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要“装傻”!
告诉你个小秘密(千万别告诉别人!):其实天下一等一的好领导,个个儿都是天才的“装傻”高手。
所以,如果你到现在还总是惦记着抖机灵、装高深,那你就成了一等一的傻子了。
02 男儿有泪也要弹--学会“示弱”
做领导的不一定要从头“强”到脚。有的时候,“示弱”要比“示强”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03 “傻坚持”
“坚持”这玩意儿,十有八九都是“傻事儿”。
但即使傻,也要坚持。
04 不抱怨的世界?别逗了!
不抱怨的世界?
想什么呢!
这个世界只存在于书本里。
05 失败学--如何让“心动”变为“行动”
如果你只想要“心动”,请看“成功学”;
如果你还想要“行动”,那就请看“失败学”。
06 窝里横!
只会“窝里横”的老板,是天下最没出息的老板。
那么,明明“窝里横”,却死不认账的老板呢?
07 被送礼
记住,即便是拍下属马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得真正“走心”才成。
08 鲍鱼会涨价的
俗话说“格局决定命运”。
真正做大事的人,绝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惑了双眼。
09 老板的办公桌
有的时候,小小一张办公桌,就能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能成多么大的事儿。
10 领导的“风骨”
尽管“风骨”这个词可能有点儿老土、有点儿过时,但绝对值得我们所有做领导的人好好温习一下。
11 柬埔寨游与日本游
通过两个关于旅游的小故事,告诉你员工激励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12 白眼儿狼!--“年终奖”悲喜剧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年终奖这玩意儿,其实就是“白眼儿狼”扎堆儿的温床。
如何成功驱散“狼群”,可是对你智慧的巨大考验。
13 “最好者之一”
记住,在员工激励方面,“第一”不好使,“最好者之一”才真正管用。
14 善者的屠刀--X理论与Y理论
人性化管理没问题,但一定要记住,真正“该出手”的时候绝不能心慈手软、拖泥带水。
一定要手起刀落,干净利索。
15 一个“恶毒”的小实验
一个恶毒的小实验引发的大故事。
16 “民主”有毒
“民主”有毒。
轻则伤身,重则致命。
你可得慎之又慎。
17 会“开会”
说实话,不怕得罪你,你真的未必会“开会”。
18 围桌擦地
告诉你一个通过细节识人的招儿。
19 面试!……面试?!
开门见山。
“面试”这个环节实属多余,还是省省为好。
20 三种人
记住,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永远都不要将人才按等级“分类”。
因为天下只有一种人--和你我一样的人。
21 医活“死马”--学点心理学
俗话说,事儿是死的,人是活的。
所以千万不要把“活人”的事儿往“死”里办。
22 俯视、平视和仰视
做领导的,不应该总是习惯于“俯视”下属,有时候尝试一下“平视”或“仰视”的招儿,反倒能收到奇效。
23 巧言令色
学会在下属面前“巧言令色”,是做一个好领导的必修课。
24 员工意见箱
和你讨论一下,如何才能让“意见箱”从一件纯摆设真正变身为沟通润滑剂?
25 公司里的“特区”
巧设“特区”,是与员工高效沟通的一记妙招儿。
26 玩儿的就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里面大有文章,万万轻视不得。
27 勤官儿与懒官儿
和你探讨一下形形色色的“为官之道”。
28 “懒一世”与“勤一时”
其实懒惰这毛病是治不好的,但即便你想“懒一世”,也一定要在人生的某
些节骨眼儿上做到“勤一时”。
29 “工装”是个什么玩意儿?
说句不怕冒犯你的话,这“工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你还真未必知道。
30 掐点儿族
“掐点儿”这个毛病一般人都会犯,弄不好也会坏大事。
所以,在这里给你开几个专治“掐点儿症”的方子。
31 用“工装”和“麦当劳”搞定竞争对手
俗话说,“工夫在诗外”。
真正的高手,在出场之前就已经将对手击败了。
32 一招制胜--竞争的奥秘
竞争的奥秘,未必在于“全局”,而是决定于关键的“一招半式”。
33 大鳄们的“死穴”--终端管理
你想击败行业大鳄吗?
很简单。
只要你能玩儿了命地和“终端管理”死磕,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34 巧定目标
目标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为了激励人,激励不了人的目标,还不如不定,否则只能扯后腿儿。
35 灵活时间出勤法
告诉你一个既能治“人浮于事”的毛病,又能提高员工满意度,还能为企业省下大笔银子的好方法。
36 财富,是“睡”出来的
信不信由你,你公司一半儿的效率都和员工的“午睡”有关。
所以,安排好员工的午睡事宜,也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
3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言以蔽之,没有读书的习惯,无论是一座城市、一家公司还是一个人,
都不会有任何未来和希望。
38 光说不练假把势--学习与应用
任何知识,只有应用才能变为财富。
这句话,尽管是老生常谈,但其实真弄明白的没有几个人。
39 百闻不如一见
“闭门造车”不靠谱,只有“自己走一走,看一看”,才能真正取到“真经”。
40 拉着大队人马出国培训--到底谁疯了?
千万要记住,只有在员工培训方面不惜血本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41 “全员带入型”培训体制
告诉你一个让你大把的培训费不再打水漂的好方法。
42 不厌其烦,因人施教
员工培训这玩意儿是急不来的,越急越浪费资源,所以一定要沉住气,有
点儿耐心才成。
43 成全,是一种美德--“代人受过”的智慧
成全别人,也是一种让人欠你人情的好办法。
44 羡慕嫉妒恨
给你支个专治“羡慕嫉妒恨”这一国粹的着儿。
45 墙头草,随风倒
给你支上几个对付身边儿那些无处不在的“墙头草”的着儿。
46 当观众,不当演员
只有善于当观众的人,才能在握着一大把别人“小辫子”的同时,确保自己的“小辫子”不会攥在别人手里。
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在办公室政治中立于不败之地。
47 九顺一逆--胡萝卜加大棒的反击
上司,也是需要“管”的。
而“管上司”最好的办法,就是“九顺一逆”。
48 让老板有安全感
如果你想让老板消停点儿,不会整天给你添乱,就一定要记住一个铁的原则--永远让老板相信你不会飞出他的手掌心儿。
49 锋芒的露法儿
年轻人有些锋芒是好事儿,但这锋芒的露法儿绝不是简单的事儿,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50 跟人说人话,跟鬼说鬼话
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你解释一下什么叫“跟人说人话,跟鬼说鬼话”。
51 “甜口良药”、“顺耳忠言”
其实,“良药苦口”、“逆耳忠言”都是一种强迫症式的思维方式。
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甜口良药”、“顺耳忠言”也绝非痴人说梦。52“端”与“不端”
可能你从来没有想到过,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原来这“端架子”里面也大有学问。
53 一件小事儿
从一些小事儿当中,可以管窥到管理方面的许多大道理。
54 擅思擅行
只有勤思考,擅行动的管理者,才是管理者中的极品。
55给力的“雕虫小技”
不要小看管理中的雕虫小技,这玩意儿积攒得多了,将会极其给力。
56 管理者的“三力要素”--文章力、演讲力与蛊惑力
一句话说死:任何一个不具备“三力要素”的管理者,都成不了大气候。
57 冲动是魔鬼
在职场中,冲动是魔鬼。
所以,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就构筑好你的“防火墙”。
58学会“抽离”
其实,与“投入”相比,“抽离”往往更难,也更重要。
所以,我们一定要拿出极大的精力学会“抽离”。
59 人走茶该凉
在职场中,人走茶凉未必是坏事,所以你一定要想开点儿。
60 绣花与砍柴
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
管理这玩意儿,与其说像砍柴,不如说更像绣花。
61 让子弹飞一会儿
管理,是件“慢工出细活”的事儿。
所以不要急,让子弹飞一会儿,迟早会命中目标。
62 解决一切管理问题的“万灵丹”
千万别听那些所谓的“高手”瞎忽悠,只有实践,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
后记:“反着来”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喜欢那种设计简约但内涵丰富的书籍,感觉更能沉下心来阅读。标题“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2”有一种挑战的意味,让我忍不住想去了解作者会如何设置这个“局”,又会提供哪些“破局”的思路。我推测,这本书可能不会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管理学科,而是会展现出一种系统性的、全局性的视角,就像是在一个宏大的棋局中,如何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否会探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在资源匮乏的初创期,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市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何保持创新活力,避免官僚化?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想深入了解的问题。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观点,或者是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给震撼到了,这通常意味着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深度。虽然我还没有开始仔细阅读,但从这个体量上,我预感到这本书的内容会相当扎实,不会是那种浅尝辄止的“速成”读物。我猜想,作者可能在书中会深入剖析不同类型公司的运营模式,从初创的小微企业到成熟的大型集团,可能会涵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等多个维度。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一种“实操性”的导向,也就是说,它可能不是单纯地罗列理论,而是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提供一些具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指导读者如何应对实际的管理难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拿来就能用”的建议,或者至少能让我明白,在面对某个具体问题时,应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有哪些可行的解决方案。我最近也在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对于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我有着很高的期待。这本书会不会是我踏入更深层次管理领域的一块敲门砖,我对此充满好奇。
评分我喜欢这类能够引发思考的书籍,特别是当它以一种直接对话的方式呈现时。"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2" 的标题就足够吸引人,它没有用晦涩的理论术语,而是直白地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非常贴近实际管理情境的方式展开,或许会模拟一些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比如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融资策略、团队组建等等,然后让读者去思考,在这些环节中,应该如何做出最佳的决策。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那些“意想不到”的危机事件,因为任何一家公司都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而管理者的应对能力往往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风险控制、危机应对的实用指南,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可操作性的智慧,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管理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2" 就像是给我一个充满未知挑战的舞台,让我去施展才华。我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是,作者会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可能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精心设计的模拟场景,来引导读者思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管理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报表,更是关于人、关于决策、关于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方向。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塑造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公司,离不开一个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同时,我也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处理那些“灰色地带”的管理问题,例如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做出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启迪”的感觉,让我明白,优秀的公司管理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又应该如何去培养和发展这些素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略带写实又有些艺术化的插画,瞬间勾起了我对商业管理类书籍的兴趣。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公司的运作,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这本书的标题,"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2",就恰恰点出了这一点。它仿佛是一个挑战,又像是一个邀请,让我去思考,如果我身处一个全新的企业环境中,我会如何调动资源、制定战略、激励团队,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我特别期待书中所能带来的那些“沉浸式”的体验,那种仿佛亲身经历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的感觉。有时候,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很多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水土不服”。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更接地气、更贴近现实的管理智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成功企业背后的逻辑,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希望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或者说,能够让我对“管理”这个词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触及到其核心的灵魂。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具有一定的实质性
评分真心不错。看起来很有趣的说。
评分发货快,是正版的,喜欢。
评分看了1之后买得2 学习一些公司管理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不错,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帮朋友买的,做活动价格比较给力
评分通俗易懂,有阅读的欲望
评分物流很快,不过还没来得及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