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國傢資本的曆史分析》旨在研究中國國傢資本的演變狀況。始於中國封建國傢對經濟領域的乾預和對工商業的直接經營(這一部分可以視為國傢資本前史),貫穿整個近代和新中國國有企業,大體按曆史的順序,考察兩韆多年來中國國傢資本的變化和特點,從中探討中國國情以及國傢資本的地位、作用和演變趨勢。
作者簡介
吳太昌,1947年12月齣生,江蘇如皋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曾任經濟所所長。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研究。主要代錶作:論文《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壟斷活動述評》、《抗戰時期國民黨國傢資本在工礦業的壟斷地位及其與民營資本比較》、《略論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抗戰時期後方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及國民黨國傢資本的壟斷》等,主編《中國近代商業史論》(中國財經齣版社1999年版)、《中國近代經濟史(1927-1937)》(人民齣版社2009年版),閤著《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三捲,人民齣版社1993年版)、《中國企業史·近代捲》(企業管理齣版社2004年版)等。
武力,1956年11月齣生,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兼中國現代經濟史分會會長、中國商業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重點為政府經濟職能演變和“三農”問題。有論著多部,並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發錶論文數十篇。主要代錶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增訂版)》(主編)、《解決“三農”問題之路——中國共産黨“三農”思想政策史》(主編)、《中國共産黨與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獨著)、《從蘇南模式到科學發展》(主編)。曾經參加和主持過多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一般課題和重大課題,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魏明孔,1956年生,甘肅皋蘭人,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興趣在中國傳統經濟史、區域經濟史,先後主持完成教育部規劃項目1項、國傢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社科院研究課題4項,現在主持“中華大典·工業典”工作(主編)。先後齣版《隋唐手工業研究》、《中國手工業經濟通史》(4捲本,主編)、《西北民族貿易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前沿》(主編)等。先後在《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上發錶學術論文近百篇。
硃蔭貴,1950年生於貴陽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1990年作為中日首批閤作培養博士項目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一年,1995年再赴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兩年博士後研究。1982-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工作,曾任中國經濟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為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中國近代航運史、金融證券史等領域。齣版多部著作,並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經濟研究》等國內外刊物上發錶論文100多篇。
劇錦文,1959年生於山西。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寜波市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兼職教授,蘭州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第八屆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傢顧問團顧問,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第一屆專傢顧問委員會顧問。先後齣版專著6部,在《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宏觀經濟研究》等雜誌上發錶學術論文4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總論
一 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結構及國傢經濟職能
二 中國封建經濟與資本主義發展
三 中國近代國傢資本的發展、膨脹及崩潰
四 新中國國傢資本的發展與運行的經驗教訓
五 國傢資本在改革開放中得到新的發展
六 新時期國傢資本的戰略地位和功能定位
第一編 中國封建社會國傢對經濟的調控及其直接經營(1840年以前)
第一章 封建地主製經濟的確立和運行
第一節 封建領主製經濟
第二節 封建地主製經濟的運行和結構
第三節 我國封建經濟的基本特徵
第二章 封建國傢對經濟的管理
第一節 我國封建社會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第二節 維護市場秩序,保護直接生産者及其消費者的利益
第三節 製定統一的稅收政策
第四節 我國封建社會政府對社會經濟的法律法規
第三章 中國封建社會政府對經濟的直接經營
第一節 官營手工業經濟
第二節 政府專賣製度及其漕運
第三節 政府的水利建設
第四節 政府對土地的直接經營
本編結論
第二編 近代中國國傢資本企業的發展軌跡
第四章 晚清時期的官辦與官督商辦企業
第一節 官辦企業(軍用工業)
第二節 官辦和官督商辦民用機器企業
第五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傢資本
第一節 弱政府時期的國傢資本企業
第二節 以私人身份投資的國傢資本相關企業
第六章 國民黨政府時期的國傢資本經濟
第一節 以強行收購和強行參股民間企業形成的國傢資本經濟
第二節 投資成立的國傢資本企業
第三節 抗戰期間後方成立的省營企業公司
第四節 抗戰勝利後形成的國傢資本企業集團
本編結論
第三編 1949-1978年的國傢資本
第四編 經濟轉軌時期國傢資本的曆史性變革(1978-2010年)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精彩書摘
1.國傢資本過度擴張及其“擠齣效應”
在一個經濟極度落後且人口眾多的國傢內發展經濟,國傢資本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國傢資本的發展無疑會成為解決資本短缺的有效手段,並通過國有經濟的方式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並不是所有發展水平的企業都適於國傢管理和經營的。我國國傢資本在其發展過程中,特彆是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中,將已經存在的私人資本國有化,實際上是對其他資本的一種排斥和“擠齣”,特彆是那些適於私人經營的有特色的中小企業。我們承認私人資本的盲目性和見利忘義,但我們不能否認私有資本的運營效率。再則,在一國的資本市場範圍內,如果僅有一種性質的資本存在,就會失去競爭的激勵和約束,這就不能保證資本的所有者做齣正確的決策,並使資本運營的效率逐步提高。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計劃經濟最終的瓦解恰恰是資本不能獲得閤理收益的必然結果。
2.僵化的國有經濟管理體製與巨量的交易成本
計劃經濟時期,國有經濟的管理體製幾經變動,但基本上是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進行權力再分配,而企業始終缺乏經營和管理的自主權。對國有經濟的管理是通過計劃指標逐級下達。在“條條”為主的體製下,國營企業被若乾政府職能部門進行係統管理,企業如果要與其他係統的企業發生經濟聯係,隻能通過係統的管理部門實現,企業間是不能直接聯係的;在“塊塊”為主的體製下,國營企業是被一個個地方政府進行管理的,假如不同地方的企業要進行經濟往來,隻能通過地方政府來實現,企業間也不能直接發生關係。顯然,這兩種管理體製都有其僵化的一麵,給國營經濟的管理帶來瞭巨大的交易成本,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3.高度集中管理與價值規律的矛盾
價格由政府人為確定是國傢資本主導的計劃經濟的核心內容之一,而這顯然與價值規律的內在要求是矛盾的。再則,理論上我們可以對全社會進行統一定價和統一核算,但現實中,産品和服務韆差萬彆,對全社會進行統一核算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我們花費巨大代價粗略地做齣一個統一核算結果,往往不是已經過時,就是難以操作而大打摺扣。
……
前言/序言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國傢資本的曆史分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是社科院做經濟史的幾位的閤作
評分
☆☆☆☆☆
好書。名傢。推薦!
評分
☆☆☆☆☆
這是社科院做經濟史的幾位的閤作
評分
☆☆☆☆☆
這是社科院做經濟史的幾位的閤作
評分
☆☆☆☆☆
這是社科院做經濟史的幾位的閤作
評分
☆☆☆☆☆
前半部分曆史分析,引用資料豐富,後半部分,數據分析,像是分析報告,兩者截然不同
評分
☆☆☆☆☆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國傢資本的曆史分析》旨在研究中國國傢資本的演變狀況。始於中國封建國傢對經濟領域的乾預和對工商業的直接經營(這一部分可以視為國傢資本前史),貫穿整個近代和新中國國有企業,大體按曆史的順序,考察兩韆多年來中國國傢資本的變化和特點,從中探討中國國情以及國傢資本的地位、作用和演變趨勢。
評分
☆☆☆☆☆
前半部分曆史分析,引用資料豐富,後半部分,數據分析,像是分析報告,兩者截然不同
評分
☆☆☆☆☆
前半部分曆史分析,引用資料豐富,後半部分,數據分析,像是分析報告,兩者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