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建华编著的《小儿推拿(供针灸推拿专业用第3 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共分5章,分别介 绍小儿推拿概论、小儿推拿诊法概要、常用推拿手法 、常用推拿穴 位和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并附有小儿保健推拿 和小儿推拿歌诀、小儿常用中成药简 表、儿科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小儿疫苗接种 一览表等。书中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穴 位及小儿推拿手法的具体操作,对临床23种适宜小儿 推拿的常见病症,从病因病机、诊断、 诊断要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辨证推 拿、注意事项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 述。
**章 概论
**节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附:古代儿科、小儿推拿著作简表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与保育
一、年龄分期
二、生理常数
第四节 小儿喂养与保健
一、乳婴儿的喂养
二、初生婴儿的护养
三、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
第五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一、小儿推拿治疗特点
二、小儿推拿处方
三、小儿推拿禁忌证
四、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五、小儿推拿介质
第二章 诊法概要
**节 望诊
一、望神色
二、望形态
三、审苗窍
四、辨斑疹
五、察二便
六、看指纹
第二节 闻诊
一、啼哭声
二、咳嗽声
三、呼吸音
四、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年龄
二、问病情
三、问个人史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三章 推拿手法
**节 概要
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
二、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
三、手法练习方法
第二节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一、手法的强弱
二、手法操作的方向
三、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第三节 常用手法
一、推法
二、揉法
三、按法
四、摩法
五、掐法
六、捏法
七、运法
八、拿法
九、搓法
十、擦法
十一、捻法
十二、摇法
十三、捣法
十四、捏挤法
十五、刮法
第四节 复式操作法
一、黄蜂入洞
二、揉耳摇头
三、猿猴摘果
四、双凤展翅
五、摇肿肘
六、苍龙摆尾
七、飞经走气
八、二龙戏珠
九、凤凰展翅
十、赤凤点头
十一、运土入水
十二、运水入土
十三、水底捞明月
十四、打马过天河
十五、开璇玑
十六、按弦走搓摩
十七、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十八、总收法
附:小儿推拿常用组合手法
第四章 推拿穴位
**节 小儿推拿穴位概说
第二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
一、天门(攒竹)
二、坎宫(眉弓、鱼腰)
三、太阳
四、印堂(眉心)
五、山根(山风、二门)
六、人中(水沟)
七、迎香(井灶、洗皂、宝瓶)
八、牙关(颊车)
九、囟门(泥丸)
十、百会
十一、耳后高骨(高骨)
十二、风池
十三、天柱骨(天柱)
十四、桥弓
第三节 胸腹部穴位
一、天突
二、膻中
三、乳根
四、乳旁
五、胁肋
六、中脘(胃脘、太仓)
七、腹
八、脐(神阙)
九、天枢
十、丹田
十一、肚角
第四节 腰背骶部穴位
一、肩井(膊井)
二、大椎
三、风门
四、肺俞
五、脾俞
六、肾俞
七、脊柱
八、七节骨
九、龟尾(尾间、长强、尾尻)
第五节 上肢部穴位
一、脾经(脾土)
二、肝经(肝木)
三、心经(心火)
四、肺经(肺金)
五、肾经(肾水)
六、五经
七、大肠
八、小肠
九、肾顶
十、肾纹
十一、四横纹
十二、小横纹
十三、掌小横纹
十四、胃经
十五、板门
十六、内劳宫(牢宫)
十七、内八卦
十八、小天心(鱼际交)
十九、总筋
二十、大横纹
二十一、十宣(十王)
二十二、老龙
二十三、端正
二十四、五指节
二十五、二扇门
二十六、二人上马
二十七、外劳宫
二十八、威灵
二十九、精宁
三十、外八卦(外八方)
三十一、一窝风
三十二、膊阳池
三十三、三关
三十四、天河水(天河)
三十五、六腑
第六节 下肢部穴位
一、箕门
二、百虫(血海)
三、膝眼(鬼眼)
四、足三里
五、前承山
六、三阴交
七、解溪
八、大敦
九、丰隆
十、委中
十一、后承山(承山)
十二、仆参
十三、昆仑(上昆仑)
十四、涌泉
第五章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节 发热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喘
第四节 百日咳
第五节 泄泻
【附】痢疾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呕吐
第八节 疳积
第九节 厌食
第十节 便秘
第十一节 脱肛
第十二节 肠套叠
第十三节 夜啼
第十四节 惊风
第十五节 遗尿
第十六节 小儿肌性斜颈
第十七节 小儿脑性瘫痪
第十八节 近视眼
第十九节 踝关节扭伤
第二十节 髋部扭伤
第二十一节 桡骨头半脱位
第二十二节 佝偻病
第二十三节 臂丛神经损伤
附录一 小儿保健推拿
附录二 实训指导
**章 小儿推拿手法实训指导
第二章 小儿推拿穴位实训指导
第三章 常见病症推拿治疗实训指导
附录三 歌诀选
附录四 小儿常用中成药简表
附录五 儿科常用检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附录六 小儿疫苗接种一览表
《小儿推拿》教学大纲
主要参考书目
这本书的质量真的没得说,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的力量。作为一个正在学习针灸推拿的学生,我深知拥有一个好的教材是多么重要。这本《小儿推拿》教材,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覆盖了小儿推拿的各个方面,而且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对于一些手法,书中不仅有文字描述,还配有非常清晰的插图,让你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推拿处理,比如孩子感冒了,咳嗽了,或者消化不良等等,书中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推拿方案,并且考虑到了不同的年龄段和体质差异。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接触临床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让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对实际操作有更清晰的认知。整本书读下来,感觉自己对于小儿推拿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信心。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辈,耐心地教会你一项宝贵的技能。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小儿推拿》教材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忐忑的心情。毕竟小儿推拿这个领域,知识点很多,而且很多都是细节上的讲究,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效果。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我的担忧就被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真的太细致了!它不仅仅列出了每个穴位,还特别强调了在小儿推拿中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要知道,小儿的身体比较特殊,不是成年人可以类比的,所以书中这方面的提示,简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它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推拿手法也有区分,这点做得非常棒。你不会觉得所有孩子都用一套方法,而是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每个推拿手法时,不仅仅是文字描述,还配有动作示意图,甚至有些还提供了视频链接(虽然我还没用过,但知道有这个资源就很安心)。这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来说,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的操作场景,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案头宝典。
评分作为一名在校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我一直对小儿推拿这个方向充满了兴趣,也深知其重要性。这次接触到《小儿推拿(供针灸推拿专业用第3版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让我对小儿推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科学合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讲解,这为理解小儿推拿的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书中对每一个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操作手法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便于我们记忆和模仿。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一些常见小儿疾病的推拿方案,如感冒、积食、腹泻等,都给出了具体的穴位组合和操作流程,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临床指导。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把毕生的绝学倾囊相授,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一边看一边在自己身上或者模拟人身上尝试,那种学习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评分拿到这本《小儿推拿》教材,我首先是被它的内容深度所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穴位和手法,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对于小儿的独特认识,以及推拿手法背后的原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治未病”理念的强调,这与我们中医的精髓不谋而合。它让我们明白,小儿推拿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的保健推拿,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书中对每个穴位的手法讲解都非常细致,比如力度、频率、方向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是决定推拿效果的关键。而且,它还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病情,给出了不同的推拿方案,这一点非常实用。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在我学习和未来实践中,都能随时翻阅,找到所需的指导。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实践。
评分《小儿推拿》这本书,作为一本针灸推拿专业用的教材,真的是非常扎实。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对它厚实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印象深刻。翻开第一页,就被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例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给初学者量身定制的一份实践指南。书中的每一个穴位都配有详细的图示,而且描述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定位还是操作手法,都力求让你能够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见小儿疾病的推拿疗法讲解,比如感冒、咳嗽、腹泻等,都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它不会让你觉得无从下手,而是循序渐进,让你逐步掌握推拿的精髓。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反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它帮助我们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学习和记忆的专业知识来说,有一本这样系统、全面、权威的教材,简直是事半功倍。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始终在你身边,随时为你答疑解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