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計算機組成原理
| 內容簡介 |
|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係統地介紹瞭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邏輯實現、設計方法,以及相互連接構成整機係統的相關問題。全書共分為8章:計算機係統概論,運算方法和運算器,內部存儲器,指令係統,中央處理器,總綫係統,外圍設備,輸入輸齣係統。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概念清晰、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理論高度,貼近當前的新技術和新思想,內容安排符閤教學規律,具有廣泛的適應層麵。書中例題由淺入深,具有實用性、典型性,並力求與當代計算機技術緊密結閤。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可作為工科院校專科生、本科生計算機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其他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
| 圖書目錄 |
| 第1章 計算機係統概論 1.1 計算機的分類 1.2 計算機的發展 1.3 計算機的組成 1.3.1 馮·諾依曼計算機的特點 1.3.2 計算機的硬件係統 1.3.3 計算機的軟件係統 1.3.4 非馮·諾依曼計算機 1.3.5 計算機的性能指標 1.4 計算機係統的層次結構 1.4.1 多級組成的計算機係統 1.4.2 軟件與硬件的邏輯等價性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運算方法和運算器 2.1 數據與文字的錶示方式 2.1.1 無符號數和有符號數 2.1.2 數據格式 2.1.3 數的機器碼錶示 2.1.4 十進製數串的錶示方法 2.1.5 字符與字符串的錶示方法 2.1.6 漢字的錶示方法 2.1.7 校驗碼 2.2 定點運算 2.2.1 定點加減運算 2.2.2 定點乘法運算 2.2.3 定點除法運算 2.3 浮點數運算 2.3.1 浮點加、減法運算 2.3.2 浮點乘、除法運算 2.4 運算器 2.4.1 基本的二進製加減法器 2.4.2 多功能算術邏輯運算單元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內部存儲器 3.1 存儲器概述 3.1.1 存儲器的分類 3.1.2 存儲器的分級 3.1.3 存儲單元地址的分配 3.1.4 主存儲器的技術指標 3.2 隨機存取存儲器 3.2.1 靜態RAM 3.2.2 動態RAM 3.3 隻讀存儲器 3.4 存儲器與CPU的連接 3.5 並行存儲器 3.5.1 雙端口存儲器 3.5.2 多模塊交叉存儲器 3.6 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 3.6.1 Cache基本原理 3.6.2 主存與Cache的地址映射 3.6.3 替換策略 3.6.4 Cache的寫操作策略 3.6.5 Pentium 4的Cache組織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指令係統 4.1 指令係統的發展與性能要求 4.1.1 指令係統的發展 4.1.2 對指令係統性能的要求 4.1.3 低級語言與硬件結構的關係 4.2 指令格式 4.2.1 操作碼 4.2.2 地址碼 4.2.3 指令字長度 4.2.4 指令助記符 4.2.5 操作數類型 …… 第5章 中央處理器 第6章 總綫係統 第7章 外圍設備 第8章 輸入輸齣係統 參考文獻 |
| 其他信息 |
| 作者介紹 |
| 序言 |
| 《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組成原理》特色:強調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教學實例由淺入深,洋略得當;完全體現研究生入學考試綜閤考試大綱的要求。 |
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計算機組成原理的學習往往是一場“硬仗”,但《計算機組成原理 榖赫》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張清晰的“作戰地圖”。作者在書中對於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之間的接口——指令集,有著非常詳盡的論述。這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指令,而是從指令的設計理念、編碼方式、尋址方式等多個維度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尤其贊賞書中對不同指令集指令的分析,比如在講解RISC-V時,它並沒有僅僅介紹其指令,而是詳細解釋瞭其設計哲學,例如“指令集是硬件和軟件之間的契約”這一觀點,讓我對CPU的設計有瞭更宏觀的認識。在講解CPU的流水綫技術時,書中的流程圖和文字說明相互印證,清晰地展示瞭指令執行的並行化過程,並分析瞭各種流水綫冒險(如數據冒險、控製冒險)的産生原因及解決方法。這種深入的細節分析,對於理解現代高性能處理器的運行機製至關重要,也讓我不再對那些復雜的CPU內部結構感到畏懼。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其內容的全麵性和講解的細膩度。榖赫老師的文字風格樸實卻不失專業,他能夠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語言去闡述那些看似枯燥晦澀的技術細節。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指令集架構(ISA)的部分,書中不僅介紹瞭x86和ARM等主流ISA的特點,還深入分析瞭RISC和CISC的設計哲學及其演變。這種對比分析,讓我對指令集的設計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什麼不同的處理器會有不同的設計選擇。此外,存儲器管理部分的內容也非常紮實,無論是虛擬內存的實現原理,還是各種緩存策略(如TLB、寫迴、寫通)的優劣分析,都講解得鞭闢入裏。書中的圖示和僞代碼示例,更是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種邏輯的探索。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並嘗試自己去推導,這種互動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評分在研讀《計算機組成原理 榖赫》的過程中,我尤其被其對數據通路和控製單元的講解所吸引。書中非常細緻地描繪瞭CPU內部數據傳輸的路徑,從指令的讀取、解碼,到執行單元的操作,再到結果的寫迴,每一個環節都通過清晰的圖示和邏輯關係進行瞭展示。我嘗試著將書中的數據通路圖與一個簡單的指令執行過程進行比對,發現書中的描述完全能夠自洽。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靜態的數據通路分析,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控製單元是如何生成時序信號,從而協調整個數據通路工作的。例如,在講解微程序控製器和硬布綫控製器時,作者通過對比分析,讓我深刻理解瞭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這種從宏觀架構到微觀細節的層層剖析,讓我對CPU的工作原理有瞭前所未有的清晰認識,也讓我對那些在技術文檔中齣現的各種寄存器、ALU、多路選擇器等組件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計算機組成原理 榖赫》這本書,從封麵到內頁,都散發著一種嚴謹而又富有深度的學術氣息。作為一名對計算機底層原理一直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這個復雜領域的書籍,而榖赫老師的這部作品,恰好滿足瞭我的期待。首先,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數字邏輯電路開始,逐步深入到CPU的微觀結構、指令係統、存儲器層次結構、I/O係統等等。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顯得自然而流暢,不會讓人覺得突然跳躍或者信息碎片化。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會引用大量的圖錶和實例,這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難度。例如,在解釋流水綫技術的時候,書中的流程圖就清晰地展示瞭指令在不同階段的執行過程,配閤文字說明,簡直是豁然開朗。而且,作者在講解一些核心概念時,並沒有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深入剖析瞭其背後的設計思想和權衡取捨,這讓我能夠不僅僅是“知道”某個技術,更能“理解”它為什麼是這樣設計的,背後有哪些考量。這種深度講解,對於真正想掌握計算機組成原理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榖赫老師在講解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一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學理念。他不僅僅是在介紹各種計算機組成原理中的概念,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思考這些概念是如何被設計齣來的,以及在實際應用中會遇到哪些挑戰。例如,在關於存儲器層次結構的部分,書中詳細介紹瞭高速緩存(Cache)的工作原理,包括塊替換算法(如LRU)、寫策略(如寫迴、寫通)等。我嘗試著將這些概念與實際的編程經驗聯係起來,發現很多性能優化技巧都與緩存的原理息息相關。比如,瞭解緩存的塊大小和訪問模式,可以幫助我們編寫更具“緩存友好性”的代碼,從而提升程序的運行效率。書中對I/O係統的講解也同樣精彩,從中斷機製到DMA傳輸,再到各種接口標準,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讓我對計算機如何與外部世界進行交互有瞭更全麵的認識。這本書的學習過程,更像是一次對計算機“生命體徵”的深入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