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 第2版 |
| 作者: | |
| 市场价: | 38元 |
| ISBN号: | 9787302485070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7-10 | 版次:1 | 页数: |
| 印刷时间:2017-10-01 | 印次:1 | 字数: |
| 内容简介 | |
| 0~6岁是孩子感觉统合的主要发展时期,一旦孩子的感觉结合出现问题,孩子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学习能力。本书借鉴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向家长介绍了感觉统合的含义及相关知识,同时,提供家长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具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有效方法。所选游戏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还适用于对孩子已出现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进行矫正。 本书不仅适用于家长阅读,也可供早教师、幼儿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用书。 |
| 目录 | |
第一篇 感觉统合训练知多少. 1 什么是感觉统合... 3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3 感觉统合失调对孩子的成长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初步判断... 4 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 5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6 感觉统合训练常用的器械有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 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的成长 感觉统合训练应遵循哪些 家庭中的感觉统合训练有什么 第二篇 家庭中宝宝的 前庭觉小常识... 18 什么是前庭觉.. 18 前庭觉有哪些功能... 20 前庭觉失调有哪些表现... 20 前庭觉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20 前庭觉失调对孩子的成长有 家庭中的前庭觉训练游戏... 21 游戏1. 21 游戏2. 22 游戏3. 24 游戏4. 25 游戏5. 26 游戏6. 27 游戏7. 28 游戏8. 29 游戏9. 30 游戏10. 31 游戏11. 32 游戏12. 33 游戏13. 34 游戏14. 35 游戏15. 36 游戏16. 37 游戏17. 38 游戏18. 39 游戏19. 40 游戏20. 41 游戏21. 42 游戏22. 43 游戏23. 44 游戏24. 45 游戏25. 46 游戏26. 47 游戏27. 48 游戏28. 49 游戏29. 50 游戏30. 51 第三篇 家庭中宝宝的本体觉 本体觉小常识... 54 什么是本体觉.. 54 本体觉有哪些功能... 55 本体觉失调有哪些表现... 55 本体觉失调的原因有哪些... 55 本体觉失调对孩子成长的 家庭中的本体觉训练游戏... 56 游戏1. 56 游戏2. 58 游戏3. 59 游戏4. 60 游戏5. 61 游戏6. 62 游戏7. 63 游戏8. 64 游戏9. 65 游戏10. 66 游戏11. 67 游戏12. 68 游戏13. 69 游戏14. 70 游戏15. 71 游戏16. 72 游戏17. 73 游戏18. 74 游戏19. 75 游戏20. 76 游戏21. 77 游戏22. 78 游戏23. 79 游戏24. 80 游戏25. 81 游戏26. 82 游戏27. 83 游戏28. 84 游戏29. 85 游戏30. 86 第四篇 家庭中宝宝的触觉 触觉小常识... 88 什么是触觉.. 88 触觉有哪些功能... 89 孩子触觉发育的年龄特点... 90 触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孩子触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触觉统合失调对孩子成长的 触觉家庭训练游戏... 92 游戏1. 92 游戏2. 95 游戏3. 96 游戏4. 97 游戏5. 98 游戏6. 99 游戏7. 100 游戏8. 101 游戏9. 102 游戏10. 103 游戏11. 104 游戏12. 105 游戏13. 106 游戏14. 107 游戏15. 108 游戏16. 109 游戏17. 110 游戏18. 111 游戏19. 112 游戏20. 113 游戏21. 114 游戏22. 115 游戏23. 116 游戏24. 117 游戏25. 118 游戏26. 119 游戏27. 120 游戏28. 121 游戏29. 122 游戏30. 123 第五篇 家庭中宝宝的 视听知觉小常识... 126 什么是视知觉.. 126 视知觉有哪些功能... 127 孩子视觉发育的年龄 孩子视觉发育状况家庭 视知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视知觉统合失调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听知觉... 130 听知觉有哪些功能... 132 孩子听觉发育的年龄 孩子听知觉发育状况家庭 听知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34 听知觉统合失调有哪些 视听知觉统合失调对孩子 视听知觉家庭训练小游戏... 135 游戏1. 135 游戏2. 137 游戏3. 138 游戏4. 139 游戏5. 140 游戏6. 141 游戏7. 142 游戏8. 143 游戏9. 144 游戏10. 145 游戏11. 146 游戏12. 147 游戏13. 148 游戏14. 149 游戏15. 150 听知觉家庭训练游戏... 151 游戏1. 151 游戏2. 152 游戏3. 153 游戏4. 154 游戏5. 155 游戏6. 156 游戏7. 157 游戏8. 158 游戏9. 159 游戏10. 160 游戏11. 161 游戏12. 162 游戏13. 163 游戏14. 164 游戏15. 165 第六篇 家庭中宝宝的精细 精细动作小常识... 168 什么是精细动作... 168 发展宝宝精细动作的 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不良的 宝宝精细动作发展的特点和 宝宝精细动作发育不良对 精细动作训练应注意哪些 不同阶段宝宝精细动作的 家庭中的精细动作训练游戏... 172 游戏1. 172 游戏2. 174 游戏3. 175 游戏4. 176 游戏5. 177 游戏6. 178 游戏7. 179 游戏8. 180 游戏9. 181 游戏10. 182 游戏11. 183 游戏12. 184 游戏13. 185 游戏14. 186 游戏15. 187 游戏16. 188 游戏17. 189 游戏18. 190 游戏19. 191 游戏20. 192 游戏21. 193 游戏22. 194 游戏23. 195 游戏24. 196 游戏25. 197 游戏26. 198 游戏27. 199 游戏28. 200 游戏29. 201 游戏30. 202 参考文献. 207 |
| 作者简介 | |
| 王萍,女,1964年2月出生,沈阳大学教授,学科专长: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儿童早期发展。沈阳市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沈阳市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主要承担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活动与设计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项目7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7部。 |
我必须承认,起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因为我的孩子在进食和睡眠上总有一些难以解释的固执行为。翻开后我才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解决单一的“问题”。它更像是一本“潜能开发手册”。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有目的的感官输入,来优化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和情绪调节能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本体觉”和“前庭觉”练习的部分,它们强调的不是力量或速度,而是稳定和安全感。我开始尝试书中所说的,在拥抱孩子时加入一些轻微的挤压和摇晃,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入睡时的烦躁程度明显降低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儿童发展理论“翻译”成家长可以轻松执行的日常“游戏”。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让家长能够自信地、有条理地去引导孩子探索世界,搭建起稳固的感觉基础,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真正掌握了育儿的主动权和科学方法。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没想到它彻底改变了我对“感觉统合”这个概念的认知。以前总觉得这可能是专业人士才需要关注的领域,离普通家庭很遥远,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神经学名词,而是从孩子打翻牛奶、不爱穿某些材质的衣服这些日常小事入手,循循善诱地引导家长发现问题背后的感统线索。我最喜欢的是它将训练融入生活场景的设计。比如,教我们如何利用家里的沙发垫、抱枕、甚至超市的购物篮来设计简单的触觉和前庭觉活动。这些活动成本极低,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孩子在玩耍中就完成了训练,完全没有抗拒心理。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再到常见问题的排查,逻辑性极强,让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章节进行深入阅读。它让我明白,育儿的智慧往往藏在最简单的日常互动之中,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有一双善于观察和连接的眼睛。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早教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市面上很多教辅资料的局限性,要么内容陈旧,要么过于理论化。然而,这本书的“第二版”确实展现了与时俱进的专业水准和对一线实践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当前环境下(比如电子产品使用增加)对儿童感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非常前沿的建议。特别是关于如何平衡“屏幕时间”和“真实感官体验”的论述,我深受启发。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很多都是我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比如,对于一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过度警觉”或“动作笨拙”的幼儿,书中提供的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案,精确度非常高,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机构内部培训的参考资料。它不是那种一味鼓吹“完美育儿”的书,而是鼓励家长和老师正视每个孩子的发展差异,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支持路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完全可以作为专业人士的进阶读物,而不仅仅是针对新手父母的入门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堪称一场愉快的探索之旅。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不同于那些冷冰冰的说明书式的书籍,这本书充满了人情味和幽默感。比如,在描述孩子在平衡木上摇晃时的内心挣扎时,作者用的比喻非常形象生动,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同时又感到一阵心疼,立刻就理解了孩子面临的挑战。我特别注意到了它在区分不同感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方面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割裂地介绍视觉、听觉、触觉,而是清晰地阐述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来构建孩子对世界的完整认知。这种系统性的视角,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孩子行为模式的整体把握能力。看完后,我开始重新审视家中所有的家具布局、玩具选择,甚至是我和孩子玩耍的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进行调整。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让我从“解决问题”的焦虑,转向了“创造更好体验”的积极心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柔和的色调和生动的插图立刻吸引了我,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份充满爱的育儿指南。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儿童发展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晦涩难懂。这本书的排版非常人性化,大量的实例和图示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尤其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感统训练的建议,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有一段描述了孩子对某些特定触感表现出极度敏感或回避的行为,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简单地贴上“挑食”或“固执”的标签。这让我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同理心。作者的语言充满了鼓励和支持,读完后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的家长,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军师”在身边指导。我特别欣赏书中强调的“亲子互动”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训练不应是枯燥的任务,而应是高质量的陪伴时光。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真的触及了现代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痛点,并提供了切实可行、充满爱意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