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绪论讲解、原文讲解、专题讲座三部分,既使读者掌握内经原文的学习技巧,又令读者对内经有关专题有*深入的了解。前者着重学习和研究,后者旨在运用和发挥。 本书适用于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大众读者。
王庆其教授是国内**的《黄帝内经》研究专家,现为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从事《内经》教学、研究30余年,从事中医临床10余年,曾先 后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顾问等职务,主编出版《 内经》论著10余部。
本书裒辑王庆其教授对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的《内经》讲稿,经整理 而成。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导论讲解”,主要阐述《内经》 理论的学术特点,构建方法,现代学术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和研究的一 些经验和体会;中篇“经文讲解”,根据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 教材《内经选读》的内容分成九个单元,选择重点原著按“原文”,“解 析”、“钩玄”、“运用”四个层次系统讲解;下篇“专题讲座”,系对 本科生、七年制以及研究生所作的系列专题讲座,内容是提炼《内经》中 若干重要专题,联系临床实践和后世有关进展,作深入探讨,其中不乏创 新见解。
本书在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的当前,对于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 ,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研究工作者,是一本良好的教 材和参考书。
王庆其,上海市嘉定人,1944年12月出生于中医世家。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8年起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曾先后师承方药中教授、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1981年起从事《黄帝内经》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代表著作有《内经临证发微》、《黄帝内经心悟》、《黄帝内经专题研究》、《内经临床医学》、《王庆其医学选集》等。培养硕、博士生15名,博士后4名。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研究生部主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专业委员会顾问、《辞海》中医学科主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兼职教授、新加坡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曾应邀赴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讲学及学术交流。 主持承担**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和“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教委等多项科研课题等。主编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卫生部研究生规划教材《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等。
上篇 导论讲解
一、发遑古义,推陈出新——《内经》的现代魅力
(一)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二)“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三)彰显东方文化色彩的学术理念
(四)养生的宝典、治病的法书
(五)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
(六)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二、天人相关面面观——从古代哲学“天人合一”到《内经》“人与天地相应”
(一)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二)《内经》中的天人关系
(三)对天人相关问题的评价
三、天人合一、形神一体——论《内经》的核心理念
四、含英咀华,取精用弘——从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看《内经》的学术价值
(一)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生态医学
(二)从治病到治人
(三)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
(四)从局部治疗到整体治疗
(五)从形神分离到心身同治
五、司外揣内,援物比类——《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司外揣内
(二)援物比类
(三)直觉领悟
(四)揆度奇恒
六、天地之道,化不易气——论《内经》与先秦“精气学说”的关系
(一)精气学说的形成及其基本精神
(二)《内经》理论体系与精气学说的关系
(三)开展“气”的专题研究对发展中医学的意义
(四)结论与体会
七、沉浸浓郁,知行合一——结合临床实践是研读经典的*高境界
(一)《内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防治疾病的珍贵财富
(二)《内经》所揭示的医学原理可以长期起作用
(三)结合临床读《内经》的体会
八、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一)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
(二)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
九、经典需要临床,临床需要经典——《内经》临床研究方法探讨
(一)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的个案研究
(二)通过大宗病例回顾性研究验证《内经》理论
(三)用流行病调查方法探讨《内经》学术观点
(四)从古代医案考察《内经》理论的学术价值
十、立德、立功、立言——漫谈做好《内经》教师
(一)立德——师者当有仁爱之心
(二)立功——夯实经典基础善莫大焉
(三)立言——学者要写传世之作
中篇 经文选讲
**单元 宝命全形
素问·上古天真论(节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节选)
第二单元 阴阳应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节选)
素问·六微旨大论(节选)
第三单元 藏气法时
素问·灵兰秘典论
素问·六节藏象论(节选)
素问·五藏别论(节选)
素问·太阴阳明论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灵枢·本神
灵枢·营卫生会
灵枢·本藏(节选)
第五单元 经脉之道
灵枢·经脉(节选)
第六单元 百病始生
灵枢·百病始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
素问·举痛论(节选)
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
第七单元 病之形能
素问·热论
素问·咳论
素问·举痛论(节选)
素问·痹论
素问·痿论
第八单元 脉要精微
素问·脉要精微论(节选)
素问·玉机真藏论(节选)
第九单元 异法方宜
素问·异法方宜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节选)
素问·汤液醪醴论(节选)
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
下篇 专题讲座
一、《内经》病机十九条的临床启示
(一)辨证的关键是辨病机
(二)主症是辨析病机的主要依据
(三)病机与症状联系的多元性
(四)辨析病机的纲要
(五)学病机做临床举隅
二、《内经》消渴证治及临床运用
(一)关于消渴的病名及概念
(二)消渴的主要症状
(三)消渴的病因病机
(四)消渴的治疗
(五)消渴的预后
(六)对现代糖尿病治疗的启示
(七)读《内经》治消渴临床举隅
三、《内经》头痛证治及临床运用
(一)关于病名
(二)头痛的分类及辨治
(三)读《内经》治头痛临床举隅
四、从《素问·风论》谈顽病不妨治风
(一)风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二)顽病治风的病理基础
(三)顽病治风临床举隅
五、用《内经》阴阳消长理论辨治失眠症
(一)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一觉醒节律的
生理基础
(二)阴阳消长失常与失眠证治
(三)读《内经》治失眠临床举隅
六、从《灵枢·五变》谈体质学说及其临床运用
(一)关于体质的概念
(二)体质的分类
(三)体质学说的临床运用
(四)体质学说研究的意义
七、《内经》心身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一)心身医学的概念
(二)《内经》对心身关系的基本认识
(三)心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四)心身相关疾病的防治原则
(五)心身相关理论的研究前景
(六)《内经》心理疗法的临床运用
八、从《灵枢·终始》用甘药谈学习仲景用甘草的临床体会
(一)和中补虚治胃食管反流病
(二)缓急止痛治腹型癫痫
(三)清热解毒治喉痹
(四)补气复脉治心肌炎后脉结代
(五)止咳祛痰治喉源性咳嗽
九、《内经》的养生理念
(一)《内经》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内经》养生理论的基本特点
(三)《内经》养生理论的主要内容
十、《内经》运气学说的启示
(一)运气的概念
(二)运气学说形成的基础
(三)运气学说的启示
(四)运气学说现代运用概况
(五)对运气学说的评价
(六)运气学说研究展望
作为一名在传统文化领域耕耘多年的学习者,我对中医的根基《黄帝内经》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然而,古籍的晦涩和理论的体系化,常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当我看到《王庆其内经讲稿》这套书时,仿佛看到了通往《内经》殿堂的一条清晰路径。《王庆其内经讲稿/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这个系列的名称,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权威性和专业性,预示着书中蕴含着大师级的智慧。我尤其看重“讲稿”的形式,它通常意味着更加生动、更有条理,能够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让我理解《内经》的字面意思,更能领悟其背后蕴含的宇宙观、生命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提升自我修养。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中医理论功底的读物,偶然间得知有《王庆其内经讲稿》这套丛书,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学习欲望。虽然我并非中医科班出身,但一直对中华传统医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圣典,更是我心目中的一座高峰,一直想攀登但总感觉无从下手。《王庆其内经讲稿》的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意味着王庆其教授这位名家大师,将自己对《内经》的深刻理解和多年临床经验,以讲稿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我尤其看重的是“讲稿”这两个字,它暗示了其内容的可读性和易懂性,不像纯粹的学术专著那样枯燥乏味,更像是名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诲,能够将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我平时工作繁忙,留给学习的时间不多,所以能够找到这样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书,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评分《王庆其内经讲稿》这本书,我拿到手后,第一感觉就是它沉甸甸的,翻开扉页,王庆其教授的名字赫然在目,顿觉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我一直对中医的经典理论,《内经》更是其中的翘楚,但苦于其原文晦涩难懂,许多精深的理论总是难以窥其究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装帧、纸张的质感,以及排版布局来看,就足以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章节的划分,感觉逻辑性很强,似乎是在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内经》的精髓。我平时接触过一些中医书籍,有些虽然内容很好,但排版混乱,阅读体验很差,这本书在这方面无疑做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期待着它能带我走进一个更清晰、更透彻的《内经》世界,也希望它能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毕竟,好的载体才能承载起更深邃的智慧,而这本书,就给了我这样的信心。
评分我是一名对中医充满敬畏的普通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黄帝内经》心向往之,但奈何原文深奥,古文功底不足,常常望文生义,不得其真意。最近,有幸了解到《王庆其内经讲稿》这套书,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从书名来看,这应该是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内经》的力作。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引路人,带着我穿越《内经》的迷宫,理解其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核心理论。我希望这本书的讲解能够贴近临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的空谈理论。因为我深知,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活用的智慧,而不仅仅是背诵条文。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真正领略到《内经》的博大精深,并且能够将其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养生保健中,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评分市面上关于《黄帝内经》的解读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却不多。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医名家的大师级讲稿情有独钟,因为大师的视角和阐释往往能够直击要害,带来豁然开朗的体验。因此,《王庆其内经讲稿》这个书名,瞬间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对王庆其教授的医术医德素有耳闻,深知其在医学界的崇高地位,能够读到他关于《内经》的讲稿,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内经》原文的逐字逐句的解读,更希望它能融入王教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感悟,为读者展现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内经》。我尤其希望能够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将《内经》的理论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的疾病诊疗中,这对我而言,是学习中医最渴望达到的境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