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 | ||
| 定價 | 38.00 | |
| 齣版社 |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第一版 | |
| 齣版時間 | 2016-09-01 | |
| 開本 | 04 | |
| 作者 | 李河山 | |
| 裝幀 | 01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18410231 | |
本書分七章進行論述。分彆是章飲食風味概述,第二章飲食調味原料,第三章飲食調味技術,第四章港
粵調味技術,第五章風味秘汁醬料調製技術,第六章菜點調味技術實例以及第七章飲食調味趣談。本書
的開篇,講述瞭飲食風味的概念以及六個層次。在飲食調味原料章節中,講述瞭諸如食用鹽、醬油、糖
等基本調味料,月桂、迷迭香、丁香等香辛料以及一些食品添加劑等,讓讀者能夠瞭解烹飪調味的原料
概況。在飲食調味技術章節中,重點講述瞭飲食調味的原理與方法、飲食調味設計實例、常用味汁的調
製方法,讓讀者能夠通過這部分內容學習和掌握飲食調味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港粵調味技術章節
中,重點介紹瞭目前港澳地區較為流行的調味技術,其中包括港澳風味代錶性的潮州鹵水、金沙料等調
味技術介紹。在風味秘汁醬料調製技術的內容中,重點講述瞭潮粵、川、魯、淮揚、滬、浙、颱灣、西
(日)式等地方風味的秘製醬料調味技術。在菜點調味技術實例中,列舉瞭近 100 種菜點的調味實例以
供讀者參考。最後介紹瞭鹽、洋蔥、紫蘇等調味料的故事。
章 飲食風味概述001
第二章 飲食調味原料005
一、基本調味料006
1.食用鹽 006
2.醬油006
3.糖007
4.醋007
二、香辛料 008
1.月桂008
2.甘牛至 008
3.迷迭香 009
4.辣椒009
5.花椒009
6.鬍椒009
7.丁香010
8.小茴香 010
9.砂仁010
10.百裏香 010
11. 蒿011
12.蒔蘿011
13.山柰011
14.肉桂011
15.香芹菜 012
16.辣根012
17.芥菜012
18.肉豆蔻 013
19.豆蔻013
20.鬍盧巴 013
21.芫荽013
22.薑黃014
23.草果014
24.羅勒014
25.白芷014
26.八角茴香 015
27.洋蔥015
28.紫蘇015
29.薄荷016
三、增稠調料016
1.黃原膠 016
2.藻酸丙二酯016
3.麥芽糊精 016
4.卡拉膠 017
5. β- 環狀糊精017
6.食用鬆香酯017
7.明膠017
8.羥丙基澱粉018
9.羧甲基澱粉鈉018
10.耐酸抗鹽羧甲基縴維素018
四、增味調料018
1.甲基環戊烯醇酮018
2.乙基麥芽酚019
3.煙熏香味料019
4.5′- 肌苷酸鈉 019
5.核苷酸二鈉(I + G)019
6.辣椒精 020
7.異麥芽酮糖020
8.天門鼕酰苯丙氨酸甲酯 020
9.麥芽糖醇 020
10.可溶性茯苓多糖021
11.環己基氨基磺酸鈉 021
12.甜菊苷 021
13.木糖醇 021
五、增加營養的調味料 022
1.葡萄糖酸鋅022
2.乳酸鈣 022
3.磷酸氫鈣 022
4.葡萄糖酸亞鐵022
5.碳酸鈣 022
6.活性鈣 022
7.乳酸鋅 023
六、抗氧化的調料 023
1.D- 異抗壞血酸鈉023
2.植酸023
3.茶多酚 023
4.檸檬酸亞锡二鈉023
5.沒食子酸丙酯024
6.丁基羥基茴香醚(BHA)024
7.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024
8.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025
9.山梨酸鉀 025
10.丙酸鈣 025
11.對羥基苯甲酸乙酯 025
12.脫氫醋酸鈉026
13.對羥基苯甲酸丁酯 026
14.葡萄糖酸 -δ- 內酯 026
1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鈣027
七、增色的調料027
1.焦糖色 027
2.紅麯米 027
3.辣椒紅 027
4.葉綠素銅鈉027
5.玉米黃色素028
6.沙棘黃 028
7.可可色素 028
8.玫瑰紅色素028
9.天然櫻桃紅色素029
10.天然梔子黃色素029
11.天然鬍蘿蔔素029
12.高粱色素 029
13.薑黃色素 029
八、酒類調味料030
1.黃酒類 030
2.啤酒類 030
3.白酒類 030
4.葡萄酒類 031
九、其他調料031
1.老湯精粉 031
2.水解植物蛋白粉032
3.鹵味香料 032
4.糖味香料 032
5.防腐保鮮劑032
6.調味甘甜素033
7.酵母精 033
8.茶葉033
第三章 飲食調味技術 035
節 飲食調味原理與方法036
一、飲食調味原理 036
1.味強化原理036
2.味掩蔽原理036
3.味乾涉原理036
4.味派生原理036
5.味反應原理037
6.溶解擴散原理037
7.滲透原理 037
8.分解原理 037
二、飲食調味方法 038
1.復閤味 038
2.味的增效作用及調味公式039
3.味的增幅效應及調味
公式039
4.味的抑製效應及調味公式039
5.味的轉化及調味公式 040
第二節 飲食調味設計實例040
1.魚香調味設計實例 040
2.芥末調味設計實例 041
3.糖醋調味設計實例 041
第三節 常用味汁的調製配方042
一、鹹鮮香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42
1.蒜香豉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蒸、燒)042
2.豉香酒汁的調製配方 042
3.豉香辣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蒸)042
4.豉香復閤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蒸)042
5.豉香海鮮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炒)042
6.豉汁復閤味的調製配方(蒸)042
7.柱侯豉油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燒、煨)043
8.豆豉香辣汁的調製配方
(主要用於炸、溜)043
二、糖醋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500 剋為基準)043
1.用於涼菜的糖醋汁調製配方043
2.用於熱做冷吃、熱做熱
吃的糖醋汁調製配方 043
三、五香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500 剋為基準)044
四、陳皮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45
五、香糟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500 剋為基準)045
六、魚香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45
七、麻辣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 料 500 剋為基準)046
八、傢常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47
九、酸辣味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47
十、鹵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剋為基準)048
1. 鹵豬肉、豬蹄的鹵汁調製配方048
2.烤肉的調製配方050
3.熏烤汁的調製配方 050
4.鹵牛羊肉類的鹵汁調製配方050
5.鹵雞的鹵汁調製配方 051
十一、鹵鴨、醬鴨、烤鴨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52
十二、復閤味汁的調製配方
(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 053
1.蒜蓉豆豉醬的調製配方053
2.溫拌汁的調製配方 053
3.西瓜豆豉香的調製配方053
4.新潮三閤油的調製配方053
5.蒜蓉麻汁的調製配方 053
6.新煎封汁的調製配方 054
十三、新潮餡料的調製配方054
十四、蒸魚汁的調製配方(以主料 500 剋為基準)054
十五、鼕季調味汁的調製配方 054
1.滿江紅(A)汁(10 份
中號砂鍋的調味汁)054
2.滿江紅(B)汁(10 份
鐵闆 / 石鍋 / 澆汁的
調味汁)055
3.滿江紅(C)汁(10 份
澆汁菜的調味汁)055
十六、其他調味汁的調製配方 055
1.生泡冷菜汁的調製
配方055
2.小豉汁的調製配方 055
3.豉油王汁的調製配方 056
4.海鮮豉油的調料配方 056
5.海鮮豉油的調製配方 056
6.自製小味醬油的調製
配方056
7.香糟汁的調製配方 056
8.香辣豉香醬的調製
配方056
9.紅燒醬的調製配方 056
10.紅燒汁的調製配方 057
11.秘製叉燒汁的調製
配方 057
12.紅燒牛羊肉調味汁的
調製配方 057
13.天甫扣肉汁的調製
配方 057
14.宮保味汁的調製
配方 05715.紅燒魚汁的調製
我是一名有著多年烹飪經驗的傢庭主婦,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自己對各種調味料的運用,更多是憑著經驗和直覺,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支撐。這本《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空白。《實用調味配方大全》這個副標題非常準確,它不僅僅是一本配方集,更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工具書”。書中的內容詳實,覆蓋瞭從基礎到進階的各種調味品,從我們熟悉的醬油、醋、料酒,到各種乾香料、新鮮香草,甚至還有一些特色醬料和醃料的製作方法,都一一囊括。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調味平衡”的章節,作者詳細闡述瞭酸、甜、苦、辣、鹹、鮮這六種基本味型的相互作用和轉化,以及如何通過不同調味品的組閤來實現味覺上的和諧與層次感。我嘗試將書中學到的“味型搭配”原理應用到我平時做菜中,比如在紅燒菜肴中,我會更有意識地去調整糖和醬油的比例,以達到更好的色澤和風味;在湯羹類菜肴中,我也會更注意“提鮮”的技巧,加入一些之前可能忽略的提鮮食材。這本書讓我對自己原有的烹飪技巧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幫助我發現瞭自己烹飪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並且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
評分這本書真是太讓我驚喜瞭!我一直是個對廚房有點兒心生畏懼的人,總覺得各種調味料就像一堆神秘的符號,每次看到菜譜裏那些復雜的調味組閤,就頭疼。這本《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簡直就是我的救星!它不像市麵上很多書那樣,上來就給你一堆專業術語,或者隻列齣常見幾種調料。這本書非常接地氣,從最基礎的蔥薑蒜、鹽、糖、醬油、醋,到各種香料,比如八角、桂皮、香葉,甚至還有一些我之前聞所未聞的南方特色香料,都做瞭非常詳細的介紹。每種調料的性狀、風味特點、適閤搭配的食材,以及在不同烹飪方式(炒、燉、蒸、炸)中的作用,都講得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它還給齣瞭很多具體的配方,不是那種“放一點”含糊不清的描述,而是有明確的比例,讓我這種新手也能照著做,而且味道還真不賴!我嘗試瞭裏麵的幾款傢常菜調味方,比如紅燒肉的醬料組閤,還有涼拌菜的醋汁比例,都得到瞭傢人的一緻好評。這本書的圖片也非常精美,各種調味料的特寫,讓人賞心悅目,也更容易辨認。我真的覺得,有瞭這本書,我離“會做飯”又近瞭一大步,甚至開始有點享受在廚房裏搗鼓的樂趣瞭!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美食博主,我每天都要麵對海量的信息,對於烹飪書籍,我有著非常挑剔的要求。這本《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卻成功地吸引瞭我的目光,並且讓我愛不釋手。首先,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係統性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調味料使用指南,而是一部關於中國調味文化的百科全書。從曆史淵源到地域特色,從單品分析到復閤運用,全方位地展現瞭中國烹飪中調味品的魅力。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味覺平衡與層次感”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精闢的語言闡述瞭如何通過科學的調味方法,在復雜的味道中找到和諧的統一。這對於我創作更具深度的美食內容非常有幫助。書中提供的各種實用調味配方,也極具參考價值,它們不僅口味地道,而且操作性強,能夠輕鬆地幫助讀者還原經典風味。我嘗試瞭其中幾個關於“中華老字號”醬料的復刻配方,味道非常接近,讓我迴味無窮。此外,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和圖片質量也達到瞭專業水準,清晰的圖文結閤,直觀地展現瞭調味品的形態和應用,對於我進行視頻拍攝和後期製作提供瞭豐富的素材和靈感。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學術性、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優秀烹飪工具書,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中國美食的朋友們!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絕對是我今年在廚房裏遇到的最棒的“靈感庫”!我一直是個美食愛好者,平時也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烹飪成果,但總覺得自己的菜品在味道上,總好像少瞭點“畫龍點睛”的靈魂。《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裏麵藏著各種能讓我的菜肴“活”起來的秘密武器。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風味組閤”的深入剖析,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告訴你“這個和那個一起放”,而是會解釋為什麼這樣搭配會産生特彆的香味,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這些風味組閤的演變。例如,書中對川菜麻辣風味的解析,不僅僅是辣椒和花椒,還提到瞭各種復閤香料的運用,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來激發香料的層次感。我嘗試瞭書裏關於“燒烤醃料”的幾個配方,味道簡直驚艷,傢人都以為我是去外麵買瞭什麼高級醬料。而且,這本書還提供瞭很多針對不同菜係的特色調味方法,比如粵菜對海鮮的鮮味處理,江浙菜對糖醋的精妙運用,讓我大開眼界,也激發瞭我嘗試製作更多不同風味菜肴的興趣。現在,我不再滿足於照搬菜譜,而是開始根據書中的理論,自己去創造,去調整,讓我的烹飪之路充滿瞭驚喜和樂趣!
評分這本《美味中國 實用調味配方大全》給我帶來的啓發,遠遠超齣瞭我最初的期待。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簡單的調味料手冊,但它卻像一位資深的烹飪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深入理解“味道”的奧秘。書中的內容結構非常清晰,從宏觀的中國八大菜係對調味的偏好,到微觀的單味調料的特性分析,再到具體的復閤調味料(如五香粉、十三香)的構成和用途,層層遞進,讓我對調味有瞭係統性的認識。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介紹每一種調味品時,不僅僅局限於“是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比如,為什麼同樣的醋,在北方和南方菜肴中的用法會有差異?為什麼有些香料適閤燉煮,而有些則適閤爆炒?這些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調味規則,而是開始主動思考和探索。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食材與調味品之間“化學反應”的原理,雖然有些涉及一點點科學知識,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讓我覺得很有趣,也更理解瞭為什麼有些搭配會産生美妙的化學反應,而有些則會適得其反。我開始嘗試根據書中的理論,自己去調整菜譜中的調味比例,甚至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秘方”,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個小小的調味魔法師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