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

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云,陈香吟 编
图书标签:
  • 教师发展
  • 教师修养
  • 正能量
  • 两岸教育
  • 优秀教师
  • 教育案例
  • 教学反思
  • 职业生涯
  • 教育心理
  • 师德师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08125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6877
品牌:大夏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夏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4
字数:18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乖”总是伴随着被束缚和限制,被捆绑和桎梏;“不乖”只是为了有所创造。
  《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是一本集合海峡两岸 “不乖”教师、不羁灵魂的书。这里的 30位“不乖”教师,其实是一群富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比起一般的“乖”老师,他们更有识见、更有个性、更有胸怀,也更有激情。相信在分享他们“不乖”的成长经历和体验过程中,你会从他们身上获得正能量,对您的成长有所助益。

内容简介

  《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邀请30位海峡两岸的优秀教师参与,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个人成长中的“不乖”经历和体验。《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在有情节、有细节、有心跳、有激情的叙事中,旨在告诉一线教师:“不乖”是专业成长的另一种模式,它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有益人生的工作方式。

作者简介

  谢云,网名江湖一刀。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先后荣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教师等称号。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教师博览》《福建教育》专栏作者。
  在《人民日报》《天涯》《散文》《读者》《青年文摘》等各级刊物发表文章千余篇。著有《春天正被众手相传》《灯影里的人生》等。
  
  陈香吟,硕士毕业任教4年后,成为屏东师院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杰出校友得主,同年(2006年)担任台北县教育局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辅导员。后来,考取“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博士班,且于2009年开始于经国管理学院担任艺术与人文及创造思考课程讲师。2012年8月起回任新北市永吉“国小”教学组长,力推学校学习共同体计划,现为注册组长并担任新北市社会辅导团辅导员。

目录

序言 “不乖”让他们如此美丽/(四川)谢云
第一章 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
1 第九条跑道/(福建)王木春
2 我的不乖是一种找寻/(台湾)叶士升
3 寻觅生命最适宜的位置/(山东)侯登强
4 现实与理想的界“限”/(台湾)张崴耑
5 我当“侧芽”这些年/(江苏)朱建
6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让世界转动/(台湾)余俊梁
7 让睁眼看着玫瑰花的人也看看它的刺/(黑龙江)严中慧
8 为什么你不问我为什么/(台湾)陈香吟
9 只是因为真爱/(四川)廖学军
10 其实,我只想尽一个老师的本分/(山东)纪现梅

第二章 不妨做个“少数派”
11 “离经叛道”三十年/(江苏)凌宗伟
12 生命,在不乖中突围/(台湾)黄蕙欣
13 上课了,请关灯/(四川)夏昆
14 从来就未曾“乖”过/(江苏)沈丽新
15 我是不乖的老师/(山东)赵克芳
16 不妨做个“少数派”/(江苏)邱磊
17 不做“乖老师”/(山东)王艳芳
18 那是不乖的人味/(台湾)黄瑞诚
19 不是不乖,只是“不务正业”/(台湾)吴弘凯
20 在不乖中成长/(四川)王蓉芳

第三章 把自己栽培成喜欢的样子
21 只是不想说假话/(浙江)茅卫东
22 既艰难,又美好/(深圳)许丽芬
23 栅栏后的突围/(陕西)杨林柯
24 通过摄影给孩子一对翱翔世界的翅膀/(台湾)谢机煌
25 “静”水流深/(上海)梁晓
26 重生的勇气和底气/(浙江)吴芳
27 有些人宁愿凝视自己的命运/(广东)李明萱
28 不乖者的教育童话/(四川)林娴
29 走在自己的路上/(四川)彭文雪
30 把自己栽培成喜欢的样子/(台湾)蔡孟耘
后记 燃起温暖人味/(台湾)陈香吟

前言/序言



“不乖”的进阶:海峡两岸30位教育者,点燃课堂的青春火焰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渴望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智慧,同时也需要拥抱创新,为学生开启更广阔的未来。然而,在追求“标准答案”和“模式化”的教育语境下,那些拥有独特视角、敢于突破常规、充满个性魅力的教师,似乎成了“不乖”的代名词。他们可能不按常理出牌,他们的教学方式或许不那么“循规蹈矩”,但正是这份“不乖”,蕴含着足以点燃课堂、触动灵魂的强大能量。 《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正是一部致敬这些“不乖”教师的力作。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教学技巧,也不是空泛地探讨教育理论,而是深入海峡两岸,甄选了30位在各自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屡获殊荣的优秀教师,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却共同闪耀着一种不被传统束缚、却又深刻影响学生的教育光芒。这本书,将带领我们一同走近这些“不乖”的灵魂,探寻他们如何将这份独特转化为驱动教育前行的“正能量”,实现“修炼之道”的升华。 “不乖”的定义:挑战与重塑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不乖”可能意味着叛逆、不羁、甚至是对规则的漠视。然而,这本书所呈现的“不乖”,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教育智慧。这些教师的“不乖”,并非是对教育事业的消极抵抗,而是对僵化教育模式的积极反思与勇敢挑战。他们质疑那些“理所当然”的教学套路,尝试用更贴近学生心灵的方式去沟通和引导。 例如,书中可能收录了一位数学教师,他不会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趣味盎然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和理解数学原理。他的课堂,没有枯燥的黑板推导,却充满了学生们惊喜的发现和热烈的讨论。又或者,是一位语文老师,她不拘泥于课本上的标准解读,而是鼓励学生自由联想,甚至允许他们带着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她的课堂,成为了学生们表达自我、释放情感的自由空间。 这些“不乖”的行为,恰恰是对传统教育中“知识为重、过程次之”理念的一种有力反拨。他们深知,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观。因此,他们的“不乖”,是基于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正能量的来源:内在驱动与外在影响 “不乖”之所以能转化为“正能量”,其根源在于这些教师们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他们对教育事业怀有深深的热爱,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倾注了无限的关怀。这份热爱,让他们甘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去探索新的可能。他们不害怕失败,不畏惧质疑,因为他们相信,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书中,我们可能会读到一位物理老师,他不仅仅教授物理知识,更用自己的执着和热情,感染着每一个学生对科学的敬畏和好奇。他可能花费数小时准备一个精巧的实验,只为在课堂上那一刹那的“Eureka!”时刻,点燃学生们探索未知的火花。又或者,是一位历史老师,他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不再只是讲述枯燥的年代和事件,而是挖掘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深度。他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些教师的“正能量”,也体现在他们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他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天赋、兴趣和学习节奏。因此,他们不会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而是因材施教,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引导和激励。他们可能耐心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用善意的提醒和温暖的鼓励,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信和价值。 修炼之道:在探索中成长,在反思中超越 “修炼之道”四个字,道出了这本书的核心精髓。这并非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一个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成长过程。这些“不乖”的教师,同样在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调整。他们的“不乖”,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标签,而是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演化和丰富。 书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位曾经以“严厉”著称的老师,在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学生互动后,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渐变得更加温和与包容,但又不失教育的原则和力量。她的“不乖”,不再是冲破规则的张扬,而是更加细腻、更加智慧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又或者,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他大胆地引入一些前沿的教学技术,但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哪些技术真正有效,哪些只是“赶时髦”。他的“不乖”,是敢于尝试的勇气,也是在探索中学习的智慧。 这些教师的“修炼”,离不开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真实的教育场景中进行“试错”与“修正”。他们不排斥批评,反而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他们会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养分。他们保持着一颗开放的心,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又能坚持自己的教育初心。 跨越海峡的教育共鸣 这本书最令人称道之处,还在于它跨越了海峡两岸的教育实践。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优秀教师们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所追求的教育目标,都存在着深刻的共鸣。这种共鸣,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彰显了教育的普适性与共通性。 通过书中30位教师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两岸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既要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他们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跨越海峡的交流与碰撞,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也为我们带来了更丰富的启示。 阅读这本书,你将收获什么? 颠覆性的教育认知: 重新审视“不乖”教师的价值,理解他们如何用独特的方式点亮课堂。 鲜活的实践案例: 30位一线优秀教师的真实故事,提供可借鉴、可模仿的教学智慧。 内在的力量觉醒: 感受教师们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激发自身的教育初心与使命感。 持续的成长动力: 学习“不乖”教师的“修炼之道”,领悟在反思与探索中不断超越的教育智慧。 跨越地域的共鸣: 体会两岸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与挑战,拓展教育视野。 《大夏书系·教师修养·“不乖”教师的正能量:海峡两岸30位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是一本充满温度、智慧与力量的书。它献给每一位在教育道路上默默耕耘的园丁,特别是那些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拥有独特教育魅力的“不乖”教师。翻开这本书,你将不仅仅读到教育的故事,更将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体验到智慧的光芒,点燃属于你自己的教育“正能量”,在“修炼之道”上,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十分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书本上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考量。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即便内容跨越了不同的地域和教育背景(海峡两岸),作者也成功地找到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一气呵成,逻辑性极强。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跨文化、跨地域的经验整合,它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好教师”标准和路径的理解,打破了地域和体制的局限。从已读部分的内容来看,书中对于如何保持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职业热情,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在当今快节奏的教育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希望和启发。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面对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职业困境和挑战,也总有先行者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开辟出一条条可行的道路。书名中那个“不乖”的定语,似乎是在暗示一种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创新的教育精神,这正是我所推崇的。我期待着阅读后续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关于如何平衡个人生活与职业责任的探讨,相信这其中一定蕴含着平衡艺术的秘诀。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能够有效地提振教育工作者的士气,引导我们以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时,那种扑面而来的真诚和坦率感,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它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故事,将复杂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或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平衡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力求全面且客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读者感受的体恤,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育底蕴和人文关怀。坦白说,在阅读了一些篇章后,我已经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一些教学习惯和思维定势,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他山之石”的视角,来审视和改进自身的专业素养。

评分

从整体的结构布局来看,这本书似乎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师成长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仅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更深入到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命题。我有一种预感,这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和经验分享,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是无数次实践检验后的精华结晶。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在职业生涯中寻求突破和持续成长的专业人士来说,它就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自助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能触动你、最能启发你的那部分进行深入研读和吸收。这种开放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是很多理论著作所不具备的,它鼓励读者参与到自身的“修炼”过程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典雅中又不失活泼的色彩搭配,仿佛在诉说着它内部蕴含的丰富内容。我尤其喜欢那种纸张的触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触摸和浏览目录,就已经能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目录的编排非常清晰,条理分明,看得出作者在整理这些内容时下了不少功夫。我猜想,这本书一定汇集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对于任何身处教育行业,或者对教育充满热情的人来说,都会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特别是书名中“修炼之道”这几个字,让我对书中的实践性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不断前行。

评分

她就是小豆豆,黑柳彻子,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

评分

我很赞同多元智力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优势也会不同。有的人也许学习语言很容易,但是对于数字反应很迟缓,有的人也许歌唱能力很好,但是体育运动能力很薄弱。正如鱼儿适合在水里游,鸟儿适合在天空飞翔,兔子适合在草地上奔跑,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遗传优势,如果你忽略这些优势,非要鱼儿练习爬行,鸟儿练习游泳,兔子练习飞行,估计它们就是在刻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劳心劳力,结果却不是很理想,那么又何必强求呢?

评分

她就是小豆豆,黑柳彻子,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

评分

我很赞同多元智力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优势也会不同。有的人也许学习语言很容易,但是对于数字反应很迟缓,有的人也许歌唱能力很好,但是体育运动能力很薄弱。正如鱼儿适合在水里游,鸟儿适合在天空飞翔,兔子适合在草地上奔跑,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遗传优势,如果你忽略这些优势,非要鱼儿练习爬行,鸟儿练习游泳,兔子练习飞行,估计它们就是在刻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劳心劳力,结果却不是很理想,那么又何必强求呢?

评分

还不错吧。。。。。。

评分

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

评分

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

评分

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评分

为了孩子.你一定要读的一本书,每一位家长和老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