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
壮心存,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
聆听文化名宿漫谈百年人生智慧
推荐二:
用世界的眼光看,没有悲观的理由……民主思想是国际性的,世界各国都主张民主。世界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科学和民主……五四运动提出这个口号完全正确。
推荐三: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定要做官,学而优则仕,这是一条道路。现在不同了,道路很多。知识分子不做官,不是好坏的分别,当官不一定坏,问题是要坚持真理,就是坚持民主。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汇集了周有光先生百岁之后所思所想所虑。近十年来,除了写作,周有光先生还在他的小书房里与许多来自各地的文人访客谈笑对答,这也成为他晚年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具特色的方式之一。这本谈话集分为对谈和采访两部分,既有他对自己一生难忘经历的回顾,更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世界历史的走向、社会制度的变迁、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关注。在一问一答之中,浓缩了百年的人生智慧。本书也是周有光先生晚年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与呈现。
作者简介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现居北京,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他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曾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改变学术方向,并从次年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此后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85岁之后,其关注点转向文化学。曾出版《拾贝集》《朝闻道集》等多部文化随笔。
对谈
百岁学者纵谈天下事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
壮心存,老骥千里——许戈辉专访周有光
我是一个“科普工作者”
一个人要为人类有创造才是人生的意义
中国落后惊人,没有经济奇迹
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
知识分子没有被收买
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
回顾辛亥百年
漫谈华夏文化与传统文化
谈21世纪的“入世”与“出世”
忆己怀人
儒学要与现代化握手
回归文明的常识
百岁智者的幸福秘籍
采访
和百岁老人周有光聊天
再访百岁老人周有光
六访周有光
107岁的年轻思想者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身居斗室,心怀天下
书房一角——访周有光先生记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关于《孔子教拼音:语文通论》的部分,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毕竟“孔子”和“拼音”听起来像是两个时代的东西,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的。结果大跌眼镜,这部分内容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和深刻。作者对于语文教育的理解,绝非停留在简单的应试技巧上,而是直指语言学习的本质——如何理解符号背后的意义系统。他论述的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简直可以拿来做高等教育的教材。尤其是在分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衔接问题时,作者展现出的那种历史的纵深感和对教育规律的洞察力,令人叹服。它不是简单地介绍拼音系统本身,而是将拼音视为一把钥匙,用来开启理解汉字复杂构造和语音流变的宏大工程。读完这一册,感觉自己对整个汉语言文字体系的认知,都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太棒了。
评分不得不说,《拾贝集》这个名字起得妙极了,活脱脱就是一位博学之人,在人生的广阔海滩上,信手拈来,拾起那些晶莹剔透、形状各异的“贝壳”——那些零散却又蕴含深意的思考和感悟。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篇关于民俗和生活哲学的短文,它们没有宏大的叙事,却在最细微之处见真章。比如,作者对某种传统节日的描述,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那种独特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让你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气,听到邻里间的欢声笑语。这些文字的妙处在于它的“烟火气”,它没有高高在上,而是脚踏实地,与读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共鸣。读完之后,你会开始用一种更温柔、更审慎的眼光去看待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发现它们原来也藏着不为人知的韵味和故事。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升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力。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也值得称赞。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快速和廉价的时代,能看到一套如此用心制作的书籍,实在是一种享受。内页的排版疏朗有致,字体选择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不失典雅古朴的气质。我甚至会特意找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慢慢地去品味其中的文字,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快速浏览。这种实体书的阅读体验,是电子屏幕无法替代的。它鼓励你慢下来,去触摸文字的肌理,去感受墨香的沉淀。可以说,这本书本身的设计,就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那种对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与珍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和世代传承的艺术品。
评分总体来说,这三本书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独立的精彩,又有相互印证的深意。我注意到,无论是在谈论岁月流逝的感慨,还是在探讨具体语言学问题时,作者总能将宏大的哲思融入到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笔触之中,使得全书充满了生命力。它不像是一些严肃学术著作那样让人望而却步,反而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智慧。它更像是一份跨越时代的文化遗产的梳理和传递,让我们这些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读者,能够驻足片刻,重新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语言和文化根基。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热爱思考、渴望在阅读中获得精神滋养的读者,这套书绝对值得你花费时间去细细品味和研究。
评分这套书光是名字就透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和学问的烟火气,尤其“岁岁年年有光”这个标题,总让人联想到一位老先生的智慧之光,跨越时间的洪流,依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我最近刚把这三本书都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文字的力量可以这么温润而有力。它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说教,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把你带入他构建的那个充满思辨和洞察力的世界。记得有一篇文章谈到语言的演变,作者的分析角度极其独特,他能把一个看似枯燥的语言学问题,阐述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我们日常使用的每一个词汇背后,究竟承载了多少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烙印。阅读的过程,仿佛进行了一场与智者的深度对话,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思维的碰撞和拓展。这种阅读体验,是现在快餐式文化里很难寻觅的珍宝,让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喜欢周老!敬重周老!周老的作品让人受益终生!
评分非常好
评分不错
评分喜欢周老!敬重周老!周老的作品让人受益终生!
评分好书。
评分喜欢周老!敬重周老!周老的作品让人受益终生!
评分不错
评分非常好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