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實踐篇+理論篇 套裝共3冊
定價:107
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 ISBN:9787550270497 定價:45.00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實踐篇 ISBN:9787535462961 定價:32.00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理論篇 ISBN:9787535462954 定價:30.00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實踐篇+理論篇 》
做官是一門技術活,公文寫作更是一門技術活。 本套書就是這門技術活的集大成之作。
《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北京行政學院副院長,北京市秘書學會副會長王群多年公文寫作真切體味。
★《品味公文:公文寫作漫談四十篇》全新修訂升級版、公文寫作技術活集大成之作。
★老書齣版十六年來幾經加印、售罄,位居老秘網、我是筆杆子-愛微幫等經典公文寫作類書籍推薦榜首,近韆迴帖求書而不得。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實踐篇+理論篇 》
本套書不是低層次地簡單講解公文格式的條條框框,而是集作者幾十年的機關寫作積纍,歸納齣豐富而實用的寫作實戰經驗,是站在“大手筆”的高度教導如何寫齣有內容有價值的以文輔政的工作報告、調研報告、講話稿等。
“理論篇”歸納瞭100個常見理論疑難問題,包括文秘工作者基本素養、領導講話、調研文章、重要文件、工作總結等常用文稿的寫作難題,給齣瞭明確答案。“實踐篇”則總結公文寫作中應該注意的17個問題,采用“提示 實例 心得”的模式,加入大量有代錶性的文稿實例,引導讀者進行“實戰演練”。
《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
《品味公文》不是低層次地簡單講解公文格式的條條框框,而是集作者幾十年的機關寫作積纍,歸納齣豐富而實用的寫作實戰經驗,是站在“大手筆”的高度教導如何寫齣有內容有價值的以文輔政的工作報告、調研報告、講話稿等。
謝亦森,男,漢族,1955年1月齣生,江西寜都人。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2年2月參加工作,先後在秘書和秘書長的崗位上任職長達15年,並多年任地方主官的經曆。現為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宜春市委書記。
謝亦森,贛南老俵,屬羊兒郎。六年迴鄉知青,備償農桑之艱辛;喜迎高考恢復,奮力學海之舟楫。沐黨之恩寵,食民之俸祿,度“爬格”生涯凡十七載,任市縣黨政主官整十三年。筆耕歲月,書香春鞦,甜酸苦辣,盡在心間。然“羊”性難移,喜附庸風雅,愛文學,迷音樂,繁忙公務之餘,或吟詩抒懷,或撫琴譜歌,偶有塗鴉之作躋身文藝之殿堂,幸獲音協、作協會員之桂冠。嗟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捉筆心係社稷,為官造福蒼生,弄藝陶冶心靈,雖少有建樹而竭盡綿薄,不亦樂乎!
王群,1948年10月生,江蘇蘇州人。曾任北京市委辦公廳副巡視員、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副校長、北京行政學院副院長、北京行政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兼任北京市秘書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委講師團客座教授。對於秘書工作特彆是公文寫作有較深研究,在刊物上發錶過數十篇文章,多次在全國性公文寫作研修班上講學。
主要著作有《品味公文》《中華秘書全書》《機關應用文寫作大全》《信息工作》等。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理論篇》
第一章從基本問題談起
1 什麼叫“大手筆” 怎樣纔能成為“大手筆”
2 文字基礎好就一定能寫好機關文稿嗎
3 什麼叫“知識恐慌” 文字秘書為什麼要有“知識恐慌”感
4 文字秘書應掌握哪些基本知識
5 文學和音樂知識對機關文稿的寫作有何幫助
6 文字秘書怎樣纔能成為“通纔” 怎樣處理“通”與“專”的關係
7 積纍資料有何意義 怎樣積纍資料
8 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之間有什麼聯係 文字秘書應具備怎樣的思維能力
9 文字秘書應怎樣從實踐中汲取營養
10 文字秘書怎樣做到“以文輔政”
11 初學寫作者怎樣纔能盡快上“路”
12 什麼叫“悟性” 怎樣纔能有較強的“悟性”
13 為什麼說從事機關文秘工作需要有強烈的奉獻精神
……
《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 實踐篇》
前言:一位老秘書的“未瞭情”
開篇:功夫在“詩”外
從文字遊戲的泥沼裏跳齣來吧!“外麵”的世界很精彩,“當領導”的感覺很豪邁,強“心”健“體”是根本,否則你的作品永遠擺脫不瞭被“槍斃”的尷尬。
第一篇:一切立足於解決實際問題
筆下有風起雲湧,筆下有春華鞦實。記住:寫文稿就是展思路、亮觀點,就是提任務、定措施,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捨此,再漂亮的文字也一文不值。
第二篇:確立主題:尋找最美的“眼睛”
一位浪漫派詩人這樣形容一位女士:“啊,夫人,您的眼睛能夠點亮我的煙鬥!”當你為謀篇布局而苦思冥想的時候,找到這樣一雙動人的“眼睛”瞭嗎?
第三篇:打破結構的“枷鎖”
韆篇一律的“提高認識 任務措施 加強領導”的結構模式像餐餐吃肥豬肉一樣令人膩煩作嘔。我們隻能當“模式”的俘虜嗎?“三段”未嘗不可用,跳齣“三段”天地寬。
第四篇:標題,要說愛你不容易
一位領導同誌是這樣誘導秘書的:“你隻需下功夫把標題搞精彩、搞漂亮就可以瞭,一般的文字敘述隻要沒有反動口號就行!”這話雖然帶點幽默,但也一語道破瞭標題的極端重要性。
第五篇:在陳舊和雷同中“突圍”
也許你正在為從事過無數次的“重復勞動”而搜腸颳肚,也許你正在為毫無新意的“無效勞動”而懊惱沮喪,秀纔們,拿起錯位與創新的武器,在陳舊和雷同的圍睏中殺齣一條血路吧!
……
《品味公文-公文寫作大手筆練就之道》
寫在前麵
1. 公文以簡為美
2. 寫作的三階段
3. 文以識為高
4. 字語為意役
5.“有竹”與“無竹”之辨
6. 文似觀山不喜平
7. 公文主題辨析
8. 角度的選擇
9. 化陳腐為神奇
10. 詳寫與略寫
11. 虛寫與實寫
12. 用材與謀篇
13. 切忌“觀點 事例”
14. 綜閤的技巧
15. 硬接硬轉
16. 層、段的組閤
17. 正確運用“章斷條連”
18. 公文語言ABC
19. 公文寫作須咬文嚼字
20. 有關“有關”
……
坦白講,這套書的“品味公文”部分,是我最覺得驚喜的闆塊。在政府機關,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強調“規範性”和“正確性”,導緻文風趨於平庸、缺乏生氣。而這本書沒有迴避這一點,反而鼓勵我們在閤規的前提下追求“文采”與“境界”。它不是教你寫散文,而是教你如何在公文的框架內,注入恰到好處的“精氣神”。例如,書中分析瞭一些曆久彌新的重要講話稿,指齣其高明之處在於對宏大敘事和個體命運的精妙結閤。它教我們如何找到一個可以承載地方特色或時代精神的“意象”,並巧妙地將其融入到公文的引言或結語中。這種對公文“審美價值”的挖掘,讓我意識到,好的公文不應該隻是一個行政指令的載體,它更應該是一次展現地方形象、彰顯部門風采的絕佳機會。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看公文的眼光都提升瞭,不再滿足於僅僅“過得去”,而是開始追求“傳得開、留得住”的文字效果,這對於提升個人在單位的影響力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公文寫作秘笈”這類標題的書都有點警惕,總怕裏麵充斥著陳舊過時的套話和模闆,讀起來味同嚼蠟。然而,《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係列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教你的不是“怎麼寫一個閤格的公文”,而是“怎麼寫一個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公文”。這種思維的轉變至關重要。舉個例子,書中關於“危機公關類通知的措辭藝術”那幾章,簡直是神來之筆。它不僅僅是教你“要穩妥”,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受眾群體(如上級、平行單位、媒體)對信息的敏感點和接受度,並針對性地提供瞭從“定調、鋪墊、核心信息發布、後續跟進”的完整心理學應用路徑。這種將寫作上升到“傳播學”和“心理學”高度的分析方法,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我感覺自己以前的文稿就像是拿著一把鈍刀在做精細活,而現在,這套書像是一整套頂級的外科手術刀具套裝,讓我終於能精準地切入問題核心,讓文字的每一個筆觸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而不是單純的文字堆砌。
評分這本《大手筆是怎樣煉成的》係列讀物,特彆是其“實踐篇”和“理論篇”的組閤,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在政府部門摸爬滾打、深感文筆不足的基層工作者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務實到骨子裏的敘事方式。書裏沒有過多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大量穿插瞭作者多年積纍的鮮活案例和“獨傢秘笈”。比如,在分析如何起草一份有說服力的調研報告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要深入一綫”這種老生常談的錶述上,而是細緻地拆解瞭如何構建一個層層遞進、邏輯無懈可擊的論證框架,甚至連一個關鍵數據的引用位置和措辭的微妙變化,都進行瞭詳盡的對比分析。這種從宏觀的指導思想到底層操作細節的全麵覆蓋,讓我感覺手中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由經驗豐富的老領導手把手傳授的“工程圖”。我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學到的“結構優化法”應用到我們近期起草的年度工作總結中,初步反饋是,領導的批示明顯從過去的“再斟酌一下”變成瞭“這個思路很好,可以推開”,這效率提升的背後,全靠這套書打下的堅實地基。我尤其期待“品味公文”那部分,希望能從中領悟到如何讓文字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真正具備感染力和穿透力。
評分作為一名需要頻繁應對各類緊急和復雜文稿的工作人員,我發現這套書的實用性極強,尤其是在應對“突發情況下的高效反應”方麵,它給齣瞭非常實用的操作指南。它不像傳統教材那樣循規蹈矩,而是更像一套“工具箱”。實踐篇中關於“多頭會商文件”的起草技巧,以及如何在高壓下快速確定主旨和協調各方利益衝突的錶達方式,對我觸動很大。我們部門前段時間接到一個跨部門的協調任務,涉及多個利益訴求方,光是前期的意見匯總和錶達就耗費瞭大量時間。如果當時有這本書的指導,特彆是關於“衝突管理性文本”的撰寫章節,我相信整個流程會順暢很多。它教你如何使用中立但堅定的語言,將復雜的博弈過程轉化為清晰的、帶有引導性的文本,從而讓讀者在閱讀時自然而然地接受既定的方嚮。這種將寫作視為一種高效“管理工具”的理念,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財富,它讓我不再視寫文稿為一項負擔,而視為一次掌控全局、推動工作的關鍵契機。
評分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堆可以復製粘貼的模闆,它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對公文“內在邏輯”的解構。我個人認為,很多年輕乾部寫不好公文,不是詞匯量不夠,而是“結構迷失”。他們往往先寫下瞭自己想說的話,然後纔努力去往公文的格式裏套。而這套書,特彆是“理論篇”,則提供瞭一套反嚮工程的思維模型。它首先告訴你,一份高質量的公文,其“骨架”必須是如何搭建起來的——例如,如何通過“情況迴顧”的精煉來反襯“主要成績”的來之不易,或者如何通過“問題剖析”的深入來支撐“對策建議”的閤理性。我對比瞭我自己過去寫的幾份述職報告,發現最大的區彆就在於“邏輯鏈條”的緊密程度。這本書就像是給我提供瞭一份詳細的“公文結構藍圖”,讓我明白每一部分存在的意義,以及它必須承載的重量。讀完後,我再看市裏下發的任何重要文件,都能迅速將其拆解還原成作者所闡述的那些基本模塊,這種“洞察力”的提升,比記住一百個優美詞匯都管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