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属类别 | ||||||||||||||||
| 定价 29元 | ||||||||||||||||
| ||||||||||||||||
| 商品名称: |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 |
| 作者: | 周建梅、李建臣 主编 |
| 定价: | 48.00 |
| ISBN: | 978-7-122-27136-5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开本: | 16 | 装帧: | 平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8月 | 版次: | 1 |
| 页码: | 168 | 印次: | 1 |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是基础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介绍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的方法与手段以及田径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第二部分主要是案例实证研究,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有关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与分析研究的学术论文,旨在诊断与分析我国排名靠前的田径运动员的技术现状,探索田径专项技术训练规律,加强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以介绍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目的及意义、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特点、指标体系与参数为总领;通过对竞走、跑、跳跃与投掷技术的基础理论,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人体生物力学基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等内容的详细阐述,剖析了田径运动的相关技术及运动技术的诊断和改进方法。
本书除了梳理田径运动的相关理论体系外,还特别添加了实例分析的内容,以跳高和铅球两个项目作为具体实例进行技术诊断,从而使读者可以对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方法、步骤与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起到加深对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理解的目的,并有助于应用。
本书可作为体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田径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好帮手,也可供广大体育专业教师作为不断提高田径技术的教学质量的参考书,还可以为田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周建梅,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博士。
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一线基础体育教学经验丰富。
中国网球队运动训练指导专家。
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概论 001
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目的及意义 001
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概念 001
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目的与意义 002
第二节 运动技术诊断及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特点 004
一、运动技术诊断的一般特点 004
二、田径运动技术诊断要求与特点 007
第三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指标体系与参数 008
一、田径运动技术诊断指标体系 008
二、田径运动技术分析参数体系 010
第四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主要手段 011
第二章 田径运动技术基础理论 013
节 概述 013
一、田径运动技术理论研究现状 014
二、田径运动技术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014
第二节 竞走技术理论 016
一、竞走的周期划分及技术结构 016
二、决定竞走速度的因素与竞走技术分类 018
三、竞走时身体重心和髋关节的运动轨迹 020
四、竞走技术的理论基础 020
第三节 跑的技术理论 023
一、跑的动作周期、时期与阶段划分 023
二、决定跑速的因素与影响跑的力 025
第四节 跳跃技术基础理论 038
一、跳跃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038
二、跳跃运动项目的成绩构成及影响因素 038
三、跳跃运动技术的理论基础 044
四、三级跳远的技术原理 049
第五节 投掷技术基础理论 050
一、投掷的概念和阶段划分 050
二、投掷运动项目的成绩构成及影响因素 053
三、投掷技术理论基础 059
第三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人体生物力学基础 064
节 人体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特性 064
一、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065
二、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069
三、骨骼肌的生物力学特性 072
四、影响骨骼肌张力大小的因素 078
第二节 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参数 081
一、人体惯性参数 081
二、人体运动学参数 086
三、人体动力学参数 087
四、人体肌电学参数 088
第四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 091
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与分析方法概述 091
第二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093
一、运动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094
二、动力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101
三、肌电学测量技术、仪器与使用方法 106
第三节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分析方法 109
一、定性分析方法 110
二、定量分析方法 112
三、多机同步测量方法 117
四、仿真分析方法 117
第五章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的实例分析 123
节 跳高项目实例分析 123
一、概述 123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24
三、技术路线 12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26
五、结论与建议 144
第二节 投掷项目实例分析 145
一、概述 145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4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48
四、结论与建议 161
参考文献 162
…………………………………………
作为一个业余跑者,对标枪和铅球这类技术性极强的项目,我通常只能通过观看顶尖运动员的视频来“意淫”一下那种美感和力量的结合。然而,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提供了一条更可靠的学习路径。我粗略浏览了关于投掷类项目技术分解的那几章,那种将复杂的动作流程拆解成一个个可量化、可训练的单元的方法,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停留在“多用腰腹力量”这种空泛的指导上,而是具体到手臂挥出轨迹的角度、蹬地的瞬间力量传递的方向等,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干货。我深信,即便是对于非专业从事标枪或跳高的朋友,光是阅读这些部分,也能极大地拓宽对人体运动学和力学原理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认知深度。它成功地将冰冷的物理定律,转化为了赛场上那令人屏息的瞬间爆发力。
评分这本书的体能训练部分,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头坐在你身边,为你量身定制训练计划。我注意到它在体能构建上强调的是“全面性”与“专项性”的完美结合,这一点非常符合现代体育训练的趋势。它没有盲目追求大重量或高次数,而是非常细致地探讨了耐力跑、间歇跑与专项速度耐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周期化训练来规避运动损伤。尤其是对于体操这种对核心力量和柔韧性要求极高的项目,书中对特定肌群的激活和恢复策略的阐述,显得尤为细致入微,甚至连不同训练阶段的营养补充建议都有所提及,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素养和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这样的书籍,价值远超一般的训练手册,它更像是一本结合了运动医学、营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指南。
评分老实说,市面上的很多训练书籍,要么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要么是流于表面的经验分享,能将两者平衡得恰到好处的少之又少。但这本《包邮 田径运动技术诊断+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显然是向着“经典”的方向迈进的。它的叙述风格是那种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实战的灵活性。比如,在谈及高技术难度的跳高技术解析时,作者不仅描述了技术要领,还巧妙地穿插了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失败教训,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故事性和启发性。这让我在阅读时,感觉自己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不仅传授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对于任何想在田径领域寻求突破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值得反复研读,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印证其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关于田径运动技术诊断和体能训练的专著时,内心是既期待又忐忑的。期待的是它能否真正解决我在训练中遇到的那些瓶颈问题,比如短跑起跑的爆发力不足,或者跳高助跑节奏的微小偏差;而忐忑则是因为市面上同类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做到深入浅出、兼顾理论与实操的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颇具分量,这暗示着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值得信赖。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技术诊断”的部分,因为它是我目前训练中急需提升的环节——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来定位问题所在。如果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或案例分析,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某些理论与我最近几次训练录像进行比对,看看能否从中挖掘出被我忽略的细节。一本好的专业书籍,应当是能够成为教练和运动员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桥梁,我希望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充满力量感的排版和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这个对田径运动有着深厚情感的读者的眼球。我尤其欣赏它在视觉上所传达出的那种专业和严谨,仿佛一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跑道上风驰电掣的速度感和跳跃时身体的完美平衡。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图文排版疏密得当,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其中的技术细节,但仅从初步的翻阅来看,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理论到具体项目的技术解析,层层递进,让人感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良苦。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系统学习田径技术的新手来说,这样一本内容详实、视觉吸引力强的书籍,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入门向导。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在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