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
作 者:【日】田崎俊雄
I S B N :9787115411518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1月 1日 第1次印刷
字 数:300000字
页 数:207页
开 本:16 开
包 装:平 装
重 量: g
原 价:49.80元
目录
章 器材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击球的基本技巧
第三章 乒乓球的基本技巧
第四章 削球技术
第五章 发球和第三板进攻
第六章 接发球和第四板进攻
第七章 对于不同类型选手的攻略
第八章 双打
第九章 综合练习
后记
内容
无论乒乓球技术如何发展、变化,扎实的基本功对于任何一位乒乓球爱好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由参加过三届奥运会并且在退役后积累了丰富的大学乒乓球队执教经验的职业教练创作,讲解了从乒乓球运动器材、基本击球动作、基本步法,到削球、发球、接发球、攻防技术和战术的各方面内容。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通过正面、侧面、局部细节放大展示和动作连拍等多种照片展示方法,超细致解析每一个基础动作。乒乓球的运动轨迹、球员动作的方向和角度也都在照片上标示出来,非常易于理解和模仿。 《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专门为乒乓球初学者写作,但是对于练习了一阵乒乓球,希望纠正姿势,学习基础技巧,提高运动水平的进阶爱好者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田崎俊雄
1974 年11 月1 日出生于日本枥木县宇都宫市,现为明治大学乒乓球队教练,同时担任协和发酵麒麟乒乓球学校校长。运动员时代曾经是日本的直拍选手。在大学期间,获得全日本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单打一次,双打两次。成为职业选手后,获得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1994 年、1996 年、1997 年、2002 年四次双打。之后连续参加了亚特兰大、悉尼、雅典奥运会。1999 年开始参加德国甲*联赛,完成了三个赛
季。2008 年33 岁时退役,2012 年回到母校明治大学担任乒乓球队教练。
王爽威
曾赴日本留学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日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北京光源日语学校创始人之一。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大多数乒乓球书籍都持保留态度,它们往往侧重于理论堆砌,实战指导性不强,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价值在于对“实战策略”的深度挖掘。书中有一章专门分析了不同水平段球友的常见弱点以及相应的克制打法,这部分内容简直是“对症下药”。比如,它细致地剖析了“相持阶段如何通过落点变化打乱对手节奏”的技巧,这远比单纯教你“如何正手拉弧圈”要来得实惠。我特别喜欢它对“步法与身体协调性”的讲解,它强调的不是标准的步法模式,而是如何根据来球的落点和速度,灵活地调整步伐的节奏和幅度,这在真实的比赛中至关重要。那些图文并茂的对局分析案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地学习了高水平比赛的思考过程。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耳边细心指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比赛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简单的“打来回”,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构建进攻和防守的体系。这本书绝对是想从“会打”到“会赢”的球友必备的案头书。
评分从一个长期打球、但始终无法突破瓶颈的资深球友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技术整合与体系化”的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零散的技术动作,但一到实战就无法串联起来,这正是因为缺乏一个清晰的战术框架。这本书出色地搭建了这个框架,它清楚地指明了:只有扎实的步法支撑起稳定的中远台进攻,才有可能在接发球环节通过高质量的台内小球来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书中对“衔接技术”的讲解非常到位,比如如何从防守过渡到反击,如何用一个简单的“摆速”来为后续的强攻做铺垫。它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优势特长来定制“个人技术套餐”,而不是盲目模仿专业运动员的动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慢热型打法”和“快节奏压迫型打法”的对比分析,这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目前打法的优势和缺陷,并据此制定了下一步的训练重点。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层次感极强,它既能为新手提供清晰的入门指引,也能为进阶者提供优化和系统升级的理论依据,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乒乓球圣经。
评分这本《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全彩图解版)》的书我真是爱不释手,内容详实得让人惊叹。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挥拍的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完整的乒乓球哲学指南。书中对不同旋转球的解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从拉球的发力点到搓球的线路控制,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那些彩色的分解图示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动作要领变得一目了然。我过去常常在发球旋转上感到困惑,总觉得球的轨迹不符合预期,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发力方向和触球瞬间的摩擦角度是关键。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能轻松吸收。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层面,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高级的战术布局,比如如何通过发球质量来限制对手的下一板进攻,这些实战经验的分享对于提升实战水平帮助极大。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全彩的插图不仅清晰,而且非常直观,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领悟。可以说,它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体育教学书籍之一,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乒乓球的朋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非常出色,全彩图解这一点在讲解细节动作时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很多书为了节省成本,关键的击球瞬间往往用模糊的黑白图来代替,导致动作的细微差别难以捕捉。然而,这本教材里,无论是反手拧拉的发力链条,还是侧旋发球时身体的扭转角度,都有清晰的彩色特写,让我可以反复对比自己的动作视频,进行精确的校正。我尤其赞赏它在“器材选择与搭配”方面的中立和专业。书中没有过度推销任何品牌,而是从不同打法(控制型、快攻型、弧圈型)的需求出发,讲解了海绵软硬度、胶皮纹理对击球效果的影响,这为我更新球拍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这种对乒乓球运动各个层面都进行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编著者深厚的功底和严谨的态度。它不是一本速成秘籍,而是一套系统性的学习路径图,带领读者稳扎稳打地提升技术水平。对于那些追求专业训练效果的业余选手来说,这本教材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的讨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乒乓球这种高度依赖瞬间判断的运动中,技术固然重要,但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书中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如何处理“关键分”时的紧张感,如何通过快速的暂停调整呼吸节奏,以及如何观察对手的微表情来判断其下一板的意图。这些内容,在许多技术指导书中是常常被忽略的“软实力”训练。例如,它建议在训练中就模拟“10平决胜局”的场景进行对抗,这种“压力训练法”我回去尝试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确实有助于在高压下保持冷静。此外,书中对不同旋转球的防守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区分,不再是笼统地说“削球要稳”,而是具体到面对“急长奔球”和“摆短”时,手型和站位的微妙调整。这本书将技术训练、战术布局和心理建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人感觉学到的不仅仅是乒乓球技巧,更是一种面对挑战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