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天下少有自动自发的小孩,如果不想当个碎碎念的妈,只好先懂得孩子在想什么。欢迎加入洋葱和米豆两个棒儿子和爸妈斗智的生活记录!到底是大人教小孩?还是小孩教大人呢?
作者简介
薛文英,优儿亲子教育集团知研部协理
一九六八年台湾出生,从事幼教相关文字工
作与教学管理十年以上。
简历
优儿亲子教育集团官网主编
视知觉学习力资优培训实验推行
儿童发展与学习力评测与应用辅导
早教产业教学管理顾问辅导
未来诸葛亮视知觉智能培训课程研发人
优儿BBS统整游戏课程研发组成员
刘旭明,优儿亲子教育集团知研部经理
一九七七年台北出生,十四年以上数学资优
学生教学辅导经验。
简历
淡江大学数学系数理统计研究所硕士
未来诸葛亮视知觉智能培训课程研发人
优儿BBS统整游戏课程研发人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爱,从了解开始
Lesson 1 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
Lesson 2 没有讲不听的孩子,只有不懂他们的父母
Lesson 3 别再说孩子不专心了!
Lesson 4 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学习
Lesson 5 儿子,你真有那么累吗?
Lesson 6 从孩子的考卷看个性
Lesson 7 教孩子掌握时间进度
Lesson 8 数学对孩子的必要性
Lesson 9 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Lesson 10 同理孩子,给予孩子需要的
Lesson 11 实验教室长大的幸运儿
Lesson 12 比赛过程的情绪锻炼
Lesson 13 长大后要做什么?
Lesson 14 原来做面包也不简单
Lesson 15 老师,为什么我妈妈常要赶时间啊?
Lesson 16 孩子真的还不饿!
主爱更紧密!亲子游戏进行时1 形状配对
主爱更紧密!亲子游戏进行时2 见微知末
第二篇 孩子懂得比我们想像得更多
Lesson 1 真爱没有距离
Lesson 2 不会过期的爱
Lesson 3 让我教一下啦!
Lesson 4 妈妈的生气脸
Lesson 5 多大才算长大?多小算还小?
Lesson 6 公平存在于个人的感受
Lesson 7 大人也会争宠
Lesson 8 被禁止拿笔的男孩
Lesson 9 只有我没交作业
……
第三篇 压力、耐力、生活力~洋葱&米豆经典句
第四篇 把握当下,平凡妈妈的生活领悟
精彩书摘
洋葱才只有小学一年级,竟然就问有没有不需要讲话的职业……看来,他也发现自己不喜欢和陌生人谈话,这对以后的发展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
这真是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我的孩子想法成熟,有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忧”的是,我还没找到一个能够立即帮助儿子改善弱点的方法。当我发现孩子需要时间来改进与陌生人的沟通问题时,其实已经晚了,即便如此,但我仍觉得有必要再花几年的时间来调整!
弟弟出生后,我告诉自己:“不如试试不一样的方法来教第二个孩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想,如果孩子天生在感觉统合方面就有些“触觉防御”的情况,而后天的学习环境又缺乏调整的机会时,孩子往后便会出现类似“社交型沟通障碍”的行为。而这在陌生人眼中,常会被冠上“家教不好”、“没礼貌”等批评,如此一来,不管这孩子的能力有多棒,也会因为不想和人打交道而被埋没!我实在不希望洋葱或将来的弟弟变成这样!
虽然心情有点沉重,但还是打起精神,给洋葱鼓励:“其实妈妈读书的时候也不喜欢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可是长大要工作就不能不讲话了,只要多练习,是可以进步的。妈妈已经工作十多年了,也认识很多朋友,不过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需要讲话,目前为止妈妈还想不到哪一种工作是不用说话的,你有想到什么不用讲话的职业吗?”
“如果我长大去教手语呢?我把手语学会,就可以不用讲话了吧!”
“你是说,去当听障小朋友或不能讲话的小朋友的老师吗?”洋葱点点头。
“不过在路上比手语会有很多人看你,那也没关系吗?”
“看就看没关系,不用讲话就可以,你觉得这个主意好不好?”
……
前言/序言
如果我们都能拥有无限资源,相信所有父母都愿意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然而我们身处的环境资源正因为人口快速增加而逐渐匮乏,就算父母家财万贯,孩子的成长依然只有一次。在这样限制性的条件下,最有效率协助孩子发展的不是给孩子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如此才能在有限的资源——尤其是时间限制下,教养孩子获得面对未来最需要的竞争力。
身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的选择是在他们三岁之前尽可能地陪伴,因为三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父母爱的陪伴至关重要,然而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会面对许许多多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孩子的人格、情绪、智力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而这些也都和孩子的大脑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父母明白这些发展阶段的不同并能给予适当的教养,对孩子提升未来竞争力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错过了关键发展阶段,往往会造成孩子某方面的学习发展迟滞,甚至出现学习障碍,就算某些能力可以透过训练加以弥补,却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金钱,但不一定保证有很好的效果。
很多父母看到家齐(我的大儿子)的情绪控制和语言能力都觉得很惊讶,以为是孩子天生智力就超前,但其实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做得到,只要在对的时间用对的教养,孩子自然就会发展得更好。此外,各位父母不用担心自己不能做全职父母而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就像这本书的作者,同样是职业父母,却能把握关键发展时机,用大脑科学的教养方式带出棒小孩,当你通过这本书掌握了孩子发展节奏,相信你也能和我们一样轻松教出棒小孩。
孩子成长,何须“完美”? 在育儿这条充满挑战又无比珍贵的道路上,我们常常被各种“标准”和“建议”包围:如何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如何才能培养出精英式的人物?如何才能做到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然而,当我们步履匆匆,紧绷神经,试图将孩子塑造成我们理想中的模样时,是否也忽略了那个最朴素、最真实的亲子关系?是否也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最动人的瞬间? 这本《孩子成长,何须“完美”?》并非一本教你如何将孩子打造成“别人家的孩子”的指南,也不是一本充斥着高深育儿理论的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一次促膝长谈,一次温柔的提醒。它邀请你放慢脚步,卸下不必要的包袱,重新审视“成功”与“幸福”的定义,并在此过程中,找到一种更轻松、更自在、也更有效的育儿方式。 书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核心的观点:即使不是事事亲力亲为、时刻紧盯的父母,也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积极向上、懂得爱与被爱的孩子。 这并非鼓励放任自流,而是倡导一种基于信任、理解和尊重的养育模式。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拥有无限的潜能和成长的轨迹。父母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位引路人、一位支持者,而非一个严苛的监督者或设计者。 第一部分:重新定义“好父母”的标准 我们常常陷入一种“比较”的泥沼:别人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的孩子却只专注于某个领域;别人家的父母总是游刃有余,我的孩子却让我焦头烂额。这种比较,不仅让我们焦虑,也剥夺了我们享受育儿过程的权利。 告别“完美主义”的枷锁: 书中会深入剖析完美主义在育儿中的负面影响,它如何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压力,又如何可能阻碍孩子探索和试错的勇气。我们会分享许多真实的案例,说明那些看似“不够完美”的父母,反而更能让孩子拥有自主性和创造力。 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真正地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情绪,回应他们的期待,建立深度的情感连接。这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来得重要。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育儿路上,犯错在所难免。承认自己的局限,允许自己有疲惫和无助的时候,这恰恰是孩子学习自我接纳和情感管理的重要一课。我们会探讨如何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并将其转化为育儿的力量。 第二部分:释放孩子的成长潜能 孩子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天生就拥有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强大驱动力。父母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并适时地给予支持,而不是过度干预。 “放手”的艺术: 适度的放手,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在不同年龄段,父母可以如何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探索、自己面对挑战。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到复杂的社交问题,每一个“放手”的时刻,都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鼓励内在驱动力: 外部奖励和压力,短期内或许能带来一些效果,但真正持久的动力,源自孩子内心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将分享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如何支持他们的探索,如何让他们在过程中找到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取悦他人或避免惩罚。 让孩子成为“问题解决者”: 面对困难时,父母总是忍不住想立刻“拯救”孩子。然而,每一次成功的“拯救”,都可能削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我们会提供一些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 第三部分: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照顾和管教,更是一种情感的滋养,一种价值的传递。 高质量的陪伴,而非长时间的陪伴: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多父母感到愧疚,认为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这本书将强调“陪伴的质量”比“陪伴的时长”更重要。我们分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充满意义和连接的亲子时光。 沟通的智慧: 有效的沟通,是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桥梁。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如何表达爱,如何倾听他们的烦恼,如何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情感的连接与支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情绪的起伏。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是他们度过难关的坚强后盾。我们将探讨如何成为孩子最信任的倾听者,如何在他们感到失落、沮丧或愤怒时,给予恰当的情感支持。 第四部分:拥抱“轻松育儿”的理念 育儿不应该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而可以是一种充满智慧和乐趣的旅程。 简化育儿流程: 很多育儿焦虑,源于我们给自己设置了过多的规则和条条框框。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简化育儿流程,找到更高效、更轻松的育儿方式。 与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和反思的过程。我们会鼓励父母在与孩子互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与孩子一起探索生活的意义。 享受当下的快乐: 孩子成长的步伐很快,很多美好的瞬间,一旦错过,便不再重来。这本书将引导你放慢脚步,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当下,用心去感受那份纯粹的爱与快乐。 《孩子成长,何须“完美”?》是一本为你而写,也为你的孩子而写的书。它将帮助你从育儿的焦虑和压力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育儿的初心和乐趣。它鼓励你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孩子的潜力,相信爱与信任的力量。 请记住,成为一个“好父母”,并不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到完美,而是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支持,如何与孩子一起,在不完美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一起,拥抱一个更轻松、更快乐、也更有效的育儿新篇章。