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 小林章 叶忠宜引进/港台繁体中文

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 小林章 叶忠宜引进/港台繁体中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著,葉忠宜 译
图书标签:
  • 字体设计
  • 欧文字体
  • 经典字体
  • 排版
  • 字体表现
  • 设计参考
  • 字体规范
  • 字体历史
  • 视觉传达
  • 平面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善本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臉譜
ISBN:9789862355183
商品编码:10605135509
出版时间:2016-07-05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所有設計者絕對不可不知的歐文字體知識──
◎各風格字型表現實例解說+經典歐文字體徹底剖析+國際字體設計大師珍貴深度訪談
◎《字型之不思議》作者、Monotype字體總監──小林章
◎從東方人視角撰寫的歐文字體專業教本《歐文字體》系列第二部

「對於已經知道不少字型知識的人來說,或許會進而想知道更多的字型運用方法,亦或是想深入理解那些字型的原作設計師的設計概念是什麼。這本書就是為了這些想了解更多的讀者們而存在的。」
──小林章

字體運用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但透過觀察現有的經典案例,以及理解各款經典字體的來由、演進與相互比較,就能逐漸學會如何隨心所欲的運用字體,讓設計完美呈現想像中的風貌。

本書為國際知名字體公司Monotype字體總監小林章,專為歐文字體使用者所寫的入門系列「歐文字體」的第二部作品。

全書共分為兩大章:

diyi章為「字型表現入門」,著重於如何透過字體運用呈現各種你所希望的風格。從呈現高級感、親和力、信賴感、引人食欲的字體,到表現英國、德國、法國,甚至是1970年代的風情,使用什麼類型的字體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運用訣竅為何?其中字距、大小等細節該注意什麼?作者使用豐富的實際照片、圖示及清晰易懂的文字說明,不只讓你學會用什麼、怎麼用,更能理解其背後的原因而能進一步自我變化發揮。

第二章為「經典字體徹底解剖」,作者挑選了共十六款zui經典、暢銷的歐文字體,包括「Helvetica」、「Adobe Garamond」、「Garamond Premier」、「Palatino」、「Zapfino」、「Univers」、「OCR-B」、「Frutiger」、「Galliard」、「Big Caslon」、「Georgia」、「Snell Roundhand」、「Shelley Script」、「ITC Bodoni」、「Shuriken Boy」、「Bello」,除了介紹各款字體的設計起源、製作過程、各版本的演進與比較,更實際訪問到各款字體的設計者或關係人,包括字體設計大師阿德里安.弗魯提格(Adrian Frutiger)、赫爾曼.察普夫(Hermann Zapf)、馬修.卡特(Matthew Carter)、薩姆納.斯通(Sumner Stone)、羅伯特.斯林巴赫(Robert Slimbach)、約阿希姆.穆勒.蘭斯(Joachim Müller-Lancé)、Underware工作室,暢談他們如何發想、設計,以及字體設計背後的各種祕辛。

不論你只是對字體感到好奇,或者是設計相關科系學生、設計領域工作者,甚至未來也想成為一名字體設計師,本書將能讓你深度理解歐文字體使用方式,從細節到整體全面掌握,大幅增進你的設計力及鑑賞力。

【國際設計名家共同力薦】

「衷心希望對設計有興趣的人能與它隨時為伴。」
──阿德里安.弗魯提格(Adrian Frutiger)(字體設計大師)

「不只是入門,這是一本能夠幫助設計工作者的全面指南。」
──赫爾曼.察普夫(Hermann Zapf)(字體設計大師)

「這是一本由熱愛歐文字體的人所寫成的書。邏輯清晰、深入淺出,讀完後,終於揭開了長久以來歐文字體的神秘面紗,總算能暢快開心地製作歐文排版了。」──葛西薰(Kaoru Kasai)(平面設計名家)

「我從這本書裡,可以感受到小林先生是如何認真地整理出與字體設計相關的有用資訊,同時,更能理解他是如何打從心底熱愛多采多姿的字體排印設計世界。他不僅知識豐富且帶有滿腔熱忱,絕對是這個時代裡zui好的字體排印設計領航員。」
──馬修.卡特(Matthew Carter)(字體設計大師)

「各種歐文字體是在何時何地誕生,現在又是以怎樣的形式使用、活躍於世界?本書是diyi本對此深入淺出進行解說的讀物。它讓專家與業餘者總算能夠從同樣的起跑點出發了。」
──祖父江慎(Shin Sobue)(書籍裝幀名家)



目錄
前言

那些海外日常生活裡的字體

diyi章 字型表現入門
1-1 表現高級感的字體(上)
1-2 表現高級感的字體(下)
1-3 表現親和力的手寫風字體
1-4 能引起食慾的字體
1-5 表現英國風情的字體
1-6 表現德國風情的字體
1-7 表現法國風情的字體
1-8 能給人信賴感的字體
1-9 表現1970年代感的字體

第二章 經典字體徹底解析
2-1 Helvetica
2-2 Adobe Garamond/Garamond Premier
2-3 Palatino
2-4 Zapfino
2-5 Univers
2-6 OCR-B/Frutiger
2-7 Galliard
2-8 Big Caslon/Georgia
2-9 Snell Roundhand/Shelley Script
2-10 ITC Bodoni
2-11 Shuriken Boy
2-12 Bello

後記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資料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科,1983年開始在寫研公司設計照排字模(照相排版用的文字設計)的工作。後來深感西洋字體知識的不足,於是毅然辭職,在1989年遠赴英國倫敦一年半,學習歐文書法與字體排印學。
1998年和2000年,兩度獲得世界大型字體比賽首獎,因而於2001年春天,被招聘至德國Linotype公司(現合併至Monotype公司)擔任字體設計總監。目前主要工作是字體設計的製作監督、品質控管,以及新字體的企畫等等,也與Hermann Zapf、Adrian Frutiger等知名字體設計大師共事,著手進行多款字體名作的改良。
除本書外,另著有《字型之不思議》、《街道文字》、《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和表現手法》。

基本資料
作者: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譯者:葉忠宜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07-05
ISBN:9789862355183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160頁 / 18cm×25.5cm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关于字体设计和排版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其内容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书名《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 小林章 叶忠宜引进/港台繁体中文》。 --- 图书名称: 《字体的脉络:从石刻铭文到数字时代的排版美学》 作者: [此处可虚构作者名称,例如:王 汉青] 出版社: [此处可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时代设计工坊] 出版年份: [此处可虚构年份,例如:2023年] --- 内容概要: 《字体的脉络:从石刻铭文到数字时代的排版美学》是一部深入探讨文字形态演变、字体设计原理及其在现代信息传播中应用的美学专著。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追溯西方文字从古老起源到当代数字环境中的技术与艺术交织,剖析经典字体背后的文化语境与结构逻辑,并提供一套系统的排版实践指南。 本书的叙事线索围绕“形态的演变”与“功能的革新”展开。我们首先从西方文字的源头——腓尼基字母谈起,详细考察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的结构定型过程,尤其是古罗马纪念性铭刻体(Capitalis Monumentalis)如何奠定了西方印刷字体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侧重于历史语境的分析,探讨了工具(如凿子、笔)对字体形态产生的直接影响,解释了为什么早期的衬线结构会自然形成。 随后,全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中世纪手写体到文艺复兴时期印刷术的飞跃。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字体设计的转折点。我们将详细分析早期印刷体(如哥特体、半体哥特体)的特征,以及人文主义者推动下对古典美学回归的渴望,如何催生出以Nicolas Jenson、Aldus Manutius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体”(Humanist typefaces)。这部分对早期意大利复兴体与法国古典体(如Garamond)的结构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强调了可读性与优雅性的平衡。 进入十七、十八世纪,随着科学理性的兴起,字体设计开始追求更加清晰、几何化和风格明确的形态。本书将重点剖析“过渡体”(Transitional typefaces,如Baskerville)和“现代体”(Modern typefaces,如Didot和Bodoni)的诞生。我们不仅会分析其高对比度、垂直轴心和尖锐的衬线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还会深入探讨这些字体在技术限制下如何通过精密雕刻工艺得以实现,以及它们在当时出版物中的视觉冲击力。 跨越工业革命与技术挑战 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字体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活字铸造技术的进步和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字体设计开始从“古典优雅”向“商业实用”和“强烈表达”倾斜。本书将详细介绍衬线体(Slab Serif)的兴起,特别是“埃及体”(Egyptian)在强调力度和醒目度上的表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装饰性字体和标题字体(Display faces)的爆炸性增长。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从早期手写广告到第一批机械制版技术的演变,揭示了商业需求如何驱动字体风格的快速更迭。 新世纪的视觉革命:无衬线体的崛起与应用 进入二十世纪,对功能性和现代性的追求促成了无衬线体(Sans-serif)的全面崛起。本书花费大量篇幅研究了早期包豪斯运动和De Stijl对几何化和功能主义的影响。我们将系统梳理Grotesque(如Akzidenz-Grotesk)、Neo-Grotesque(如Helvetica、Univers)以及几何无衬线体(如Futura)的结构逻辑。通过详细的字型图解,分析它们在不同字重、字宽下如何适应大规模信息传递的需求,并探讨它们如何成为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标志性元素。 数字时代的字体重塑与变量技术 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二十世纪末至当代的数字排版革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字体不再是固定的金属或塑料铸件,而是可编程的轮廓文件。我们将探讨PostScript和TrueType格式对字形轮廓和字距调整(Kerning)带来的深远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详细介绍了变量字体技术(Variable Fonts)。这不是对现有字体的简单介绍,而是对字体设计思维的根本性变革的解析。通过变量字体,设计师可以实现字体设计轴(如重量、宽度、倾斜度、衬线度)的连续调控,极大地扩展了排版的灵活性和响应性。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变量字体如何在网页和移动端界面设计中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视觉呈现,从而打破传统字体的局限。 排版美学的实践哲学 除了历史梳理和技术分析,本书也强调了字体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手法”。这部分不再局限于单一字体的介绍,而是侧重于“组合的艺术”。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根据信息的层级、媒介的特性(印刷与屏幕)来选择和搭配字体。书中涵盖了关于版面网格的建立、字间距(Tracking)与行距(Leading)对阅读舒适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字体对比来引导读者的视觉焦点。全书力求从理论高度阐释“为什么一种字体组合是有效的”,而不仅仅是“哪些字体很流行”。 总结 《字体的脉络》是一本面向平面设计师、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以及所有对文字艺术有深度兴趣的读者的工具书与思想指南。它不仅提供了一部详尽的西方字体演化史,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审视和运用字体的哲学视角,使读者能够在理解其历史根基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兼具永恒美感的视觉作品。全书配有大量精选的、经过细致分析的经典字体实例图解和排版范例,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

用户评价

评分

《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对字体世界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对那些在书本、海报、网页上出现的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字体都充满兴趣,但总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好看”或者“不喜欢”的层面。小林章这个名字在我心里代表着严谨和深度,而叶忠宜老师引进港台繁体中文版,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和品质充满期待。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像一场精美的字体之旅,带领读者去认识那些在设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经典西文字体。也许会从古老的书写方式讲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属活字,再到现代主义的简洁风格,介绍不同字体家族的演变脉络和美学特征。更令我兴奋的是“表現手法”这个词。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如何将这些经典字体“活化”,如何在实际的设计项目中,通过对字体的精细调整和策略性运用,来达到预期的视觉沟通目的。比如,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字体搭配的原则,如何平衡不同字体的视觉重量,如何利用字距行距来控制阅读节奏,甚至是如何通过字体设计来塑造品牌形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让我能更专业、更具洞察力地去理解和运用字体。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知识的重量和设计的温度。我一直觉得,字体就像是文字的灵魂,它们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符号,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情绪和感知。能够看到小林章老师的著作,并且有叶忠宜老师的引进,这绝对是一场字体爱好者的盛宴。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字体的名字和简单的介绍,而是会深入挖掘那些具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经典字体。作者可能会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每一种字体的诞生故事,它们的设计师是谁,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怎样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传承和演变。而“表現手法”这部分,对我来说更是极具吸引力。我非常好奇,那些大师们是如何通过字体的巧妙运用,来达到强大的视觉传达效果的。书中会不会包含很多不同风格的排版实例,让我们看到如何在书籍、杂志、广告等不同媒介中,通过字体的大小、粗细、颜色、排列组合,来营造出或庄重、或活泼、或神秘、或现代的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看到字体”升级到“读懂字体”。

评分

这本《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光是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了探索未知的期待。我一直对字体有一种莫名的迷恋,总觉得它们藏着很多故事和密码。有时候翻开一本设计精良的书,看着那些流畅优雅的字母,就像在品味一件艺术品。所以,当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专门深入探讨经典字体的书,而且还是经过小林章这位大家的研究,再由叶忠宜老师引进,我简直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娓娓道来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字体,比如衬线体、无衬线体、手写体等等,它们各自的诞生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设计师们赋予它们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而且,“表現手法”这部分,我更是充满遐想。它会不会教我们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层级来选择字体?如何利用字体的粗细、大小、倾斜来突出重点?甚至是如何通过字体的排列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设计中落地生根,并且能学到一些实用的技巧,让自己在创作时不再仅仅是“好看”,而是能够“有策略地好看”。

评分

哇,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好有分量!“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光是这个标题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字体设计是个很神奇的领域,它们不只是文字的载体,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表达情感和风格的方式。平常看书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留意排版和字体的选择,有时候一个好的字体真的能让阅读体验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这本书能被叶忠宜老师引进,而且是港台繁体中文版,这质量肯定有保障。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深入浅出地讲解很多经典的西文字体,比如那些我经常在古籍、海报或者设计作品里看到的,但却叫不出名字的字体,作者可能会介绍它们的历史渊源、设计理念,甚至是谁 who 谁 who 发明的。而且“表现手法”这几个字更是点睛之笔,意味着它不仅仅是字体的介绍,更会教我们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字体,让它们在不同的设计场景下发挥出最大的魅力,达到想要传达的视觉效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字体组合、字距行距的讲究,以及如何在视觉层次上做出区分的技巧。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我走进一个更加广阔和精妙的字体世界,让我不仅能欣赏美,更能创造美。

评分

我对于字体设计总有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总觉得那是一个专业度极高的领域。但这次看到的《歐文字體2:經典字體與表現手法》的书名,却让我感觉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能够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探其中的奥秘。我猜想,小林章老师作为作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必然会让这本书内容扎实、信息量巨大。而叶忠宜老师的引进,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极大的信心,毕竟港台地区的字体设计和出版物向来都有着极高的水准。我脑海中描绘的画面是,书中会像一本精心编排的画册,用大量的精美插图和排版示例,来展示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西文字体。我期待能够了解不同字体家族的血脉传承,比如它们是如何从手写体演变而来,又如何影响了后来的设计潮流。更重要的是,“表現手法”这个关键词,让我看到了实用性的希望。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字体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和搭配策略,例如书籍的版式设计、海报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是品牌标识的独特气质。我想知道,同样的文字,用不同的字体和排版方式,能够传递出多么截然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