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筋經新注匯粹

古易筋經新注匯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惕明 著
圖書標籤:
  • 易筋經
  • 養生
  • 武術
  • 中醫
  • 氣功
  • 傳統文化
  • 經絡
  • 養息
  • 內功
  • 健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體育齣版社
ISBN:9787500935933
版次:1
商品編碼:10087229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09-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1
字數: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源流篇、功理篇、功法篇、附錄篇四個部分。全麵介紹瞭中國傳統易筋經的功法套路,並精選瞭站式、馬步、坐身、定身等五套易筋經功法,采取瞭“原圖原文加注釋編纂”的體例,讓讀者看到瞭功法的原汁、原味和原貌。五套功法男女皆宜,其中“定身”功法還特彆適閤孕婦習練。針對自古流傳的古易筋經每式隻有一幅圖、幾句口訣,缺少過渡動作,對口訣也不作解釋,該書增加瞭過渡動作,對口訣一一作瞭注釋。該書以其全麵性和通俗性,成為同類書籍中的創新之作。

作者簡介

  錢惕明,1929年生,江蘇無锡人。中國武術八段。
錢先生修煉易筋經已四十餘年,造詣日深,功效顯著,雖年逾八旬,行動猶如青年般矯健,各項體檢指標良好。本書是他數十年練功心得的結晶。他探積索隱,廣集版本,反復篩選,精選齣五套古易筋經功法,采用“原圖原文加注釋編撰”的創新體例,編成此書。他是一位練傢與學者相結閤的武林人士。
錢先生早年畢業於蘇南新聞專科學校,從業新聞媒體60年。又結緣於“劍”,1952年入室武當丹派第十代宗師李景林(芳宸)首席弟子楊奎山(林甫)門下,修心練功57年,得師真髓,為武當丹派第十二代傳人。先後獲全國性武術比賽雄獅奬及優秀大奬,發錶武術論文22篇。2008年齣版的武學專著《太極內功心法全書》(上下捲),深得讀者喜愛,暢銷業內。於2001年起去美國傳播中華武術已達八年。曾任西雅圖國際武當武術協會會長。現任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江蘇常州市武術協會終身名譽主席。

內頁插圖

目錄

源流篇
第一章 古代導引術與易筋經
一、導引的起因
二、導引的成熟
三、導引的飛躍
第二章 誰創造瞭易筋經
一、達摩創始說
二、道人創作說
三、三教閤流說
第三章 從少林寺走嚮全社會
一、《衛生要術》麵世
二、佛門弟子增益
功理篇
第一章 易筋洗髓兩不悖
一、兩功相與有成
二、易筋洗髓之義
第二章 專於積氣循經脈
一、專於積氣
二、循經煉功
第三章 放鬆用意使暗勁
一、放鬆人手
二、使用暗勁
三、易筋長壽
第四章 養身莫先於養心
一、修心指南
二、三三常修
三、功在素定
第五章 易筋經的練功要則
一、行功始末
二、功宜知避
三、呼吸訣(三)
四、七字真言
五、人有九損三傷
六、功貴得傳
七、功宜有恒
功法篇
第一章 少林(衛生)易筋經十二式注
一、題記
二、原書封麵影印件
三、功法
第二章 馬步易筋經八式注
一、題記
二、功法
第三章 坐身易筋經十五式注
一、題記
二、原序
三、功法及注解
第四章 定身易筋經八式注
一、題記
二、定身易筋經原序
三、功法及注釋
第五章 大勁易筋經十二式注
一、題記
二、十二大勁圖說
三、功法及注解
附錄篇
附一章 祛病延年法(操揉按摩九轉圖)
一、題記
二、延年九轉法
三、韓德元跋
四、全圖說
五、練功須知
六、九圖功法
附二章 理肺易筋經十二式
一、題記
二、王誌淵自序
三、練功要則
四、理肺易筋經十二式功法介紹
後記

精彩書摘

  源流篇
  第一章 古代導引術與易筋經
  易筋經,我國古典養生功法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它用之於養生,則有青春長壽之妙;用之於練武,則可收增強功力之效。尤其是經過武俠小說的渲染,給易筋經披上瞭一層神功蓋世的麵紗。其實那不過是小說傢的藝術誇張,事實上並非那麼神奇。但是,易筋經的本來麵目雖非神功蓋世,卻是修身養心、易筋壯體、常葆青春的妙法,也可以說它是內外兼修的高級養生妙法。因此,長期以來膾炙人口。
  易筋經從哪裏來的?當然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誕生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古代導引的發展與成熟,為易筋經的産生奠定瞭基礎,準備瞭條件。故而談易筋經的源流,離不開古代導引術。為此,筆者曾在1995年4月撰寫過《占代導引氣功概述及易筋經圖說》一文,在首屆國際少林武術運動醫學研討會上發錶,並獲奬。今就導引術與易筋經的關係作進一步論述。
  一、導引的起因
  我們先來考察導引的起因。“導引”一詞,最早見於文獻記載,首推《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如壽已矣,此道(導)引之士,養形主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至於導引的起源,相傳在原始社會就産生瞭。其産生有兩個必然因素:
  一是人類的求生本能和對健康長壽的追求。在原始社會,求生存是先民們最初的也是本能的欲望。為瞭覓食以生,他們與大自然鬥,包括與野獸鬥,難免損傷肢體,染上疾病,或疲勞酸痛,會不自覺地自摩自捏,或搖動肢體,張口嗬氣,感到癥狀緩解,甚至身心輕鬆。通過不斷實踐,反復證實這樣的方法對生存有效,於健康有益,久而久之,一種導引氣功鍛煉的萌芽就産生瞭。這些情況,可以在一些古籍的記載中找到印證。《呂氏春鞦·古樂篇》說:“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得其源,民氣鬱結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就是說,在4000多年前的唐堯時代,我國中原地區曾經洪水成災,曆時很久,民間普遍患有氣鬱和筋骨關節不暢等病痛,經常作“舞”宣導,以舒筋活節,暢通血脈,強身健體。這種宣導強身之“舞”就是原始導引的萌芽。據民俗學者研究,原始導引與原始舞蹈的産生是密切相關的。
  二是人類原始的模仿心理導緻仿生導引的産生。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先民們創造的導引術最初是從模仿自然界的生物得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察日深,仿生導引日趨成熟。如西漢《淮南子、》中記錄瞭四種生物的特點,即“鳬浴”(野鴨常沐浴水中)、猿跳(猿猴下肢的快速跳動)、鴟鶚(貓頭鷹在夜間的視力)、虎顧(虎頭的左右顧盼活動)。東漢郭璞的《遊仙詩》中有“藉問蜉蝣輩,寜知龜鶴年”之句,錶示對龜鶴長壽的觀察與嚮往。

前言/序言


捲一:內功溯源與形意初探 《古易筋經新注匯粹》一書,雖以“易筋經”為名,其內涵卻遠超尋常筋骨鍛煉之範疇。本書的緣起,可追溯至中華武術及養生文化的深厚根基。在浩瀚的古典醫術與武學典籍中,“易筋經”之名,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曆經數百年風雨,光芒不減。然而,隨著時間的流轉,原初的精髓在輾轉流傳中,或有失傳,或有訛變,或被後人各立門戶,參差不齊。 本書的編纂者,正是齣於對這份珍貴文化遺産的敬畏與傳承之誌,傾盡心力,對曆代關於“易筋經”的古籍、手抄本、以及零散的口傳心授進行梳理、考證、匯集,並加以精細的注疏與詮釋。其目的,並非是簡單地羅列不同版本的異同,而是力圖從紛繁復雜的史料中,抽絲剝繭,探尋“易筋經”最原始、最核心的修煉理念與方法。 本書的開篇,便是一次對“內功”概念的深度解析。不同於外傢拳的剛猛直接,內功修煉注重的是“內”、“外”閤一,以“意”導“氣”,以“氣”養“神”,最終達到身心閤一、內外兼修的境界。作者在這一部分,深入淺齣地闡述瞭何謂“內功”,以及內功在中華傳統養生武學中的核心地位。作者並非停留在理論的闡述,而是結閤大量中醫經絡學、古代哲學思想(如道傢“精氣神”理論、佛傢“禪定”思想)等,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嚴謹的理論框架。讀者可以通過這一部分的閱讀,對中國傳統養生武學中的“內”字,有一個更為立體、透徹的認識。 緊接著,本書進入瞭對“形意”的初步探討。此處所謂的“形意”,並非特指後世的“形意拳”,而是泛指“意念”與“形體”的相互作用,以及兩者在修煉過程中的配閤。作者認為,“易筋經”的修煉,關鍵在於“意”的引導。如何通過特定的姿勢(形),配閤特定的意念(意),從而調動身體內部的氣機運行,是其修煉的首要環節。 例如,在對某些古老易筋經動作的解析中,作者會詳細考究每個動作的名稱由來、動作要領、以及配閤的意念導引。這裏所指的意念,並非簡單的想象,而是具有高度集中性、引導性和目的性的精神活動。它可能是對特定髒腑的關注,對特定經絡的暢通想象,甚至是對某種自然意象的模擬。作者在書中通過大量的曆史文獻佐證,力圖還原這些意念導引的真實含義,並將其與現代的生理學、心理學知識進行某種程度的呼應,使得古老的修煉方法,在當今讀者看來,既保留瞭其神秘與精妙,又不失其科學性與可行性。 本書對“形意”的探討,並非僅僅停留在動作與意念的簡單疊加。作者強調的是“神形閤一”。“神”在此處,既指精神狀態,也指生命活動的內在動力。“形”則不僅僅是身體的外在形態,更包含著身體內部的微觀結構與能量場。修煉者需要在特定的形體動作中,注入高度的“神”,使“神”與“形”融為一體,從而激發齣身體潛在的生命力和自愈能力。 在這一部分的論述中,作者還特彆提及瞭“呼吸”在形意修煉中的重要作用。呼吸是連接身體內外、溝通氣血的重要橋梁。不同的呼吸方式,配閤不同的動作與意念,能夠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者通過對不同古籍中關於呼吸法門的記載進行比較研究,提齣瞭幾種最為古老、最為純粹的呼吸調控方法,並對其原理進行瞭細緻的解釋。例如,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以及一些更加精妙的“胎息”之法的雛形。這些呼吸方法的闡述,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指導,更是對生命氣息的深刻理解與運用。 此外,本書還對“易筋經”在不同曆史時期,因不同修煉者、不同流派而産生的變異和發展,進行瞭初步的梳理。作者並非批判這些變異,而是將其視為文化傳承的自然現象。通過分析這些變異,反而能更清晰地看到原初“易筋經”的某些重要特徵,是如何在流傳過程中被選擇、被強調、或被淡化的。這種考證,使得本書的論述更顯客觀與全麵,也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理解“易筋經”發展脈絡的視角。 總而言之,本書捲一的部分,為讀者構建瞭一個關於“古易筋經”修煉的宏大理論與實踐框架。它不僅是對“內功”概念的深度挖掘,更是對“意念”與“形體”如何相互配閤、共同作用的精妙闡釋。通過對曆史文獻的細緻考證與現代知識的審慎結閤,本書為讀者打開瞭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門,為後續深入的修煉實踐奠定瞭堅實的基礎。讀者在此部分,將初步領略到“易筋經”修煉並非僅僅是身體的舒展,更是一場關於生命能量、精神意誌與物質形態深度融閤的奇妙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這本書的章節布局,我立刻體會到瞭一種邏輯嚴密的結構美感。作者在內容的組織上展現齣瞭極高的學術素養,信息不是簡單地堆砌,而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無論是基礎概念的闡述,還是復雜理論的剖析,都遵循著從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即便是初次接觸相關領域的讀者,也能大緻跟上思路,不至於感到迷茫。這種精心編排的脈絡,使得知識的吸收效率大大提高。我發現自己每讀完一個小節,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看似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的,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令人陶醉。相比於那些散亂無章、隻為湊字數的作品,這本書的行文組織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體現瞭一種對讀者心智尊重的態度。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拿在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紙張的質感摸上去很舒服,印刷清晰,字體排版也相當考究,閱讀起來非常順暢,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封麵那種古樸的色調搭配恰到好處的燙金工藝,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文化深深的敬意。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裝訂,一看就是經過精心製作的,完全不同於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讀物。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讓人願意把它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不時地拿齣來把玩一番,感受那種穿越時空的厚重感。可以說,從觸覺到視覺,這本書都給讀者提供瞭一種高品質的閱讀體驗,這在當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難能可貴。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種獨特的思考維度。它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是一個思想的催化劑。作者在闡述問題的過程中,總能跳齣既定的框架,提供一種全新的、更具前瞻性的視角來看待事物發展的規律。這種思維的顛覆性,迫使我開始反思自己以往的認知盲區,從而打開瞭看待世界的一扇新的窗戶。它教會我的不隻是“是什麼”,更是“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未來可能如何演變”。每當讀到一些深刻的見解時,我總會感覺自己的思想邊界被拓寬瞭一圈,這種智力上的愉悅感是任何其他娛樂活動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無疑是一本能夠真正提升個人思維層次的佳作。

評分

讀完前三分之一的篇幅,我被其中引用的那些旁徵博引的資料和案例深深地震撼瞭。作者顯然投入瞭巨大的心血進行資料的搜集和交叉驗證,引用來源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無論是古典文獻的細緻考據,還是現代研究成果的適度參考,都顯示齣作者極為審慎和負責任的研究態度。每一次的關鍵論斷後麵,都能找到堅實可靠的佐證,這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對於任何追求知識真實性的讀者來說,這種腳踏實地的求證精神無疑是最寶貴的品質。這本書不空談理論,而是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和前人智慧構建起堅實的知識大廈,讓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著實令人耳目一新,它成功地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注入瞭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溫度。行文流暢自然,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學究氣,反而像是一位飽學之士在與你進行一次深入而親切的對話。作者似乎深諳如何用現代的錶達方式去闡釋深奧的原理,使得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生畏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充滿瞭生命力。我尤其欣賞那些富有洞察力的比喻和恰到好處的幽默感,它們像是一股清泉,衝刷瞭閱讀過程中的枯燥感,讓知識的傳遞過程充滿瞭樂趣。這種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筆觸,極大地激發瞭我對知識本身的探索欲,讓我願意主動深入探究其中蘊含的精髓。

評分

13212316246579575646242462495795462423465795753432465795767624264654

評分

13212316246579575646242462495795462423465795753432465795767624264654

評分

少林真傳,達摩親傳,祖師西去,緣結後人。

評分

初看之後,感覺要比其它的易筋經編著的詳細許多,是初學者優良教材。好。很好。

評分

初看之後,感覺要比其它的易筋經編著的詳細許多,是初學者優良教材。好。很好。

評分

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

評分

好評

評分

物流給力,快快快啊

評分

古典名著的精選,作者體悟頗深,多有發揮,很有參考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