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群发病预防与治疗

鸡的群发病预防与治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金兴,董晓光 编
图书标签:
  • 鸡病防治
  • 家禽疾病
  • 鸡群健康
  • 疾病预防
  • 临床兽医
  • 养殖技术
  • 免疫学
  • 药物治疗
  • 常见鸡病
  • 兽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23728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0370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0
字数:2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我国规模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途径之一。但随着畜禽商品贸易的日益频繁,新的禽病不断出现,使鸡病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已成为制约规模化养鸡发展的大敌。《鸡的群发病预防与治疗》详细讲述了当前我国规模化养鸡中流行面广、危害性大的群发性鸡病的流行或群发特点、临床诊断依据及防治技术,适合鸡场技术人员、鸡场管理者和养鸡(场)户参考,也可供农业领域科研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参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鸡群发病的诊断
第一节 鸡群发病的种类及特点
第二节 鸡群发病的征兆
第三节 鸡群发病的诊断
一、临床诊断
二、病理剖检诊断
三、鸡群发病的饲养管理
四、鸡群发病的用药方法

第二章 鸡传染病的防治
第一节 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预防
一、感染与传染病
二、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三、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
五、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传染病的治疗
一、禽流感
二、新城疫
三、禽霍乱
四、马立克病
五、大肠杆菌病
六、鸡白痢
七、传染性法氏囊病
八、传染性支气管炎
九、传染性喉气管炎
十、传染性鼻炎
十一、慢性呼吸道病
十二、传染性脑脊髓炎
十三、鸡痘
十四、传染性贫血病
十五、鸡伤寒和副伤寒病
十六、产蛋下降综合征
十七、病毒性关节炎
十八、鸡肿头综合征
十九、葡萄球菌病
二十、曲霉菌病
二十一、衣原体病
二十二、绿脓杆菌病
二十三、链球菌病
二十四、李氏杆菌病
二十五、波氏杆菌病
二十六、念珠菌病
二十七、出血性肠炎
二十八、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征
二十九、鸡白血病
三十、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三十一、鸡坏死性肠炎
三十二、禽结核病
三十三、鸡冠癣
三十四、疏螺旋体病
……
第三章 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四章 中毒病的防治
第五章 鸡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鸡群发病的诊断
鸡群发病,顾名思义就是鸡群发病集中、症状相似、短时间内治疗困难、损失严重的一类疾病。因此,控制鸡的群发病关键是,首先要做好环境的综合控制,防止群发病的发生;其次,发现大群发病后,要迅速确诊、及时治疗,并根据鸡群发病情况进行特殊的饲养管理,以使鸡群早日恢复健康,减少损失。
第一节 鸡群发病的种类及特点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对我国养鸡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已达80多种,流行面广、危害性大的群发鸡病涉及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其中以传染病发病最多,约占疾病总数的75%以上,所造成的损失也最大。
1.传染病的特点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能传染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点:
(1)有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定的病原体,没有这些病原体就不会发生这些传染病。如新城疫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鸡霍乱的病原体是巴氏杆菌等。
(2)有特异的潜伏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凡是同一种传染病,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发生,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潜伏期、症状和病理变化,而不同种传染病的潜伏期、症状和病理变化却不同,如鸡法氏囊病的潜伏期是2~3天,而马立克氏病的潜伏期至少3周,它们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也完全不同。
(3)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传染病鸡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易感的健康鸡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当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易感鸡群可能有许多鸡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
……

前言/序言


《鸡群疾病精准防控与高效诊疗实用指南》 前言 在现代畜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养殖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效益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家禽养殖,尤其是蛋鸡和肉鸡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更是为市场提供了丰富且优质的动物蛋白。然而,伴随规模化养殖而来的,是病原微生物的快速传播、环境压力的增大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疾病挑战。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影响养殖场的声誉,甚至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疾病预防与治疗体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书旨在为广大养殖生产者、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本集预防、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实用性指南。我们深知,面对日益复杂的疫病形势,模糊的认知和过时的经验往往难以应对。因此,本书力求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系统阐述鸡群常见及新发疾病的发生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重点介绍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和精准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全面提升对鸡群疾病的认知水平,掌握科学的防控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养殖场生物安全的最大化。 第一章 鸡群健康养殖的基石:科学饲养管理 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维持这种平衡、筑牢鸡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本书将深入剖析影响鸡群健康的关键饲养管理环节,并提供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 1.1 科学的饲养环境控制 1.1.1 温度与湿度: 详细阐述不同生长阶段鸡群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宜范围,以及温湿度异常可能引发的生理应激和疾病风险。介绍科学调节鸡舍温湿度的设备与技术,如通风系统、加热与降温设备、加湿与除湿器等,并强调监测的重要性。 1.1.2 通风换气: 深入分析良好通风对清除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降低舍内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度的重要作用。介绍不同类型通风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舍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避免贼风和穿堂风。 1.1.3 光照管理: 探讨不同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光照周期对鸡只生长发育、采食量、繁殖性能以及行为的影响。提供不同类型鸡群(蛋鸡、肉鸡)的光照方案,并解释其背后的生理学原理。 1.1.4 密度管理: 详细讲解鸡只饲养密度与生产性能、健康状况、环境污染的关系。提供不同品种、不同日龄鸡群的适宜饲养密度参考,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密度来缓解环境压力,预防应激性疾病。 1.1.5 垫料管理: 强调垫料的吸湿性、保温性、透气性及无菌性对维持鸡舍环境健康的重要性。介绍不同类型垫料的选择与使用技巧,以及如何定期清理、更换和消毒,有效控制病原滋生。 1.2 优质的饲料与饮水供应 1.2.1 营养需求与日粮配制: 详述不同生长阶段鸡群在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特点。介绍如何根据鸡只的生长目标、生产性能和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科学配制全价日粮,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营养缺乏或过剩。 1.2.2 饲料卫生与储存: 强调饲料的质量是保证鸡群健康的基础。介绍饲料的感官指标、霉菌毒素检测的重要性,以及饲料的正确储存方法,防止饲料霉变和营养成分损失。 1.2.3 饮水卫生与供应: 阐述清洁、充足的饮水对鸡只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讲解饮水系统(水槽、水线)的清洁消毒流程,以及如何保证全天候稳定供应,防止因饮水不足或受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 1.3 规范的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 1.3.1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深入解析疫苗在预防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构筑群体免疫屏障中的核心地位。 1.3.2 科学的免疫程序制定: 介绍制定免疫程序的原则,包括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鸡群品种、饲养模式、抗体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提供常见疫苗的接种种类、免疫途径、免疫剂量、接种时间间隔以及复免间隔等详细信息。 1.3.3 疫苗质量控制与接种技术: 强调疫苗的储存、运输、稀释和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疫苗效价,提高免疫效果。 第二章 洞悉病因:鸡群常见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准确快速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本章将系统梳理鸡群最常发生的各类疾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建立精准的诊断思路。 2.1 病毒性疾病 2.1.1 禽流感: 介绍不同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特点,详细描述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以及其对生产性能和死亡率的影响。 2.1.2 新城疫(ND): 剖析新城疫的传播途径、毒株分型及其多变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害。 2.1.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重点讲解IBD对鸡只免疫系统的毁灭性打击,导致继发感染的增加,以及其对免疫抑制的特征性表现。 2.1.4 鸡痘: 描述鸡痘的皮肤型和黏膜型症状,以及其对鸡只生长和产蛋的影响。 2.1.5 马立克氏病: 讲解马立克氏病对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和皮肤的肿瘤样增生,及其对不同日龄鸡只的危害。 2.1.6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描述IB对呼吸道粘膜的损害,导致呼吸窘迫,以及其对蛋鸡产蛋质量的影响。 2.1.7 禽痘病毒感染: 介绍禽痘的两种主要类型:皮肤型(干型)和黏膜型(湿型),以及它们在鸡体上的不同表现。 2.1.8 禽轮状病毒感染: 阐述禽轮状病毒对鸡只消化道粘膜的损害,导致腹泻和生长迟缓。 2.2 细菌性疾病 2.2.1 细菌性肺炎: 重点介绍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等。 2.2.2 鸡白痢: 详述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腹泻,绒毛下陷,常导致大量死亡。 2.2.3 霍乱(禽霍乱): 描述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高死亡率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泻等。 2.2.4 坏死性肠炎: 讲解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其主要特征是鸡粪中带血,肠道黏膜坏死。 2.2.5 支原体感染: 介绍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败酱支原体,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生产性能下降。 2.2.6 肠道细菌感染: 重点关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在肠道引起的炎症和感染,导致腹泻、腹膜炎等。 2.3 寄生虫病 2.3.1 鸡球虫病: 深入解析球虫的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种类球虫对鸡只消化道造成的损伤,导致贫血、生长受阻。 2.3.2 鸡蛔虫病: 描述蛔虫对鸡只肠道的寄生,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影响生长。 2.3.3 鸡毛滴虫病: 阐述毛滴虫对口腔、食道和肝脏的损害,引起消瘦、贫血。 2.3.4 鸡体外寄生虫(螨、虱): 介绍螨虫和虱子对鸡只皮肤的侵袭,引起瘙痒、贫血和产蛋率下降。 2.4 霉菌毒素中毒 2.4.1 黄曲霉毒素: 详细阐述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严重损害,以及其对鸡只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4.2 呕吐毒素: 描述呕吐毒素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引起采食量下降、腹泻等症状。 2.4.3 玉米赤霉烯酮: 讲解玉米赤霉烯酮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在母鸡身上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 2.5 营养代谢性疾病 2.5.1 佝偻病与软骨病: 阐述钙、磷、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2.5.2 异嗜癖: 分析异嗜癖的成因,如缺乏矿物质、纤维等,以及其可能导致的啄肛、啄羽等行为。 2.5.3 脂肪肝综合征: 讲解高产蛋鸡因能量过剩,肝脏脂肪堆积,影响肝功能。 2.6 亚临床感染与应激 2.6.1 亚临床感染的识别: 介绍虽然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已对鸡群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潜在影响的感染。 2.6.2 应激的来源与影响: 分析环境应激(温度、湿度、密度、噪音)、饲养应激(换料、断喙、免疫)、操作应激(捕捉、运输)等对鸡群健康的负面影响。 2.7 辅助诊断方法 2.7.1 临床检查技巧: 强调系统观察鸡只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情况、粪便性状、呼吸状态、皮肤毛羽等。 2.7.2 病理剖检: 详细介绍剖检时应注意观察的器官和病变,以及如何通过剖检初步判断疾病。 2.7.3 实验室诊断技术: 介绍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病原分离鉴定、PCR检测、血清学检测(ELISA、HI)、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并说明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章 精准施策:鸡群疾病的高效治疗与康复管理 准确诊断后,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控制疾病、挽救生命、减少损失的关键。本章将侧重于不同类型疾病的治疗原则、药物选择、给药途径,以及治疗后的康复管理。 3.1 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3.1.1 抗菌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详细介绍各类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的作用机理、抗菌谱、适用的病原菌。强调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避免滥用和交叉耐药。 3.1.2 治疗方案的制定: 讲解治疗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如病原种类、病情严重程度、鸡只生长阶段、药物的体内外动力学等。提供不同疾病的推荐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组合、剂量、疗程及给药途径(饮水、拌料、注射)。 3.1.3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重要性: 强调定期进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3.2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与支持 3.2.1 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介绍目前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特定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3.2.2 免疫调节与支持疗法: 强调在病毒性疾病治疗中,通过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等来激活或辅助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 3.2.3 对症治疗: 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继发细菌感染、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3.3 寄生虫病的防治 3.3.1 驱虫药物的选择: 介绍针对不同类型寄生虫(球虫、线虫、绦虫、体外寄生虫)的特效驱虫药物。 3.3.2 驱虫方案的制定: 强调根据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和感染特点,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并结合环境卫生措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4 霉菌毒素中毒的净化与修复 3.4.1 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应用: 介绍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如蒙脱石、沸石、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及其选择与使用。 3.4.2 肝脏与肾脏的保护: 强调使用保肝、利尿、解毒的药物,帮助鸡只清除体内毒素,修复受损器官。 3.4.3 免疫功能的恢复: 推荐使用能够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或营养物质,帮助鸡只尽快恢复免疫功能。 3.5 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调理 3.5.1 营养补充方案: 根据具体营养缺乏症,提供相应的营养补充方案,调整日粮配方。 3.5.2 改善饲养管理: 强调通过调整饲喂方式、饲养密度等,纠正不良的营养代谢状态。 3.6 康复管理与后期维护 3.6.1 饲养管理调整: 疾病康复期,适当调整饲料营养水平,提高消化吸收率,满足机体修复需求。 3.6.2 监测与评估: 持续观察鸡只的恢复情况,包括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性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迹象。 3.6.3 强化环境卫生: 疾病痊愈后,彻底对鸡舍进行消毒,清除病原,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3.7 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3.7.1 休药期: 强调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规定,确保上市产品安全,避免药物残留。 3.7.2 药物的储存与管理: 讲解药物的正确储存条件,防止药物失效或变质。 3.7.3 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提示在混合用药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第四章 筑牢防线:鸡群疾病的预防体系建设 预防胜于治疗,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是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本书将重点介绍生物安全、环境卫生、免疫接种、健康监测等综合性预防措施。 4.1 生物安全隔离 4.1.1 场区规划与布局: 强调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设立严格的消毒通道、人员通道、物料通道,与外界有效隔离。 4.1.2 人员与车辆管理: 规定进入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禁止非相关人员随意进出。 4.1.3 饲料、垫料、种苗的来源控制: 强调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的饲料、垫料和健康的种苗,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 4.1.4 病死禽无害化处理: 建立完善的病死禽处理流程,防止病原扩散。 4.2 鸡舍及周边环境卫生 4.2.1 定期消毒: 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包括地面、墙壁、设备、空气的定期消毒。介绍各类消毒剂的适用范围、浓度和消毒方法。 4.2.2 清洁与通风: 强调日常的清洁工作,及时清除粪便、羽毛,保持鸡舍干燥通风。 4.2.3 灭鼠、灭虫、灭蚊蝇: 阐述这些措施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方法。 4.3 免疫接种程序的精细化 4.3.1 动态调整免疫程序: 根据疫情变化和抗体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4.3.2 疫苗接种质量控制: 严格疫苗储存、运输、稀释和接种操作,确保免疫效果。 4.3.3 抗体水平监测: 定期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补免。 4.4 健康监测与早期预警 4.4.1 日常监测: 强调养殖人员对鸡群日常状态的细致观察,捕捉异常信号。 4.4.2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精神状态、采食量、排粪等。 4.4.3 建立健康档案: 详细记录鸡群的生产性能、疾病发生情况、用药情况等,为疾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4.4.4 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 介绍利用温度、湿度、氨气等传感器,以及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对鸡舍环境和鸡群状态的实时监测。 4.5 疫病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4.5.1 识别潜在风险: 评估养殖场可能面临的疫病风险,如周边养殖场的疫病发生情况、病毒变异等。 4.5.2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疫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隔离、扑杀、封锁、消毒等措施。 4.5.3 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疫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结语 鸡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者、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实用、科学的指导工具。我们深知,畜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疾病的发生也充满变数。因此,我们鼓励读者在应用本书内容的同时,积极学习新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坚持科学养殖,严把预防关,才能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保障鸡群健康,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出版,是我们对广大养殖从业者的承诺,也是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一份贡献。愿本书能成为您在养殖道路上坚实的伙伴,助您走向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排版和内容的组织逻辑来看,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下了极大的功夫,它成功地平衡了理论深度和实际操作的便利性。我发现它在介绍一些较为复杂的免疫学概念时,总是会配上一个相关的“农户常见误区解析”小框,将那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一下子就给澄清了。比如,关于“交叉保护”的讨论,书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说明了为什么打了A疫苗不能完全抵御B病毒的变异株,这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每年都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免疫策略。而且,书末附带的“常见农药和兽药安全使用速查表”简直是神来之笔,里面列举了常用药物的有效剂量、禁忌搭配以及对蛋禽、肉禽的上市间隔期要求,我直接打印出来贴在了饲料间,这比我以前翻阅各种说明书要方便快捷得多,极大地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效率。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一次性阅读的书,它更像是一个可以长期放在案边、随时翻阅的、可靠的“养殖参谋”。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是一个新手养鸡户,最头疼的就是瘟疫问题,尤其是“鸡瘟”,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以前都是听邻居老李说得玄乎,什么这药那方的,弄得我一头雾水。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预防才是王道。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兽医在手把手教你。里头详细地讲了如何科学地圈舍消毒,什么消毒剂的比例、喷洒频率,甚至连不同季节的侧重点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免疫规划”那一章,它不是简单地说“打疫苗”,而是教你如何根据自己鸡群的年龄结构、当地的发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免疫程序,连疫苗的正确储存和使用方法都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突然掌握了“内功心法”,对那些潜在的威胁心里有底多了,不再是病急乱投医的焦虑状态。这种系统性和实操性并重的讲解,对于我们这种想把养殖搞专业的散户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对于“环境因素与免疫力”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很多养殖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病原体和药物上,但这本书却花了不少篇幅去解析“风、光、热”这些看似基础但至关重要的环境因子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鸡的抵抗力的。它详细分析了不同季节的通风策略,并给出了一套简易的“鸡舍温湿度波动自检表”,我对照着检查了一下我自己的鸡舍,发现我们在冬季为了保暖过度密闭的问题非常严重,怪不得前段时间总出现呼吸道小问题。作者没有直接指责,而是用大量数据和案例说明了环境应激是导致继发感染的主要诱因。这种从源头上切断问题链条的思路,比单纯依赖抗生素来“灭火”要高明得多。读完后,我立即着手改造了部分通风口的设计,那种感觉就像是给鸡群安装了一套更智能的“中央空调系统”,整齐划一的健康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本专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书,大概会充斥着复杂的化学名称和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可能只适合专业的兽医参考。没想到,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接地气,文笔流畅得像在听一位老农讲述他的“种田经”。比如,书中关于“肠道健康维护”的那一节,没有直接堆砌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益生菌菌株名称,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鸡的肠道比作一条运输带,强调了“通畅”和“清洁”的重要性。它推荐的日常管理方法,比如调整饲喂顺序、使用一些常见的植物提取物来辅助调理,都非常容易在普通农户的日常操作中实现。我试着按照书里说的调整了下午的补水方案,观察了几天,明显发现鸡群的粪便性状得到了改善,那种黏糊糊、不成形的现象减少了许多。这种化繁为简,直击痛点的写作手法,真正体现了“知识为用而生”的价值,让我这个平时对专业书籍望而生畏的人,也敢于主动去学习和实践。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常见并发症”那一块的冷静和理性。我记得我上一次遇到鸡群拉稀的情况,当时心急如焚,赶紧找人买了号称“特效药”的抗生素,结果用完后发现,可能只是暂时压制住了症状,过段时间又卷土重来,还把几只体质弱的给“烧坏了”。这本书里对几种最常见的腹泻和呼吸道症状,都进行了详尽的鉴别诊断流程图梳理。它会引导读者先排除哪些非传染性因素(比如饲料霉变、应激反应),再逐步确认是否需要介入药物治疗,以及应该使用哪一类药物。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标明了“停药观察期”和“药物残留风险提示”。这种严谨的、以最小干预为原则的治疗哲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养殖的最高境界不是“治好病”,而是“不生病”,即便生病,也要用最科学、最安全的方式去处理。这对于追求绿色、安全养殖的我来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