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魏书生教育作品集-班主任工作漫谈
定价:32.80元
作者:魏书生 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447379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自 序
章 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多互助,少互斗
多学习,少批判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专业阅读,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笑对人生
制怒,学生来帮忙
服装与发型
发展自己的长处
做园丁,当然收硕果
动力来自心的交流
——答同行来信
附:致魏书生老师的公开信
第二章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关注国外科技动态
外国同龄人怎样学
五年后的地球上
35年后的班会
站在月球上想到的
强者敢于承认不足
“记者招待会”
广阔天地与“小马蹄坑”
两个自我
痛而后快
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
尊人者,人尊之
立足长处,培养自信
放声高呼:我能成功
学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
青出于蓝——三代师生共期盼
第三章 班级管理人性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
写日记——道德长跑
将近10岁的《班级日报》
每天点一盏思想的灯
有三部分内容的座右铭
治病救人周
控制“三闲”
学生座位自愿组合
班级要做到“八有”
一粒瓜子壳1000字说明书
播下关心的种子
开出了哭声的班会
第四章 日常管理自主化
选好常务班长
设立值周班长
设立值日班长
养鱼负责人——鱼长
养花负责人——花长
炉长
桌罩,专人负责检查
鼓励学生自荐
劳动不吃大锅饭
大扫除15分钟结束
一分钟全班调好座位
两分半钟收好书费
班规班法
第五章 个案处理个性化
送别中教《送别》
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
孩子,请与我同行
犯错误,写说明书
犯错误,写心理病历
犯错误,唱歌
犯错误,做好事
选举“闲话能手”
说话接力本
糖衣片和顺耳忠言
信为心之声、心之桥
于反复之间求上进
有时也需要留下学生
教师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
第六章 集体生活特色化
变“?”为“!”
每天100次仰卧起坐、俯卧撑
跑进快乐天地
游戏课
课前唱响一支歌
轮流教唱歌
摸鱼
打雪仗
河面上的接力赛
新年联欢会
寻找春天的踪迹
春到双台河
开荒种地
研究自身生物钟
第七章 高效学习有方法
培养学生的效率感
高效学习日
推开犹豫,雷厉风行
45分钟写完2420字
用好“边角余料”
一分钟竞赛
无规则数字板——提高注意力
语文课——学生自己讲
考前“独往独来”好
忠实于自己——考试不作弊
第八章 写在教育边上——日记摘抄(228则)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26则)
胸怀?人际关系?思想方法(25则)
事业?奉献?务实?惜阴(39则)
教育改革?教育管理(26则)
知人?育人(48则)
开发大脑资源(5则)
教学民主(13则)
语文教学(31则)
培养自学能力(15则)
结束语
编辑的话
30年前,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魏书生以严整、科学、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新颖的互动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学的管理指导思想,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以班主任工作为主题,涵盖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和实施方法,
括班主任的自身定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效学习方法,班级管理的人性化、自主化、个性化、特色化等,从指导思想到管理措施,再到工作细节,完美展现了作者独具一格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力量。
本书情感厚重,风格平实,内容丰富,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让人身临其境,富于故事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深刻的思考闪烁着智慧光芒,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广大班主任、普通教师的必读书。
魏书生,特级教师。1978年到中学任教,1986年起先后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市教委副主任,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另外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43项社会兼职。但他始终不离教学线,坚持上语文课,1998年以前一直当班主任。任市教育局局长后,除兼上课外,还做着不挂名的班主任工作,是教书育人的模范。
30年来,魏书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作报告2000多场,上公开课1000多次,发表文章200多篇,主编、撰写、出版20多本书。
由于成绩卓著,魏书生先后获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佳师德标兵等殊荣,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踏实、亲切的感觉,那种朴素中带着智慧的光芒,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得是个懂生活的智者。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作者在书中分享的许多案例,都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从实际教学中提炼出来的“干货”。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他提供的方法不是简单的惩罚或调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负责。这种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培养的理念,简直是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情感投入”的部分,作者强调了班主任要放下架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面对面交流,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任何枯燥的教材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处理方式,明白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不是塑造。这本书绝对是班主任案头必备的良药,能让人在面对日常琐事时,多一份从容和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许多教育类书籍那样板着脸孔讲大道理,反而像是一篇篇娓娓道来的生活随笔,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我最喜欢的是它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阐释。在学校工作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点滴,往往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关键。作者笔下那些关于值日生分配、课堂纪律维护的小窍门,都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学原理,只是它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去包装,而是用最直白、最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出来。举个例子,书中提到如何利用座位安排来促进某些性格内向或外向的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这个方法简单到让人拍案叫绝,但其背后的心理学逻辑却非常严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模拟操作一遍,发现确实可行。这种将高深理论“接地气”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看到,优秀的班主任工作,不是靠一腔热血,而是靠精心的设计和耐心的执行。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非常扎实,读起来一点也不觉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阅读散文的愉悦感。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比喻,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具象化。比如,他将班主任的工作比作“园丁”,需要懂得每种花卉的习性,才能让它们各自绽放。这种充满诗意的表达,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这本书没有回避教育工作中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而是坦诚地展示了教育者的心路历程,这让读者在获得方法论的同时,也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慰藉。它让我明白,面对压力和质疑时,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对教育初心的坚守是多么重要。它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重新找回那份最初的热忱和对未来的期盼。这是一本真正能滋养心灵、提升专业技能的宝藏之作。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力,来自于它对“‘坏’学生”的重新定义和科学干预。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有些学生似乎天生就是麻烦制造者,但这本书却引导我们去探寻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作者没有急于给这些学生贴标签,而是深入挖掘他们可能面临的家庭环境、心理需求或是学习障碍。其中关于如何运用“非惩罚性沟通”来与行为偏差的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案例,描述了一个长期逃课的男孩,最终是通过一本他感兴趣的科幻小说,被班主任成功引导回正轨的。这种“对症下药”的个性化教育方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同理心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它告诉我们,教育的温度,往往体现在我们对待“边缘学生”的态度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些“难搞”的学生,又多了一份耐心和希望,不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它不是线性叙事,而是更像一本工具手册和心灵鸡汤的完美结合体。每一章节的过渡都自然流畅,让人有一种“读完这部分,我立马想去实践一下”的冲动。尤其是一些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篇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作者强调班级文化绝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而是渗透在每一次升旗仪式、每一次小组活动中的集体精神。他分享的几套创意班会设计方案,既有趣味性,又富含教育意义,完全可以拿来直接使用,省去了我们大量前期构思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案背后蕴含的“培养主人翁意识”的理念,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完整方法论。对于忙碌的班主任来说,这种高效且深度的指导,是极其珍贵的。
评分很好,很实用!
评分还不错,还没开始做,学习当中。
评分很好,很实用!
评分很好,很实用!
评分非常好
评分里面的内容不是想要的,挑错了
评分里面的内容不是想要的,挑错了
评分里面的内容不是想要的,挑错了
评分很好,很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