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旨在将斯滕伯格及其合作团队在“能力、胜任力和专长心理学”(PACE)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话题和最重要的成果综合呈献给读者。该研究中心最初设在耶鲁大学,现已迁到了塔夫茨大学。本书基于斯滕伯格的理论并据此所做的大量实证工作,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建议,以培育学生的智慧、成功智力、创造性学习、问题解决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本书还代表了我们同全美以及其他国家各年段教师十二年来通力合作的基本成果,我们衷心感谢在过去这些年来与之合作的全体同仁,很乐意将此书献给共同为之奋斗过的一线中小学教师。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effrey Sternberg,1949),现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务长;曾担任塔夫茨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耶鲁大学IBM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美国心理学家》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和北美、南美与欧洲10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曾获得美国“教育心理学职业成就桑代克奖”。斯滕伯格在智力、天才、智慧、思维风格、创造力和爱情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著述丰厚,贡献卓著,应用广泛,影响深远。
盛群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主持住讲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代表性著作为《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现代教学设计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10;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和《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宝钢奖”(2001)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们相信: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一个人能够综合运用智慧、智力和创造力。发挥主体优势、尊重多样才能、激发学习动机与促进学以致用,这就是培育智慧才能WICS模型的四大效用.,衷心希望读者能够善用此书,欣赏其价值并合I里利用其独特的资源,
——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
斯滕伯格等人的新作立足于智慧、智力和创造力三者综合以达到学习、事业与生活成功之目的。本书面向教师实际需要,聚焦于理论的课堂实际运用,提供了基于研究开发与收集的各种实例,为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是一本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形象生动教材。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盛群力
目录
译者序:WICS-培育生活智慧的理论
前言
致谢
第一编 为智慧、智力与创造力而教
1.引子
2.什么是WICS模型
3.亲身体验——关注你自己的能力优势
第二编 为成功智力而教:原因与方法
4.引子
5.如何提高记忆能力
6.如何提高分析能力
7.如何提高创造能力
8.如何提高实践能力
9.亲身体验——识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策略
第三编 在课堂中实现教学与评估的整合
10.引子
11.评估与教学相匹配
12.开发多样化评估的基本要求
13.记忆能力评估与记分
14.分析能力评估与记分
15.创造能力评估与记分
16.实践能力评估与记分
17.亲身体验——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估问题
第四编 培育智慧:原因与方法
18.引子
19.三种智慧型思维技能
20.为智慧而教:六项一般准则
21.反思:在课堂上如何教人聪明
第五编 综合:帮助学习者在生活中获取成功和赢得满足
22.引子
23.如何保持各种能力的平衡
24.在学习目标中凸显智慧
25.智慧、智力与创造力之整合(WICS)
附录
●表目录
●参考答案
●第一编附录:建议进一步阅读的材料
●第二编附录:记忆技能与方法
●第三编附录:交叉参照评估样本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精彩书摘
至此,本书讨论了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多样化的重要性。这些方法符合学生的已有水平并能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扬长补短以获得成功。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学习与教育、发展智力和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然而,要想在社会上真正获得成功,学生还需要具备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纷繁复杂的问题,所以成功便意味着依靠智慧做出正确的决定,直面各种难题和不确定性。在第四编中,我们将会阐述如何界定智慧以及同智慧相关的思维,不过,先来看看我们何时会用到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
例如,童年的时候,我们会碰见某些小朋友欺负别人,你怎样做才最好,既能保护自己,又不因你的插手而使被欺负的小孩更遭罪?长大后,我们会碰到各种婚恋问题。如果家人不接受你喜欢的人,你该怎么办?当学业或事业威胁到恋情时,你又将如何选择?为人父母后,大部分人都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小孩。当你的父母渐渐老去,生活无法自理时,你怎样照顾他们才是最好的?
人的一生中,每天都面临着不计其数的艰难抉择。如果说,学校教育的一份职责是让学生掌握成功所需的知识和认知能力,那么,我们相信学校就理应去培养学生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教育者有责任让学生充分地运用自身的智力、知识和技能,去造福社会而非只顾及一己之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智慧的行为,要传授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第四编中,我们首先将描述三种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然后探讨六项在不同学科传授和展示智慧的一般准则。我们将介绍社会学科中(自编)的一些具体例子,这些例子包含了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
表45总结了教给学生同智慧相关的思维技能的重要性。在本章的结束部分,你将有机会反思这些一般准则以及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应用。
……
《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教出有智慧的学生》—— 开启下一代教育新篇章 在这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高阶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已难以完全满足培养面向未来、具备深层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下一代的需求。教育的重心,正从“教什么”悄然转向“如何教”,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习的引路人”,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教出有智慧的学生”。 《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系列,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呼唤而精心策划的。而其中的核心著作,《教出有智慧的学生》(Teaching for Wisdom, Intelligence, Creativity and Success),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改革的前行之路。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教学技巧,而是深刻地剖析了“智慧”、“智能”、“创造力”和“成功”这四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教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系统、科学且极具操作性的教学设计框架。它旨在帮助教育者们超越表面知识,触及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开发,培养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智慧:深度思考与审慎判断的基石 本书首先将目光聚焦于“智慧”。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信息的真伪、洞察事物本质、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智慧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来培养的。这意味着教育需要超越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而要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探究因果关系、评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并将其应用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 《教出有智慧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策略,例如: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假设、分析论据、识别偏见,从而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 培养元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思维过程,理解学习的策略,学会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成为更有效的学习者。 强调情境化学习: 将抽象的知识融入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 鼓励反思与内省: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经验,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引入伦理与价值观的讨论: 智慧不仅仅是认知层面的能力,更包含道德层面的考量。教育应引导学生思考行为的后果,理解社会责任,培养健全的人格。 智能:多元潜能的激发与高效运用的艺术 “智能”是本书探讨的第二个核心概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智力测量,本书借鉴了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智能结构和潜力。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将所有学生塑造成同一模子,而是要识别、激发和培养他们多样化的智能,并帮助他们将这些智能高效地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 本书在智能培养方面,提出了以下指导: 识别和发展个体智能优势: 通过观察、评估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语言、逻辑、空间、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等不同智能领域的特长。 设计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鼓励学生运用多元智能解决复杂问题,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提供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表达途径: 允许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表演、写作、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来学习和展示他们的理解,从而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 鼓励合作与协作学习: 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智能优势,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强调问题解决导向的学习: 以真实世界的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挥他们的智能优势,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创造力:想象力的飞跃与创新的源泉 在知识快速迭代的今天,创造力已成为衡量个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书将创造力视为一种可以培养和强化的能力,而非少数天才的专属。它鼓励教育者们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开放、鼓励试错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提出新颖想法、探索未知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书中关于创造力培养的内容,包括: 营造鼓励探索和试错的学习氛围: 允许学生犯错,视错误为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惧怕失败。 提供开放式和非结构化的任务: 设计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自由发挥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点燃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 鼓励联想和类比思维: 引导学生将不同概念、事物进行关联,从已有知识中产生新的想法。 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结合: 既鼓励学生产生大量可能的想法(发散),也引导他们对想法进行筛选、评估和优化(收敛),最终形成具有价值的创意。 提供创造性表达的机会: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音乐、戏剧、编程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创意。 成功:多元定义的价值实现与幸福人生 “成功”是本书探讨的最后一个维度,也是对前三个维度综合运用的结果。作者认为,成功并非仅仅是学业上的优异或物质上的富足,更是一种个体价值的实现、一种对社会贡献的体现,以及一种内在的幸福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定义,并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 关于成功的培养,本书强调: 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从而树立清晰的人生方向。 培养自我效能感和坚韧性: 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并能在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 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许多成功都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对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责任,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 成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应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关注身心健康与内在幸福: 认识到真正的成功离不开健康的身心和内心的满足,教育应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怀和情绪管理。 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与前沿性 《教出有智慧的学生》并非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提供了一整套系统性、前沿性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它整合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指导。 本书的教学设计框架,强调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以学习者为中心: 深刻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将学习者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目标驱动: 教学活动设计紧密围绕智慧、智能、创造力、成功的培养目标展开。 情境创设: 模拟真实世界的情境,让学习在有意义的环境中发生。 互动与合作: 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 多元评估: 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成果。 技术融合: 恰当运用现代技术,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对教育实践的深远影响 《教出有智慧的学生》的出版,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为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蓝图。通过学习和践行本书的理念,我们可以: 重塑教育目标: 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深度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革新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采用更具启发性、探究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优化课程设计: 设计更具挑战性、更贴近现实的课程内容,鼓励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为教师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教学,并引导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实践。 培养面向未来的公民: 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富有创造性、并能实现个人价值和幸福的下一代。 总而言之,《教出有智慧的学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学设计的工具书,更是一份关于教育未来的宣言。它呼吁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将目光从分数转向能力,从知识转向智慧,从而真正肩负起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本书为每一位渴望为孩子创造更美好教育未来的教育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强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