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冰,马克平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山东植物
  • 野外识别
  • 植物图鉴
  • 植物手册
  • 生态学
  • 生物多样性
  • 园艺
  • 科普
  • 植物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7480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05857
包装:平装
开本:48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页数:37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精选山东地区700余种常见和代表性物种,专业科研团队编写,鉴定,内容准确可靠,1300余幅精美、逼真的彩色图片,语言简明、通俗、实用性、可读性强,全系列出版,覆盖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生境类型。

内页插图

目录

木本檀物
叶针状或鳞片状
单叶
复叶

藤本檀物
草本檀物
花黄色或淡黄色
辐射对称
花瓣四
花瓣五
花瓣六

两侧对称
蝶形
唇形
有距

花小而多
组成头状花序

花白色
辐射对称
花瓣二
花瓣三
花瓣四
花瓣五
花瓣六

两侧对称
蝶形
唇形
有距
花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
组成头状花序

花紫色或近紫色(紫红色、淡紫色、粉红色或蓝色)
辐射对称
花瓣四
花瓣五
花瓣六

两侧对称
蝶形
唇形
有距
兰形或其他形状
花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
组成头状花序

花红色或橙红色
辐射对称
花瓣六
花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

花绿色
辐射对称
花瓣四
花瓣五
花瓣六
花小而多
组成穗状花序
组成头状花序

花被不明显
蕨类植物
植株禾草状

索引
中文名索引
学名(拉丁名)索引

前言/序言

  历经四代人之不懈努力,浸汇三百余位学者毕生心血,述及植物三万余种,卷及126册的巨著《中国植物志》已落笔告罄。然当今已不是“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时代,如何将中国植物学的知识普及芸芸众生,如何用中国植物学知识造福社会民众,如何保护当前环境中岌岌可危的濒危物种,将是后《中国植物志》时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念及国人每每旅及欧美,常携一图文并茂的“Field Guide”(野外工作手册),甚是方便;而国人及外宾畅游华夏,却只能搬一块大部头的“Flora”(植物志),实乃吾辈之遗憾。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所长主持编撰的这套《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丛书的问世,当是填补空白之举,令人眼前一亮,颇觉欢喜,欣然为序。
  丛书的作者主要是全国各地中青年植物分类学骨干,既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又熟悉当下的新技术和时尚。由他们编写的植物识别手册已兼具严谨和活泼的特色,再经过植物分类学专家的审订,益添其精准之长。这套丛书可与《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等学术专著相得益彰,满足普通植物学爱好者及植物学研究专家不同层次的需求。更可喜的是,这种老中青三代植物学家精诚合作的工作方式,亦让我辈看到了中国植物学发展新的希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本系列丛书的出版,定能唤起更多的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对科学传播、环保宣传事业的关注;能够指导民众遍地识花,感受植物世界之魅力独具。
  谨此为序,祝其有成。
攀登野外,解码自然:中国常见植物识别指南(非山东专册) 引言:一册在手,览尽神州大地之植物风姿 本书并非聚焦于齐鲁大地特有的植物群落,而是以宏大的地理视野,致力于构建一部面向整个中国广袤疆域的植物识别工具书。我们深知,中国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植物资源之丰富、分布之复杂,绝非单一区域的志书所能涵盖。因此,本书旨在成为博物爱好者、科研工作者、生态环境监测人员以及所有热爱自然的读者,穿越不同生态系统、跨越南北东西的“数字罗盘”与“实体图谱”。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识别方法论的构建 本书的首要目标,在于系统性地梳理和传授植物野外识别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规范。我们摒弃了仅停留在物种名录罗列的传统模式,而是将更多的篇幅投入到“如何看”和“如何辨”的思维训练上。 1. 宏观生态背景下的植物群落理解: 我们首先从中国的地理区划入手,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主要的植物区系单元,例如:华北区、东北区、华东区(不含山东)、华中区、西南区、西北区、华南区及青藏高原区。每一区域的介绍,都将侧重于其气候特征(如季风强度、年降水量)、土壤类型(如红壤、棕壤、褐土)以及由此决定的优势植被类型(如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等)。这种宏观的生态背景铺垫,有助于读者在识别具体物种时,能够迅速判断其生境适应性,排除不可能性。 2. 结构形态学深度解析: 识别的基石在于形态学。本书对植物的各个器官进行了详尽的图文解析,且强调不同区域物种的形态变异性。 营养器官: 详细描绘了叶序、叶形(如掌状复叶、羽状深裂叶)、叶缘(如锯齿的细微差别)、叶质地(革质、纸质)以及茎的特征(如是否有棱、毛被情况)。特别针对易混淆的草本和木本的茎的结构差异进行了专项讲解。 繁殖器官——花的奥秘: 这是物种分类的核心依据。我们系统介绍了花被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数目、排列和愈合情况),强调了花序的类型(如总状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在野外快速识别中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区域特有的“隐花”或“风媒花”的识别技巧,也提供了详尽的步骤指导。 果实与种子的多样性: 果实的形态(浆果、核果、蒴果、荚果等)及其成熟期的颜色变化,是后期鉴定的重要依据。本书收录了大量不同区域常见果实裂开方式的示意图。 3. 识别流程与检索表的科学运用: 本书提供了多套基于不同植物科属的“双向选择”检索表。这些检索表侧重于跨区域共有的、具有稳定特征的类群。例如,在蔷薇科(Rosaceae)的识别中,我们会引导读者首先区分其是否为掌状复叶(如委陵菜属),还是羽状复叶(如蔷薇属、棘刺属),并辅以清晰的流程图,避免读者在面对复杂的“二选一”时感到无从下手。 第二部分:跨区域典型植物类群的精选与展示 本书的选材覆盖了中国大部分非特有或分布极广的优势植物类群,重点关注那些在不同省区均有广泛分布,且形态易混淆的类群。 1. 常见乔木与灌木的辨识(北方、中部与南方过渡带): 桦木属(Betula)与杨属(Populus)的区域性比较: 探讨了我国北方和高海拔地区桦木的树皮特征与南方暖温带杨树类群的叶形差异。 槭树科(Aceraceae)的广布性研究: 针对不同海拔、不同湿度的槭树种类(如平地常见的鸡爪槭与高山常见的糖槭),在叶片裂刻深度和果翅角度上的细微区别进行了对比展示。 松柏类(针叶植物)的区域性区分: 重点区分了常见松属(Pinus)中针叶的束生数目、长短与毬果的形态,特别是对华北、西北的油松与西南地区的云南松等代表性树种的对比。 2. 草本植物的识别:关键特征的聚焦: 草本植物种类繁多,本书采取“科属优先”的策略。 菊科(Asteraceae)的复杂性应对: 菊科是最大的科之一,本书专注于区分其头状花序的特征(如总苞片排列方式、舌状花和管状花的比例),并选取了跨区域常见的蒿属(Artemisia)和菊属(Chrysanthemum)的代表进行图解对比。 豆科(Fabaceae)的识别要点: 强调旗瓣、翼瓣、龙骨瓣的形态描述,以及不同豆科植物的荚果成熟后开裂或不裂开的特性。 3. 药用与经济植物的生态分布: 本书收录了大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传统药用价值的物种,但侧重点在于其“野外形态”,而非其药理功能。例如,对于人参属(Panax)的识别,我们会详细描述其轮生叶的形态、果实的颜色变化,以及其在不同林下环境中的生长习性,而非着墨于其药用价值。 第三部分:野外实践与数字化辅助工具的理念 本书强调植物识别的动态过程,并引入现代工具辅助传统观察。 1. 季节性变化与动态识别: 植物的形态是随季节变化的。本书专门设立章节,指导读者如何在早春(仅有芽鳞)、盛夏(开花结果期)和深秋(落叶后)进行识别。例如,针对落叶阔叶树种,强调在冬季通过枝条的排列方式(对生、互生)、芽的形态和皮孔的特征进行判断。 2. 摄影记录与数据管理的概念: 虽然本书是印刷品,但我们倡导读者采用现代技术辅助记忆和比对。书中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野外记录模板,指导读者拍摄包含:全株形态、叶片正反面特写、花朵微距、果实特写以及生境背景的“五要素照片”,以期在后续查阅中实现高效的交叉比对。 结语:走向更广阔的自然疆域 本书的完成,凝聚了对中国大部分省份野外植被的长期观察和系统整理。它不是一套地方志,而是一把通往全国植物多样性宝库的钥匙。通过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建立起一套独立于地域限制的、基于科学原理的植物识别体系,从而能够自信地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深入理解脚下生长的每一株生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植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指导。偶然间,我听说了这本《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专业性和详实性所震撼。不同于市面上一些浮光掠影的植物图鉴,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对照,而是深入到了植物学的各个方面,从分类学到生态学,从植物的解剖结构到繁殖方式,都有着详尽的介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山东地区特有植物的重点介绍,这对于我这种身处山东、想了解本地植物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书中对于每一种植物的描述,都力求精准,不仅仅停留在肉眼可见的形态特征,还包含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辨识要点,比如花粉的形状、种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等等。这些对于进阶的植物爱好者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方法去识别一些我之前辨认不清的植物,发现准确率大大提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严谨,学术性很强,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对于有一定植物学基础的人来说,阅读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让我对山东这片土地上的植物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对地域性的植物知识有着天然的需求。这本《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山东册》的出现,为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教学资源。我曾经在课堂上使用过许多通用的植物图鉴,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无法真正触及到学生身边的植物世界。而这本书,则将目光聚焦于山东这片土地,收录的植物都是我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接触到的。书中关于植物的分类和描述,非常符合地理学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区域性研究的要求。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地理分布以及与当地人文景观的联系的阐述。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将植物知识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地域特色。例如,我可以用书中的例子来讲解“垂直地带性”在泰山植物分布上的体现,或者介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与当地的农业发展联系起来。此外,书中的插图质量也非常高,色彩鲜艳,细节清晰,能够帮助学生们在视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识别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山东植物生态的百科全书,为我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分

我是一名城市居民,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我的宠物狗去附近的公园散步。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但我也一直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身边的自然事物。偶然的机会,我在社区的图书角发现了这本《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抱着好奇心翻了翻,没想到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亲切,它没有复杂的术语,也没有晦涩的理论,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方式,教会我认识那些我每天都能看到,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植物。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植物的小故事”的部分,里面讲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民间传说、药用价值,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植物制作手工艺品的介绍。这让我觉得,原来我们身边看似平凡的植物,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和生活智慧。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我常常会拿出这本书,对照着那些熟悉的树木和花草,惊喜地发现它们的名字。每一次识别成功,都让我感到一种小小的满足感。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耐心地教我认识这个世界。它让我觉得,即使生活在城市里,我们也能与自然保持连接,并且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本书已经成了我周末外出时的必备物品,它让我的每一次散步都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是在一次徒步旅行前偶然发现它的。当时我正打算去山东的山区进行一次短途旅行,对那里的植物一无所知,心里颇有些担心。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文解说所吸引。每一页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从高大的树木到娇小的野花,应有尽有。作者对植物的描绘非常细致,几乎捕捉到了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瓣的微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识别方法非常实用。它不仅仅罗列植物名称,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如何观察植物”的章节,里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去看,而是学会了如何真正地“读懂”一株植物。在旅行中,这本书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我常常停下脚步,对照着书里的描述,努力辨认身边的植物。每一次成功识别,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我开始注意到以前从未留意过的细节,比如叶子的排列方式,花朵的颜色变化,甚至连植物散发出的淡淡香气,也变得有意义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识别手册,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自然界隐藏的奥秘。它让我对山东的山川草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我更深入地了解植物世界的愿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自然、喜欢户外活动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是我在一次逛书店时淘到的宝贝。当时我只是随意翻看,但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我一直是个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喜欢在户外散步,但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植物,心里总觉得痒痒的。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种需求。它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体地介绍了山东地区的常见植物,而且每一种植物都有精美的插图,让我能够一目了然。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野外实用技巧”部分,里面分享了很多关于如何在野外采集植物样本、如何保存、以及如何利用手机App辅助识别等等的经验,这些都非常贴近实际操作。在实际使用中,我带着这本书去了济南的千佛山,发现书中的很多植物我都认识了!以前只是觉得它们是绿色的植物,现在我知道了它们的名字,甚至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感觉像是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一样。这本书让我对山东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的亲近感。我常常会和家人一起出去,用这本书来“考”他们,也算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他开始主动去观察路边的花草树木,并且尝试着用书上的方法来辨认。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识别植物,更在于它激发了我们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探索欲。

评分

玩儿什么研究什么,好书

评分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北京册)好书

评分

随手携带很方便,很不错

评分

活动买的 快递速度挺快的

评分

凑齐一套观花手册是我的目标,希望赶紧补货古田山册!

评分

书很小,真的是一本小手册,不是那种大图书。

评分

字太小了,不过手册就是这些

评分

孩子去野外夏令营,可以根据这个认识植物啦。很喜欢,好评必须的。

评分

个人觉得这本书是这个系列编得最出彩的一本书,非常的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