颱和電颱擔任嘉賓,其講座在傢長、教師以及不同齡段兒童中廣受歡迎。 賽西和梅麗莎閤著有多部作品,其中《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中文版上市以來廣受好評,曾獲——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4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中國好書榜生活類TOP100(2014) 豆瓣讀書2014年度好書(教育類)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就帶著一種溫情和力量,感覺像是作者在邀請我們一起踏上一段探索之旅。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標題就足夠吸引我瞭。“遇見孩子”,這四個字瞬間將我拉迴瞭與自己內心深處那個純真小孩相遇的時刻,也讓我想起瞭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孩子,無論是自己的,還是親友的,或是故事裏的。那種感覺,仿佛我們被輕輕地拉迴到一個更本真的狀態,卸下成人世界的層層僞裝,去傾聽那些最原始的渴望和聲音。而“遇見更好的自己”,更是點睛之筆。它暗示瞭,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並非隻是給予者,更是一個學習者,一個在付齣中收獲成長、在理解中發現潛能的人。這本書的標題,似乎承諾瞭一種雙嚮奔赴的意義,一種在關係中自我發現和超越的可能。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共鳴,看到那些在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甚至是僅僅作為一個成年人去理解孩子時,所能解鎖的全新視角和無限可能性。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育兒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的成長哲學,關於如何通過愛與連接,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完整和成熟。
評分我一直認為,成長是一場永不停止的追尋,而親子關係,更是這場追尋中最具挑戰性也最富意義的維度之一。《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這個書名,就像一聲溫柔的號角,吹響瞭關於愛、理解與自我超越的戰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帶領我穿越育兒路上的重重迷霧,去“遇見”那些在孩子身上閃耀的,卻也常常是我們忽略的“更好的自己”。“挑戰篇”三個字,預示著這本書不會是輕鬆的童話,而是關於如何直麵那些讓我們頭疼、甚至想要逃避的時刻。我好奇作者會如何剖析那些讓人抓狂的行為,如何引導我們從孩子的視角去理解他們的世界,而不僅僅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去評判。我相信,這本書不僅會為我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更會幫助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改變我對親子關係的認知,從而在一次次的挑戰中,找到那個更成熟、更有智慧、也更充滿愛的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有一種引人入勝的魔力。《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光是這個標題,就足以讓我産生強烈的共鳴和好奇。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教育的承諾,更像是一場關於心靈的探索。我猜測,書中會涉及許多那些讓我們感到束手無策的“挑戰”,比如孩子固執己見時的溝通難題,或是麵對他們負麵情緒時的不知所措。而“遇見更好的自己”,則像是給這些挑戰披上瞭一層希望的光輝。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不再僅僅把這些看作是“麻煩”,而是將其視為一次難得的契機,一次讓我們反思自身、學習成長,甚至發現自己潛在能量的機會。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在充滿挑戰的親子互動中,保持耐心和智慧,從而不僅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更能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人。這是一種雙贏,一種在付齣愛與理解的同時,也收獲瞭自我實現的奇妙旅程。
評分看到《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這個標題,我的腦海裏立即浮現齣一些畫麵:或許是麵對孩子頑固的堅持,或許是處理傢庭衝突時的焦頭爛額,又或許是在教育方式上與伴侶産生的深刻分歧。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挑戰”二字,這讓我感到一絲緊張,但也充滿瞭期待。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道路上,更是充滿瞭意想不到的考驗。我好奇作者會如何剖析這些挑戰,它們是來自孩子叛逆期的個性使然?是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育兒觀念的碰撞?還是現代傢庭結構中隱藏的復雜問題?“挑戰篇”似乎預示著這本書不會迴避那些令人頭疼的難題,而是會直麵它們,並試圖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明白,即使在最睏難的時候,也能從中汲取力量,找到通往更好自己的路徑。它可能不僅僅是提供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夠傳遞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一種在睏境中保持希望的態度。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籍情有獨鍾,而《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挑戰篇)》恰恰具備瞭這樣的潛質。從書名來看,它似乎是在邀請讀者進行一次內省式的旅程。我猜想,作者可能並非簡單地羅列育兒技巧,而是會深入探討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動機,以及這些動機如何映射齣我們作為成年人自身的成長睏境。這種“遇見孩子,遇見自己”的二元關係,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格局很大,它不僅僅關注外在的教育行為,更著眼於內在的心靈成長。特彆是“挑戰篇”這三個字,我猜測它會聚焦於那些最棘手、最令人感到無力的育兒時刻,比如孩子的不服從、情緒的爆發、學習上的睏難,甚至是青春期的疏離感。作者或許會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解方式,讓我們不再僅僅看到問題的錶麵,而是去挖掘問題的根源,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身上那些被隱藏、被忽略的潛力,最終實現自我超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